而這邊,王弘贄把李從厚從驛館遷到州署,李從珂派王弘贄的兒子王巒毒殺李從厚。初九,王巒到衛州謁見李從厚,李從厚問他幹什麽,王巒不答。王弘贄幾次進酒,李從厚知道有毒,推脫不喝,王巒便把他勒死了。
石敬瑭稱帝後,將李從厚諡為閔皇帝(也作湣皇帝)。《舊五代史》對他的評論是:“帝髫齔好讀《春秋》,略通大義“《新五代史》的評論是:“為人形質豐厚,寡言好禮”。
之前,李從厚逃到衛州的時候,隻有磁州刺史宋令詢派人問候起居,此時聽到他已遇害,痛哭半日,然後也上吊死了。
李從珂從鳳翔出發時,答應入洛陽後給軍士每人賞錢一百緡。到了洛陽,詢問三司使王玫,府庫中的虛實如何,王回答說有數百萬庫存。
派人查實後發現,金錢和布帛不過三萬兩、匹,而賞軍的費用預計需要五十萬緡。
李從珂發怒,王玫提請聚斂民財來補足,收集了幾天,隻得到數萬緡,李從珂對執政的要員說:“軍隊不能不賞,百姓不能不體恤,這事怎麽辦為好?”
執政的人建議說,可以根據房屋來籌措,不論士庶自己居住或是租憑居住的,預借五個月的租金數,李從珂同意了這個辦法。
有關官員千方百計搜斂民財,隻收得六萬,李從珂發怒,把輸財遲違的人都關進軍巡使獄中。晝夜督催,直逼的有人上吊、投井。
政權更替,往往受罪的是百姓。真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十六日,李從珂改年號為清泰,天下大赦。
黃雀在後
李從珂終於當上皇帝了,坐在高端大氣上檔次的龍椅上放眼四周。他發現一雙雙不懷好意的眼睛正虎視眈眈的盯著他,哦。不對,是盯著他坐下的寶座,而其中,最令他膽顫的就屬石敬瑭了。
跟肯德基。叫花雞,香酥雞有點類似,石敬瑭的父親叫皋捩雞,具體是西夷人還是沙陀人現今無法考證,隻知道是個少數民族,因擅長騎馬射箭,被李克用父子重用,多次建立戰功,地位僅次於周德威。
石敬瑭是皋捩雞的次子。昭宗景福元年(892年)二月二十八日出生於太原汾陽。
相傳石敬瑭出生的時候有白氣充溢廳堂,人們對此十分驚異。等到長大成人之後,石敬瑭性情沉穩恬淡。不苟言笑,喜歡研讀兵法,是李牧、周亞夫的腦殘粉絲。
李嗣源做代州刺史時,十分喜歡他,於是把愛女嫁給了他做老婆。憑著老丈人的關係,石敬瑭統率了李存勖的親衛騎兵。號稱“三討軍”。
916年二月,劉鄩率軍突擊清平。兵臨城下,李存勖從甘陵趕來,軍隊還沒有擺開陣勢,便被劉鄩打了個措手不及,危機之時,石敬瑭率領十幾個騎兵橫戈深入敵陣,
東衝西突,如入無人之境,梁軍無人敢擋,石敬瑭最終大勝而歸,李存勖十分高興,撫摩著他的背脊說:“大將門下出強將,這話不錯啊。”
於是賞賜給他財物,又親自送給他酥食,在當時,送酥食就像現在藏民喜歡給人脖子上套哈達一樣,是莫大的殊榮,石敬瑭因此聞名於時。
第二年,劉鄩在莘城西北列陣,李嗣源跟隨李存勖激戰。
不久,李存勖與李嗣源都陷入陣中,關鍵時刻,又是石敬瑭挺身揮劍,來回輾轉苦鬥,往返奔跑數十裏,才把劉鄩趕到故元城以東。
918年,後唐軍攻占楊劉鎮,在天石山附近,李嗣源被賀瑰的伏軍追殺,這時候,及時雨石敬瑭又一次衝了出來,為老丈人李嗣源殿後,殺退梁軍騎兵五百多人,
才勒緊馬韁,慢步而歸。同年十二月,李存勖與後梁軍在胡柳陂展開大戰,總管周德威率領的左軍因雜有燕人,前鋒失利,周德威戰死。
李存勖率領五千步兵,堅守於高丘之上,以避梁軍精銳的攻擊。此時李嗣源帶領右軍隱伏在土山之下,回頭對石敬瑭說:“梁軍首先獲利,旗幟擺布嚴整,用什麽計策可以挫敗他們?”
