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房中。
林淑芳離開書房後,林佰誠呆在書房中拿出成宇峰的那份年報統計看了起來。
靑洲英坭公司,林佰誠總共花了1.482億港幣的資金完成對這家公司的全資收購,並進行了退市。
靑洲英坭公司被林佰誠收購並且退市並沒有影響到公司的業務,管理層的替換也沒有影響到公司的業務,公司還是香江最大的水泥公司。
靑洲英坭公司在1978年的營收高達1.14億港幣,但利潤隻有15%多一點,淨利潤更是隻有將近1500萬港幣。沒辦法,水泥行業的利潤本身就不高,靑洲英坭還是托了香江最大水泥公司的福,成本相對來說較低一點,所以利潤會更高一點點。
再有就是,隨著地產行業的複蘇和發展,水泥行業自然而然會受益,因此在1978年有將近1500萬港幣的淨利潤。
被林佰誠收購後的靑洲英坭公司,和以前相比少了24萬呎在紅磡那邊的工業用地,這是當初和李嘉成的交易,相對來說公司的潛力降低不少,畢竟在香江越有土地的公司發展潛力越大。
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當初林佰誠要是不和李嘉成合作的話,靑洲英坭公司他能不能收購到手都要打個問號。和收購不到公司相比,縮水後的靑洲英坭公司並非不能接受。
對於靑洲英坭公司本身的水泥業務,林佰誠有更大的野心,那就是壟斷香江的水泥業務。如今靑洲英坭公司雖然是香江最大的水泥公司,但還有那麽幾家公司在做水泥,並非沒有競爭對手。
1979年,靑洲英坭公司的水泥將降價銷售,擠壓競爭對手的利潤空間,短期少賺一些完全能夠接受。
至於說靑洲英坭在紅磡那邊的土地,暫時還不會開發,因為時機不到,現在選擇將工業用地改為商業用地,要給港府補的差價就太多了。等上幾年,香江地價因為中英談判而大跌的時候,再向港府申請更改用地屬性不遲,那時花的錢就少多了。
等將紅磡那邊的用地屬性改變,進行開發後,林佰誠會將靑洲英坭公司再次上市,趁著公司前景大好的時候上市圈錢。
靑洲英坭這類不重要的公司,林佰誠根本就沒有想過一直獨資拿在手上,上市圈錢,套現大筆資金去其它行業發展才是更好的選擇。
總的來說,在靑洲英坭公司手上的土地改變用地屬性之前,這家公司沒辦法為林佰誠提供太多的利益,因此他對這家公司的關注不會太高就是了。
靑洲英坭公司既然想壟斷香江的水泥業務,就必須低價出售水泥,那麽公司在完成這個目標前的營收和利潤肯定不會有多少,林佰誠根本別想這家公司為他提供資金,好在也不用他提供資金支持公司的發展就是了。
<a id="wzsy" href="http://www.ddxs.com">ddxs.com</a>
看了靑洲英坭公司的年報後,林佰誠緊接著看港燈集團這家公司的年報業績。
港燈集團,這家公司總計有13.1億股,林佰誠持有5.1億股,占總股本的38.93%多一點,總共花了林佰誠17.5億港幣。
在拿到港燈集團的控製權後,林佰誠就沒有再增持港燈集團的股份了,因為38.93%這個比例的持股已經足以完成對港燈集團的控股了。要是有人想跟他爭的話,就必須從股市大量買入股票,這樣會造成股價不斷上漲,就算慢慢買入也會引起他的注意。
真要是發生這種事,林佰誠根本就不用擔心,隻要購買10%左右的股份就可以保證沒人能威脅到他對港燈集團的控製權。而對方卻要在他完成10%股份增持之前收購到49%左右的股份,以港燈集團如今的股價來說就要花三十多億港幣的現金。
