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靜的日子一連過了幾天,在葉明盛的安排下豐州軍的各項工作,也都是在有序進行當中,大家都在期盼著天子使臣的抵達,葉明盛正式繼任正三品遼陽督軍,奉武軍指揮使,豐州軍更名為奉武軍,舉辦盛大的閱兵儀式慶祝了。
不過在此葉明盛同時也是在秘密籌備著一個新的計劃············
葉府書房中,賀敬雲來到葉明盛的麵前遞上了一份文書稟告道:
“大人,這是參謀部最新拿出來的我軍編製方案,您看一看還有什麽問題了嗎?”
從賀敬雲手中接過文書,葉明盛細細翻閱起來,現在遼陽當中雖然還有一些殘存的振武軍散兵遊勇,以及土匪綹子之類武裝力量,不過這些人都是跳梁小醜,不足為慮,從整體上而言豐州軍已經是拿下了遼陽全境。
因此現有的豐州軍兵力結構,已經不適用於如今豐州軍的發展狀況,所以葉明盛有意對豐州軍兵力結構進行一定程度上的調整。
不過和往常不一樣,這一次葉明盛並不是要擴編,而是要裁軍!
因為振武軍本土派的集體投誠,再加上崔家的廣寧府兵馬的改弦更張,以及後來王牧之拋下的數萬名振武軍士兵,這些人馬加在一起讓豐州軍的規模,已經是突破了十萬人,達到了接近十五萬人的規模···········
要知道這些整個遼陽的百姓,雖然沒有完全的人口普查,但是大概規模著也就是在一百三十萬到一百六十萬人之間。這也就意味著如果葉明盛要繼續保留這麽多的人,就相當於十個老百姓養一個士卒,這對於本就貧瘠的遼陽財政壓力是非常大的。
而且這些士卒都是青壯年,是封建社會小農經濟的主要勞動力,他們都去當兵了那田裏的莊稼,就隻能依靠女人老人孩子了,勞動力的缺失隨著帶來的問題就是糧食產量自然而然會減少。
而這對於遼陽一個這樣糧食堪堪能夠自給自足的地區,顯然又是一個很大的打擊,糧食少了就意味著要有人餓死,社會矛盾自然會加劇,不甘於餓死的人勢必會對社會秩序造成衝擊和破壞,這就像是多米諾骨牌一樣,一環扣著一環,一環倒了就會引起全局的連鎖反應············
因此為了體恤民情,維持局勢的和平穩定,豐州軍的裁軍是勢在必行的!、
當然在天下紛爭已生,亂世將至,各方諸侯都在努力招兵買馬的大背景下,隻在入關逐鹿中原的葉明盛,雖然考慮到維穩這個問題,願意裁軍縮編兵馬,體恤民情減少百姓壓力,但是這並不意味著,葉明盛就這樣白白放棄這數萬的兵員。
在葉明盛的預想中,裁減下去的兵力將會轉入民團,鄉勇這些預備役部隊,平常的時候從事生產,農閑的時候分批進行軍事訓練,在保障民生的時候基礎上盡可能的維持這些人的戰鬥力,讓這些人能夠在大戰來臨的時候,能夠補充進常備軍中支援戰鬥。
除了考慮到財政民生問題,此次裁軍也是葉明盛針對本土派的一個政治手段,因為本土派的兵力,基本上都是投誠過來的,在當時談判的時候,為了盡快的擊敗振武軍拿下遼陽,葉明盛也是給出了一些承諾,像是不戰後清算,找後賬之類··············
在當時那個環境下葉明盛這些承諾為他贏得了本土派的支持,幫助了豐州軍擊敗了振武軍,基本上算是和平解放了東寧,昌慶兩個府,在避免了豐州軍一些不必要的傷亡的同時,也是減少了本就飽受戰爭摧殘的百姓遭受的苦難。
不過這凡事有一利就有一弊,還是因為葉明盛做出的這些承諾,導致葉明盛在戰後想要對本土派動手,打擊他們的勢力,缺乏合適的借口,如果葉明盛撕毀自己的承諾,這不僅對他本人和豐州軍的形象都是極大的打擊,更會引起整個本土派力量的強力反彈。
