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後。


    傍晚。


    太陽即將落山。


    京師。


    皇城。


    武英殿。


    李興躬身入殿稟告道:“陛下,戶部鬱老尚書來了。”


    “扶他進來。”


    朱棣吩咐道。


    侍立在他右下方的內閣顧問黃淮,很有眼力勁的走下台階,疾步行至殿外,與李興一左一右攙扶住鬱新。


    “老臣拜見陛下。”


    鬱新在李、黃二人的攙扶下,顫顫巍巍的彎腰道。


    “免禮, 賜座。”


    朱棣拿著一道奏本,走下台階,同時說道。


    “陛下皇恩浩蕩,老臣感激不盡。”


    鬱新緩緩坐下。


    朱棣行至鬱新對麵坐下,輕聲問道:“老尚書是來稟告安南運糧之事麽?”


    鬱新恭聲道:“陛下,昨日有信使快馬來報,從太倉運出去的三萬石糧食,已抵達泉州,十日之內,便可運至安南。”


    “嗯。”朱棣點頭道。


    鬱新補充道:“陛下,太子殿下從皇家銀行撥出三十萬兩銀圓,也會隨糧船一起運到。”


    朱棣沉聲道:“此事朕知曉。”


    “陛下。”


    鬱新因年老而混濁的眼睛裏,突然閃過一抹沉重的擔憂之色,重重的道:“老臣擔心這些錢的去向。”


    他清廉一生,最恨的就是有官員浪費糧食或中飽私囊,所以朱元章在位的時候,與他很對脾氣。


    洪武十七年,朝廷正式確立以科舉取士之製的時候,鬱新還在鳳陽教書。


    等他在洪武二十一年考中進士時,已經四十九歲了!


    這裏並沒有誇張,在唐朝,四、五十歲時考中進士的人比較多,三十歲以前能中進士的皆是可造之材。


    所以有句諺語叫“三十老明經, 五十少進士。”


    即便是在曆史上的明朝,一般考中進士的人, 其平均年齡也在三十到四十之間。


    由於鬱新老成持重, 之後曆任中書舍人、翰林、侍講。


    又因其相貌雄偉、聲音洪亮、威儀整齊,朱元章特別為其賜名“新”,授予戶部度支主事,後升為北平部郎中,進階奉議大夫。


    三年後,朱元章破格提拔鬱新為嘉議大夫、戶部右侍郎。


    朱元章曾問他天下戶口田賦之數,以及地理險易情況,他皆應答無遺。


    他考察期滿之後,被擢升為戶部尚書、資善大夫。


    當時親王每年的祿米是五萬石,鬱新上奏建議朱元章給親王的俸米減去五分之四,並同時規定了郡王以下宗室的祿米數額。


    而這些建議,一向護犢子疼愛子孫的朱元章都應允了!


    由此可見,老朱對鬱新的賞識,並不是浮在麵子上。


    朱棣看著年近古稀的鬱新,鄭重的承諾道:“老尚書放心,若有人敢侵吞這筆錢裏的一分一毫,朕會把他淩遲處死!情節嚴重者,滿門抄斬!”


    隨後, 他向黃淮吩咐道:“宗豫,你現在就去擬一道聖旨,告訴交趾都司署衙,這些錢,他們衙門一兩都不能動,全部由交趾移民司為移民修建房屋、置辦農具、購買耕牛牲畜等用。”


    鬱新立即補充道:“陛下,太子殿下曾與臣言,移民剛遷入新居地,上無片瓦,下無寸地,難以生存。因此,殿下建議凡是交趾移民,當依照西北與北方移民的舊例,每人給糧一百斤,給地十五畝,以後新去的移民,也都照此辦理。”


    朱棣毫不猶豫道:“準了。”


    他側目看向黃淮,道:“把這一條也加進去。”


    “微臣領命。”黃淮躬身道。


    鬱新麵露喜色道:“陛下英明。”


    “老尚書,太子建議朝廷沿著安南與雲南、廣西邊陲的移民路線,建立驛站,並注重移民路上的防護事務,畢竟南方瘴氣叢生,蛇蟲眾多,山賊野寇也不少。”


    朱棣目送黃淮離開後,看著鬱新說道。


    “陛下,誠意伯巡查交趾,發現了移民之事上的不少紕漏,朝廷之前下旨是讓曆城侯派兵護送,而不是押送。如此,交趾移民暴亂,也在情理之中了。”