這還是港燈集團現如今的股價,大量買入肯定會造成港燈集團的股價暴漲,因此真要是有人和林佰誠爭控製權的話,就算是有五十億港幣的資金隻怕也不夠。
截止到昨天星期五,港燈的股價收在4.84港幣價位,總市值63.4億港幣左右。
林佰誠收購港燈集團並沒有讓港燈集團的股價暴漲太多,不過因為港燈集團增發股票獲得8.14億港幣現金的關係,對港燈集團本身來說是大大的利好,所以公司的股價上漲一大波很正常,畢竟所有股東都受益了。
林佰誠入主港燈對港燈集團還是有不小影響的,首先最大的影響就是公司獲得了8.14億港幣的發展資金,這筆錢港燈集團除了拿去建設更大規模的發電廠之外,還拿去更換一些區域的老舊電線,以及加大對地產業的投入。
不過,這些對港燈集團在1978年的業績沒有影響,港燈集團在1978年的業績該是怎麽樣還是怎麽樣。
原因很簡單,發電廠的建設沒那麽快完成,前期隻有投入沒有收入;老舊電線的更換,林佰誠要求在78年不能提高電費,所以今年這些區域的電費沒有提高;至於地產方麵的投入,更不可能是兩三個月就可以看見收益的。
林佰誠是九月中下旬入主港燈集團的,無法影響到港燈集團在1978年的業績,不過1979年的業績相比1978年肯定會有較大提升。不管是一些區域的電費提高,還是地產投入的收益,都會提高公司的營收利潤。
經過統計,港燈集團在1978年的淨利潤是2.3億港幣,同比去年增長了15%,主要是香江經濟複蘇加快,開工的工廠增加,做發電的港燈集團自然就跟著受益了。
別看港燈集團一年的淨利潤是2.3億港幣,在林佰誠沒收購前的市值也有近50億港幣,好像二十多倍的市盈率很高的樣子。其實不然,港燈集團是重資產公司,公司自有資產就有十幾億港幣,加上其龍頭地位,有更高的市盈率很正常,說明市場看好它。
資本市場當然看好港燈集團,電力業務是公用事業,居民家庭和工廠都要用到電力,是包賺不賠的公司,基本上沒有風險,有風險也是預期之外的風險,例如發電廠爆炸之類的意外事故。
港燈集團如今的總市值超過60億港幣,林佰誠對這家公司和對靑洲英坭公司的態度肯定不一樣,他會不斷加強對港燈集團管理層的控製,同時主導港燈集團加大對地產業的投入,繼續將港燈集團發展壯大。
最後是和記黃埔公司,截止到昨天和記黃埔的收盤價是63.35港幣,總市值超過了250億港幣。
國際金價上漲到將近240美元/盎司的價位,按理說和記黃埔的股價應該再次大漲,甚至衝擊70港幣這個前高才對,但和記黃埔的股價卻沒有漲多少,最近一直在震蕩當中。
之所以如此,那是因為林佰誠的離岸公司在不斷的慢慢賣出手上的和記黃埔股票,所以變相的打壓了和記黃埔的股價,除非和記黃埔有一個超級大利好,否則股價很難走到更高。
和記黃埔這家公司林佰誠是在1978年初收購到手的,如今他持股1.996億股,占總股本的49.9%,為此他總共花了15.0236億港幣,也就是15億港幣左右。
不過,林佰誠使用和記黃埔的資金做多黃金期貨,後來因為獲利18億港幣,和記黃埔進行了巨額分紅,拿出6億港幣分紅給股東們,持股49.9%的林佰誠分到2.994億港幣,將近3億港幣資金。
這分紅到的3億港幣資金不用交稅,也就是說,林佰誠為和記黃埔這家公司真正投入的資金是12億港幣外加兩百多萬,在這種巨額投入中兩百多萬港幣基本上可以忽略了。
如今,和記黃埔的總市值是253.4億港幣,從賬麵上來看,林佰誠的投入已經翻了十倍多一點點,而時間才過去一年左右,回報率有多高可見一斑。
換成其它股東的話,就算是普通股民,隻要林佰誠入主和記黃埔後沒有賣出手上的股票,那麽當時不到7港幣的股價變成現如今63.35港幣的股價,差不多也翻了將近十倍,大家賺的差不多。
