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看出來楊廣的態度,也不再說話。
這時,楊廣次子豫章王楊暕也上前湊熱鬧,說道:“阿耶,這黃明遠真是膽大妄為,區區一邊鎮小將,竟然敢支使阿耶,簡直不當人臣,他難道以為他在豐州還能比眾位賢臣更了解長安的局勢嗎?自以為微有寸功,便頤指氣使,飛揚跋扈,豈不是往後又是一個操、莽之流。”
這話說得過了。
“二弟慎言!”
楊廣也瞪了楊暕一眼,這小兒子越說越沒譜了。這個時候,當著眾人,怎麽能說出這種話來。
“自去給我反省一下,滾!”
楊暕訕訕然沒有說話,站起來又瞪了楊昭一眼,甩甩袖子,走了。
楊廣這時也看向了一直沒有說話的楊昭。
楊昭本來見眾人爭論激烈,想著暫不發表意見的,但楊廣指到他了,他也不能再隱藏了。
其實楊昭和楊廣的擔憂是一樣的,他並未真正領過軍,也不擅長軍略,若讓他選,他肯定是不讚同做一些自己沒有把握的事情。
但他同時也相信黃明遠的判斷。
楊昭想了想,開口說道:“兒子認為父親應當派人問詢一下大母,畢竟父親是否得以領軍看要看大父的意思。”
楊廣一愣,良久卻是點點頭。
楊昭一橫心,跪下說得:“兒臣其實也認為父親應該領軍。所謂術業有專攻,以人而定事。明遠長在北地,而又極善兵事,當此時也,若非有必勝之把握,不會胡亂上書的。昔日明遠以一己之力而斬都藍可汗,今突厥步迦可汗新統草原,不思休養生息,積蓄實力,而一意孤行,妄動幹戈,此天欲使其亡也。阿耶領天兵而至草原,一戰而定胡虜,必將名垂史書,萬民敬仰。到時領得勝之軍,挾破胡之大功,必可一舉而定太子位。”
眾人聽到這,張煚剛想上前反駁,郭衍一把拉住他。
楊廣又問道:“那聖人的身體。”
“阿耶,若是大父願意阿耶領軍,則大父身體必無恙也。若是不讓阿耶領軍,我們才應該早做打算。此番試探,大父身體情況盡知,除非大父無意改立阿耶為太子,自是另當別論。”
楊昭說得對,這是了解楊堅心思的最好機會。無論如何,自己不能將所有的一切完全放在聖人的身上。北上定胡,手握十餘萬大軍,自己怎麽也可以自保了。就是真的有什麽萬一,自己率軍南下,未必沒有機會。
楊廣摩挲著腰間的玉佩,瞬間便將此事利弊考慮了清楚,便轉身對眾人說道:“今日一事,孤不敢擅斷,還需入宮請示二聖,再做計較。”
張煚等人聽到這話,知道楊廣有了決斷,隻能訕訕然了離開。
楊廣獨留楊昭一人在書房內。
楊昭因為剛才的久跪,雙腿發麻,幾乎站不起來。又臉上盡是大汗,一副疲憊之狀。
楊廣看了楊昭這樣子,忍不住歎了口氣說道:“你這樣子,以後該怎麽辦啊。”
楊昭平日裏因為身體肥胖,且不擅長取悅二人,並不為楊廣和蕭妃所喜,二人對其,常有非議。今日見父親憐惜,楊昭也忍不住顫抖著哭訴道:“是兒子有錯,讓阿耶擔憂了。”
楊廣上前給他擦幹眼淚,看著兒子的樣子,比自己都要高了,小時候是多麽得討人喜歡。睿資天啟,令德夙聞。恭儉自居,仁柔愛人。而今不過才十七歲,正是最好的年華,卻要為如此疾病困擾。自己剛過而立之年,身體壯碩,還能再活好久,而長子難道又是下一個吳宣太子嗎?
