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稱帝的夢想,曹操有,劉備有,孫權也有。
曹操重病,這個機會隻能留給兒子,而劉備雖然漸老,但沒有變故的話,再活著好幾年當無問題,隻要曹丕廢帝,劉備就能順勢而為。
老對手曹操快死了,劉備心中暗暗高興,曹丕繼任魏王之後,首先要穩住朝政,這樣的話,北方的威脅暫時可以消除。
這麽一想,劉備遂納法正、龐統等人諫議,變孫劉聯合抗曹,為曹劉聯合抗孫。
劉封納曹綾為夫人,也就成了聯曹的一根紐帶,就如當初劉封娶孫尚香一樣。
劉備拿定主意,立即讓劉巴為使,前往襄陽,主持劉封與曹綾的婚事。至於劉封對這樁婚姻是否同意,劉備表示,他這個義父作主了,不需要劉封有什麽態度。
為了自己的稱帝大業,劉封這個義子作出些犧牲,也是應該的。
更何況,劉封身邊的女人,除了劉月外,還有好幾個,其中就有孫權的妹妹,再多加一個曹操的孫女也沒什麽。
從這些年的觀察來看,劉封除了好美色之外,其他方麵都做得不錯。
特別是對義母糜夫人極孝,對老師諸葛亮也很恭敬,劉備相信,劉封不會因為一個女人,而放棄權力和地位,放棄聲望和名譽。
有劉月在,曹綾不可能是正妻,隻能算是妾室,至於說排第幾,那還要靠劉封對其的寵愛、靠背後的實力來支撐。
<a href="http://m.beqege.cc" id="wzsy">beqege.cc</a>
不得寵又沒有背景的妻,有時候甚至不如有實力的妾。
曹綾有曹操、曹丕做靠山,肯定是有實力的。
至於說能不能得寵,曹綾年紀尚小,估計對此還沒有概念,再過幾年的話,她的想法就會複雜得多。
就算她不想,其母甄宓也會傳教於她。
甄宓與郭照之間的爭寵之戰,已經日漸白熱化,幾乎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而曹丕因為嫉妒,心理上的天平也越來越傾向郭女王。
——
劉封與曹綾之事,自有劉巴等內政官員來負責,劉備現在的心思,都放在了收複荊州上麵。
四萬大軍,滯留在荊州,所需糧秣、輜重耗費太大,單靠益州一地補給,難度相當的大,這還不算三峽水道的折損在內。
十月中。
在劉備的命令下,魏延在公安城外穴地攻城,選擇的地點正是劉封走之前留下的地圖標注地,魏延率部挖塌夯土城牆,一擁而入城中。
在劉封東進陸口之後,魏延一邊盯著江陵,一邊繼續圍困公安,江陵那邊呂蒙開始時還遣了朱據、蔣欽等將救援,在碰了幾次壁之後也就熄了救孟達的念頭。
畢竟,孟達不過是新降之將,與蔣欽等人不熟,犯不著為了他而拚命。
孟達得知城垣被破,驚懼之下,急急領著親信部曲想堵住缺口,與魏延撞了個正著,兩人一交上手,魏延越戰越勇,孟達越打越是沒有信心,一個不慎,孟達被魏延一刀劈翻在地,隨後就被蜂擁而上的眾將卒綁了一個結實。
李輔為人機靈,早在孟達堵缺口時就悄悄的從另一側水門遁逃,魏延忙著對付孟達,沒有精力關注水門的情況,被李輔駕了一艘走舸逃回了江陵。
吳軍大都督呂蒙在江陵城中聞知公安陷落,心情越發的沮喪,在大吐了幾口血之後,整個人即陷入到昏迷之中。
呂蒙一病,吳軍內部大亂。
有提議繼續堅守江陵的,有提出立即撤退回轉夏口的,還有提出趁劉備立足未穩出城大戰的,意見不一,鬧了個紛紛擾擾。
呂蒙直到第二天才再次醒來,於病榻上召集朱然、韓當、蔣欽等將領,力排眾議任命朱然為江陵太守,主持城中事務,這一場紛爭才暫告一段落。
不過,隨著呂蒙病情日重,江陵城中的吳軍士氣也越發的低落。
——
夏口。
吳侯孫權駐地。
與劉封的一場激戰,讓吳軍上下士氣有些低落,好在顧雍、虞翻、張昭等人甚是得力,又從後方增援了軍隊過來。