    鬱新撫須道:“移民司接手移民事務後,此等弊端便可一掃而空,太子殿下建議修建驛站,既可以讓移民百姓得到休息,又可以打通大明本土與安南的商道。”


    “屆時,無需朝廷下旨鼓勵,隻需數月,各個驛站周邊,便會自動聚集一批出售飯食等生活消耗品的商販。假以時日,那些親近朝廷,心慕中國的安南富商豪紳,便可以經由這條商路來到大明。”


    “如此一來,不需要三年,最多兩年,交趾都司即可大治,陛下郡縣安南的意圖便可實現。”


    朱棣沒有鬱新想的這麽樂觀,他沉吟片刻後,緩緩說道:“待第一批因受災而遷移至安南的三萬百姓安定下來之後,朝廷此後還會陸續從內地遷移百姓至交趾都司。”


    “為了確保移民在交趾定居之後的民俗習性,仍以華夏原本民俗習性占據絕對主導地位,朕決定一個村鎮一個村鎮的整體搬移。”


    “陛下,村鎮整體搬移,怕是不妥吧?”


    鬱新擔憂道。


    朱棣解釋道:“具體以抽簽的方式,從一個大的村、鎮中的各行各業抽選人口,如此便相當於村鎮的整體搬移。”


    “陛下英明,這樣一來,移民相互之間仍有熟人,他們到了交趾都司之後,不需要花太多時間,便可以很快形成小型的包含了食鋪、客棧、醫館、藥店、學塾等各行各業的村鎮。”


    鬱新臉上憂鬱之色頓時消失道。


    “當然,抽簽選擇移民時,會麵臨各種問題,比如被抽中者乃家中獨子,或行動不便,該如何協商?若是被抽中者非家中獨子,需要分家,那此人的家產又該如何與其兄弟分割?”


    朱棣看著鬱新道:“老尚書,此類複雜的問題,皆需要移民司的官員權衡利弊,耐心勸說,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甚至需要借助官兵的威懾,否則移民交趾的千秋功業不僅難以完成,反而會惹得民怨沸騰。”


    “老臣明白。”


    鬱新緩緩起身,拱手道:“陛下放心,老臣回到戶部衙門便召集堂下眾官擬出一個章程,然後呈給陛下過目。待陛下批準之後,臣會以戶部行文通傳各地移民司。”


    “好。”


    朱棣頷首道:“李興,送老尚書回戶部,用轎子。”


    “陛下,這使不得呀!”


    鬱新急忙擺手道:“陛下不能為了老臣亂了規矩。”


    “朕這不算亂規矩。”


    朱棣站起身,親自攙扶著鬱新道:“老尚書,你是我大明的兩朝元老重臣,從洪武二十四年到現在永樂四年,為朝廷度支之事操勞了整整十二年,朕特準你在皇城裏乘轎子,有何不可?”


    “陛下待老臣如此隆恩,臣無以為報,唯有為朝廷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鬱新固執的彎下腰,鄭重的作揖行禮道。


    朱棣連忙扶起鬱新,同時見到後者的眼眶之中有淚水在打轉。


    “老臣告退。”


    鬱新拱手道。


    “李興,照顧好老尚書。”


    朱棣著重提醒道:“注意上下轎子。”


    “奴婢領旨。”


    李興躬身領命道。


    朱棣親自送鬱新出了武英殿,然後對門口的宦官昌盛吩咐道:“你去偏殿,把等待多時的一眾南征將士都領過來,朕要召見他們。”


    “奴婢領命。”


    昌盛躬身道。


    次日。


    小雨。


    早朝。


    奉天殿。


    朱棣升座,在接受眾臣朝拜之後,高聲道:“太子,宣讀朕的封賞詔書。”


    兩名禮官一左一右,從東西兩邊角門邊躬身疾步行至文武百官之前。


    左邊那位禮官手中抱著一卷厚厚的聖旨,在太子朱高煦應聲走到台前之後,連忙與右邊的禮官合力緩緩展開聖旨。


    於是,朱高煦開始朗聲宣讀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祗奉皇圖,恪遵成憲,弘敷至化,期四海之樂,康永保太和,俾萬物之鹹,遂夙夜兢業,弗敢怠遑。仰惟皇考太祖高皇帝混一天下,懷柔遠人,安南陳日煃慕義向風,率先職貢,遂封為安南王者,世有其土,比者賊臣黎季犛及子蒼弑其國主,戕及闔家,毒痛生民,怨聲載路,詭易姓名為胡一元,隱蔽其實,詭稱陳甥,言陳氏絕嗣,請求襲爵。”