楊廣想到自己的次子楊暕從小頑劣,雖然敏慧可稱,可也頗懷驕僣,有些難當大任。若是昭兒不在了,自己放心將天下交給二兒子······楊廣搖搖頭不去再想這些,眼下把眼前這關度過再說。
“明遠給你寫信了。”
這時楊廣已經沒有了慈父的麵容,而是一個即將登臨太子之位的諸侯王,任何微小的但可以影響他成功的事情,都是不可以放過的。
楊昭趕忙回道:“稟阿耶,沒有,北地軍務繁忙,明遠哪有時間給我寫信。”
“你不用擔心。我隻是想問問你為什麽對孤這次領軍北上這麽有信心。”
楊昭正色說道:“父親應該知道,明遠是不會說妄語的,他既然勸父親領軍,必已有了破敵之計。”
楊廣點點頭,楊昭說得沒錯,自己在這方麵也信任黃明遠。
擺擺手,楊廣讓楊昭離開,他自己還得再好好尋思一下。
楊昭剛走到門口,楊廣又叫住了楊昭,說道:“你三叔的事情,自是大崔氏作惡,跟小崔氏無關,你不可因為姑母有罪而惡其侄女。況且博陵崔氏是關東頂級門閥,我們自是要依仗一番。而崔弘度為檢校原州事,領行軍總管以備胡;崔弘升為襄州總管。二人所在皆南北倚為關中之要害,若是有事,當能大用,你這些日子要心裏有數。”
楊昭躬身一禮,答道:“兒子知矣。”便轉身離開。
看著離開的楊昭,楊昭更多的是擔憂兒子之間的關係。之前是自己病急亂投醫了,被謠言所蒙蔽,失了分寸。細細考量父親的行事作風,的確不會留這麽一個大的疏漏的。除非是想將自己支出長安,好使太子繼位。
但這幾乎是不可能的,憑自己現在的力量,隻要一封就國詔書就能讓自己返回揚州。何必再費如此大勁折騰,讓自己領著大軍,孤懸在外,平白製造動蕩危機呢?
想通了這些,楊廣也準備親自上書一封,乞求出戰了。父慈子孝,兒子為父親分憂,才是一個好劇本。況且若是自己這次領軍之後成為太子,恐怕以後就再也沒有機會領軍征戰了,還是得在軍中多培養一些勢力。
做完了這些,楊廣想著今日的事情,次子對長子的敵視讓他感到隱憂。自己雖然立誌奪取兄長的太子之位,卻希望兒子們兄友弟恭,和睦相處。但看今日之狀,若長子早逝,次子繼位,恐長子子孫無遺類也。
<a id="wzsy" href="http://m.beqege.cc">筆趣閣</a>
而且這中間還夾雜著一個黃明遠,黃明遠和長子的關係毋庸置疑,二人情若骨肉,非等閑視之。若是長子與次子相鬥,恐黃明遠又是一個高熲啊。
可次子不是自己,他鬥不過黃明遠。
楊廣揉了揉腦袋,不願再去想這些煩憂。
今日之因,明日之果,終有一日會有兌現的時候。
這時,楊廣次子豫章王楊暕也上前湊熱鬧,說道:“阿耶,這黃明遠真是膽大妄為,區區一邊鎮小將,竟然敢支使阿耶,簡直不當人臣,他難道以為他在豐州還能比眾位賢臣更了解長安的局勢嗎?自以為微有寸功,便頤指氣使,飛揚跋扈,豈不是往後又是一個操、莽之流。”
這話說得過了。
“二弟慎言!”
楊廣也瞪了楊暕一眼,這小兒子越說越沒譜了。這個時候,當著眾人,怎麽能說出這種話來。
“自去給我反省一下,滾!”
楊暕訕訕然沒有說話,站起來又瞪了楊昭一眼,甩甩袖子,走了。
楊廣這時也看向了一直沒有說話的楊昭。
楊昭本來見眾人爭論激烈,想著暫不發表意見的,但楊廣指到他了,他也不能再隱藏了。
其實楊昭和楊廣的擔憂是一樣的,他並未真正領過軍,也不擅長軍略,若讓他選,他肯定是不讚同做一些自己沒有把握的事情。
但他同時也相信黃明遠的判斷。
楊昭想了想,開口說道:“兒子認為父親應當派人問詢一下大母,畢竟父親是否得以領軍看要看大父的意思。”
楊廣一愣,良久卻是點點頭。
楊昭一橫心,跪下說得:“兒臣其實也認為父親應該領軍。所謂術業有專攻,以人而定事。明遠長在北地,而又極善兵事,當此時也,若非有必勝之把握,不會胡亂上書的。昔日明遠以一己之力而斬都藍可汗,今突厥步迦可汗新統草原,不思休養生息,積蓄實力,而一意孤行,妄動幹戈,此天欲使其亡也。阿耶領天兵而至草原,一戰而定胡虜,必將名垂史書,萬民敬仰。到時領得勝之軍,挾破胡之大功,必可一舉而定太子位。”
眾人聽到這,張煚剛想上前反駁,郭衍一把拉住他。