隻不過,和記黃埔的股價在1978年可以說是多次出現劇烈震蕩,真正能夠從林佰誠入主和記黃埔後一直拿著股票一動不動的股民,基本上不存在,劇烈的波動肯定會讓大量股民在某個價位把手上的股票給賣出,這十倍的長期投資很少會有人賺到。
之所以說很少而不是沒有,那是因為有那麽一種人,買了股票後好幾年不看丟著不管,雖然這種人很少很少,但存在這種可能性,真有這種人的話,那他的投入就翻了十倍左右了。
說回和記黃埔公司,林佰誠入主前和記黃埔的淨資產是七八億港幣左右,後來林佰誠使用和記黃埔的資金做多黃金期貨,以及在和記黃埔被做空時使用公司的資金回購股票,兩次加起來的大賺讓公司的淨資產超過35億港幣。
再之後,就是香江的英資家族合力做空和記黃埔,林佰誠再次讓和記黃埔回購股票,大賺一筆,讓和記黃埔的淨資產再次增加,達到了48億港幣之多,距離50億港幣的淨資產也沒差多少了。
當然了,這裏計算的淨資產並不包括和記黃埔在黃金期貨上的做多投資,因為這裏的投資還沒結算,資產多少不好計算。可能這個月是盈利的,到了下個月就變成虧損,計算到淨資產裏麵的意義就不大了。
說來和記黃埔的負債也不低,高達40多億港幣。其中5億港幣的貸款算到做多黃金期貨那邊,26.2億港幣是物業投資,剩下十多億港幣則是地產和零售等業務的貸款需求了。
特別是地產業務,房地產的開發不可能全部使用和記黃埔本身的自有資金,肯定需要找銀行進行融資,否則以和記黃埔的實力根本就開發不了太大的土地。
雖然說因為貸款眾多的關係,導致和記黃埔每月要支付的利息很多,但隻要香江的地價是處於上升之中的,那麽現在的投入未來會數倍的賺回來。
不算林佰誠為和記黃埔帶來的黃金期貨方麵的巨額收入,和記黃埔因為在78年將大量虧損或盈利較少的企業拋售的關係,完成集團公司的瘦身精簡,公司在78年的淨利潤是2.4億港幣。
真正算起來的話,和記黃埔公司在1978年的利潤當然超多,能夠達到30億港幣的程度,但這樣一來公司在今年要繳的稅就太多了,加上公司在地產和零售這兩個行業的大手筆投入,所以做賬後公司的賬麵利潤就是2.4億港幣,比去年的一億港幣出頭增長了一倍還多。
當然了,企業的所得稅還和企業的營收有關,因此就算和記黃埔在1978年的利潤隻有2.4億港幣,但要繳的稅卻一點也不少。好在規則內能避稅做賬的都進行做賬,已經盡量少交稅了,剩下要交的稅就是無法避免的了。
稅的問題不用林佰誠操心,他相信公司的管理層和專業的會計公司會做好,反正不會讓他林佰誠白白浪費錢就是了。
“和記黃埔的股價在79年肯定會再次大漲,80年初還會暴漲一次,那時我也該減持一些股份了,在高位減持套現一大筆資金,等股價下跌到一定程度後再回購回來。這樣不僅能讓我有大量現金可以使用,還可以大賺一筆,何樂不為。”
看完年報,林佰誠不由在心中暗道。這種事涉及到對國際金價高位的預判,因此林佰誠不好和別人商量,具體到時候應該減持多少股份,他卻是要好好的想一想才行。
不過,現在距離國際金價漲到高點的1980年初還有一年多的時間,所以林佰誠現在還不用急著做出決定,有差不多一年的時間讓他慢慢想這件事。
林佰誠甚至有個想法,那就是在他減持完股票的時候,可以讓和記黃埔對外增發股票,在高位回籠資金作為公司的發展資金。這是他的大概想法,具體行不行得通,又要怎麽做,到時候還要谘詢專業人士才行。
反正就是一個意思,在和記黃埔的股價跟隨著國際金價大漲的時候,盡量想辦法讓他本人還有和記黃埔公司獲得更多的利益。
