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朝後。</p>
武英殿。</p>
“父皇,兒臣剛才在朝會上有所失態,請父皇見諒。”</p>
待朱棣坐下後,朱高煦鞠躬施禮道。</p>
“罷了,別說你心情複雜,悲喜交加,朕心中何嚐不是如此?”</p>
朱棣眼眶之中泛著淚水說道。</p>
張玉是他的潛邸舊部,可謂是心腹愛將,如今卻戰死在西域。</p>
若是有的選擇的話,朱棣寧願晚幾年再出兵攻打亦力把裏,而不是靠張玉的犧牲來換取亦力把裏城。</p>
但事情發生後,人總要去麵對,逃避不是辦法,畢竟世上沒有後悔藥。</p>
雖然朱棣與朱高煦皆因明軍攻下並守住亦力把裏城而喜,但朱高煦要比朱棣更加興奮。</p>
因為他知道明軍守住亦力把裏城後,下一步就是占據整個尹犁河穀地區。</p>
而後世生活在尹犁河穀地區的人有上千萬!</p>
民國時期,僅僅尹犁城周邊就生活著數百萬百姓。</p>
據朱高煦所知,洪武初期,整個西域的總人口大約在三百萬左右,而經過近幾十年的戰亂,西域本地居民有很多人因戰亂而死,又有很多青壯被瓦剌、韃靼、高原部落以及帖木兒俘虜,視為奴隸。</p>
目前整個西域境內的人口,估計還有兩百四十餘萬。</p>
如今遼闊的西域隻有兩百多萬人,朱高煦認為,眼下正是將西域變成華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最佳時機。</p>
這才是他激動不已的根本原因所在!</p>
“朕打算追封張玉為公爵。”</p>
朱棣鄭重其事道。</p>
“兒子覺得可追封平侯為郡公。”</p>
朱高煦平靜的接話道。</p>
他聞言後,臉上之所以沒有露出吃驚的表情,是因為他是張玉的女婿。</p>
朱棣見狀,大致能猜到朱高煦為何會有這樣的表現。</p>
可惜張家嫁女的時候,張玉與張輔父子倆匆匆回了一趟京師之後,隻在京師停留了不到十天,便又各自趕回了駐地。</p>
“朕本想讓你去操辦平侯的後事,可總覺得不甚妥當,畢竟張輔不日便會抵京,你終歸隻是平侯之婿。”</p>
朱棣沉聲道。</p>
此時,張玉的遺體已經在運回京師的路上,而朱棣早在收到張玉戰死的消息後,第一時間派人去召回遠在安南的張輔。</p>
張玉又不是沒有兒子,按照傳統的禮法,也輪不到女婿為其辦理後事,即便他的這個女婿是當朝太子。</p>
“爹,平侯的後事,還是交給張輔打理為好。兒子決定屆時親自為平侯扶靈,送平侯最後一程。”</p>
朱高煦想了想,緩緩說道。</p>
當朝太子為戰死的武將勳臣扶靈,乃是出自皇家的大恩典,對武將家族來說同樣是天大的殊榮。</p>
“既然你有這個心,朕自然應允。”</p>
朱棣沉聲道。</p>
他頓了頓,接著道:“剛才朝會上,多數臣工主張趁著士氣高漲之機,出動大軍平定整個西域。朕已拿定主意,發大軍平定西域。而在今年夏季來臨之前,平定西域應該沒有什麽問題。”</p>
很顯然朱棣已經邁出了出兵平定西域的最關鍵一步,即下定趁勢收複西域的決心。</p>
以朱高煦對朱棣的了解,但凡朱棣下定決心要做一件事,哪怕是一百頭牛也拉不回來。</p>
“爹,朝廷既然要郡縣西域,將來設立府縣,不可能隻治理西域本土的百姓,還需要移民去西域落地生根。”</p>
朱高煦道:“因此,兒子覺得,可以先移民五萬,包括工匠,去亦力把裏城,幫助官兵修建鐵架石泥新城與製造武器,以及修路屯田,為將來郡縣西域做準備。”</p>
“將來鄭和船隊帶回甘薯、土豆等作物之後,再慢慢遷移五十萬漢地百姓過去,隻需要三十年,人口翻一倍後,就能把尹犁河穀地區發展成人口超過百萬的繁華城鎮帶!”</p>
