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趙延洵決定讓陳玉和負責轉運糧食。
陳玉和手下的侍衛足夠精銳,他們運送糧食安全有保障,即便敵軍強攻也能抵擋。
況且,運糧的侍衛也能用去作戰,可謂是兩不耽擱。
對這一結果,陳玉和其實不太情願,他更願成為攻堅的利器,可惜趙延洵不給他這個機會。
但一想到留守元陽的徐宇,陳玉和心裏就鬆快了不少。
如今的元陽,隻有四百新兵負責守城,另殿前衛負責王府安危。
而徐宇和部下侍衛們,則負責處置元陽各縣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主要是鎮壓大批喪屍聚集。
<a id="wzsy" href="http://www.156n.net">156n.net</a>
下午議定了作戰方略,趙延洵又讓三位千戶細化方案,最主要的是可執行方案。
往白山縣進兵,具體如何進兵,遭遇屍群如何應對,遭遇敵軍又如何應對,互相之間如何引為援……這些都需要細細論證。
若無周全計劃就去白山縣浪,領盒飯的幾率可不是一般的大。
作戰計劃製定完善後,當天晚上便對三軍進行傳達,因為第二天就要執行計劃。
太安二十年五月十二,天空飄來大片雲朵,把天空遮得嚴嚴實實。
玄學一點兒來說,這絕對算不上是好征兆,但客觀來講這卻是一件好事,沒人喜歡頂著大太陽行軍。
除此之外,春耕之後的地裏,也需要一場雨水來澆灌。
雖然天氣陰鬱,但定好的作戰計劃還是得執行。
咚咚咚……
急促的戰鼓聲,在最前線的營地響起,傳達的是集合的信號。
士兵們早就在軍官的指揮下起身,此刻隻有動作稍慢的士兵,還沒來得及把手上的饅頭啃完。
糧食絕不能浪費,而且要吃飽了才有力氣作戰,餘下的士兵便胡亂將饅頭塞進了嘴裏。
從戰鼓響起,到最終集合完畢,隻用了三分半鍾。
站在簡易搭建的“點兵台”上,趙延洵掃視著下方士兵,下方士兵也滿臉崇敬的看著他。
此刻趙延洵身著鎧甲,腰挎佩刀,
方勝一路小跑過來,在點兵台前參拜道:“啟稟王爺,全軍集結完畢,請王爺訓示!”
微微擺手示意方勝退下,看著眼前集結的七百餘名士兵,趙延洵朗聲道:“將士們……剛才本王在想,這個時候搞集合,要是賊軍騎兵殺過來該怎麽辦?”
“現在看到你們軍容嚴整,本王的心一下就落進了肚子裏,那些賊軍真要是來了……就憑你們這氣勢,也能嚇得他們人仰馬翻!”
本來表情嚴肅的士兵們,聽了趙延洵這番話,個個臉上都揚起了笑意。
他們是全脫產的士兵,他們有鎧甲有武器,他們還是替天行罰都得隊伍,又豈會懼怕區區流賊。
對麵是騎兵又如何?那位崔副千戶,不就帶著少量步兵,全殲了賊軍一支騎兵。
“本王秉承天命拯救蒼生,你們是王府精銳,是本王手裏最快的刀,賊軍殘害百姓,天怒人怨……本王秉承天命,要你們替天行罰,剿滅賊軍!”
打仗講究個師出有名,趙延洵對本次北伐的定義便是替天行伐,所以他在此刻再次強調。
事實上,士兵們也很信這一套。
一年多的反複宣傳,加之實打實的“神技”顯現,讓軍民們都信趙延洵是天命所歸之人。
那自然他就能以天的名義,對任何個人和勢力進行討伐。
“打垮賊軍,你們能不能做到?”
麵對這個問題,下方士兵盡皆高呼道:“能!”
“到底能不能?”趙延洵再次發問。
“能能能……”
這一次,下方爆發了更為渾厚的呼喊聲。
趙延洵背負雙手,語氣嚴肅道:“那本王就等著你們,凱旋而歸!”
就在這時,隻聽前麵站著的方勝高呼道:“剿滅賊軍,凱旋而歸!”
後方士兵跟著高呼道:“剿滅賊軍,凱旋而歸!”
緊接著方勝高呼道:“雍王殿下,萬歲……”
這句口號,是士兵們平日裏喊得最多的,此刻自然熟落無比。
“雍王殿下,萬歲!”
