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王進殿後行禮畢,見朱元璋臉色十分難看,心中微微驚奇。
然後,他發現殿內一片狼藉,且朱高煦正跪在地上以頭觸地,便伸長脖子發問道:“高煦,你做了什麽事?”
“高煦,你先出去。”朱元璋豁然站起道。
朱高煦行禮道:“孫兒告退。”
言罷,他躬著腰準備開溜,卻被身高七尺的晉王從後麵一把按住肩膀。
“現如今,皇家商行可以日進鬥金,高煦也有一份功勞在裏麵,莫非你自持有功,已不把俺這個三伯放在眼裏了?”
晉王居高臨下質問道。
“侄兒見過三伯父。”朱高煦掙開晉王的束縛,急忙彎腰行禮道。
晉王笑著點了點頭,但卻用力拍了一下朱高煦的後背,笑道:“乖侄兒。”
朱元璋見狀,十分不悅,大聲嗬斥道:“晉王你欲為何?”
“爹別生氣,俺和高煦侄兒鬧著玩哩。”
晉王扭過頭,對著禦座上的朱元璋咧嘴一笑。
“孫兒告退。”朱高煦轉過身,再次向朱元璋行禮道。
“去罷。”朱元璋目送朱高煦離開,眼中神色複雜。
朱高煦走後,晉王迫不及待道:“爹,孩兒收到一封匿名檢舉信,因事關重大,故特來稟告。”
“檢舉何人何事?”朱元璋背負雙手,一掃剛才的悲憤,麵無表情的走下禦陛,坐到了晉王身前的太師椅上。
晉王決然道:“檢舉四弟勾結北元餘孽,養寇自重,意圖不軌!”
隨後,他從懷中掏出一封褐色的信件,捧在手中,彎著腰遞給了朱元璋。
“爹請看,這便是孩兒所言的檢舉信。”
半個時辰前。
朱高煦前腳剛離開燕王行館,道衍和尚後腳就從雞鳴寺回到了行館。
“昔日,母後病逝,父皇挑選高僧隨侍諸王,誦經祈福,大師得僧錄司舉薦,遂與俺相識,如今十年匆匆而過,大師再回金陵,怕是亦有許多感慨吧?”
行館後院的書房裏,朱棣與道衍和尚一邊喝著熱茶,一邊在交談。
“老衲此次回金陵,感觸最深的,莫過於見證了殿下距離實現大業又進了一步。”道衍和尚毫不遮掩的說道。
他知道行館裏有皇帝的眼線,但有馬和在門外把守,朱棣與他的密談自不會有泄露的可能,因此說話頗為直接,毫無顧忌。
“陛下雖天威難測,然行事皆有章法,按常理,懿文太子喪期一過,諸王當離京回藩,即便年關將至,以陛下對北虜之重視,絕不會讓殿下滯留京城過久。”
“可見陛下是在猶豫,老衲妄言,陛下或欲擇一王為儲君,而諸王之中,唯有殿下能堪大任!”
朱棣若有所思的聽著,出於尊重,他沒有打斷道衍和尚的推測。
道衍和尚先是對晉王、周王進行了一番分析,將二王的斑斑劣跡說了一通,又對當今朝堂之上的各種聲音梳理了一遍,最後得出結論,那便是朱棣最有可能成為儲君。
“殿下莫非遇到了難事?”
道衍和尚見朱棣甚是沉默,心想兩人聊了大約一炷香的時間,燕王竟然走了兩次神,便話頭一轉問道。
朱棣略作思考,遂把他進宮麵見朱元璋及之後與朱高煦的交談內容,挑能說的重點告訴了道衍和尚,至於朱高煦似乎被神仙點化之事卻連半個字也沒提到。
<a href="http://m.fantuankanshu.com" id="wzsy">fantuankanshu.com</a>
道衍和尚聽的眉頭直皺,疑道:“莫非陛下已有屬意之人?”