呂蒙病重的消息,孫權剛剛得知。
呂蒙之後,誰能繼任吳軍大都督?難題擺在孫權的麵前,麵對劉備咄咄逼人的進攻,麵對江東根基即將動搖的危局,孫權又一次感受到了赤壁之戰前夕的山雨欲來。
這一次,被劉封一個突襲,讓孫權氣不打一處來,他委實沒有想到,劉封這個便宜妹夫,看上去笑嘻嘻的,打起仗來卻比張遼還要厲害。
好在不幸之中,也有萬幸。
孫權在撤退途中,發現了陸遜這個將才,其餘各軍將校都是自顧自狼狽而逃,唯有陸遜,不僅麾下的三千部曲保存完好,而且還殺退了關平羽軍對孫權中軍的衝擊。
孫權此時,終於領悟大哥孫策臨死前告訴他的話:“衝鋒陷陣、爭霸天下,你不如我;舉賢任能、守護江東,我不如你”。
有了清醒的認識之後,孫權終於又恢複了赤壁之戰時的英明神武。
其實在識人用人方麵,孫權的能力和眼光都相當的厲害,比起他不入流的軍事指揮能力來,是一個天下一個地下。
親眼見識了陸遜的能力之後,孫權終於認定,陸遜就是最合適的人選。隻是陸遜的軍中資曆尚淺,要想讓吳軍中的元老們服氣,還需要一個讓人信服的人來過渡。
孫權最後把主意打到朱然身上。
朱然是孫權的好友,曾經跟隨呂蒙襲擊江陵,並數次與關羽軍交鋒,因功績升遷為昭武將軍,封西安鄉侯。呂蒙病重之後,江陵城要不是有朱然鎮守,這會兒早就失守了。
以朱然為左都督,以陸遜為右都督,位居朱然之下,這樣的話,吳軍中的兩派將領基本能夠接受。
孫氏強支如孫賁、孫皎等人,看在朱然養父朱治的麵上,不會反對;黃蓋、韓當、蔣欽這些武人,和朱然並肩作戰多日,對其能力也頗為認可。
至於最後以陸遜為首的年輕將領,麵對突然的晉升,更不會有意見。
等到一年半載之後,朱然在孫權的授意下會逐漸隱退,而陸遜得到支持,慢慢在軍中威望漸漲,孫權到時就可以任命陸遜為代大都督。
隨著陸遜的成長,江東就又會有一個運籌帷幄、決勝千裏的統帥。(未完待續)
曹操重病,這個機會隻能留給兒子,而劉備雖然漸老,但沒有變故的話,再活著好幾年當無問題,隻要曹丕廢帝,劉備就能順勢而為。
老對手曹操快死了,劉備心中暗暗高興,曹丕繼任魏王之後,首先要穩住朝政,這樣的話,北方的威脅暫時可以消除。
這麽一想,劉備遂納法正、龐統等人諫議,變孫劉聯合抗曹,為曹劉聯合抗孫。
劉封納曹綾為夫人,也就成了聯曹的一根紐帶,就如當初劉封娶孫尚香一樣。
劉備拿定主意,立即讓劉巴為使,前往襄陽,主持劉封與曹綾的婚事。至於劉封對這樁婚姻是否同意,劉備表示,他這個義父作主了,不需要劉封有什麽態度。
為了自己的稱帝大業,劉封這個義子作出些犧牲,也是應該的。
更何況,劉封身邊的女人,除了劉月外,還有好幾個,其中就有孫權的妹妹,再多加一個曹操的孫女也沒什麽。
從這些年的觀察來看,劉封除了好美色之外,其他方麵都做得不錯。
特別是對義母糜夫人極孝,對老師諸葛亮也很恭敬,劉備相信,劉封不會因為一個女人,而放棄權力和地位,放棄聲望和名譽。
有劉月在,曹綾不可能是正妻,隻能算是妾室,至於說排第幾,那還要靠劉封對其的寵愛、靠背後的實力來支撐。
<a href="http://m.beqege.cc" id="wzsy">beqege.cc</a>
不得寵又沒有背景的妻,有時候甚至不如有實力的妾。
曹綾有曹操、曹丕做靠山,肯定是有實力的。
至於說能不能得寵,曹綾年紀尚小,估計對此還沒有概念,再過幾年的話,她的想法就會複雜得多。
就算她不想,其母甄宓也會傳教於她。
甄宓與郭照之間的爭寵之戰,已經日漸白熱化,幾乎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而曹丕因為嫉妒,心理上的天平也越來越傾向郭女王。
——