林淑芳離開書房後,林佰誠呆在書房中拿出成宇峰的那份年報統計看了起來。
靑洲英坭公司,林佰誠總共花了1.482億港幣的資金完成對這家公司的全資收購,並進行了退市。
靑洲英坭公司被林佰誠收購並且退市並沒有影響到公司的業務,管理層的替換也沒有影響到公司的業務,公司還是香江最大的水泥公司。
靑洲英坭公司在1978年的營收高達1.14億港幣,但利潤隻有15%多一點,淨利潤更是隻有將近1500萬港幣。沒辦法,水泥行業的利潤本身就不高,靑洲英坭還是托了香江最大水泥公司的福,成本相對來說較低一點,所以利潤會更高一點點。
再有就是,隨著地產行業的複蘇和發展,水泥行業自然而然會受益,因此在1978年有將近1500萬港幣的淨利潤。
被林佰誠收購後的靑洲英坭公司,和以前相比少了24萬呎在紅磡那邊的工業用地,這是當初和李嘉成的交易,相對來說公司的潛力降低不少,畢竟在香江越有土地的公司發展潛力越大。
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當初林佰誠要是不和李嘉成合作的話,靑洲英坭公司他能不能收購到手都要打個問號。和收購不到公司相比,縮水後的靑洲英坭公司並非不能接受。
對於靑洲英坭公司本身的水泥業務,林佰誠有更大的野心,那就是壟斷香江的水泥業務。如今靑洲英坭公司雖然是香江最大的水泥公司,但還有那麽幾家公司在做水泥,並非沒有競爭對手。
1979年,靑洲英坭公司的水泥將降價銷售,擠壓競爭對手的利潤空間,短期少賺一些完全能夠接受。
至於說靑洲英坭在紅磡那邊的土地,暫時還不會開發,因為時機不到,現在選擇將工業用地改為商業用地,要給港府補的差價就太多了。等上幾年,香江地價因為中英談判而大跌的時候,再向港府申請更改用地屬性不遲,那時花的錢就少多了。
等將紅磡那邊的用地屬性改變,進行開發後,林佰誠會將靑洲英坭公司再次上市,趁著公司前景大好的時候上市圈錢。
靑洲英坭這類不重要的公司,林佰誠根本就沒有想過一直獨資拿在手上,上市圈錢,套現大筆資金去其它行業發展才是更好的選擇。
總的來說,在靑洲英坭公司手上的土地改變用地屬性之前,這家公司沒辦法為林佰誠提供太多的利益,因此他對這家公司的關注不會太高就是了。
靑洲英坭公司既然想壟斷香江的水泥業務,就必須低價出售水泥,那麽公司在完成這個目標前的營收和利潤肯定不會有多少,林佰誠根本別想這家公司為他提供資金,好在也不用他提供資金支持公司的發展就是了。
<a id="wzsy" href="http://www.ddxs.com">ddxs.com</a>
看了靑洲英坭公司的年報後,林佰誠緊接著看港燈集團這家公司的年報業績。
港燈集團,這家公司總計有13.1億股,林佰誠持有5.1億股,占總股本的38.93%多一點,總共花了林佰誠17.5億港幣。
在拿到港燈集團的控製權後,林佰誠就沒有再增持港燈集團的股份了,因為38.93%這個比例的持股已經足以完成對港燈集團的控股了。要是有人想跟他爭的話,就必須從股市大量買入股票,這樣會造成股價不斷上漲,就算慢慢買入也會引起他的注意。
真要是發生這種事,林佰誠根本就不用擔心,隻要購買10%左右的股份就可以保證沒人能威脅到他對港燈集團的控製權。而對方卻要在他完成10%股份增持之前收購到49%左右的股份,以港燈集團如今的股價來說就要花三十多億港幣的現金。
這還是港燈集團現如今的股價,大量買入肯定會造成港燈集團的股價暴漲,因此真要是有人和林佰誠爭控製權的話,就算是有五十億港幣的資金隻怕也不夠。