現在本土派手中的兵馬和豐州軍不一樣,他們依舊是那種軍閥,藩鎮的形式,朱霖,方大為這樣的將領一手把著軍權,一手把著財權,軍隊就是他們的私兵,使他們的權力來源,但是葉明盛不是宋文輝,他不能允許在自己的統治之下,有這樣獨立山頭的存在。
不過因為之前自己的承諾,所以葉明盛為了打擊本土派的力量就需要更加聰明,隱晦的方式進行,而裁軍就是葉明盛想到最好方式,他可以高舉體恤民情的大旗,站在道德的製高點,以此來打擊本土派的力量。
表麵上看去無論是葉明盛原有的老部隊,又或者是投靠過來的本土派力量,都會進行裁軍縮減兵馬,甚至相較於本土派的力量,葉明盛的老部隊裁掉的兵力是要更多的。
但是這不過是葉明盛的障眼法而已,實際上所有各部裁減下來的兵力,都將會流入到民團,鄉勇這些預備役當中,而這些預備隊則牢牢的在葉明盛的掌控之中。
賀敬雲給出的方案,預計是將豐州軍現有的十五萬兵力,縮減成八萬人左右,這也就是說縮減了差不多一半的兵馬,而在奉武軍這個大的架構中,設五個師級單位,每個師的兵力,根據其所承擔的任務不盡相同···············
對於賀敬雲給出的這個新的組織機構,葉明盛還是挺滿意的便是留下了這份方案,準備在這份方案的基礎上,進行最重要的事情——人事調動!
在豐州軍中人事權是葉明盛禁錮,統領級及以上官職的調動任免,都需要葉明盛的批準,因此賀敬雲是萬萬不敢在這方麵有所冒犯的,而對於此次麾下的人事調動,葉明盛也早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
第一師將軍袁嵩,副將馬中駿駐守昌慶府,兵力六個營一萬八千人。
第二師將軍林懷武,副將方大為駐守東寧府,兵力五個營一萬五千人。
第三師將軍郭誌平,副將崔得勝駐守豐州,婆娑府,兵力六個營一萬八千人
第四師將軍彭策,副將唐凱駐守廣寧府,兵力三個營一萬一千人。
第五師將軍葉鐵,副將張猛駐守,玄菟府,樂浪府,兵力五個營一萬五千人。
這些人的調動看上去簡單,但是葉明盛可以說是左思右想,花費了無數的心血才做出的決定!
盡管葉明盛很相信袁嵩,林懷武,郭誌平等人對自己的忠誠,但是正所謂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所以葉明盛也是未雨綢繆,希望減少未來內部出現小山頭,威脅自己的地位的風險。
這一次他將原有的豐州軍各部的將領,重新進行了配比,比如這一次袁嵩的副將馬中駿,曾是林懷武的部下,林懷武的部將方大為是投降過來的本土派,葉鐵的副將張猛曾是袁嵩的部下·············
這隻是軍隊高層的調動,中下級武官的調動事更多,這樣做當然會影響部隊的戰鬥力,但是現在豐州軍基本上已經平定了遼陽,短時間內應該是沒有了大規模戰鬥,有時間可以慢慢的調整恢複戰鬥力。
這一次的人員調動中有兩個人是非常特殊的,一個是第四師將軍彭策,一個是第三師副將崔得勝!
這個彭海雖然姓彭,但是當年在軍中受到過崔家人的提拔,再加上後來娶的是崔家的女兒,生出來的兒子也娶的時崔家女,他自己的女兒也是嫁給了崔家的族人。
所以和崔家親上加親的彭海,十分受到崔家的信任,在崔家的幫助扶持下,他當年也是在宋文輝治下做到了廣寧府參將的位置上,利用職務之便暗地裏幫助崔家滲透廣寧府的遼陽軍。
後來宋文輝完蛋,彭海更是直接成為了崔家的馬仔,協助崔紹掌控廣寧府的兵力,至於這個崔得勝,你通過他的姓氏就可以知道他同樣是崔家人!