石敬瑭說:“臘月到後天氣寒冷,伸出手來就會凍掉手指,他們步兵眾多,易進難退,不如我們慢慢把他們拖困,然後再伺機進攻。再說他們步兵多而騎兵少,作戰不能整齊合一,我軍一舉就可將其擊破,勝必在望。”李嗣源聽後,大受鼓舞道:“我也是這麽想的。”
太陽落山之後,梁軍在平野列陣,五六萬人組成一個方陣,指揮機動騎兵逼近唐軍,石敬瑭對部下大喝一聲:“敵人將要逃跑了。”
於是率領士兵包圍了梁軍,又命令左射軍三百人奔跑發箭射擊,並逐漸收束包圍圈,然後用幾千騎兵配合行動。到了夜晚,梁軍一個角落首先潰敗,其他三麵也隨之潰敗,梁軍屍橫遍野,甲胄滿地,兵仗撞擊,轟隆之聲不絕於耳,由此之後後梁勢力被嚴重削弱。
921十月,石敬瑭隨李嗣源在德勝渡與梁軍作戰,打敗梁軍將領戴思遠,殺敵兩萬餘人。
922年雙方在胡盧套作戰,後唐軍逐漸敗退,關鍵時刻,石敬瑭迎著敵軍精銳,拔出長劍,殺出一條血道,像狗皮膏藥一樣貼在李嗣源周圍保護他撤出了重圍,梁軍眼巴巴地幹望著他,無人敢上前阻擊。
923十月,石敬瑭跟隨李嗣源輕裝觀察梁軍陣地楊村寨,突然梁軍伏兵殺出,掩襲李嗣源,兵刃將要刺到李嗣源背部的時候,石敬瑭手持戰戟飛奔上來,猛力一擊,幾個梁兵頓時從馬上滾落下來。李嗣源才免於一死。
不久,李存勖在鄴城稱帝,派李嗣源孤軍深入襲取鄆州。石敬瑭率領五十個騎兵跟隨李嗣源渡過濟水,突襲東門進入城內,鄆州兵前來阻擊,石敬瑭被刀刺中,卻仍然忘我的保護著李嗣源,不久唐軍占據了鄆城,接著唐軍平定汴水。滅掉後梁,成就了李存勖一統天下的大業。
同光四年(926年)二月。趙在禮在鄴州作亂,李存勖任李嗣源前去平叛,石敬瑭隨軍前往,到達之後。亂軍威逼利誘軟硬兼施請求李嗣源在河北稱帝。
李嗣源假意接受勸諫,然後打算親自向李存勖陳述。在向西進發的途中,石敬瑭對李嗣源說:“果斷會取得成功,猶豫會招致失敗,哪裏有上將和叛軍入城而日後安然無恙的呢?
