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大展宏圖(上)


    【消滅太監文學,支持正版閱讀。盜帖及提供OCR圖片是受鄙視的違法盜竊行為!】


    **


    **


    **


    "出來了出來了!"


    在媒體記者們的紛紛議論聲中,易青一身黑皮夾克配白西裝褲當先走上今天的發布會講台。


    在他的旁邊,孔儒的英俊令所有記者訝然側目,紛紛議論華星公司是不是要改換掉喬帆的一哥位置,走大眾化的美男路線,力捧孔儒這位要成熟有成熟,要臉蛋有臉蛋的帥哥——此時的孔儒,臉上充滿了一種淡淡的哀愁,一種出世清高的莫名氣質,更使他別樣引人注目。


    身後,依依身著水藍色拖地長裙,素淨的臉上不施脂粉,戴著一整套由她所代言品牌的香港老字號水晶鑽飾,從耳環到發飾到項鏈胸花,無不折射著夢幻般七彩絢目的光芒。


    而姐妹花一般緊跟在依依身後的小雲,絲毫不擔心在依依驚人的絕世姿容下被搶去了風頭,因為她自己都很清楚,她的那種精靈般精致小巧的美,同樣是無可替代的,而且充滿個性。


    今天小雲穿了一身素白色的無袖晚裝配水紋月白短裙,兩條玉腿滑膩的仿佛時刻在反光一般柔美;而她別出心裁的在自己的胸前佩帶了一條海藍色貝殼項鏈,一塊小巧蔚藍的貝殼打磨精致,吊掛在胸前,不但顯得品味精巧非凡,而襯得她今天凝乳般的皮膚白滑的如鏡麵一般。


    真是人如其名,今天的小雲就好象一朵出釉的白雲一樣飄逸精致,小巧可愛。


    隨著今天主要人物的入場,依依和小雲的助理們和北京分公司以張建為首的幾名重要行政人員紛紛入場坐定。


    易青和依依、小雲的麵前放了一大堆花花綠綠LOGO的話筒,酒店大堂到處架著記者們的機器,場內拍立得數碼相機的聲音響成一片。


    易青坐定後清了清嗓子,剛準備說話,忽然眼睛一亮,隻見在後三排不起眼的位置,坐著一個非常"起眼"的人。


    易青甚至記得他所服務的刊物和他的姓名,就是那位年前在華華星集團關於宣布投拍《花木蘭》的記者會上,問出一個非常有思想有質量問題的記者,《新電影周刊》記者徐未明。易青還記得自己在當天記者會後破例給了他一個發獨家的機會,讓寶叔帶他參觀了整個華星大廈。


    沒想到今天在北京也遇到這位記者,易青決定一會兒提問的時候多給他一些機會。


    於是記者會正式開始了。


    易青簡單的介紹了一下大家都很關心的《花木蘭》的拍攝進度問題,表示拍攝順利,一切進展良好,並且告訴大家目前劇組已經開赴西北馬家堡子準備主體部分的拍攝。


    此外就是要向媒體宣布華星的幾項人事任命。頭一項就是推出孔儒出任《花木蘭》總製片人的消息——這個職務一般是由一個電影的出資方任命的,在圈內往往是由一些大老板本人或者其直係親屬擔任。易青的這一任命, 把華星的一位新晉行政人員推到了總製片的位置,無疑也是對外界的所謂《花木蘭》的投資來自小意的富翁父母之類的無稽之談給出了一種態度。


    當然,這也隻是例行公事,對於嘴硬的傳媒而言,一定會有另一番理解,這一點易青還是知道的。


    真正令記者驚訝的還是孔儒被任命為香港華星總經理這個消息,大家紛紛好奇的打量著這位英俊的華星新貴,對於他竟然不是華星力捧的偶像男星感到十分惋惜——少了很多可寫的猛料。


    接著,易青又宣布了華星明年的動向,除了《花木蘭》之外,還要投拍至少三部大製作,具體題材待定;此外,華星將正式擴張業務,在原有單純的傳統影業公司的模式上擴張成為實力派的大型娛樂集團。


    首先是寧倩華領導下的經紀策劃部,華星公司將一次重金禮聘五十名以上的香港內地金牌經紀人,並以經紀人為單位,簽下藝人百餘位,組成新的藝員部。寧倩華自己簽下的藝人就包括周依依、盧雲、喬帆、吳明玉、陳雲可五位華星一線明星,稱她為當今經紀女皇亦不為過。


    華星的前身是中國星、英皇、中華人影業三大公司重組而成,在原本華星以電影為主要產品不變的基礎上,將力圖重現中國星和英皇旗下群星璀璨的昔日輝煌——擴張後的華星集團簽約藝人總數將達到當年中國星和英皇簽約明星的總和,並且將在華星成立藝人培訓部,專力挖掘新人。