崔得勝是崔紹的侄子自幼習武參軍,是崔家極少數擁有軍事才幹的人,主持過幾次崔家在廣寧府的剿匪行動,崔家在廣寧府的軍事力量,主要就是通過彭海和崔得勝兩個人來掌控的················
這一次葉明盛拿出一個將軍,一個副將的位置給崔家並不是白給的!
實則是他盯上了崔家在廣寧府的武裝力量,想要趁此機會將自己的力量延伸進廣寧府當中。
遼陽六府當中葉明盛的豐州軍先後攻下了婆娑,玄菟,樂浪,東寧,昌慶,因為是直接攻下的,所以在五府的各個府縣當中,葉明盛的掌控力度都很強。
唯有這個廣寧府是一個例外,當初有振武軍在側,為了穩住崔家葉明盛可以暫時性的做出一些妥協,但是現在振武軍已敗,葉明盛自然是不能在允許,崔家繼續把控著廣寧府的官府和軍隊。
另外廣寧府的地理位置也很特殊,它是遼陽與幽燕的連接地帶,是遼陽從陸路入關的樞紐,葉明盛未來揮師入關,必然要從廣寧府進過,因此無論是出於政治還是地利,葉明盛都必須要將廣寧府這個重要樞紐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崔家現在在廣寧府大約有三萬人左右的武裝,葉明盛計劃先用裁軍減去一萬人入預備役,在以崔得勝出任第三師副將為由讓崔得勝帶幾千兵馬從廣寧府離開去往豐州。
最後隻在廣寧府給崔家留下彭策的第四師一萬一千人左右,然後在讓自己這邊的唐凱,帶著一些將領進入第四師當中,如此一來崔家在廣寧府的實力,也會有一定的衰減,便於葉明盛逐步深入廣寧府。
當然此次對於崔家的裁軍,葉明盛也還有一個借口,那就是外交上麵的,幽燕總督趙複渠在葉明盛奪取遼陽的第一時間,就派了使者前來祝賀,對於趙複渠這麽做打的什麽主意,葉明盛心中也是一清二楚。
身為大周各地藩鎮中,實力最強的幾個之一,上官宏遠作為首輔當政這些年,一直是在試圖打壓趙複渠,並多次指示監察司暗中在幽燕策劃陰謀,意圖顛覆趙複渠在幽燕的統治。
當初葉明盛在洛安陰了徐兆傑的軍械案,那批被徐兆傑截留的軍械,其實就是兵部給趙複渠手下總兵韓長春,讓韓長春發動叛變幹掉趙複渠用的,然可消息走漏支援的軍械還沒到,韓長春就被趙複渠給砍了腦袋。
這些年來在上官宏遠身上,趙複渠可以說是是受了不少的窩囊氣,好幾次都差點被割了腦袋··············
現在上官宏遠栽了,遇到了這麽大一個坎,趙複渠肯定是要落井下石,和其他幾個地方藩鎮聯合出兵攻打好好出一口惡氣,另外和所有的藩鎮一樣,身為幽燕總督的趙複渠也是渴望打下更多的地盤,擴充實力坐上那至高無上的寶座。
然而幽燕的地理位置不是很好,它北麵是草原,趙複渠自然不會想不開去跟羅卑人搶地盤,東麵的遼陽更是窮鬼一個,撈不到什麽油水,因此趙複渠想要擴充實力南下中原,或者是西進奪取晉陽,並州,拿下富庶地區是更為劃算的。
所以說趙複渠之所以想要跟葉明盛搞好關係,也是想要避免他有所動作的時候,葉明盛在背後搞他。
對於趙複渠的主動示好,根據自身的利益和遼陽的情況,葉明盛也是準備給予積極回應減少廣寧府的駐軍。
葉明盛雖然準備入關,但是他並不準備現在就入關,他剛剛才拿下遼陽這塊地盤需要時間好好消化,整合遼陽各方的人力物力化為己用,所以至少在這段時間內,他並不準備和趙複渠有什麽衝突··················
短則一年,長則兩年,葉明盛就可以完成自己想要在遼陽完成的改革,然後集中整個遼陽的力量入關,在火器和製度改革的威力下,葉明盛相信沒有人可以擋住他的腳步,任何敢違抗他的人都將會被葉某人掃入曆史的垃圾堆當中去!