大梁是天下的要害之所,我希望借三百騎兵先奪取大梁。如果僥幸攻取,您就可以率大軍長驅直入,隻有這樣才能保全自己。”
李嗣源深以為然,到達相州之後。就分給石敬瑭三百騎兵,派石敬瑭在黎陽渡過黃河,從汴城西門進城。接著占據城池,然後,事情就這麽成了。
與此同時,李存勖也率領軍隊到達離汴城五裏的西北部,李存勖登上高城歎息說:“我不能成就大事了!”隨後跟隨他的士兵大量潰散。
接著李嗣源派石敬瑭擔任前鋒,奔赴汜水關。沒過多久,李存勖在內亂中死去。
同月。李嗣源進入了洛陽,登上帝位。不久汴州節度使朱守殷叛亂,石敬瑭率親軍平叛,一舉就奪取了城池。
為嘉獎石敬瑭的功勞,李嗣源封石敬瑭為宣武軍節度使、侍衛親軍馬步軍總指揮使兼六軍諸衛副使,加封爵位開國公,增食邑五百戶,賜耀忠匡定保節功臣名號。
天成三年(928年)四月,李嗣源回到洛陽,李嗣源又詔令加封石敬瑭為檢校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興唐尹、鄴都留守、天雄軍節度使、駙馬都尉。長興元年(930年)二月,李嗣源到南郊圓丘祭天行禮完畢,加封石敬瑭為檢校太尉,增食邑五百戶,隨即令石敬瑭回去就任。
九月,董璋叛亂,朝廷令石敬瑭為東川行營都招討使,兼理東川行府事務。十月,石敬瑭從魏博到任,率軍西征。
第二年春天,因蜀道險要艱難,糧食運輸不能供上,李嗣源下令班師回朝。六月,改任河陽節度使,仍兼握兵權。
縱觀李嗣源時期的石敬瑭,可謂是炙手可熱,平步青雲,如果皇位不是由李嗣源的直係子孫即位的話,那石敬瑭完全有機會一窺大寶,而天不遂願,皇位竟然被李從珂奪取了。
李從珂即位後,名分已定,石敬瑭不得已入京朝拜,安葬完李嗣源以後,也不敢提出歸還鎮所。
當時石敬瑭久病之後十分疲弱,曹太後和魏國公主(丈母娘跟老婆)幾次替他說情,讓他返回鎮所。
而從鳳翔來的將佐大多勸李從珂把他羈留在洛陽,隻有韓昭胤、李專美認為宣武節度使趙延壽正在汴梁,逼近洛都,為了避免趙延壽的疑懼,不應當猜忌石敬瑭。
李從珂也看到石敬瑭削瘦衰弱,沒有將他太放在心上,便說:“石郎不但是內親,關係密切,而且他從小與我共同經曆艱難。現在我做了天子,不依靠石郎還能依靠誰呀!”
便仍任用他為河東節度使。石敬瑭返歸鎮所後,覺得自己這次能回來實數僥幸,李從珂最終不會放過自己,於是布置眼線暗中偵查李從珂。同時,常常在賓客麵前自稱病弱不能領兵為帥,希望朝廷不在猜忌他。
當時,契丹頻繁侵擾北部邊界,守衛的禁軍大多設防在幽州和並州(河東),石敬瑭與趙德鈞都請求朝廷增兵運糧,日夜相繼不斷。
石敬瑭率領大軍屯駐忻州,朝廷派使臣賞賜軍士夏衣,傳布詔書加以撫慰,軍士曾多次呼喊萬歲。
石敬瑭害怕,他的幕僚請求殺了那些帶頭呼叫的,石敬瑭命令劉知遠斬了挾馬都將李暉等三十六人作為此事的宣示。李從珂聽說這些情況,更加懷疑石敬瑭。
936年正月二十三日。李從珂在自己的生日千春節置酒設宴,晉國長公主上壽祝賀完畢,告辭請回晉陽。當時李從珂酩酊大醉。大大咧咧道:“為什麽不多留些時候,忙著趕回去想幫石郎造反哪!”
說者無心,聞者有意,石敬瑭聽後,更加害怕。石敬瑭把他在洛陽及諸道的財產全部收攏送到晉陽,對外說是資助軍費,但人們都知道他是心懷異誌。打算起事。
李從珂在夜間同近臣商議說:“石郎是朕的至親,沒有什麽可猜疑的。但是流言總是不斷,萬一跟他失掉和好,要怎麽辦才好?”