“屆時有了上百萬的漢地百姓在,兵源與軍糧便不再是問題。如此一來,西域將從此成為大明密不可分的一部分。”</p>
朱棣聽的熱血沸騰。</p>
他覺得以後把亦力把裏城治理好,將整個西域納入朝廷的直管範圍,就是祭奠張玉等戰死將士的最好禮物!</p>
尹犁河穀地區有大量的良田,若是開春後搶種一批作物,明年秋季時便可收獲大批糧食。</p>
現在是冬天,敵我雙方用兵都吃力。</p>
然而明軍裝備了火器,與西域各方勢力相比而言,明軍武器更加先進。</p>
這樣一來,趁著冬天還未結束之前,發大軍將天山以北的各方不服勢力逐個擊破,並不是多麽困難的事情。</p>
如果換成以前,漫長的運輸線會拖垮明軍,但是現在明軍以慘重的代價打下並守住了亦力把裏城。</p>
至此開始,明軍擁有了從哈密到亦力把裏城的糧草運輸線,開戰後會有源源不斷的軍糧從後方轉運到西域。</p>
等到明年開春之後,秋季收獲糧食之前,明軍完全可以趁著這個空擋,發兵天山以南,出其不意的掃平各個不服勢力。</p>
朱高煦能夠想到這些,朱棣自然也能想得到。</p>
“朕派遣征西大軍平定西域,最大的威脅不是西域境內的不服勢力,也不是退守阿裏瑪城的帖木兒軍,而是北方的草原人。”</p>
朱棣皺眉道:“若是草原人伺機南下,必然會打亂朕對西域用兵的部署。對於此事,你有什麽好的提議?”</p>
父子倆不再議論平定西域方麵的戰略問題,而是開始商量如何應對來自北方的威脅,確保征西大軍能夠順利的拿下整個西域。</p>
朱高煦尋思道:“爹,兒子認為可以征安南兵調去北疆,分往七大要塞,命七位守將輪流領兵出塞外,主動出擊。待將草原人打怕以後,再擇地設立互市城鎮,讓草原人拿皮毛、奴隸等資源來與我方換糧食等生活物資。”</p>
</p>
大部分的遊牧部落,隻要有糧食吃,有衣服穿,基本上不會主動拿起武器南下掠劫。</p>
因為有吃有喝的人,誰會冒著被明軍殺死的風險南下掠劫?</p>
可總歸會有野心之輩掀起侵略戰爭!</p>
而對於這些野心之輩,就需要依靠武力!</p>
朱棣道:“可將之前從安南征召的三萬衛所輔兵中的一半投入到西域。”</p>
既然父子倆提到安南,那麽這裏有必要介紹一下這段時間安南發生的變化。</p>
雖然半年前朝廷設立交趾都司管理安南,但之後又陸續設立了交趾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及交趾等處提刑按察使司等官署,逐漸將安南直接管轄。</p>
朝廷對交趾的人口,采取與本土相同的黃冊製度來辦理。</p>
地方官府把交趾人丁的姓名、年齡和籍貫,記載到簿冊,並按這些資料,製成證件,由人丁持有,以備官府查核。</p>
若發現某人的證件與簿冊所載不符,便須抓去當修橋鋪路的苦力。</p>
官府的薄冊,會登記交趾境內每一裏、一坊及一廂的所有丁數及田數。</p>
孤寡殘疾者則另用稱為“畸零”的簿冊來登記。</p>
這些簿冊又會在卷首繪畫地圖。</p>
簿冊編製完畢後,即抄成一式四份,一份黃色封麵的交到朝廷戶部,其餘三份封麵為青色,交給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及各府、縣保存。</p>
每十年更新田丁的數目。</p>
大明對交趾采行多項稅務及賦役製度,負責征收的官員,在府州縣有稅課司、河泊所副使等,另外有本場局使副等名目。</p>
去年年底,朝廷規定交趾每畝田征粟五升,植桑沙每畝征絲一兩,每一斤絲征絹一匹。</p>