不過在此葉明盛同時也是在秘密籌備著一個新的計劃············
葉府書房中,賀敬雲來到葉明盛的麵前遞上了一份文書稟告道:
“大人,這是參謀部最新拿出來的我軍編製方案,您看一看還有什麽問題了嗎?”
從賀敬雲手中接過文書,葉明盛細細翻閱起來,現在遼陽當中雖然還有一些殘存的振武軍散兵遊勇,以及土匪綹子之類武裝力量,不過這些人都是跳梁小醜,不足為慮,從整體上而言豐州軍已經是拿下了遼陽全境。
因此現有的豐州軍兵力結構,已經不適用於如今豐州軍的發展狀況,所以葉明盛有意對豐州軍兵力結構進行一定程度上的調整。
不過和往常不一樣,這一次葉明盛並不是要擴編,而是要裁軍!
因為振武軍本土派的集體投誠,再加上崔家的廣寧府兵馬的改弦更張,以及後來王牧之拋下的數萬名振武軍士兵,這些人馬加在一起讓豐州軍的規模,已經是突破了十萬人,達到了接近十五萬人的規模···········
要知道這些整個遼陽的百姓,雖然沒有完全的人口普查,但是大概規模著也就是在一百三十萬到一百六十萬人之間。這也就意味著如果葉明盛要繼續保留這麽多的人,就相當於十個老百姓養一個士卒,這對於本就貧瘠的遼陽財政壓力是非常大的。
而且這些士卒都是青壯年,是封建社會小農經濟的主要勞動力,他們都去當兵了那田裏的莊稼,就隻能依靠女人老人孩子了,勞動力的缺失隨著帶來的問題就是糧食產量自然而然會減少。
而這對於遼陽一個這樣糧食堪堪能夠自給自足的地區,顯然又是一個很大的打擊,糧食少了就意味著要有人餓死,社會矛盾自然會加劇,不甘於餓死的人勢必會對社會秩序造成衝擊和破壞,這就像是多米諾骨牌一樣,一環扣著一環,一環倒了就會引起全局的連鎖反應············
因此為了體恤民情,維持局勢的和平穩定,豐州軍的裁軍是勢在必行的!、
當然在天下紛爭已生,亂世將至,各方諸侯都在努力招兵買馬的大背景下,隻在入關逐鹿中原的葉明盛,雖然考慮到維穩這個問題,願意裁軍縮編兵馬,體恤民情減少百姓壓力,但是這並不意味著,葉明盛就這樣白白放棄這數萬的兵員。
在葉明盛的預想中,裁減下去的兵力將會轉入民團,鄉勇這些預備役部隊,平常的時候從事生產,農閑的時候分批進行軍事訓練,在保障民生的時候基礎上盡可能的維持這些人的戰鬥力,讓這些人能夠在大戰來臨的時候,能夠補充進常備軍中支援戰鬥。
除了考慮到財政民生問題,此次裁軍也是葉明盛針對本土派的一個政治手段,因為本土派的兵力,基本上都是投誠過來的,在當時談判的時候,為了盡快的擊敗振武軍拿下遼陽,葉明盛也是給出了一些承諾,像是不戰後清算,找後賬之類··············
在當時那個環境下葉明盛這些承諾為他贏得了本土派的支持,幫助了豐州軍擊敗了振武軍,基本上算是和平解放了東寧,昌慶兩個府,在避免了豐州軍一些不必要的傷亡的同時,也是減少了本就飽受戰爭摧殘的百姓遭受的苦難。
不過這凡事有一利就有一弊,還是因為葉明盛做出的這些承諾,導致葉明盛在戰後想要對本土派動手,打擊他們的勢力,缺乏合適的借口,如果葉明盛撕毀自己的承諾,這不僅對他本人和豐州軍的形象都是極大的打擊,更會引起整個本土派力量的強力反彈。
現在本土派手中的兵馬和豐州軍不一樣,他們依舊是那種軍閥,藩鎮的形式,朱霖,方大為這樣的將領一手把著軍權,一手把著財權,軍隊就是他們的私兵,使他們的權力來源,但是葉明盛不是宋文輝,他不能允許在自己的統治之下,有這樣獨立山頭的存在。