眾臣都不回答。端明殿學士、給事中李崧退下來對同僚呂琦說:“我們這些人都受恩深厚,怎能把自己等同於眾人。一概觀望呢,現在能想些什麽辦法呢?”
呂琦說:“河東那裏如果有其他打算,必然要勾結契丹作為援助。
契丹太後因為他的長子李讚華降歸中國,屢次要求和親,但是,他們要求釋放剌回去沒有獲得結果,所以和議未能成功。
現在,如果真能把剌等人放歸與他們議和,每年大約用十多萬緡送給他們。他們必定會歡欣答應。如果做到這樣,那麽河東雖然蠢動,也無能為力了。”
李崧說:“你說的與我的想法一樣。然而錢、糧都要從三司支出。需要進一步同張丞相商量。”二人便把事情告訴了張延朗,張延朗說:“按學士的策劃,不但可以製約河東,也可以節省戍邊費用十分之九,計謀沒有比這更好的了。
如果主上聽從了這個意見,隻要責成老夫去辦理就行了。可以在國家財庫之外搜集,以供其用。”
於是。二人便秘密地把這個辦法陳述給李從珂,李從珂聽後大喜,直稱二人忠心。
過了些時候,李從珂把這件事告訴了樞密直學士薛文遇,薛文遇回答說:“以天子的尊崇,屈身來侍奉夷狄野人,不是太恥辱了嗎!
再者,如果那胡虜按照過去的做法來謀求迎娶公主和親,用什麽來拒絕他們?”接著就誦讀唐人戎昱的《昭君詩》說:“安危托婦人。”
聽他這麽一說,李從珂身上的男性荷爾蒙便被調動起來,男人不能保護妻兒又怎麽立於天地之間?
於是,緊急召來李崧、呂琦到後樓,態度馬上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變,責備他們說:“你們這些人都是懂得曆史的,是想要輔佐人主獲得天下太平的,怎麽現在竟然出了這麽個餿主意!
朕有一個女兒還沒有脫離乳臭,你們是要想把她拋棄到大沙漠之中嗎?而且,要把國家養兵的財力輸送給胡虜那裏去,是什麽居心?”李崧呂琦十分惶恐,汗流浹背,說道:“臣等的本意是要竭盡愚拙以報效國家,不是在替胡虜作打算,希望陛下明察。”
二人無數次拜謝求恕,李從珂指責不停。呂琦氣力不繼,叩拜稍有停頓,李從珂便說:“呂琦倔強,你還肯把朕看做人主嗎?”呂琦說:“我們謀事不善,願請陛下治罪,多拜又有什麽用!”
李從珂的憤怒這才稍有緩解,製止他們的叩拜,每人賜給一杯酒,讓他們出宮了,從此群臣不敢再提和親的建議。
之前,石敬瑭為了試探李從珂,曾多次上表說自己身體羸弱,請求解除兵權,以頤養天年。這時,李從珂便順水推舟,答應了他的請求,把他移鎮鄆州。
李崧、呂琦等人都極力諫勸,認為如此一來,石敬瑭必反,李從珂猶豫了很長時間。
五月初二夜間,李崧因有急事請假在外,薛文遇獨自承值夜班,李從珂同他議論河東之事,薛文遇說:“俗諺說:‘在道路當中蓋房,三年也蓋不成’,這種事情隻能由主上的意誌進行決斷。群臣各為自身利害作打算,怎麽肯什麽話都說!