見朱棣點頭,道衍和尚遂不再言語。
朱棣猶豫片刻,接著道:“高煦欲攪合此事,並且已動身入宮去了。”
道衍和尚聞言一愣。
“俺還答應了高煦,若他能順利歸來,必奏請父皇立其為世子。”朱棣語不驚人死不休,又道。
“立二公子為世子?”
道衍和尚瞪大了雙眼,十分詫異道。
他覺得眼下發生的事太過離奇,簡直違反常理,但仔細推敲,似乎又存在某種因果關係。
遠的不說,前元便有冊立太孫為儲君的先例,魏晉南北朝更是有不少例子。
朱元璋廢除丞相後,威壓天下,獨斷專行,而能勸其改變主意的馬皇後與朱標皆已病逝,道衍和尚覺得儲君之位恐怕還真的會落入黃毛小兒朱允炆身上。
然而,縱使道衍和尚學究天人,能掐會算,也絕不會料到當今世上最大的變數就是燕王府二公子朱高煦。
隻不過,道衍和尚有點糊塗,朱元璋很可能會認為朱高煦阻止其冊立朱允炆的行為是朱棣授意,這一點,朱棣不可能想不到,但朱棣為何不阻攔?
就在道衍和尚心生疑惑之時,朱棣不答反問道:“大師可知皇家商行?”
道衍和尚道:“此商行乃是陛下為了主管茶馬政而設,由已故的懿文太子於半年前一手操辦而成,主事人乃駙馬都尉歐陽倫。”
“因有皇家背景及各大地方巨商之承租契約,故而商行發展迅速,今商行分號已涵蓋陝西、四川、雲南、湖廣等四省之地一百多個府縣,老衲聽聞商行半年收入可抵陝西一年賦稅,卻不知真假。”
朱棣麵露玩味的笑意道:“皇家商行確是為父皇賺了許多銀錢,換言之,皇家商行已成洪武二十五年父皇的最大善政。大師消息靈通,可知提出此商行最初構思的是何人?”
“為商之人,多有為利而不擇手段者,若要兼顧朝廷之茶馬政,實非易事,涉及賬房、掌櫃、管事的招募培養、晉升任免及諸多事務的獎懲、契約等典章製度,而此等商行構架非心思縝密且富有巨商經驗者不能設計。”
道衍和尚的兩隻手一左一右的按在膝蓋上,露出了思考的表情,沉聲道。
說到這裏,道衍和尚目光移向朱棣,恭聲道:“老衲眼拙,除了明麵上的歐陽駙馬,卻不知有哪位高人在背後指點,還請殿下賜教。”
“大師有所不知,真正提出皇家商行構思,並製定最初框架設計與典章製度的人,正是高煦。”
朱棣頗有些自豪的說道。
道衍和尚目光中閃過一抹驚訝,他雖然有所耳聞,但眼下得知傳聞不假,早已習慣了喜怒不形於色的他,竟然罕見的麵露喜色道:“二公子實乃大才,老衲恭喜殿下。”
朱棣跟著笑道:“高熾體胖,素有足疾,為大局計,若高煦此行功成,合該立他為世子。”
兩人緊接著又聊了一炷香的時間,然後道衍和尚逮著機會問道:“二公子此去,必會被陛下當成是殿下的授意,若二公子惹惱了陛下,陛下怕是會更加厭惡殿下。以老衲愚見,殿下何不以靜製動?”
“佛爭一炷香,人爭一口氣。”
朱棣憤憤道:“俺那允炆侄兒有何功績?若不爭這一次,俺怕是會後悔終生!”
道衍和尚撫須微笑,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
朱高煦去攪合朱元璋冊立朱允炆之事,必然會從太子朱標之死的事情上下手。
即便朱元璋會認為朱高煦受朱棣指使,但朱高煦不會傻到直接建議朱元璋立朱棣為儲君。
哪怕朱高煦的勸阻令朱元璋惱怒,但以朱元璋疼子孫的個性,最多罵朱高煦幾句,嚴重的話也就是禁足罷了。
這一點,朱棣明白,道衍和尚也明白。
就在此時,門外響起了馬和的聲音:“奴婢見過二公子。”
然後,他發現殿內一片狼藉,且朱高煦正跪在地上以頭觸地,便伸長脖子發問道:“高煦,你做了什麽事?”
