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皇帝生前最後一次修訂的《祖訓》規定,海外藩國王位繼承與皇位繼承相同,必須遵從兩個基本準則,依照七大序列選定繼承人。”</p>


    黃淮恭聲答道:“一個準則是‘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無嫡無長,兄終弟及’。另一個準則是‘國有長君,乃社稷之福’。”</p>


    “依《祖訓》規定,嫡子嫡孫屬於皇位或王位繼承人第一序列。即‘凡大行皇帝駕崩,朝無儲君,須立嫡子嫡孫中已加冠且年齡最長者為皇太子或皇太孫;年幼未冠者,雖嫡不得立;庶母所生,雖長不得立。’海外藩王王位繼承同此理。”</p>


    朱棣聞言,若有所悟。</p>


    黃淮接著解釋道:“洪武三十一年之時,陛下雖然隻是親王,未有太子之名,但卻是太祖當時在世嫡子嫡孫之中最年長者。故而,當年太祖皇帝留遺詔傳位給陛下,便是依《祖訓》而為。”</p>


    “依《祖訓》規定:‘自願放棄繼承權,或被貶為庶民者,或天生有疾者,不享有繼承權。’漢王殿下雖為陛下嫡長子,可他天生患有腳疾,此乃太祖皇帝認定,所以漢王殿下不享有皇位繼承權。”</p>


    他彎腰作揖道:“陛下,《皇明祖訓》上寫的清清楚楚,若將來太子繼帝位,其法統自當來自陛下與《祖訓》,任何人膽敢有異議,皆可視為悖逆祖製,大逆不道。因此,臣請陛下放寬心,好生休養。”</p>


    “朕聽懂了,你說了這麽多,隻是想告訴朕,不用為太子的將來擔心。”</p>


    朱棣微微一笑,輕聲說道。</p>


    他接著站起身,然後在李興的攙扶下,緩緩向龍椅走去,一邊走一邊低聲說道:“高煦已經做了二十五年的太子,二十五年了。朕的大哥生前也做了二十五年的太子!”</p>


    </p>


    說到這裏,朱棣忽然扭過頭,用震懾人心的目光,瞅著黃淮、方孝孺等內閣眾顧問,沉聲問道:“你們勸朕不要退位,是舍不得手中的權力吧?”</p>


    “臣等不敢!”</p>


    方孝孺等七人聞言,皆嚇得心頭一顫。</p>


    好在他們都是沉浸官場幾十年的內閣侍從顧問。</p>


    在麵對朱棣的質問後,他們當即做出惶恐狀,急忙起身,慌裏慌張的屈膝跪下,以頭觸地,齊聲道:“臣等惶恐!”</p>


    “別說你們,就是朕,也舍不得啊!”</p>


    朱棣坐回龍椅,直言道:“這種高高在上,俯視萬民,掌控天下的感覺,真的會讓人沉迷而欲罷不能。古往今來,有幾人能拒絕權力的誘惑?更何況還是至高無上的皇權!唐太宗弑兄逼父,宋太宗燭影斧聲,皆為了‘皇權’二字。”</p>