劉封與曹綾之事,自有劉巴等內政官員來負責,劉備現在的心思,都放在了收複荊州上麵。
四萬大軍,滯留在荊州,所需糧秣、輜重耗費太大,單靠益州一地補給,難度相當的大,這還不算三峽水道的折損在內。
十月中。
在劉備的命令下,魏延在公安城外穴地攻城,選擇的地點正是劉封走之前留下的地圖標注地,魏延率部挖塌夯土城牆,一擁而入城中。
在劉封東進陸口之後,魏延一邊盯著江陵,一邊繼續圍困公安,江陵那邊呂蒙開始時還遣了朱據、蔣欽等將救援,在碰了幾次壁之後也就熄了救孟達的念頭。
畢竟,孟達不過是新降之將,與蔣欽等人不熟,犯不著為了他而拚命。
孟達得知城垣被破,驚懼之下,急急領著親信部曲想堵住缺口,與魏延撞了個正著,兩人一交上手,魏延越戰越勇,孟達越打越是沒有信心,一個不慎,孟達被魏延一刀劈翻在地,隨後就被蜂擁而上的眾將卒綁了一個結實。
李輔為人機靈,早在孟達堵缺口時就悄悄的從另一側水門遁逃,魏延忙著對付孟達,沒有精力關注水門的情況,被李輔駕了一艘走舸逃回了江陵。
吳軍大都督呂蒙在江陵城中聞知公安陷落,心情越發的沮喪,在大吐了幾口血之後,整個人即陷入到昏迷之中。
呂蒙一病,吳軍內部大亂。
有提議繼續堅守江陵的,有提出立即撤退回轉夏口的,還有提出趁劉備立足未穩出城大戰的,意見不一,鬧了個紛紛擾擾。
呂蒙直到第二天才再次醒來,於病榻上召集朱然、韓當、蔣欽等將領,力排眾議任命朱然為江陵太守,主持城中事務,這一場紛爭才暫告一段落。
不過,隨著呂蒙病情日重,江陵城中的吳軍士氣也越發的低落。
——
夏口。
吳侯孫權駐地。
與劉封的一場激戰,讓吳軍上下士氣有些低落,好在顧雍、虞翻、張昭等人甚是得力,又從後方增援了軍隊過來。
呂蒙病重的消息,孫權剛剛得知。
呂蒙之後,誰能繼任吳軍大都督?難題擺在孫權的麵前,麵對劉備咄咄逼人的進攻,麵對江東根基即將動搖的危局,孫權又一次感受到了赤壁之戰前夕的山雨欲來。
這一次,被劉封一個突襲,讓孫權氣不打一處來,他委實沒有想到,劉封這個便宜妹夫,看上去笑嘻嘻的,打起仗來卻比張遼還要厲害。
好在不幸之中,也有萬幸。
孫權在撤退途中,發現了陸遜這個將才,其餘各軍將校都是自顧自狼狽而逃,唯有陸遜,不僅麾下的三千部曲保存完好,而且還殺退了關平羽軍對孫權中軍的衝擊。
孫權此時,終於領悟大哥孫策臨死前告訴他的話:“衝鋒陷陣、爭霸天下,你不如我;舉賢任能、守護江東,我不如你”。
有了清醒的認識之後,孫權終於又恢複了赤壁之戰時的英明神武。
其實在識人用人方麵,孫權的能力和眼光都相當的厲害,比起他不入流的軍事指揮能力來,是一個天下一個地下。
親眼見識了陸遜的能力之後,孫權終於認定,陸遜就是最合適的人選。隻是陸遜的軍中資曆尚淺,要想讓吳軍中的元老們服氣,還需要一個讓人信服的人來過渡。
孫權最後把主意打到朱然身上。
朱然是孫權的好友,曾經跟隨呂蒙襲擊江陵,並數次與關羽軍交鋒,因功績升遷為昭武將軍,封西安鄉侯。呂蒙病重之後,江陵城要不是有朱然鎮守,這會兒早就失守了。
以朱然為左都督,以陸遜為右都督,位居朱然之下,這樣的話,吳軍中的兩派將領基本能夠接受。
孫氏強支如孫賁、孫皎等人,看在朱然養父朱治的麵上,不會反對;黃蓋、韓當、蔣欽這些武人,和朱然並肩作戰多日,對其能力也頗為認可。
至於最後以陸遜為首的年輕將領,麵對突然的晉升,更不會有意見。
等到一年半載之後,朱然在孫權的授意下會逐漸隱退,而陸遜得到支持,慢慢在軍中威望漸漲,孫權到時就可以任命陸遜為代大都督。
隨著陸遜的成長,江東就又會有一個運籌帷幄、決勝千裏的統帥。(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