“高煦,你先出去。”朱元璋豁然站起道。
朱高煦行禮道:“孫兒告退。”
言罷,他躬著腰準備開溜,卻被身高七尺的晉王從後麵一把按住肩膀。
“現如今,皇家商行可以日進鬥金,高煦也有一份功勞在裏麵,莫非你自持有功,已不把俺這個三伯放在眼裏了?”
晉王居高臨下質問道。
“侄兒見過三伯父。”朱高煦掙開晉王的束縛,急忙彎腰行禮道。
晉王笑著點了點頭,但卻用力拍了一下朱高煦的後背,笑道:“乖侄兒。”
朱元璋見狀,十分不悅,大聲嗬斥道:“晉王你欲為何?”
“爹別生氣,俺和高煦侄兒鬧著玩哩。”
晉王扭過頭,對著禦座上的朱元璋咧嘴一笑。
“孫兒告退。”朱高煦轉過身,再次向朱元璋行禮道。
“去罷。”朱元璋目送朱高煦離開,眼中神色複雜。
朱高煦走後,晉王迫不及待道:“爹,孩兒收到一封匿名檢舉信,因事關重大,故特來稟告。”
“檢舉何人何事?”朱元璋背負雙手,一掃剛才的悲憤,麵無表情的走下禦陛,坐到了晉王身前的太師椅上。
晉王決然道:“檢舉四弟勾結北元餘孽,養寇自重,意圖不軌!”
隨後,他從懷中掏出一封褐色的信件,捧在手中,彎著腰遞給了朱元璋。
“爹請看,這便是孩兒所言的檢舉信。”
半個時辰前。
朱高煦前腳剛離開燕王行館,道衍和尚後腳就從雞鳴寺回到了行館。
“昔日,母後病逝,父皇挑選高僧隨侍諸王,誦經祈福,大師得僧錄司舉薦,遂與俺相識,如今十年匆匆而過,大師再回金陵,怕是亦有許多感慨吧?”
行館後院的書房裏,朱棣與道衍和尚一邊喝著熱茶,一邊在交談。
“老衲此次回金陵,感觸最深的,莫過於見證了殿下距離實現大業又進了一步。”道衍和尚毫不遮掩的說道。
他知道行館裏有皇帝的眼線,但有馬和在門外把守,朱棣與他的密談自不會有泄露的可能,因此說話頗為直接,毫無顧忌。
“陛下雖天威難測,然行事皆有章法,按常理,懿文太子喪期一過,諸王當離京回藩,即便年關將至,以陛下對北虜之重視,絕不會讓殿下滯留京城過久。”
“可見陛下是在猶豫,老衲妄言,陛下或欲擇一王為儲君,而諸王之中,唯有殿下能堪大任!”
朱棣若有所思的聽著,出於尊重,他沒有打斷道衍和尚的推測。
道衍和尚先是對晉王、周王進行了一番分析,將二王的斑斑劣跡說了一通,又對當今朝堂之上的各種聲音梳理了一遍,最後得出結論,那便是朱棣最有可能成為儲君。
“殿下莫非遇到了難事?”
道衍和尚見朱棣甚是沉默,心想兩人聊了大約一炷香的時間,燕王竟然走了兩次神,便話頭一轉問道。
朱棣略作思考,遂把他進宮麵見朱元璋及之後與朱高煦的交談內容,挑能說的重點告訴了道衍和尚,至於朱高煦似乎被神仙點化之事卻連半個字也沒提到。
<a href="http://m.fantuankanshu.com" id="wzsy">fantuankanshu.com</a>
道衍和尚聽的眉頭直皺,疑道:“莫非陛下已有屬意之人?”