不過因為之前自己的承諾,所以葉明盛為了打擊本土派的力量就需要更加聰明,隱晦的方式進行,而裁軍就是葉明盛想到最好方式,他可以高舉體恤民情的大旗,站在道德的製高點,以此來打擊本土派的力量。
表麵上看去無論是葉明盛原有的老部隊,又或者是投靠過來的本土派力量,都會進行裁軍縮減兵馬,甚至相較於本土派的力量,葉明盛的老部隊裁掉的兵力是要更多的。
但是這不過是葉明盛的障眼法而已,實際上所有各部裁減下來的兵力,都將會流入到民團,鄉勇這些預備役當中,而這些預備隊則牢牢的在葉明盛的掌控之中。
賀敬雲給出的方案,預計是將豐州軍現有的十五萬兵力,縮減成八萬人左右,這也就是說縮減了差不多一半的兵馬,而在奉武軍這個大的架構中,設五個師級單位,每個師的兵力,根據其所承擔的任務不盡相同···············
對於賀敬雲給出的這個新的組織機構,葉明盛還是挺滿意的便是留下了這份方案,準備在這份方案的基礎上,進行最重要的事情——人事調動!
在豐州軍中人事權是葉明盛禁錮,統領級及以上官職的調動任免,都需要葉明盛的批準,因此賀敬雲是萬萬不敢在這方麵有所冒犯的,而對於此次麾下的人事調動,葉明盛也早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
第一師將軍袁嵩,副將馬中駿駐守昌慶府,兵力六個營一萬八千人。
第二師將軍林懷武,副將方大為駐守東寧府,兵力五個營一萬五千人。
第三師將軍郭誌平,副將崔得勝駐守豐州,婆娑府,兵力六個營一萬八千人
第四師將軍彭策,副將唐凱駐守廣寧府,兵力三個營一萬一千人。
第五師將軍葉鐵,副將張猛駐守,玄菟府,樂浪府,兵力五個營一萬五千人。
這些人的調動看上去簡單,但是葉明盛可以說是左思右想,花費了無數的心血才做出的決定!
盡管葉明盛很相信袁嵩,林懷武,郭誌平等人對自己的忠誠,但是正所謂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所以葉明盛也是未雨綢繆,希望減少未來內部出現小山頭,威脅自己的地位的風險。
這一次他將原有的豐州軍各部的將領,重新進行了配比,比如這一次袁嵩的副將馬中駿,曾是林懷武的部下,林懷武的部將方大為是投降過來的本土派,葉鐵的副將張猛曾是袁嵩的部下·············
這隻是軍隊高層的調動,中下級武官的調動事更多,這樣做當然會影響部隊的戰鬥力,但是現在豐州軍基本上已經平定了遼陽,短時間內應該是沒有了大規模戰鬥,有時間可以慢慢的調整恢複戰鬥力。
這一次的人員調動中有兩個人是非常特殊的,一個是第四師將軍彭策,一個是第三師副將崔得勝!
這個彭海雖然姓彭,但是當年在軍中受到過崔家人的提拔,再加上後來娶的是崔家的女兒,生出來的兒子也娶的時崔家女,他自己的女兒也是嫁給了崔家的族人。
所以和崔家親上加親的彭海,十分受到崔家的信任,在崔家的幫助扶持下,他當年也是在宋文輝治下做到了廣寧府參將的位置上,利用職務之便暗地裏幫助崔家滲透廣寧府的遼陽軍。
後來宋文輝完蛋,彭海更是直接成為了崔家的馬仔,協助崔紹掌控廣寧府的兵力,至於這個崔得勝,你通過他的姓氏就可以知道他同樣是崔家人!
崔得勝是崔紹的侄子自幼習武參軍,是崔家極少數擁有軍事才幹的人,主持過幾次崔家在廣寧府的剿匪行動,崔家在廣寧府的軍事力量,主要就是通過彭海和崔得勝兩個人來掌控的················
這一次葉明盛拿出一個將軍,一個副將的位置給崔家並不是白給的!