楊廣又問道:“那聖人的身體。”
“阿耶,若是大父願意阿耶領軍,則大父身體必無恙也。若是不讓阿耶領軍,我們才應該早做打算。此番試探,大父身體情況盡知,除非大父無意改立阿耶為太子,自是另當別論。”
楊昭說得對,這是了解楊堅心思的最好機會。無論如何,自己不能將所有的一切完全放在聖人的身上。北上定胡,手握十餘萬大軍,自己怎麽也可以自保了。就是真的有什麽萬一,自己率軍南下,未必沒有機會。
楊廣摩挲著腰間的玉佩,瞬間便將此事利弊考慮了清楚,便轉身對眾人說道:“今日一事,孤不敢擅斷,還需入宮請示二聖,再做計較。”
張煚等人聽到這話,知道楊廣有了決斷,隻能訕訕然了離開。
楊廣獨留楊昭一人在書房內。
楊昭因為剛才的久跪,雙腿發麻,幾乎站不起來。又臉上盡是大汗,一副疲憊之狀。
楊廣看了楊昭這樣子,忍不住歎了口氣說道:“你這樣子,以後該怎麽辦啊。”
楊昭平日裏因為身體肥胖,且不擅長取悅二人,並不為楊廣和蕭妃所喜,二人對其,常有非議。今日見父親憐惜,楊昭也忍不住顫抖著哭訴道:“是兒子有錯,讓阿耶擔憂了。”
楊廣上前給他擦幹眼淚,看著兒子的樣子,比自己都要高了,小時候是多麽得討人喜歡。睿資天啟,令德夙聞。恭儉自居,仁柔愛人。而今不過才十七歲,正是最好的年華,卻要為如此疾病困擾。自己剛過而立之年,身體壯碩,還能再活好久,而長子難道又是下一個吳宣太子嗎?
楊廣想到自己的次子楊暕從小頑劣,雖然敏慧可稱,可也頗懷驕僣,有些難當大任。若是昭兒不在了,自己放心將天下交給二兒子······楊廣搖搖頭不去再想這些,眼下把眼前這關度過再說。
“明遠給你寫信了。”
這時楊廣已經沒有了慈父的麵容,而是一個即將登臨太子之位的諸侯王,任何微小的但可以影響他成功的事情,都是不可以放過的。
楊昭趕忙回道:“稟阿耶,沒有,北地軍務繁忙,明遠哪有時間給我寫信。”
“你不用擔心。我隻是想問問你為什麽對孤這次領軍北上這麽有信心。”
楊昭正色說道:“父親應該知道,明遠是不會說妄語的,他既然勸父親領軍,必已有了破敵之計。”
楊廣點點頭,楊昭說得沒錯,自己在這方麵也信任黃明遠。
擺擺手,楊廣讓楊昭離開,他自己還得再好好尋思一下。
楊昭剛走到門口,楊廣又叫住了楊昭,說道:“你三叔的事情,自是大崔氏作惡,跟小崔氏無關,你不可因為姑母有罪而惡其侄女。況且博陵崔氏是關東頂級門閥,我們自是要依仗一番。而崔弘度為檢校原州事,領行軍總管以備胡;崔弘升為襄州總管。二人所在皆南北倚為關中之要害,若是有事,當能大用,你這些日子要心裏有數。”
楊昭躬身一禮,答道:“兒子知矣。”便轉身離開。
看著離開的楊昭,楊昭更多的是擔憂兒子之間的關係。之前是自己病急亂投醫了,被謠言所蒙蔽,失了分寸。細細考量父親的行事作風,的確不會留這麽一個大的疏漏的。除非是想將自己支出長安,好使太子繼位。
但這幾乎是不可能的,憑自己現在的力量,隻要一封就國詔書就能讓自己返回揚州。何必再費如此大勁折騰,讓自己領著大軍,孤懸在外,平白製造動蕩危機呢?
想通了這些,楊廣也準備親自上書一封,乞求出戰了。父慈子孝,兒子為父親分憂,才是一個好劇本。況且若是自己這次領軍之後成為太子,恐怕以後就再也沒有機會領軍征戰了,還是得在軍中多培養一些勢力。
做完了這些,楊廣想著今日的事情,次子對長子的敵視讓他感到隱憂。自己雖然立誌奪取兄長的太子之位,卻希望兒子們兄友弟恭,和睦相處。但看今日之狀,若長子早逝,次子繼位,恐長子子孫無遺類也。
<a id="wzsy" href="http://m.beqege.cc">筆趣閣</a>
而且這中間還夾雜著一個黃明遠,黃明遠和長子的關係毋庸置疑,二人情若骨肉,非等閑視之。若是長子與次子相鬥,恐黃明遠又是一個高熲啊。
可次子不是自己,他鬥不過黃明遠。
楊廣揉了揉腦袋,不願再去想這些煩憂。
今日之因,明日之果,終有一日會有兌現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