見朱棣點頭,道衍和尚遂不再言語。
朱棣猶豫片刻,接著道:“高煦欲攪合此事,並且已動身入宮去了。”
道衍和尚聞言一愣。
“俺還答應了高煦,若他能順利歸來,必奏請父皇立其為世子。”朱棣語不驚人死不休,又道。
“立二公子為世子?”
道衍和尚瞪大了雙眼,十分詫異道。
他覺得眼下發生的事太過離奇,簡直違反常理,但仔細推敲,似乎又存在某種因果關係。
遠的不說,前元便有冊立太孫為儲君的先例,魏晉南北朝更是有不少例子。
朱元璋廢除丞相後,威壓天下,獨斷專行,而能勸其改變主意的馬皇後與朱標皆已病逝,道衍和尚覺得儲君之位恐怕還真的會落入黃毛小兒朱允炆身上。
然而,縱使道衍和尚學究天人,能掐會算,也絕不會料到當今世上最大的變數就是燕王府二公子朱高煦。
隻不過,道衍和尚有點糊塗,朱元璋很可能會認為朱高煦阻止其冊立朱允炆的行為是朱棣授意,這一點,朱棣不可能想不到,但朱棣為何不阻攔?
就在道衍和尚心生疑惑之時,朱棣不答反問道:“大師可知皇家商行?”
道衍和尚道:“此商行乃是陛下為了主管茶馬政而設,由已故的懿文太子於半年前一手操辦而成,主事人乃駙馬都尉歐陽倫。”
“因有皇家背景及各大地方巨商之承租契約,故而商行發展迅速,今商行分號已涵蓋陝西、四川、雲南、湖廣等四省之地一百多個府縣,老衲聽聞商行半年收入可抵陝西一年賦稅,卻不知真假。”
朱棣麵露玩味的笑意道:“皇家商行確是為父皇賺了許多銀錢,換言之,皇家商行已成洪武二十五年父皇的最大善政。大師消息靈通,可知提出此商行最初構思的是何人?”
“為商之人,多有為利而不擇手段者,若要兼顧朝廷之茶馬政,實非易事,涉及賬房、掌櫃、管事的招募培養、晉升任免及諸多事務的獎懲、契約等典章製度,而此等商行構架非心思縝密且富有巨商經驗者不能設計。”
道衍和尚的兩隻手一左一右的按在膝蓋上,露出了思考的表情,沉聲道。
說到這裏,道衍和尚目光移向朱棣,恭聲道:“老衲眼拙,除了明麵上的歐陽駙馬,卻不知有哪位高人在背後指點,還請殿下賜教。”
“大師有所不知,真正提出皇家商行構思,並製定最初框架設計與典章製度的人,正是高煦。”
朱棣頗有些自豪的說道。
道衍和尚目光中閃過一抹驚訝,他雖然有所耳聞,但眼下得知傳聞不假,早已習慣了喜怒不形於色的他,竟然罕見的麵露喜色道:“二公子實乃大才,老衲恭喜殿下。”
朱棣跟著笑道:“高熾體胖,素有足疾,為大局計,若高煦此行功成,合該立他為世子。”
兩人緊接著又聊了一炷香的時間,然後道衍和尚逮著機會問道:“二公子此去,必會被陛下當成是殿下的授意,若二公子惹惱了陛下,陛下怕是會更加厭惡殿下。以老衲愚見,殿下何不以靜製動?”
“佛爭一炷香,人爭一口氣。”
朱棣憤憤道:“俺那允炆侄兒有何功績?若不爭這一次,俺怕是會後悔終生!”
道衍和尚撫須微笑,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
朱高煦去攪合朱元璋冊立朱允炆之事,必然會從太子朱標之死的事情上下手。
即便朱元璋會認為朱高煦受朱棣指使,但朱高煦不會傻到直接建議朱元璋立朱棣為儲君。
哪怕朱高煦的勸阻令朱元璋惱怒,但以朱元璋疼子孫的個性,最多罵朱高煦幾句,嚴重的話也就是禁足罷了。
這一點,朱棣明白,道衍和尚也明白。
就在此時,門外響起了馬和的聲音:“奴婢見過二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