朝廷又設鹽稅,交趾人民每月煮鹽若幹,送交提舉司收藏,待承宣布政使司檢驗後,才可發賣。</p>
若私煮或私賣,則會被判罪。</p>
同時,也在陸續開取交趾資源,運回本土,凡是金銀礦產,都設官督民開采。</p>
在山林地區,令百姓尋找象牙、犀角,以官價購入。</p>
在海濱地區,令百姓下海采集珍珠,也以官價購入。</p>
另外,土產如胡椒、香料等,也會以官價購入。</p>
如此一來,當地百姓的收入逐漸穩定增加起來,對朝廷的心態也漸漸發生了變化。</p>
朝廷設立的府縣衙門陸續在各地開設學校,訪求有在儒學、醫術、僧道方麵有才能的,都委以官職,並使之教授有關才藝。</p>
而在交趾人的學習課程方麵,禮部奉朱高煦之命把儒家典籍中的《四書五經》、《性理大全》等書頒發給各州縣做讀本,並派僧道傳布佛教、道教。</p>
對交趾的讀書人,朝廷在占領之初便致力招攬。</p>
朱高煦在去年向交趾都指揮使張輔下諭令,將該地“懷才抱德、山林隱逸、明經能文、博學有才、賢良方正、孝弟力田、聰明正直、廉能幹濟、練達吏事、精通書算、明習兵法、武藝智謀、容貌魁偉、語言便利、膂力勇敢、陰陽術數、醫藥方脈之人,悉心訪求,以禮送赴京擢用。”</p>
後來禮部根據朱高煦的意思,更製定了歲貢生進入國子監的措施。</p>
起初規定府學每年兩名入選,州學每兩年三名入選,縣學每年一名入選。</p>
後來改為府學每年一名入選,州學每三年兩名入選,縣學每兩年一名入選。</p>
這些事由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及府州縣地方官員負責,安排生員在入選後第二年的農曆正月一日進京朝覲。</p>
至於入選為歲貢生進入國子監的條件,則是“不拘入學年月淺深,擇有學行者”。</p>
在張輔治理交趾期間,他按朱高煦的意思,實行與安南原住民習尚及生活有關的措施。</p>
雖然真正的目的是“化夷為夏”,但對外宣稱是為了穩定各地秩序,防止有賊寇作惡。</p>
因此,在祭祀方麵,張輔按朱高煦的意思,下令修建文廟、山神、河伯、城皇等廟宇,依時進行拜祭。</p>
此乃從信仰思想上往中原漢地靠近。</p>
在衣冠服飾方麵,規定每年的農曆九月,男女不許剪發,婦女必須穿短衣長裙,與華夏衣冠製度相同。</p>
在百姓待遇方麵,於戰事中死亡的將士民眾,均予以妥善安葬,對於年邁有聲威者,給以禮遇,而鰥寡孤獨無依者,設養濟院收容。</p>
而且,張輔奉命又對被胡氏逆賊迫害慘死的陳朝貴族,給以追贈諡號及修理墳墓。</p>
朱棣聽從朱高煦的建議,下旨從廣西欽州地區至東關城(今河內)一帶,建立了一套驛站係統。</p>
於是,大明朝廷於東關城至慈山府嘉林縣(今北寧省嘉平縣)設置馬驛。</p>
另外,朝廷又在至靈縣(在清化省)、東潮縣(在海陽省)而到與欽州接壤的萬寧府,設置水驛,以便公文傳遞。</p>
最重要的是,經過這半年多的發展,安南境內絕大多數的不服勢力,已被明軍逐一剿滅。</p>
之後,安南地界內的諸多地方豪族,也在朱高煦的授意下,被張輔派軍強製遷移到了廣西後打散分地而居。</p>
由於廣西的環境與安南比較接近,大部分被強製遷移的安南豪族沒有爆發劇烈的反抗。</p>
少部分的反抗者,根本就不是明軍的對手。</p>
那些願意配合的豪族到了廣西以後,地方衙門會給他們分房子分田。</p>
這些遷移的豪族看似沒太大變化,但實際上,他們失去了原先在安南本土的影響力。</p>
而安南境內的青壯,有七成已被朝廷合理的分化管製起來。</p>
這七成青壯,要麽入衛所做輔兵,要麽被招入當地衛所,專門替正兵耕田,要麽應惠民建工局的招募而成為修路搭橋的工人。</p>
