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朝後。</p>
武英殿。</p>
就在朱高煦批閱奏本、題本之時,康平躬身來到禦桌前稟告道:“陛下,吏部蹇尚書、禮部於尚書、刑部熊尚書、兵部齊尚書、工部宋尚書、大理寺吳寺卿在殿外求見?”</p>
朱高煦聞奏,不禁一愣。</p>
六部九卿一共隻有十人,如今一次性來了六人,可見來者們所為之事必是大事。</p>
“見。”</p>
朱高煦淡淡的說了一句。</p>
康平恭聲稱是,接著轉過身,疾步行至殿門口,扯著嗓子向門外高喊道:“陛下準見!”</p>
“臣等拜見陛下。”</p>
蹇義等六人入殿之後,自行站成左右兩排,躬身作揖道。</p>
“免禮,賜座。”</p>
朱高煦抬手道。</p>
“謝陛下。”</p>
眾臣再次行禮應聲道。</p>
“諸卿聯袂而來,不知所謂何事?”</p>
朱高煦見六人坐定,於是問道。</p>
他不問還好,一問之後,六位大明重臣,齊刷刷站起身,行至殿中,屈膝跪下,行了一個叩拜大禮。</p>
蹇義代表眾人說道:“臣等請陛下冊立太子,以定國本,安天下民心。”</p>
“太祖皇帝《祖訓》曾言:‘有嫡立嫡’!長嫡承統,乃萬世正法。朕早就有冊立瞻域為太子的打算,既然眾卿請立太子,那朕就順應輿情,準諸卿所請!”</p>
朱高煦一聽六人所求不過是冊立太子,便笑著撫須道。</p>
“陛下聖明!”</p>
蹇義等六人齊聲道。</p>
他們無不在心中鬆了一口氣,本來挺擔心朱高煦找理由拖延冊立太子之事,沒想到朱高煦竟然答應的如此爽快。</p>
實際上,朱瞻域作為朱高煦的嫡長子,從小就格外受到朱棣、朱高煦父子倆的重視。</p>
雖然朱高煦培養諸子的模式都差不多,但不可能一碗水端平,畢竟會有偏向。</p>
就好比說,庶長子朱瞻埈與嫡長子朱瞻域都跟朱棣一起北征過,但朱瞻埈在軍事上的表現,遠遠不如朱瞻域。</p>
</p>
朱高煦目光落在於彥昭身上,接著道:“禮部聽旨,擇吉日,在奉天殿舉行冊立皇太子典禮。記住,按祖製執行,不得有誤!”</p>
“微臣領旨!”</p>
於彥昭急忙領命,心中感到壓力巨大。</p>
可以說,大明王朝冊立皇太子的儀式,乃是整個華夏曆朝之中最為繁瑣的。</p>
舉行典禮之時,任何人都得一絲不苟,否則糾儀官會彈劾任何人包括皇親王公、文武百官,受到彈劾的人皆有可能因此丟掉烏紗帽,甚至有性命之憂。</p>
“諸卿還有事?”</p>
朱高煦見蹇義、於彥昭等人仍然跪在地上,故意露出嚴肅的表情問道。</p>
“陛下,如今大殿下(庶長子朱瞻埈)已二十六歲,九殿下(嫡三子朱瞻堂)亦十三歲,臣等請陛下冊封八位年長皇子為親王,盡早讓諸王就藩。”</p>
吏部尚書蹇義代表眾人說道。</p>
依明製,皇子年十歲封王,十五歲搬出皇宮前往封地就藩。</p>
按《皇明祖訓》職製:“凡封爵:皇太子嫡長子為皇太孫,次嫡子並庶子年十歲皆封郡王,授以鍍金銀冊、銀印。女皆封郡主,賜誥命。”</p>
也就是說,大明皇太子的嫡長子就是法定的皇太孫,但祖訓並沒有明確規定冊封太孫的時間和太孫的年齡。</p>
從老朱在朱標死後,才冊立朱允炆為太孫的行為可知,他還是嚴格遵守周製“家無二主,亦無二副”、“有嫡子無嫡孫”的規定,所以才在太子死後冊立太孫。</p>
至於皇太子的次嫡子以及庶子們,年十歲就可以封郡王,太子之女封郡主。</p>