以臣看來,河東的事,移鎮也反,不移也要反,隻是時間早晚而已,不如走在前頭,先把他解決了。”
之前,有術士曾說國家今年應該會得到賢人輔佐,提出奇謀,安定天下,李從珂聽薛文遇屢出奇策,認為他就是這個像薑子牙諸葛亮一樣的閑人,不禁一拍大腿,高興地說:“愛卿的話,使我豁然開朗,不論成功還是失敗,我決心施行。”
立即命薛文遇寫出封授官職的擬議,交付學士院草擬任命製書。初三,便任命石敬瑭為天平節度使,任用馬軍都指揮使、河陽節度使宋審虔為河東節度使。(未完待續)
石敬瑭稱帝後,將李從厚諡為閔皇帝(也作湣皇帝)。《舊五代史》對他的評論是:“帝髫齔好讀《春秋》,略通大義“《新五代史》的評論是:“為人形質豐厚,寡言好禮”。
之前,李從厚逃到衛州的時候,隻有磁州刺史宋令詢派人問候起居,此時聽到他已遇害,痛哭半日,然後也上吊死了。
李從珂從鳳翔出發時,答應入洛陽後給軍士每人賞錢一百緡。到了洛陽,詢問三司使王玫,府庫中的虛實如何,王回答說有數百萬庫存。
派人查實後發現,金錢和布帛不過三萬兩、匹,而賞軍的費用預計需要五十萬緡。
李從珂發怒,王玫提請聚斂民財來補足,收集了幾天,隻得到數萬緡,李從珂對執政的要員說:“軍隊不能不賞,百姓不能不體恤,這事怎麽辦為好?”
執政的人建議說,可以根據房屋來籌措,不論士庶自己居住或是租憑居住的,預借五個月的租金數,李從珂同意了這個辦法。
有關官員千方百計搜斂民財,隻收得六萬,李從珂發怒,把輸財遲違的人都關進軍巡使獄中。晝夜督催,直逼的有人上吊、投井。
政權更替,往往受罪的是百姓。真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十六日,李從珂改年號為清泰,天下大赦。
黃雀在後
李從珂終於當上皇帝了,坐在高端大氣上檔次的龍椅上放眼四周。他發現一雙雙不懷好意的眼睛正虎視眈眈的盯著他,哦。不對,是盯著他坐下的寶座,而其中,最令他膽顫的就屬石敬瑭了。
跟肯德基。叫花雞,香酥雞有點類似,石敬瑭的父親叫皋捩雞,具體是西夷人還是沙陀人現今無法考證,隻知道是個少數民族,因擅長騎馬射箭,被李克用父子重用,多次建立戰功,地位僅次於周德威。
石敬瑭是皋捩雞的次子。昭宗景福元年(892年)二月二十八日出生於太原汾陽。
相傳石敬瑭出生的時候有白氣充溢廳堂,人們對此十分驚異。等到長大成人之後,石敬瑭性情沉穩恬淡。不苟言笑,喜歡研讀兵法,是李牧、周亞夫的腦殘粉絲。
李嗣源做代州刺史時,十分喜歡他,於是把愛女嫁給了他做老婆。憑著老丈人的關係,石敬瑭統率了李存勖的親衛騎兵。號稱“三討軍”。
916年二月,劉鄩率軍突擊清平。兵臨城下,李存勖從甘陵趕來,軍隊還沒有擺開陣勢,便被劉鄩打了個措手不及,危機之時,石敬瑭率領十幾個騎兵橫戈深入敵陣,
東衝西突,如入無人之境,梁軍無人敢擋,石敬瑭最終大勝而歸,李存勖十分高興,撫摩著他的背脊說:“大將門下出強將,這話不錯啊。”
於是賞賜給他財物,又親自送給他酥食,在當時,送酥食就像現在藏民喜歡給人脖子上套哈達一樣,是莫大的殊榮,石敬瑭因此聞名於時。
第二年,劉鄩在莘城西北列陣,李嗣源跟隨李存勖激戰。
不久,李存勖與李嗣源都陷入陣中,關鍵時刻,又是石敬瑭挺身揮劍,來回輾轉苦鬥,往返奔跑數十裏,才把劉鄩趕到故元城以東。
918年,後唐軍攻占楊劉鎮,在天石山附近,李嗣源被賀瑰的伏軍追殺,這時候,及時雨石敬瑭又一次衝了出來,為老丈人李嗣源殿後,殺退梁軍騎兵五百多人,
才勒緊馬韁,慢步而歸。同年十二月,李存勖與後梁軍在胡柳陂展開大戰,總管周德威率領的左軍因雜有燕人,前鋒失利,周德威戰死。
李存勖率領五千步兵,堅守於高丘之上,以避梁軍精銳的攻擊。此時李嗣源帶領右軍隱伏在土山之下,回頭對石敬瑭說:“梁軍首先獲利,旗幟擺布嚴整,用什麽計策可以挫敗他們?”