    “朕念國人無統聽,允其所雲,而其幸成奸謀,之後肆無忌憚,自謂聖優三皇,德高五帝,以文武為不足,法周孔為不足,僭國號曰大虞,紀年元聖,自稱兩宮皇帝,冒用朝廷禮儀。賊臣黎季犛招納逋逃,陽奉正朔,覬覦南詔,窺伺廣西,據思明府之數州,侵寧遠州之七寨,擄其子女,毆其人民,欺占城孱弱,奪其土疆,逼與章服,要其貢賦。”


    “朕累使曉諭,怙惡弗悛,安南王孫奔竄來訴,黎賊謬陳,誠款請迎君之,乃伏兵要殺於途,拒辱朝使。朕又遣人賜占城禮物,黎賊又卻使臣而奪之,蠢茲凶豎,積惡如山,四海之所不容,神人之所憤怒,興言至此,衋然傷懷,寔不得已是用興師期,伐罪吊民,將興滅而繼絕。”


    “賴天地宗社默相,將士用命,兵威所至,鹹以削平,生擒逆賊黎季犛父子及其偽官,綏輯善良,撫納降附,秋毫無犯,市肆不驚,捷音來聞,良深喜獎!昔宋元之時,安南逆命興兵討之,皆無成績,今之此舉,實逾古人,盛名偉烈,傳之百世,茲封賞南征有功將士,具體封賞如下——”


    “升南征主將征夷大將軍曆城侯盛庸為定亂克難推誠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柱國中軍都督府都督同知曆城縣公(三等公),食祿三千五百石,子孫世世承襲,賞銀圓四千兩,雲錦四十匹,金鈔一萬圓。”


    今日站在勳臣武官班序之首的盛庸,當即躬身出列,屈膝跪下,準備領旨。


    朱高煦接著宣讀道:“升南征副將征夷左副將軍西平侯沐成為定亂克難推誠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柱國中軍都督府都督同知黔縣公(三等公),食祿三千五百石,子孫世世承襲,賞銀圓四千兩,雲錦四十匹,金鈔一萬圓。”


    “封南征副將征夷右副將軍張輔為定亂克難推誠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柱國後軍都督府都督同知新城縣侯(二等侯),食祿二千五石,子孫世世承襲,賞銀圓三千五十兩,雲錦三十匹,金鈔六千圓。”


    “封南征左參將李彬為定亂克難推誠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柱國右軍都督同知豐城亭侯(三等候),食祿二千石,子孫世世承襲,賞銀圓三千兩,雲錦三十匹,金鈔五千圓。”


    “封南征右參將陳旭為定亂克難推誠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柱國雲陽亭伯(二等伯),食祿一千石,子孫世世承襲,賞銀圓三千兩,雲錦三十匹,金鈔四千圓。”


    “封南征橫海將軍徐祥為定亂克難推誠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柱國興安鄉伯(三等伯),食祿五百石,子孫世世承襲,賞銀圓兩千兩,雲錦十匹,金鈔三千圓。”


    “封南征驃騎將軍徐理為定亂克難推誠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柱國武康鄉伯(三等伯),食祿五百石,子孫世世承襲,賞銀圓兩千兩,雲錦十匹,金鈔三千圓。”


    被點到名字的沐成、徐祥、徐理也緊隨其後,躬身出列,走到盛庸身後跪下。


    由於張輔、李彬、陳旭等將領還在交趾主持軍務,此次並沒有回京,所以眼下不在朝堂上。


    <a id="wzsy" href="http://www.bqgxsydw.com">bqgxsydw.com</a>


    朱高煦吞了口唾沫,最後宣讀道:“以上升賞封爵者,各賜冠服給誥券。其餘南征將士人等論功高下,一體升賞。欽此。”


    “臣等領旨,叩謝陛下聖恩!”


    升賞完畢,朱棣望著眾將,朗聲道:“人君秉至公,行爵賞,無容私意,今以天下之財,賞天下之功,雖賜賚有限,而爵祿無窮,然繼今能益懋公勤,朕不吝於報賚,爾等勉之。”


    “爾等前勞,朕或知有未盡論報之際,輕重失宜,其即麵陳,必使歸於至當,若不自陳而退有後言,或至怨懟甚,不可也。”


    “今安南已定,君臣相與共保富貴,朕不可居安忘危,爾等亦不可恃功驕惰,但常念前勞圖保名節,斯福澤延於子孫,功名播於永遠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朱棣之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步驚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步驚俗並收藏重生朱棣之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