隻不過,隨著永樂初期南京皇宮大本堂遷址重建,更名為大明皇家學宮之後,朱高煦的孩子們作為朱棣的皇孫,基本上是常住皇家學宮的校舍,隻有假期才會回到春和宮(東宮)居住一段時間。</p>
尤其是孩子們年長之後,大明京師又從南京遷到了北京,超過十五歲的小家夥們,皆搬出東宮,住進了皇家學宮的校舍。</p>
永樂二十年前後,朱棣倒是想過冊封朱高煦的孩子們為郡王,冊封嫡長孫朱瞻域為皇太孫,不過被朱高煦婉拒了,理由是讓孩子們再曆練曆練。</p>
如此五年之後,到了現在的乾熙元年,朱高煦冊封他的諸子為王也算是水到渠成了。</p>
“此事朕允了。”</p>
朱高煦思索片刻後,十分幹脆的說道。</p>
“陛下聖明!”</p>
蹇義六人大喜過望,高呼拜道。</p>
數日後。</p>
奉天殿舉行了隆重的冊封皇太子儀式。</p>
自此開始,朱高煦的嫡長子朱瞻域,正式成為大明曆史上第三位皇太子。</p>
朱瞻域生於永樂四年六月,今年二十三歲(虛歲),生母為皇後李瑤。</p>
又數日後,朱高煦下旨冊封八位年長皇子為親王。</p>
庶長子朱瞻埈(雀兒)生於洪武三十一年五月,今年二十六歲,生母為賢妃王綺紅,受封為申王。</p>
第三子朱瞻璟生於永樂四年六月,今年二十三歲,生母為賢妃王綺紅,受封為紀王。</p>
第四子朱瞻境生於永樂五年,今年二十二歲,生母為順妃盛紅羽,受封為萊王。</p>
第五子朱瞻瑋生於永樂六年,今年二十一歲,生母為淑妃權書瑩,受封為黎王。</p>
第六子朱瞻城(嫡次子)生於永樂七年,今年二十歲,生母為皇後李瑤,受封為越王。</p>
第七子朱瞻圻生於永樂九年,今年十八歲,生母為德妃張月容,受封為殷王。</p>
第八子朱瞻墨生於永樂十三年,今年十四歲,生母為莊妃玉海,受封為墨王。</p>
第九子朱瞻堂(嫡三子)生於永樂十五年,今年十三歲,生母為皇後李瑤,受封為美王。</p>
然而,當文武百官得知八位年長皇子的親王名號之後,紛紛感到了疑惑。</p>
申王、萊王、越王都好理解,申地就是鬆江府(後世上海),萊地即蓬萊,越即吳越或南越之地,皆在大明境內。</p>
可紀王、黎王、殷王、墨王、美王就有點讓人捉摸不透了。</p>
若是勉強理解的話,紀地可以當成東周列國裏的紀國之地,靠著如今的蓬萊,在山東省境內。</p>
然而,黎、殷、墨、美就完全有點不著邊際了。</p>
對此,文武百官不得不猜測,大明乾熙皇帝朱高煦之所以封給諸皇子這樣的王號,極大可能是效法大明太祖皇帝與大明永樂皇帝,想把諸子也分封到海外去建立大明藩國。</p>
實際上,若是仔細琢磨八王封號,就能發現一個規律,即申、萊、越、紀四地皆在東方。</p>
而黎、殷、墨、美的含義就隻有朱高煦心裏清楚了,黎即九黎,殷即殷商,墨即墨西哥,美即美洲。</p>
蚩尤就出自九黎族,乃是名垂青史的華夏人文始祖之一。</p>
商朝也叫殷商,是夏商周三代之一的王朝,也是奠定華夏族基層的五大王朝之一,其餘四大王朝是夏、周、秦、漢。</p>
朱高煦希望黎王朱瞻瑋、殷王朱瞻圻將來能在大洋之東的封國建立一番偉業。</p>
墨王、美王兩個王號,代表著朱高煦的另一種期盼,他希望喜歡“奇技淫巧”的朱瞻墨、朱瞻堂將來能在封國之時,帶領治下百姓走出一條新的道路。</p>
尤其是九皇子美王朱瞻堂,朱高煦對他可謂是寄予厚望。</p>
此子對蒸汽機械極其著迷,假以時日,必會在蒸汽之道有所成就!</p>