張輔在交趾抽調原住民當兵,有一套成熟的規矩,即在設有衛所的地方,每戶抽三丁當兵,而清化以南,因人口較少,每戶隻抽二丁為兵。</p>
至於在沒有設立衛所的地區,選擇險要處設立堡柵,由民兵負責把守。</p>
而剩下的三成青壯,皆是以家仆、家丁等依附關係而被地方豪族所控製。</p>
隨著地方豪族被拆分和遷移,這些剩下的青壯,已被強製解除主仆關係,發糧給地,成為朝廷管製下的編戶民。</p>
既然是編戶民,也要參加征兵。</p>
於是乎,經過明軍這一係列的操作,往後的五年當中,野心之輩想在安南境內糾結青壯,發動大範圍的反叛,已經難如登天。</p>
可這五年對大明來說,正是遷移漢地人口入安南,同時分化與收攏安南民心的最關鍵五年。</p>
五年後,朱高煦相信,就算有人想造反,恐怕也不會有百姓跟從了。</p>
“爹,兒子覺得,除了征調安南人出身的衛所兵之外,還應該從努爾幹地區征調衛所兵。”</p>
朱高煦提議道:“尤其是出身自努爾幹地區的衛所兵,應該調遣到七大要塞,聽從七位守將的節製。如此便可以讓努爾幹都司地區的衛所兵,沾上草原人的血,讓雙方產生仇恨。”</p>
這樣一來,草原人與女直人企圖聯合起來的話,任何一方都必須得拿出足夠大的利益,甚至還會麵臨被對方背刺的風險。</p>
此乃分化對立之策,也是一石二鳥的方法。</p>
朱棣頷首表示讚同。</p>
頓了頓,他看著朱高煦道:“平侯的事,也不能一直瞞著月容那孩子。張輔不在京師,她的弟弟們年幼。依朕看,你還是把實情告訴她吧。”</p>
“是。”朱高煦恭聲道。</p>
PS:感謝阿拉啦啦大大多,安華信,醉酒凡塵</p>
,梓川哥哥,人中呂布專捅義父,武王封聖,蔣哥海輝,z315675,旺旺旺王,上官蓋亞,青梔幽冥等老鐵投的推薦票與月票!感謝!</p>
武英殿。</p>
“父皇,兒臣剛才在朝會上有所失態,請父皇見諒。”</p>
待朱棣坐下後,朱高煦鞠躬施禮道。</p>
“罷了,別說你心情複雜,悲喜交加,朕心中何嚐不是如此?”</p>
朱棣眼眶之中泛著淚水說道。</p>
張玉是他的潛邸舊部,可謂是心腹愛將,如今卻戰死在西域。</p>
若是有的選擇的話,朱棣寧願晚幾年再出兵攻打亦力把裏,而不是靠張玉的犧牲來換取亦力把裏城。</p>
但事情發生後,人總要去麵對,逃避不是辦法,畢竟世上沒有後悔藥。</p>
雖然朱棣與朱高煦皆因明軍攻下並守住亦力把裏城而喜,但朱高煦要比朱棣更加興奮。</p>
因為他知道明軍守住亦力把裏城後,下一步就是占據整個尹犁河穀地區。</p>
而後世生活在尹犁河穀地區的人有上千萬!</p>
民國時期,僅僅尹犁城周邊就生活著數百萬百姓。</p>
據朱高煦所知,洪武初期,整個西域的總人口大約在三百萬左右,而經過近幾十年的戰亂,西域本地居民有很多人因戰亂而死,又有很多青壯被瓦剌、韃靼、高原部落以及帖木兒俘虜,視為奴隸。</p>
目前整個西域境內的人口,估計還有兩百四十餘萬。</p>
如今遼闊的西域隻有兩百多萬人,朱高煦認為,眼下正是將西域變成華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最佳時機。</p>
這才是他激動不已的根本原因所在!</p>
“朕打算追封張玉為公爵。”</p>
朱棣鄭重其事道。</p>
“兒子覺得可追封平侯為郡公。”</p>
朱高煦平靜的接話道。</p>
他聞言後,臉上之所以沒有露出吃驚的表情,是因為他是張玉的女婿。</p>
朱棣見狀,大致能猜到朱高煦為何會有這樣的表現。</p>