石敬瑭說:“臘月到後天氣寒冷,伸出手來就會凍掉手指,他們步兵眾多,易進難退,不如我們慢慢把他們拖困,然後再伺機進攻。再說他們步兵多而騎兵少,作戰不能整齊合一,我軍一舉就可將其擊破,勝必在望。”李嗣源聽後,大受鼓舞道:“我也是這麽想的。”
太陽落山之後,梁軍在平野列陣,五六萬人組成一個方陣,指揮機動騎兵逼近唐軍,石敬瑭對部下大喝一聲:“敵人將要逃跑了。”
於是率領士兵包圍了梁軍,又命令左射軍三百人奔跑發箭射擊,並逐漸收束包圍圈,然後用幾千騎兵配合行動。到了夜晚,梁軍一個角落首先潰敗,其他三麵也隨之潰敗,梁軍屍橫遍野,甲胄滿地,兵仗撞擊,轟隆之聲不絕於耳,由此之後後梁勢力被嚴重削弱。
921十月,石敬瑭隨李嗣源在德勝渡與梁軍作戰,打敗梁軍將領戴思遠,殺敵兩萬餘人。
922年雙方在胡盧套作戰,後唐軍逐漸敗退,關鍵時刻,石敬瑭迎著敵軍精銳,拔出長劍,殺出一條血道,像狗皮膏藥一樣貼在李嗣源周圍保護他撤出了重圍,梁軍眼巴巴地幹望著他,無人敢上前阻擊。
923十月,石敬瑭跟隨李嗣源輕裝觀察梁軍陣地楊村寨,突然梁軍伏兵殺出,掩襲李嗣源,兵刃將要刺到李嗣源背部的時候,石敬瑭手持戰戟飛奔上來,猛力一擊,幾個梁兵頓時從馬上滾落下來。李嗣源才免於一死。
不久,李存勖在鄴城稱帝,派李嗣源孤軍深入襲取鄆州。石敬瑭率領五十個騎兵跟隨李嗣源渡過濟水,突襲東門進入城內,鄆州兵前來阻擊,石敬瑭被刀刺中,卻仍然忘我的保護著李嗣源,不久唐軍占據了鄆城,接著唐軍平定汴水。滅掉後梁,成就了李存勖一統天下的大業。
同光四年(926年)二月。趙在禮在鄴州作亂,李存勖任李嗣源前去平叛,石敬瑭隨軍前往,到達之後。亂軍威逼利誘軟硬兼施請求李嗣源在河北稱帝。
李嗣源假意接受勸諫,然後打算親自向李存勖陳述。在向西進發的途中,石敬瑭對李嗣源說:“果斷會取得成功,猶豫會招致失敗,哪裏有上將和叛軍入城而日後安然無恙的呢?