    華星和其他商業電影公司最大的區別在於,始終保持著不被商業社會所汙染的一種難得的學院傳統和學術氛圍。在華星,無論是身家巨億的董事會主席易青、副總裁孫茹這樣的高層、名導;還是象周依依、吳明玉、陳雲可這樣的已成名的巨星都要參與到為新人學員教授專業知識、指導專業課的工作上來,以便將華星的傳統薪火相傳,可持續發展。


    基於此,華星集團不但打算大規模簽下已成名的藝人,更能憑借本公司的力量自己"造星"。


    華星自己培養出來的明星,必然有著成本低、質素高、融合性強等特點,從商業角度來說,顯然比簽已成名的明星更合算,這次出演《花木蘭》女一號的林小意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以前電影圈或者說娛樂圈最大的毛病,莫過於急功近利。拍電影就是一個連劇本都沒有的創意,由導演牽頭,臨時組成一個劇組,湊在一起拍一個戲,然後發行了拿出去賣——說是草台班子,其實比草台班子都不如。草台班子至少還都是有原本就認識的工作人員組成的,流浪各地唱了不知道多少場戲,彼此配合默契。


    而華星的這種新生的電影係統,是把所有的重要工作人員養在一個公司裏,讓他們彼此熟悉,形成獨特的風格——盡管可能少賺了些錢,少拍了些戲,但是拍出來的東西質量上比傳統的電影業生產的產品不知道優質了多少倍。


    易青的這項改革,就是想試驗一下,在大規模賺快錢,撈大錢的同時,增加一些"厚重、穩定"的因素在裏麵,希望能長線短線相結合,使華星不至於象傳統的影業公司一樣,紅就大紅一陣,衰敗的時候一夜間就賠個幹幹淨淨。


    那香港來說,有多少當年拍過大紅的賣座片的公司,一旦失敗了一兩部戲,立馬就撐不住了,一點根基也談不上。這次的《花木蘭》停拍事件,才出了一點紕漏,所有的媒體都說華星會倒閉,好象渾然忘記了這是一家曾經拍過《潛龍於淵》這樣拿過十幾項金像獎、票房巨億的擁有輝煌曆史的公司。


    所以簽下來的藝人當然是負責給公司和她們自己賺快錢的;而當他們過氣了,不再能吃青春飯的時候,就可以漸漸退下來做專業指導,把他們的知識和經驗告訴給後來的新人們,而且高額的藝人培訓部的課時費,加上桃李滿娛樂圈的榮耀,足以使他們不用退出這個圈子的曆史舞台。這樣就形成一種良性循環,使得娛樂圈和電影圈越來越象一種有技術含量的"產業",而不是發了瘋似的撈快錢的怪圈。


    以往的香港娛樂圈,缺的就是這種氛圍和機製,所以香港男女演員到了二十一世紀初這一代都是青黃不接,香港金像獎連著三年給了張子儀、周訊、鞏麗這些大陸女演員。當年四大天王、發哥、梁超偉、梁佳輝、劉清雲、林青霞、張曼玉等等演技派的明星演到半百之年還在演,年輕的一代男靠吳燕祖、女靠張百芝,剩下的沒幾個能拿到台麵上來——這是可想而知的情況,所有人眼睛都隻有錢,沒有人關心這個"產業"的"技術含量",連觀眾都以為這個圈子隻是靠***和包裝、宣傳炒作就可以使一個人紅起來——象這樣的一個圈子,怎麽可能實現產業化?怎麽會不產生接續不下去的斷代情況?


    易青隻相信一點,那就是任何產業、行業,或者幹脆說賺錢的商業行當,要想長長久久的有錢賺,就要消費者認可;要想觀眾花錢消費這些產品,歸根到底起決定性作用的,必然是真功夫真技術!其他的一切因素縱然存在,隻能是支流末節,否則這個行業就存在不下去——大到微軟、美孚這些托拉斯企業,小到天橋下騎著自行車賣糖葫蘆,都規避不開這條規律。


    成立新的藝員部之外,華星公司還將成立新的全資子公司兩家,從事唱片發行和廣告製作;同時,成立專門的慈善事業部,打理華星名下所有的慈善事業,樹立華星群星的親善平易的形象。


    **


    **


    (ps:司馬同誌這兩天正在拚命存稿,因為這星期衝周推薦榜的計劃顯然是功虧一簣了。他決定下周VIP更新的速度加快一倍,以保證下周衝榜一次成功。並且走美女路線,讓本小姐(得意的笑ing...)出來向大家拉票,希望大家下周以推薦票全力支持《活色生香》衝榜。因為這是活色生香這本書最後一個宣傳期了,不是因為這本書口碑好,不會有這第二次機會,但是網站鐵定不會給第三次機會,所以這次很關鍵了,請大家幫忙讓更多的人能看到這本書吧!)(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活色生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司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司馬並收藏活色生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