可惜張家嫁女的時候,張玉與張輔父子倆匆匆回了一趟京師之後,隻在京師停留了不到十天,便又各自趕回了駐地。</p>
“朕本想讓你去操辦平侯的後事,可總覺得不甚妥當,畢竟張輔不日便會抵京,你終歸隻是平侯之婿。”</p>
朱棣沉聲道。</p>
此時,張玉的遺體已經在運回京師的路上,而朱棣早在收到張玉戰死的消息後,第一時間派人去召回遠在安南的張輔。</p>
張玉又不是沒有兒子,按照傳統的禮法,也輪不到女婿為其辦理後事,即便他的這個女婿是當朝太子。</p>
“爹,平侯的後事,還是交給張輔打理為好。兒子決定屆時親自為平侯扶靈,送平侯最後一程。”</p>
朱高煦想了想,緩緩說道。</p>
當朝太子為戰死的武將勳臣扶靈,乃是出自皇家的大恩典,對武將家族來說同樣是天大的殊榮。</p>
“既然你有這個心,朕自然應允。”</p>
朱棣沉聲道。</p>
他頓了頓,接著道:“剛才朝會上,多數臣工主張趁著士氣高漲之機,出動大軍平定整個西域。朕已拿定主意,發大軍平定西域。而在今年夏季來臨之前,平定西域應該沒有什麽問題。”</p>
很顯然朱棣已經邁出了出兵平定西域的最關鍵一步,即下定趁勢收複西域的決心。</p>
以朱高煦對朱棣的了解,但凡朱棣下定決心要做一件事,哪怕是一百頭牛也拉不回來。</p>
“爹,朝廷既然要郡縣西域,將來設立府縣,不可能隻治理西域本土的百姓,還需要移民去西域落地生根。”</p>
朱高煦道:“因此,兒子覺得,可以先移民五萬,包括工匠,去亦力把裏城,幫助官兵修建鐵架石泥新城與製造武器,以及修路屯田,為將來郡縣西域做準備。”</p>
“將來鄭和船隊帶回甘薯、土豆等作物之後,再慢慢遷移五十萬漢地百姓過去,隻需要三十年,人口翻一倍後,就能把尹犁河穀地區發展成人口超過百萬的繁華城鎮帶!”</p>
“屆時有了上百萬的漢地百姓在,兵源與軍糧便不再是問題。如此一來,西域將從此成為大明密不可分的一部分。”</p>
朱棣聽的熱血沸騰。</p>
他覺得以後把亦力把裏城治理好,將整個西域納入朝廷的直管範圍,就是祭奠張玉等戰死將士的最好禮物!</p>
尹犁河穀地區有大量的良田,若是開春後搶種一批作物,明年秋季時便可收獲大批糧食。</p>
現在是冬天,敵我雙方用兵都吃力。</p>
然而明軍裝備了火器,與西域各方勢力相比而言,明軍武器更加先進。</p>
這樣一來,趁著冬天還未結束之前,發大軍將天山以北的各方不服勢力逐個擊破,並不是多麽困難的事情。</p>
如果換成以前,漫長的運輸線會拖垮明軍,但是現在明軍以慘重的代價打下並守住了亦力把裏城。</p>
至此開始,明軍擁有了從哈密到亦力把裏城的糧草運輸線,開戰後會有源源不斷的軍糧從後方轉運到西域。</p>
等到明年開春之後,秋季收獲糧食之前,明軍完全可以趁著這個空擋,發兵天山以南,出其不意的掃平各個不服勢力。</p>
朱高煦能夠想到這些,朱棣自然也能想得到。</p>
“朕派遣征西大軍平定西域,最大的威脅不是西域境內的不服勢力,也不是退守阿裏瑪城的帖木兒軍,而是北方的草原人。”</p>
朱棣皺眉道:“若是草原人伺機南下,必然會打亂朕對西域用兵的部署。對於此事,你有什麽好的提議?”</p>
父子倆不再議論平定西域方麵的戰略問題,而是開始商量如何應對來自北方的威脅,確保征西大軍能夠順利的拿下整個西域。</p>
朱高煦尋思道:“爹,兒子認為可以征安南兵調去北疆,分往七大要塞,命七位守將輪流領兵出塞外,主動出擊。待將草原人打怕以後,再擇地設立互市城鎮,讓草原人拿皮毛、奴隸等資源來與我方換糧食等生活物資。”</p>
</p>
大部分的遊牧部落,隻要有糧食吃,有衣服穿,基本上不會主動拿起武器南下掠劫。</p>