聲音排山倒海,透露了出這支軍隊堅不可摧的抑製。
“出征!”
隨著趙延洵下達命令,方勝就按預定方案,開始命令軍隊開拔。
由每名百戶帶隊,所有人軍隊列為方陣,邁著整齊的步伐依次從點兵台前通過。
每通過一個方隊,下方都會傳來朝聖般的“萬歲”聲,而趙延洵要麽揮手致意,要麽直接出言勉力。
當所有隊伍離開後,方勝再度返回點將台前,稟告道:“王爺,臣也去了!”
“去吧,一定要小心謹慎!”趙延洵還是忍不住告誡。
“臣謹記!”
隨著方勝帶著軍隊遠去,原地便隻留趙延洵和一眾侍衛。
但這裏的安寧不會維持很久,因為一會兒就有汪成帥軍趕來,再過一會兒則是高正安所部。
三支軍隊依次向前開拔,相互之間距離不過三五裏,一旦有事他們可以快速支援。
再說趙延洵也不會閑著,他會交替監督大軍行進,關鍵作戰更會親自督戰。
之所以是督戰而非指揮,是因為趙延洵很清楚,自己不一定比這三位千戶更在行。
再說方勝一行,他們在往前行進時,保持了嚴整的陣型。
速度慢點兒無所謂,但務必要維持隊形,以備任何時候都能投入作戰。
整個隊伍,隻能沿著官道前行,別的地方雜草樹木叢生,其中蘊藏著危險。
事實上,在他們行進過程中,幾乎隨時都會遇到危險。
他們的隊伍實在太大,鬧出的動靜也大,招來喪屍很正常。
但隻要不形成屍潮,喪屍來多少就死多少。
關於行軍中對喪屍的擊殺,他們有成熟的處置步驟。
外圍士兵舉著大盾,內測是訓練有素的長槍兵,一個主防一個主攻而已。
說起來簡單,最關鍵在於配合,還牽涉到平時訓練,以及士兵之間的信任。
就這樣一路磕磕絆絆,方勝一行緩慢向前行進著,今天他計劃先前行三十裏,之後再決定是否直接圍城。
當然了,這一想法的前提是,他們行進過程中不會遭受阻擊。
事情走向,本就是難以預料的。
陳玉和手下的侍衛足夠精銳,他們運送糧食安全有保障,即便敵軍強攻也能抵擋。
況且,運糧的侍衛也能用去作戰,可謂是兩不耽擱。
對這一結果,陳玉和其實不太情願,他更願成為攻堅的利器,可惜趙延洵不給他這個機會。
但一想到留守元陽的徐宇,陳玉和心裏就鬆快了不少。
如今的元陽,隻有四百新兵負責守城,另殿前衛負責王府安危。
而徐宇和部下侍衛們,則負責處置元陽各縣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主要是鎮壓大批喪屍聚集。
<a id="wzsy" href="http://www.156n.net">156n.net</a>
下午議定了作戰方略,趙延洵又讓三位千戶細化方案,最主要的是可執行方案。
往白山縣進兵,具體如何進兵,遭遇屍群如何應對,遭遇敵軍又如何應對,互相之間如何引為援……這些都需要細細論證。
若無周全計劃就去白山縣浪,領盒飯的幾率可不是一般的大。
作戰計劃製定完善後,當天晚上便對三軍進行傳達,因為第二天就要執行計劃。
太安二十年五月十二,天空飄來大片雲朵,把天空遮得嚴嚴實實。
玄學一點兒來說,這絕對算不上是好征兆,但客觀來講這卻是一件好事,沒人喜歡頂著大太陽行軍。
除此之外,春耕之後的地裏,也需要一場雨水來澆灌。
雖然天氣陰鬱,但定好的作戰計劃還是得執行。
咚咚咚……
急促的戰鼓聲,在最前線的營地響起,傳達的是集合的信號。
士兵們早就在軍官的指揮下起身,此刻隻有動作稍慢的士兵,還沒來得及把手上的饅頭啃完。
糧食絕不能浪費,而且要吃飽了才有力氣作戰,餘下的士兵便胡亂將饅頭塞進了嘴裏。
從戰鼓響起,到最終集合完畢,隻用了三分半鍾。
站在簡易搭建的“點兵台”上,趙延洵掃視著下方士兵,下方士兵也滿臉崇敬的看著他。
此刻趙延洵身著鎧甲,腰挎佩刀,
方勝一路小跑過來,在點兵台前參拜道:“啟稟王爺,全軍集結完畢,請王爺訓示!”