武英殿。</p>
就在朱高煦批閱奏本、題本之時,康平躬身來到禦桌前稟告道:“陛下,吏部蹇尚書、禮部於尚書、刑部熊尚書、兵部齊尚書、工部宋尚書、大理寺吳寺卿在殿外求見?”</p>
朱高煦聞奏,不禁一愣。</p>
六部九卿一共隻有十人,如今一次性來了六人,可見來者們所為之事必是大事。</p>
“見。”</p>
朱高煦淡淡的說了一句。</p>
康平恭聲稱是,接著轉過身,疾步行至殿門口,扯著嗓子向門外高喊道:“陛下準見!”</p>
“臣等拜見陛下。”</p>
蹇義等六人入殿之後,自行站成左右兩排,躬身作揖道。</p>
“免禮,賜座。”</p>
朱高煦抬手道。</p>
“謝陛下。”</p>
眾臣再次行禮應聲道。</p>
“諸卿聯袂而來,不知所謂何事?”</p>
朱高煦見六人坐定,於是問道。</p>
他不問還好,一問之後,六位大明重臣,齊刷刷站起身,行至殿中,屈膝跪下,行了一個叩拜大禮。</p>
蹇義代表眾人說道:“臣等請陛下冊立太子,以定國本,安天下民心。”</p>
“太祖皇帝《祖訓》曾言:‘有嫡立嫡’!長嫡承統,乃萬世正法。朕早就有冊立瞻域為太子的打算,既然眾卿請立太子,那朕就順應輿情,準諸卿所請!”</p>
朱高煦一聽六人所求不過是冊立太子,便笑著撫須道。</p>
“陛下聖明!”</p>
蹇義等六人齊聲道。</p>
他們無不在心中鬆了一口氣,本來挺擔心朱高煦找理由拖延冊立太子之事,沒想到朱高煦竟然答應的如此爽快。</p>
實際上,朱瞻域作為朱高煦的嫡長子,從小就格外受到朱棣、朱高煦父子倆的重視。</p>
雖然朱高煦培養諸子的模式都差不多,但不可能一碗水端平,畢竟會有偏向。</p>
就好比說,庶長子朱瞻埈與嫡長子朱瞻域都跟朱棣一起北征過,但朱瞻埈在軍事上的表現,遠遠不如朱瞻域。</p>
</p>
朱高煦目光落在於彥昭身上,接著道:“禮部聽旨,擇吉日,在奉天殿舉行冊立皇太子典禮。記住,按祖製執行,不得有誤!”</p>
“微臣領旨!”</p>
於彥昭急忙領命,心中感到壓力巨大。</p>
可以說,大明王朝冊立皇太子的儀式,乃是整個華夏曆朝之中最為繁瑣的。</p>
舉行典禮之時,任何人都得一絲不苟,否則糾儀官會彈劾任何人包括皇親王公、文武百官,受到彈劾的人皆有可能因此丟掉烏紗帽,甚至有性命之憂。</p>
“諸卿還有事?”</p>
朱高煦見蹇義、於彥昭等人仍然跪在地上,故意露出嚴肅的表情問道。</p>
“陛下,如今大殿下(庶長子朱瞻埈)已二十六歲,九殿下(嫡三子朱瞻堂)亦十三歲,臣等請陛下冊封八位年長皇子為親王,盡早讓諸王就藩。”</p>
吏部尚書蹇義代表眾人說道。</p>
依明製,皇子年十歲封王,十五歲搬出皇宮前往封地就藩。</p>
按《皇明祖訓》職製:“凡封爵:皇太子嫡長子為皇太孫,次嫡子並庶子年十歲皆封郡王,授以鍍金銀冊、銀印。女皆封郡主,賜誥命。”</p>
也就是說,大明皇太子的嫡長子就是法定的皇太孫,但祖訓並沒有明確規定冊封太孫的時間和太孫的年齡。</p>
從老朱在朱標死後,才冊立朱允炆為太孫的行為可知,他還是嚴格遵守周製“家無二主,亦無二副”、“有嫡子無嫡孫”的規定,所以才在太子死後冊立太孫。</p>
至於皇太子的次嫡子以及庶子們,年十歲就可以封郡王,太子之女封郡主。</p>
隻不過,隨著永樂初期南京皇宮大本堂遷址重建,更名為大明皇家學宮之後,朱高煦的孩子們作為朱棣的皇孫,基本上是常住皇家學宮的校舍,隻有假期才會回到春和宮(東宮)居住一段時間。</p>