因為有吃有喝的人,誰會冒著被明軍殺死的風險南下掠劫?</p>
可總歸會有野心之輩掀起侵略戰爭!</p>
而對於這些野心之輩,就需要依靠武力!</p>
朱棣道:“可將之前從安南征召的三萬衛所輔兵中的一半投入到西域。”</p>
既然父子倆提到安南,那麽這裏有必要介紹一下這段時間安南發生的變化。</p>
雖然半年前朝廷設立交趾都司管理安南,但之後又陸續設立了交趾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及交趾等處提刑按察使司等官署,逐漸將安南直接管轄。</p>
朝廷對交趾的人口,采取與本土相同的黃冊製度來辦理。</p>
地方官府把交趾人丁的姓名、年齡和籍貫,記載到簿冊,並按這些資料,製成證件,由人丁持有,以備官府查核。</p>
若發現某人的證件與簿冊所載不符,便須抓去當修橋鋪路的苦力。</p>
官府的薄冊,會登記交趾境內每一裏、一坊及一廂的所有丁數及田數。</p>
孤寡殘疾者則另用稱為“畸零”的簿冊來登記。</p>
這些簿冊又會在卷首繪畫地圖。</p>
簿冊編製完畢後,即抄成一式四份,一份黃色封麵的交到朝廷戶部,其餘三份封麵為青色,交給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及各府、縣保存。</p>
每十年更新田丁的數目。</p>
大明對交趾采行多項稅務及賦役製度,負責征收的官員,在府州縣有稅課司、河泊所副使等,另外有本場局使副等名目。</p>
去年年底,朝廷規定交趾每畝田征粟五升,植桑沙每畝征絲一兩,每一斤絲征絹一匹。</p>
朝廷又設鹽稅,交趾人民每月煮鹽若幹,送交提舉司收藏,待承宣布政使司檢驗後,才可發賣。</p>
若私煮或私賣,則會被判罪。</p>
同時,也在陸續開取交趾資源,運回本土,凡是金銀礦產,都設官督民開采。</p>
在山林地區,令百姓尋找象牙、犀角,以官價購入。</p>
在海濱地區,令百姓下海采集珍珠,也以官價購入。</p>
另外,土產如胡椒、香料等,也會以官價購入。</p>
如此一來,當地百姓的收入逐漸穩定增加起來,對朝廷的心態也漸漸發生了變化。</p>
朝廷設立的府縣衙門陸續在各地開設學校,訪求有在儒學、醫術、僧道方麵有才能的,都委以官職,並使之教授有關才藝。</p>
而在交趾人的學習課程方麵,禮部奉朱高煦之命把儒家典籍中的《四書五經》、《性理大全》等書頒發給各州縣做讀本,並派僧道傳布佛教、道教。</p>
對交趾的讀書人,朝廷在占領之初便致力招攬。</p>
朱高煦在去年向交趾都指揮使張輔下諭令,將該地“懷才抱德、山林隱逸、明經能文、博學有才、賢良方正、孝弟力田、聰明正直、廉能幹濟、練達吏事、精通書算、明習兵法、武藝智謀、容貌魁偉、語言便利、膂力勇敢、陰陽術數、醫藥方脈之人,悉心訪求,以禮送赴京擢用。”</p>
後來禮部根據朱高煦的意思,更製定了歲貢生進入國子監的措施。</p>
起初規定府學每年兩名入選,州學每兩年三名入選,縣學每年一名入選。</p>
後來改為府學每年一名入選,州學每三年兩名入選,縣學每兩年一名入選。</p>
這些事由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及府州縣地方官員負責,安排生員在入選後第二年的農曆正月一日進京朝覲。</p>
至於入選為歲貢生進入國子監的條件,則是“不拘入學年月淺深,擇有學行者”。</p>
在張輔治理交趾期間,他按朱高煦的意思,實行與安南原住民習尚及生活有關的措施。</p>
雖然真正的目的是“化夷為夏”,但對外宣稱是為了穩定各地秩序,防止有賊寇作惡。</p>