大梁是天下的要害之所,我希望借三百騎兵先奪取大梁。如果僥幸攻取,您就可以率大軍長驅直入,隻有這樣才能保全自己。”
李嗣源深以為然,到達相州之後。就分給石敬瑭三百騎兵,派石敬瑭在黎陽渡過黃河,從汴城西門進城。接著占據城池,然後,事情就這麽成了。
與此同時,李存勖也率領軍隊到達離汴城五裏的西北部,李存勖登上高城歎息說:“我不能成就大事了!”隨後跟隨他的士兵大量潰散。
接著李嗣源派石敬瑭擔任前鋒,奔赴汜水關。沒過多久,李存勖在內亂中死去。
同月。李嗣源進入了洛陽,登上帝位。不久汴州節度使朱守殷叛亂,石敬瑭率親軍平叛,一舉就奪取了城池。
為嘉獎石敬瑭的功勞,李嗣源封石敬瑭為宣武軍節度使、侍衛親軍馬步軍總指揮使兼六軍諸衛副使,加封爵位開國公,增食邑五百戶,賜耀忠匡定保節功臣名號。
天成三年(928年)四月,李嗣源回到洛陽,李嗣源又詔令加封石敬瑭為檢校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興唐尹、鄴都留守、天雄軍節度使、駙馬都尉。長興元年(930年)二月,李嗣源到南郊圓丘祭天行禮完畢,加封石敬瑭為檢校太尉,增食邑五百戶,隨即令石敬瑭回去就任。
九月,董璋叛亂,朝廷令石敬瑭為東川行營都招討使,兼理東川行府事務。十月,石敬瑭從魏博到任,率軍西征。
第二年春天,因蜀道險要艱難,糧食運輸不能供上,李嗣源下令班師回朝。六月,改任河陽節度使,仍兼握兵權。
縱觀李嗣源時期的石敬瑭,可謂是炙手可熱,平步青雲,如果皇位不是由李嗣源的直係子孫即位的話,那石敬瑭完全有機會一窺大寶,而天不遂願,皇位竟然被李從珂奪取了。
李從珂即位後,名分已定,石敬瑭不得已入京朝拜,安葬完李嗣源以後,也不敢提出歸還鎮所。
當時石敬瑭久病之後十分疲弱,曹太後和魏國公主(丈母娘跟老婆)幾次替他說情,讓他返回鎮所。
而從鳳翔來的將佐大多勸李從珂把他羈留在洛陽,隻有韓昭胤、李專美認為宣武節度使趙延壽正在汴梁,逼近洛都,為了避免趙延壽的疑懼,不應當猜忌石敬瑭。
李從珂也看到石敬瑭削瘦衰弱,沒有將他太放在心上,便說:“石郎不但是內親,關係密切,而且他從小與我共同經曆艱難。現在我做了天子,不依靠石郎還能依靠誰呀!”
便仍任用他為河東節度使。石敬瑭返歸鎮所後,覺得自己這次能回來實數僥幸,李從珂最終不會放過自己,於是布置眼線暗中偵查李從珂。同時,常常在賓客麵前自稱病弱不能領兵為帥,希望朝廷不在猜忌他。
當時,契丹頻繁侵擾北部邊界,守衛的禁軍大多設防在幽州和並州(河東),石敬瑭與趙德鈞都請求朝廷增兵運糧,日夜相繼不斷。
石敬瑭率領大軍屯駐忻州,朝廷派使臣賞賜軍士夏衣,傳布詔書加以撫慰,軍士曾多次呼喊萬歲。
石敬瑭害怕,他的幕僚請求殺了那些帶頭呼叫的,石敬瑭命令劉知遠斬了挾馬都將李暉等三十六人作為此事的宣示。李從珂聽說這些情況,更加懷疑石敬瑭。
936年正月二十三日。李從珂在自己的生日千春節置酒設宴,晉國長公主上壽祝賀完畢,告辭請回晉陽。當時李從珂酩酊大醉。大大咧咧道:“為什麽不多留些時候,忙著趕回去想幫石郎造反哪!”
說者無心,聞者有意,石敬瑭聽後,更加害怕。石敬瑭把他在洛陽及諸道的財產全部收攏送到晉陽,對外說是資助軍費,但人們都知道他是心懷異誌。打算起事。
李從珂在夜間同近臣商議說:“石郎是朕的至親,沒有什麽可猜疑的。但是流言總是不斷,萬一跟他失掉和好,要怎麽辦才好?”
眾臣都不回答。端明殿學士、給事中李崧退下來對同僚呂琦說:“我們這些人都受恩深厚,怎能把自己等同於眾人。一概觀望呢,現在能想些什麽辦法呢?”