    “朕不是無欲無求的聖人,朕恨不得再活五百年,看一看五百年後的大明會強盛到何種地步,看一看朕奉太祖皇帝遺命改封的海外各藩是否各成偉業!”</p>


    他說到這裏,歎了口氣道:“朕的大哥懿文太子,盡管被太祖寄予厚望,更是輔左太祖治理天下二十五載,深得民心,可依舊因病而逝。”</p>


    “朕雖然乾綱獨斷,一言九鼎,但終究隻是一介凡人,一樣會生老病死。”</p>


    朱棣看著跪在地上的眾人,緩聲道:“你們都是朕的心腹,朕有些話,隻能跟你們說。可看看你們現在,一個個顧慮重重,皆勸朕不要禪位。”</p>


    “臣等有罪。”</p>


    方孝孺、黃淮、楊士奇等七人再次叩首,齊聲道。</p>


    “朕欲內禪之事,就先議到這裏,你們誰也不得外傳。朕給你們三日時間,都好好想一想,朕退位做太上皇可能會引發哪些問題,又該如何應對。”</p>


    朱棣吩咐道:“你們都是朕的肱骨之臣,要替朕出謀劃策,未雨綢繆。”</p>


    “臣等領旨。”</p>


    方、黃、楊等人齊聲領命道。</p>


    朱棣輕輕地揮揮手,有些疲倦的說道:“都下去罷。”</p>


    方孝孺等人齊聲道:“臣等告退。”</p>


    朱棣看著七人依次退下,扭頭對李興吩咐道:“去,讓昌盛把太子喊來見朕。”</p>


    與此同時。</p>


    春和宮。</p>


    太子書房之中。</p>


    朱高煦正在閱讀慶耀派人用快船,以換船不換人的接力方式,從西班牙加急傳回來的消息。</p>


    永樂二十二年七月,西班牙國王胡安派探子潛入定西鎮,試圖竊取明軍製造簡易小型火炮的技術,但是被軍鎮內的巡邏守衛發現,探子被當場殺死。</p>


    胡安不甘心,之後半年之中,又三番兩次的派出探子潛入定西鎮,但都被軍鎮內的巡邏守衛抓住當成賊人斬殺。</p>


    胡安已非昔日傀儡少年國王,而是個熱血青年國王,他野心勃勃,不願意西班牙王國做大明的臣屬國,他打算把西班牙王國打造成西方大陸上的霸主國。</p>


    永樂二十三年三月,駐守在定西鎮的明軍守將李實派出密探,曆經千辛,於當年五月把西班牙國王胡安不軌的消息送到了紅海岸邊“華民海盜”的手中。</p>


    這“華民海盜”是錦衣衛密探安插的探子,收到消息後他通過大明錦衣衛在海上編織的情報網,以接力的方式,隻用了九個月,便把這個消息傳到了朱高煦手中。</p>


    湊巧的是,永樂二十三年九月,慶耀恰好送克拉維約等西班牙使臣抵達蘇尹士。</p>


    慶耀多次出使西方大陸,知道西方大陸不太平,而且他立功心切,早就看出來西班牙國王胡安野心勃勃。</p>


    即便錦衣衛探子沒有向他透露消息,可他依舊敏銳的察覺到大明在西班牙境內開辟的定西鎮,恐怕會與西班牙爆發戰事。</p>


    因此,他護送完西洋沿岸邦國使臣回國後,率領五千餘人的船隊在回航途中,有意放長了與沿途各邦國進行貿易的時間。</p>


    另一方麵,朱高煦在永樂二十四年三月收到胡安不軌的消息後,認為這是大明借機廢除胡安西班牙王位的好時機。</p>


    於是他奏請朱棣,派身在西洋的慶耀為大明國使率領船隊走海路前往西班牙援助定西鎮的明軍。</p>


    慶耀把時間拖到了永樂二十四年九月,終於在孔雀海上收到了來自大明永樂皇帝的命令與太子的密令。</p>


    而當他率領船隊在趕往西班牙的途中,遇到一批海船被風浪打翻而落入海裏的旅人。</p>


    大明海船巡使四洋,奉行友睦萬邦之策,自然不會見死不救。</p>


    可慶耀發現大明將士從海裏營救上來的旅人之中,竟然有一位他認識的熟人。</p>


    這個人就是須發皆白的西班牙大臣克拉維約。</p>


    克拉維約見到慶耀後,頓時激動的淚流滿臉。</p>


    他本就年老體衰,這次船翻墜海,讓他感知到大限將至。</p>


    臨死之前,克拉維約告訴慶耀,當今的西班牙王胡安年輕氣盛,野心勃勃,意圖擺脫大明臣屬國的名頭,希望大明朝廷早作打算。</p>


    他知道大明是當世無敵的存在,他不想因為胡安的野心而毀了西班牙,他愛他的國家。</p>


    所以,他祈求慶耀將來留胡安一命,並把他用羊皮包裹在懷中,防止意外落海而被水浸濕,且一直視為珍寶的《東使記》交給了慶耀。</p>


    克拉維約的遺言是請求慶耀把這本《東使記》刊印成冊,免費放發給西方大陸上的學者</p>


    慶耀作為一個搞陰謀詭計出身的密探頭子,殺人如麻,心如鐵石,當即沒有任何心理負擔的點頭答應了克拉維約。</p>


    就這樣,克拉維約最終含笑死在了慶耀的懷中。</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朱棣之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步驚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步驚俗並收藏重生朱棣之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