尤其是孩子們年長之後,大明京師又從南京遷到了北京,超過十五歲的小家夥們,皆搬出東宮,住進了皇家學宮的校舍。</p>
永樂二十年前後,朱棣倒是想過冊封朱高煦的孩子們為郡王,冊封嫡長孫朱瞻域為皇太孫,不過被朱高煦婉拒了,理由是讓孩子們再曆練曆練。</p>
如此五年之後,到了現在的乾熙元年,朱高煦冊封他的諸子為王也算是水到渠成了。</p>
“此事朕允了。”</p>
朱高煦思索片刻後,十分幹脆的說道。</p>
“陛下聖明!”</p>
蹇義六人大喜過望,高呼拜道。</p>
數日後。</p>
奉天殿舉行了隆重的冊封皇太子儀式。</p>
自此開始,朱高煦的嫡長子朱瞻域,正式成為大明曆史上第三位皇太子。</p>
朱瞻域生於永樂四年六月,今年二十三歲(虛歲),生母為皇後李瑤。</p>
又數日後,朱高煦下旨冊封八位年長皇子為親王。</p>
庶長子朱瞻埈(雀兒)生於洪武三十一年五月,今年二十六歲,生母為賢妃王綺紅,受封為申王。</p>
第三子朱瞻璟生於永樂四年六月,今年二十三歲,生母為賢妃王綺紅,受封為紀王。</p>
第四子朱瞻境生於永樂五年,今年二十二歲,生母為順妃盛紅羽,受封為萊王。</p>
第五子朱瞻瑋生於永樂六年,今年二十一歲,生母為淑妃權書瑩,受封為黎王。</p>
第六子朱瞻城(嫡次子)生於永樂七年,今年二十歲,生母為皇後李瑤,受封為越王。</p>
第七子朱瞻圻生於永樂九年,今年十八歲,生母為德妃張月容,受封為殷王。</p>
第八子朱瞻墨生於永樂十三年,今年十四歲,生母為莊妃玉海,受封為墨王。</p>
第九子朱瞻堂(嫡三子)生於永樂十五年,今年十三歲,生母為皇後李瑤,受封為美王。</p>
然而,當文武百官得知八位年長皇子的親王名號之後,紛紛感到了疑惑。</p>
申王、萊王、越王都好理解,申地就是鬆江府(後世上海),萊地即蓬萊,越即吳越或南越之地,皆在大明境內。</p>
可紀王、黎王、殷王、墨王、美王就有點讓人捉摸不透了。</p>
若是勉強理解的話,紀地可以當成東周列國裏的紀國之地,靠著如今的蓬萊,在山東省境內。</p>
然而,黎、殷、墨、美就完全有點不著邊際了。</p>
對此,文武百官不得不猜測,大明乾熙皇帝朱高煦之所以封給諸皇子這樣的王號,極大可能是效法大明太祖皇帝與大明永樂皇帝,想把諸子也分封到海外去建立大明藩國。</p>
實際上,若是仔細琢磨八王封號,就能發現一個規律,即申、萊、越、紀四地皆在東方。</p>
而黎、殷、墨、美的含義就隻有朱高煦心裏清楚了,黎即九黎,殷即殷商,墨即墨西哥,美即美洲。</p>
蚩尤就出自九黎族,乃是名垂青史的華夏人文始祖之一。</p>
商朝也叫殷商,是夏商周三代之一的王朝,也是奠定華夏族基層的五大王朝之一,其餘四大王朝是夏、周、秦、漢。</p>
朱高煦希望黎王朱瞻瑋、殷王朱瞻圻將來能在大洋之東的封國建立一番偉業。</p>
墨王、美王兩個王號,代表著朱高煦的另一種期盼,他希望喜歡“奇技淫巧”的朱瞻墨、朱瞻堂將來能在封國之時,帶領治下百姓走出一條新的道路。</p>
尤其是九皇子美王朱瞻堂,朱高煦對他可謂是寄予厚望。</p>
此子對蒸汽機械極其著迷,假以時日,必會在蒸汽之道有所成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