呂琦說:“河東那裏如果有其他打算,必然要勾結契丹作為援助。
契丹太後因為他的長子李讚華降歸中國,屢次要求和親,但是,他們要求釋放剌回去沒有獲得結果,所以和議未能成功。
現在,如果真能把剌等人放歸與他們議和,每年大約用十多萬緡送給他們。他們必定會歡欣答應。如果做到這樣,那麽河東雖然蠢動,也無能為力了。”
李崧說:“你說的與我的想法一樣。然而錢、糧都要從三司支出。需要進一步同張丞相商量。”二人便把事情告訴了張延朗,張延朗說:“按學士的策劃,不但可以製約河東,也可以節省戍邊費用十分之九,計謀沒有比這更好的了。
如果主上聽從了這個意見,隻要責成老夫去辦理就行了。可以在國家財庫之外搜集,以供其用。”
於是。二人便秘密地把這個辦法陳述給李從珂,李從珂聽後大喜,直稱二人忠心。
過了些時候,李從珂把這件事告訴了樞密直學士薛文遇,薛文遇回答說:“以天子的尊崇,屈身來侍奉夷狄野人,不是太恥辱了嗎!
再者,如果那胡虜按照過去的做法來謀求迎娶公主和親,用什麽來拒絕他們?”接著就誦讀唐人戎昱的《昭君詩》說:“安危托婦人。”
聽他這麽一說,李從珂身上的男性荷爾蒙便被調動起來,男人不能保護妻兒又怎麽立於天地之間?
於是,緊急召來李崧、呂琦到後樓,態度馬上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變,責備他們說:“你們這些人都是懂得曆史的,是想要輔佐人主獲得天下太平的,怎麽現在竟然出了這麽個餿主意!
朕有一個女兒還沒有脫離乳臭,你們是要想把她拋棄到大沙漠之中嗎?而且,要把國家養兵的財力輸送給胡虜那裏去,是什麽居心?”李崧呂琦十分惶恐,汗流浹背,說道:“臣等的本意是要竭盡愚拙以報效國家,不是在替胡虜作打算,希望陛下明察。”
二人無數次拜謝求恕,李從珂指責不停。呂琦氣力不繼,叩拜稍有停頓,李從珂便說:“呂琦倔強,你還肯把朕看做人主嗎?”呂琦說:“我們謀事不善,願請陛下治罪,多拜又有什麽用!”
李從珂的憤怒這才稍有緩解,製止他們的叩拜,每人賜給一杯酒,讓他們出宮了,從此群臣不敢再提和親的建議。
之前,石敬瑭為了試探李從珂,曾多次上表說自己身體羸弱,請求解除兵權,以頤養天年。這時,李從珂便順水推舟,答應了他的請求,把他移鎮鄆州。
李崧、呂琦等人都極力諫勸,認為如此一來,石敬瑭必反,李從珂猶豫了很長時間。
五月初二夜間,李崧因有急事請假在外,薛文遇獨自承值夜班,李從珂同他議論河東之事,薛文遇說:“俗諺說:‘在道路當中蓋房,三年也蓋不成’,這種事情隻能由主上的意誌進行決斷。群臣各為自身利害作打算,怎麽肯什麽話都說!
以臣看來,河東的事,移鎮也反,不移也要反,隻是時間早晚而已,不如走在前頭,先把他解決了。”
之前,有術士曾說國家今年應該會得到賢人輔佐,提出奇謀,安定天下,李從珂聽薛文遇屢出奇策,認為他就是這個像薑子牙諸葛亮一樣的閑人,不禁一拍大腿,高興地說:“愛卿的話,使我豁然開朗,不論成功還是失敗,我決心施行。”
立即命薛文遇寫出封授官職的擬議,交付學士院草擬任命製書。初三,便任命石敬瑭為天平節度使,任用馬軍都指揮使、河陽節度使宋審虔為河東節度使。(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