因此,在祭祀方麵,張輔按朱高煦的意思,下令修建文廟、山神、河伯、城皇等廟宇,依時進行拜祭。</p>
此乃從信仰思想上往中原漢地靠近。</p>
在衣冠服飾方麵,規定每年的農曆九月,男女不許剪發,婦女必須穿短衣長裙,與華夏衣冠製度相同。</p>
在百姓待遇方麵,於戰事中死亡的將士民眾,均予以妥善安葬,對於年邁有聲威者,給以禮遇,而鰥寡孤獨無依者,設養濟院收容。</p>
而且,張輔奉命又對被胡氏逆賊迫害慘死的陳朝貴族,給以追贈諡號及修理墳墓。</p>
朱棣聽從朱高煦的建議,下旨從廣西欽州地區至東關城(今河內)一帶,建立了一套驛站係統。</p>
於是,大明朝廷於東關城至慈山府嘉林縣(今北寧省嘉平縣)設置馬驛。</p>
另外,朝廷又在至靈縣(在清化省)、東潮縣(在海陽省)而到與欽州接壤的萬寧府,設置水驛,以便公文傳遞。</p>
最重要的是,經過這半年多的發展,安南境內絕大多數的不服勢力,已被明軍逐一剿滅。</p>
之後,安南地界內的諸多地方豪族,也在朱高煦的授意下,被張輔派軍強製遷移到了廣西後打散分地而居。</p>
由於廣西的環境與安南比較接近,大部分被強製遷移的安南豪族沒有爆發劇烈的反抗。</p>
少部分的反抗者,根本就不是明軍的對手。</p>
那些願意配合的豪族到了廣西以後,地方衙門會給他們分房子分田。</p>
這些遷移的豪族看似沒太大變化,但實際上,他們失去了原先在安南本土的影響力。</p>
而安南境內的青壯,有七成已被朝廷合理的分化管製起來。</p>
這七成青壯,要麽入衛所做輔兵,要麽被招入當地衛所,專門替正兵耕田,要麽應惠民建工局的招募而成為修路搭橋的工人。</p>
張輔在交趾抽調原住民當兵,有一套成熟的規矩,即在設有衛所的地方,每戶抽三丁當兵,而清化以南,因人口較少,每戶隻抽二丁為兵。</p>
至於在沒有設立衛所的地區,選擇險要處設立堡柵,由民兵負責把守。</p>
而剩下的三成青壯,皆是以家仆、家丁等依附關係而被地方豪族所控製。</p>
隨著地方豪族被拆分和遷移,這些剩下的青壯,已被強製解除主仆關係,發糧給地,成為朝廷管製下的編戶民。</p>
既然是編戶民,也要參加征兵。</p>
於是乎,經過明軍這一係列的操作,往後的五年當中,野心之輩想在安南境內糾結青壯,發動大範圍的反叛,已經難如登天。</p>
可這五年對大明來說,正是遷移漢地人口入安南,同時分化與收攏安南民心的最關鍵五年。</p>
五年後,朱高煦相信,就算有人想造反,恐怕也不會有百姓跟從了。</p>
“爹,兒子覺得,除了征調安南人出身的衛所兵之外,還應該從努爾幹地區征調衛所兵。”</p>
朱高煦提議道:“尤其是出身自努爾幹地區的衛所兵,應該調遣到七大要塞,聽從七位守將的節製。如此便可以讓努爾幹都司地區的衛所兵,沾上草原人的血,讓雙方產生仇恨。”</p>
這樣一來,草原人與女直人企圖聯合起來的話,任何一方都必須得拿出足夠大的利益,甚至還會麵臨被對方背刺的風險。</p>
此乃分化對立之策,也是一石二鳥的方法。</p>
朱棣頷首表示讚同。</p>
頓了頓,他看著朱高煦道:“平侯的事,也不能一直瞞著月容那孩子。張輔不在京師,她的弟弟們年幼。依朕看,你還是把實情告訴她吧。”</p>
“是。”朱高煦恭聲道。</p>
PS:感謝阿拉啦啦大大多,安華信,醉酒凡塵</p>
,梓川哥哥,人中呂布專捅義父,武王封聖,蔣哥海輝,z315675,旺旺旺王,上官蓋亞,青梔幽冥等老鐵投的推薦票與月票!感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