截止到昨天星期五,港燈的股價收在4.84港幣價位,總市值63.4億港幣左右。
林佰誠收購港燈集團並沒有讓港燈集團的股價暴漲太多,不過因為港燈集團增發股票獲得8.14億港幣現金的關係,對港燈集團本身來說是大大的利好,所以公司的股價上漲一大波很正常,畢竟所有股東都受益了。
林佰誠入主港燈對港燈集團還是有不小影響的,首先最大的影響就是公司獲得了8.14億港幣的發展資金,這筆錢港燈集團除了拿去建設更大規模的發電廠之外,還拿去更換一些區域的老舊電線,以及加大對地產業的投入。
不過,這些對港燈集團在1978年的業績沒有影響,港燈集團在1978年的業績該是怎麽樣還是怎麽樣。
原因很簡單,發電廠的建設沒那麽快完成,前期隻有投入沒有收入;老舊電線的更換,林佰誠要求在78年不能提高電費,所以今年這些區域的電費沒有提高;至於地產方麵的投入,更不可能是兩三個月就可以看見收益的。
林佰誠是九月中下旬入主港燈集團的,無法影響到港燈集團在1978年的業績,不過1979年的業績相比1978年肯定會有較大提升。不管是一些區域的電費提高,還是地產投入的收益,都會提高公司的營收利潤。
經過統計,港燈集團在1978年的淨利潤是2.3億港幣,同比去年增長了15%,主要是香江經濟複蘇加快,開工的工廠增加,做發電的港燈集團自然就跟著受益了。
別看港燈集團一年的淨利潤是2.3億港幣,在林佰誠沒收購前的市值也有近50億港幣,好像二十多倍的市盈率很高的樣子。其實不然,港燈集團是重資產公司,公司自有資產就有十幾億港幣,加上其龍頭地位,有更高的市盈率很正常,說明市場看好它。
資本市場當然看好港燈集團,電力業務是公用事業,居民家庭和工廠都要用到電力,是包賺不賠的公司,基本上沒有風險,有風險也是預期之外的風險,例如發電廠爆炸之類的意外事故。
港燈集團如今的總市值超過60億港幣,林佰誠對這家公司和對靑洲英坭公司的態度肯定不一樣,他會不斷加強對港燈集團管理層的控製,同時主導港燈集團加大對地產業的投入,繼續將港燈集團發展壯大。
最後是和記黃埔公司,截止到昨天和記黃埔的收盤價是63.35港幣,總市值超過了250億港幣。
國際金價上漲到將近240美元/盎司的價位,按理說和記黃埔的股價應該再次大漲,甚至衝擊70港幣這個前高才對,但和記黃埔的股價卻沒有漲多少,最近一直在震蕩當中。
之所以如此,那是因為林佰誠的離岸公司在不斷的慢慢賣出手上的和記黃埔股票,所以變相的打壓了和記黃埔的股價,除非和記黃埔有一個超級大利好,否則股價很難走到更高。
和記黃埔這家公司林佰誠是在1978年初收購到手的,如今他持股1.996億股,占總股本的49.9%,為此他總共花了15.0236億港幣,也就是15億港幣左右。
不過,林佰誠使用和記黃埔的資金做多黃金期貨,後來因為獲利18億港幣,和記黃埔進行了巨額分紅,拿出6億港幣分紅給股東們,持股49.9%的林佰誠分到2.994億港幣,將近3億港幣資金。
這分紅到的3億港幣資金不用交稅,也就是說,林佰誠為和記黃埔這家公司真正投入的資金是12億港幣外加兩百多萬,在這種巨額投入中兩百多萬港幣基本上可以忽略了。
如今,和記黃埔的總市值是253.4億港幣,從賬麵上來看,林佰誠的投入已經翻了十倍多一點點,而時間才過去一年左右,回報率有多高可見一斑。
換成其它股東的話,就算是普通股民,隻要林佰誠入主和記黃埔後沒有賣出手上的股票,那麽當時不到7港幣的股價變成現如今63.35港幣的股價,差不多也翻了將近十倍,大家賺的差不多。