微微擺手示意方勝退下,看著眼前集結的七百餘名士兵,趙延洵朗聲道:“將士們……剛才本王在想,這個時候搞集合,要是賊軍騎兵殺過來該怎麽辦?”
“現在看到你們軍容嚴整,本王的心一下就落進了肚子裏,那些賊軍真要是來了……就憑你們這氣勢,也能嚇得他們人仰馬翻!”
本來表情嚴肅的士兵們,聽了趙延洵這番話,個個臉上都揚起了笑意。
他們是全脫產的士兵,他們有鎧甲有武器,他們還是替天行罰都得隊伍,又豈會懼怕區區流賊。
對麵是騎兵又如何?那位崔副千戶,不就帶著少量步兵,全殲了賊軍一支騎兵。
“本王秉承天命拯救蒼生,你們是王府精銳,是本王手裏最快的刀,賊軍殘害百姓,天怒人怨……本王秉承天命,要你們替天行罰,剿滅賊軍!”
打仗講究個師出有名,趙延洵對本次北伐的定義便是替天行伐,所以他在此刻再次強調。
事實上,士兵們也很信這一套。
一年多的反複宣傳,加之實打實的“神技”顯現,讓軍民們都信趙延洵是天命所歸之人。
那自然他就能以天的名義,對任何個人和勢力進行討伐。
“打垮賊軍,你們能不能做到?”
麵對這個問題,下方士兵盡皆高呼道:“能!”
“到底能不能?”趙延洵再次發問。
“能能能……”
這一次,下方爆發了更為渾厚的呼喊聲。
趙延洵背負雙手,語氣嚴肅道:“那本王就等著你們,凱旋而歸!”
就在這時,隻聽前麵站著的方勝高呼道:“剿滅賊軍,凱旋而歸!”
後方士兵跟著高呼道:“剿滅賊軍,凱旋而歸!”
緊接著方勝高呼道:“雍王殿下,萬歲……”
這句口號,是士兵們平日裏喊得最多的,此刻自然熟落無比。
“雍王殿下,萬歲!”
聲音排山倒海,透露了出這支軍隊堅不可摧的抑製。
“出征!”
隨著趙延洵下達命令,方勝就按預定方案,開始命令軍隊開拔。
由每名百戶帶隊,所有人軍隊列為方陣,邁著整齊的步伐依次從點兵台前通過。
每通過一個方隊,下方都會傳來朝聖般的“萬歲”聲,而趙延洵要麽揮手致意,要麽直接出言勉力。
當所有隊伍離開後,方勝再度返回點將台前,稟告道:“王爺,臣也去了!”
“去吧,一定要小心謹慎!”趙延洵還是忍不住告誡。
“臣謹記!”
隨著方勝帶著軍隊遠去,原地便隻留趙延洵和一眾侍衛。
但這裏的安寧不會維持很久,因為一會兒就有汪成帥軍趕來,再過一會兒則是高正安所部。
三支軍隊依次向前開拔,相互之間距離不過三五裏,一旦有事他們可以快速支援。
再說趙延洵也不會閑著,他會交替監督大軍行進,關鍵作戰更會親自督戰。
之所以是督戰而非指揮,是因為趙延洵很清楚,自己不一定比這三位千戶更在行。
再說方勝一行,他們在往前行進時,保持了嚴整的陣型。
速度慢點兒無所謂,但務必要維持隊形,以備任何時候都能投入作戰。
整個隊伍,隻能沿著官道前行,別的地方雜草樹木叢生,其中蘊藏著危險。
事實上,在他們行進過程中,幾乎隨時都會遇到危險。
他們的隊伍實在太大,鬧出的動靜也大,招來喪屍很正常。
但隻要不形成屍潮,喪屍來多少就死多少。
關於行軍中對喪屍的擊殺,他們有成熟的處置步驟。
外圍士兵舉著大盾,內測是訓練有素的長槍兵,一個主防一個主攻而已。
說起來簡單,最關鍵在於配合,還牽涉到平時訓練,以及士兵之間的信任。
就這樣一路磕磕絆絆,方勝一行緩慢向前行進著,今天他計劃先前行三十裏,之後再決定是否直接圍城。
當然了,這一想法的前提是,他們行進過程中不會遭受阻擊。
事情走向,本就是難以預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