實則是他盯上了崔家在廣寧府的武裝力量,想要趁此機會將自己的力量延伸進廣寧府當中。
遼陽六府當中葉明盛的豐州軍先後攻下了婆娑,玄菟,樂浪,東寧,昌慶,因為是直接攻下的,所以在五府的各個府縣當中,葉明盛的掌控力度都很強。
唯有這個廣寧府是一個例外,當初有振武軍在側,為了穩住崔家葉明盛可以暫時性的做出一些妥協,但是現在振武軍已敗,葉明盛自然是不能在允許,崔家繼續把控著廣寧府的官府和軍隊。
另外廣寧府的地理位置也很特殊,它是遼陽與幽燕的連接地帶,是遼陽從陸路入關的樞紐,葉明盛未來揮師入關,必然要從廣寧府進過,因此無論是出於政治還是地利,葉明盛都必須要將廣寧府這個重要樞紐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崔家現在在廣寧府大約有三萬人左右的武裝,葉明盛計劃先用裁軍減去一萬人入預備役,在以崔得勝出任第三師副將為由讓崔得勝帶幾千兵馬從廣寧府離開去往豐州。
最後隻在廣寧府給崔家留下彭策的第四師一萬一千人左右,然後在讓自己這邊的唐凱,帶著一些將領進入第四師當中,如此一來崔家在廣寧府的實力,也會有一定的衰減,便於葉明盛逐步深入廣寧府。
當然此次對於崔家的裁軍,葉明盛也還有一個借口,那就是外交上麵的,幽燕總督趙複渠在葉明盛奪取遼陽的第一時間,就派了使者前來祝賀,對於趙複渠這麽做打的什麽主意,葉明盛心中也是一清二楚。
身為大周各地藩鎮中,實力最強的幾個之一,上官宏遠作為首輔當政這些年,一直是在試圖打壓趙複渠,並多次指示監察司暗中在幽燕策劃陰謀,意圖顛覆趙複渠在幽燕的統治。
當初葉明盛在洛安陰了徐兆傑的軍械案,那批被徐兆傑截留的軍械,其實就是兵部給趙複渠手下總兵韓長春,讓韓長春發動叛變幹掉趙複渠用的,然可消息走漏支援的軍械還沒到,韓長春就被趙複渠給砍了腦袋。
這些年來在上官宏遠身上,趙複渠可以說是是受了不少的窩囊氣,好幾次都差點被割了腦袋··············
現在上官宏遠栽了,遇到了這麽大一個坎,趙複渠肯定是要落井下石,和其他幾個地方藩鎮聯合出兵攻打好好出一口惡氣,另外和所有的藩鎮一樣,身為幽燕總督的趙複渠也是渴望打下更多的地盤,擴充實力坐上那至高無上的寶座。
然而幽燕的地理位置不是很好,它北麵是草原,趙複渠自然不會想不開去跟羅卑人搶地盤,東麵的遼陽更是窮鬼一個,撈不到什麽油水,因此趙複渠想要擴充實力南下中原,或者是西進奪取晉陽,並州,拿下富庶地區是更為劃算的。
所以說趙複渠之所以想要跟葉明盛搞好關係,也是想要避免他有所動作的時候,葉明盛在背後搞他。
對於趙複渠的主動示好,根據自身的利益和遼陽的情況,葉明盛也是準備給予積極回應減少廣寧府的駐軍。
葉明盛雖然準備入關,但是他並不準備現在就入關,他剛剛才拿下遼陽這塊地盤需要時間好好消化,整合遼陽各方的人力物力化為己用,所以至少在這段時間內,他並不準備和趙複渠有什麽衝突··················
短則一年,長則兩年,葉明盛就可以完成自己想要在遼陽完成的改革,然後集中整個遼陽的力量入關,在火器和製度改革的威力下,葉明盛相信沒有人可以擋住他的腳步,任何敢違抗他的人都將會被葉某人掃入曆史的垃圾堆當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