隻不過,和記黃埔的股價在1978年可以說是多次出現劇烈震蕩,真正能夠從林佰誠入主和記黃埔後一直拿著股票一動不動的股民,基本上不存在,劇烈的波動肯定會讓大量股民在某個價位把手上的股票給賣出,這十倍的長期投資很少會有人賺到。
之所以說很少而不是沒有,那是因為有那麽一種人,買了股票後好幾年不看丟著不管,雖然這種人很少很少,但存在這種可能性,真有這種人的話,那他的投入就翻了十倍左右了。
說回和記黃埔公司,林佰誠入主前和記黃埔的淨資產是七八億港幣左右,後來林佰誠使用和記黃埔的資金做多黃金期貨,以及在和記黃埔被做空時使用公司的資金回購股票,兩次加起來的大賺讓公司的淨資產超過35億港幣。
再之後,就是香江的英資家族合力做空和記黃埔,林佰誠再次讓和記黃埔回購股票,大賺一筆,讓和記黃埔的淨資產再次增加,達到了48億港幣之多,距離50億港幣的淨資產也沒差多少了。
當然了,這裏計算的淨資產並不包括和記黃埔在黃金期貨上的做多投資,因為這裏的投資還沒結算,資產多少不好計算。可能這個月是盈利的,到了下個月就變成虧損,計算到淨資產裏麵的意義就不大了。
說來和記黃埔的負債也不低,高達40多億港幣。其中5億港幣的貸款算到做多黃金期貨那邊,26.2億港幣是物業投資,剩下十多億港幣則是地產和零售等業務的貸款需求了。
特別是地產業務,房地產的開發不可能全部使用和記黃埔本身的自有資金,肯定需要找銀行進行融資,否則以和記黃埔的實力根本就開發不了太大的土地。
雖然說因為貸款眾多的關係,導致和記黃埔每月要支付的利息很多,但隻要香江的地價是處於上升之中的,那麽現在的投入未來會數倍的賺回來。
不算林佰誠為和記黃埔帶來的黃金期貨方麵的巨額收入,和記黃埔因為在78年將大量虧損或盈利較少的企業拋售的關係,完成集團公司的瘦身精簡,公司在78年的淨利潤是2.4億港幣。
真正算起來的話,和記黃埔公司在1978年的利潤當然超多,能夠達到30億港幣的程度,但這樣一來公司在今年要繳的稅就太多了,加上公司在地產和零售這兩個行業的大手筆投入,所以做賬後公司的賬麵利潤就是2.4億港幣,比去年的一億港幣出頭增長了一倍還多。
當然了,企業的所得稅還和企業的營收有關,因此就算和記黃埔在1978年的利潤隻有2.4億港幣,但要繳的稅卻一點也不少。好在規則內能避稅做賬的都進行做賬,已經盡量少交稅了,剩下要交的稅就是無法避免的了。
稅的問題不用林佰誠操心,他相信公司的管理層和專業的會計公司會做好,反正不會讓他林佰誠白白浪費錢就是了。
“和記黃埔的股價在79年肯定會再次大漲,80年初還會暴漲一次,那時我也該減持一些股份了,在高位減持套現一大筆資金,等股價下跌到一定程度後再回購回來。這樣不僅能讓我有大量現金可以使用,還可以大賺一筆,何樂不為。”
看完年報,林佰誠不由在心中暗道。這種事涉及到對國際金價高位的預判,因此林佰誠不好和別人商量,具體到時候應該減持多少股份,他卻是要好好的想一想才行。
不過,現在距離國際金價漲到高點的1980年初還有一年多的時間,所以林佰誠現在還不用急著做出決定,有差不多一年的時間讓他慢慢想這件事。
林佰誠甚至有個想法,那就是在他減持完股票的時候,可以讓和記黃埔對外增發股票,在高位回籠資金作為公司的發展資金。這是他的大概想法,具體行不行得通,又要怎麽做,到時候還要谘詢專業人士才行。
反正就是一個意思,在和記黃埔的股價跟隨著國際金價大漲的時候,盡量想辦法讓他本人還有和記黃埔公司獲得更多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