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昭出宮之後,立刻前往大理寺。現在整個大理寺都歸他管轄,楊弘和趙綽也都要受他的轄製。
原本楊弘對此事根本不上心,一應事務全交給趙綽,隻在一邊當個看客,哪怕被楊堅問責。楊弘是個老狐狸,寧肯什麽都查不出被楊堅責罰無能,也不願參和進去,陷入其中。
隻是現在楊昭領了此事,他便不能再穩坐了。一來楊昭的身份不同;二來主辦和幫辦的身份自然是不一樣的。
楊昭除了有刑部、大理寺支持,手上還調動了一批左衛府軍,倒是天時地利人和都給占了。
趙綽見到楊昭,一副心中有愧的樣子。他是大理寺卿,案子在他手裏辦成這個樣子,的確是不好看。
楊昭倒是平易近人慣了,並不怪罪趙綽,反而對其以禮相待。趙綽是老臣,對待他們楊昭早就是得心應手。
雖然趙綽、楊弘都是楊昭名義上的副手,但一個案子不會用三個人來辦。既然楊昭主辦,二人也就是在需要的時候出現,為此趙綽向楊昭推薦了大理寺主簿陳孝意和大理寺評事狄孝緒、柴孝和三人佐助楊昭。
狄孝緒是並州太原人,祖父是北齊安西將軍涇州刺史朱陽縣開國子狄湛,年不過二十餘歲。狄孝緒在貞觀年間做過尚書左丞、散騎常侍,他的父祖包括他自己都不怎麽出名,但其孫就是大名鼎鼎的狄仁傑。
與之相比,柴孝和出身不顯,年歲最少,也最不顯山漏水。
楊昭也樂得趙綽將所有事情就交給他,至少不讓他有掣肘。他的謀士黃明襄去淮南了,身邊連個討論的人都沒有。
黃明襄也是接到兄長讓他躲出去的信,這才連忙以遊學的名義遠赴淮南的。
楊昭本身並不善於查案,但他對趙綽的人品還是極信任的,對於趙綽留下的陳孝意、狄孝緒、柴孝和三人都很信任。
楊昭聽完整個案子之後,便和三人討論案情,這時身份最低的柴孝和忽然說道:“王爺,既然諸路都不通,我等為何不從吐奚子柔的關係查起。”
<a href="http://m.xiaoshuting.la" id="wzsy">xiaoshuting.la</a>
楊昭示意柴孝和繼續說下去。
“王爺,現在所有的證據都指向漢王,若是我們再沿著這些舊線索查下去,肯定得到了還是已知的東西,被人牽著鼻子走。既然此次刺殺和指證的核心是吐奚子柔,我們何不從他本人查起。吐奚子柔要籌謀一場這麽大規模的截殺,可不是一天兩天的事。”
楊昭聽了一喜,忙說道:“宗治(柴孝和)此言大善。”
柴孝和後世沒什麽事跡,不過後來是李密的第一肱股之臣,曾勸說李密奇襲關中。
這時陳孝意也說道:“王爺,在下總覺得這個案子有問題。先是吐奚子柔,他的家人去哪裏了?他若是真是被漢王指使,既然可以為漢王做這種大逆不道之事,可謂是漢王的心腹,那為什麽當日事敗他不自殺,後來又供出漢王?吐奚子柔和薛幹乙提死時為什麽會看起來很安詳,尤其是薛幹乙提,難道是為漢王甘心身死族滅,到最後還安然而逝?最後再說張從珂,既然吐奚子柔事發,漢王要斷尾求生,為什麽不提前處置了他,還讓他留著與漢王的密信?還有,賊人截殺大理寺官差時,為什麽不殺光所有人,反而讓官差帶著密信回來了······”
陳孝意沒有再接著說下去。
楊昭若有所思的說道:“仁誌認為這是有人在故意陷害漢王?”
陳孝意沒有回答,但楊昭有些明了。
陳孝意接著說道:“之前趙公就曾說過,這案子查的太順利了,幾乎沒費什麽勁,很有古怪。而現在我們拿到證據之後,所有的證人又都死了,證據確鑿,但卻沒查下去的路了。若是這其中沒有人操縱,我卻是不信的。”
說著陳孝意看向楊昭。
能操縱此事的其實也沒有幾個人,大體都是皇室的核心中人,甚至連宰輔也不一定做到。所以陳孝意要看楊昭是否有查下去的決心。
楊昭看著三人說道:“不管此事如何,孤都要一查到底。這是我的決心,也是太子的決心。”
陳孝意等人點點頭。楊昭的話很有意思,太子的決心,說明太子是不怕此事被查的。
最後楊昭安排陳孝意繼續查吐奚子柔被殺一案;狄孝緒去查大理寺官差直羅城被殺一案;而派柴孝和去查吐奚子柔和張從珂的人際關係。
三人都不過二十餘歲,倒是顯得初生牛犢不怕虎。誰也想不到,轟轟烈烈的仁壽第一大案就從這三個人手中拉開。
送走三人,楊昭也是頭疼。
往日習慣了有事問黃明襄,今明襄不在,誰為我籌謀啊。
楊昭是相信楊廣的話的,楊廣沒必要騙他。但既然不是楊廣,那幕後之人會是誰呢?四叔,亦或者大父。現在的楊昭經過這些日子的磨礪,早就不是當初那個春光明媚的少年。他知世間疾苦,亦知心中貪欲。
陳孝意三人很快都有了進展。
先是陳孝意這邊,他查到當日給吐奚子柔送飯的獄卒根本不知情,隻是被人脅迫收買的。事後,他的家人也全被滅口。
不過收買者的手段似乎並不妥當,竟然露了行蹤,很快陳孝意順藤摸瓜,找到了這個行凶之人,不過此人卻在抓捕的過程中死了。
剛找到的線索又斷了,不過天無絕人之路,卻是大理寺一個老衙役突然認出了此人。老衙役指認此人竟然曾是原薛國公長孫覽家的仆人,為人貪花好色,曾經打傷過他的兒子,所以他一直不曾忘記過他。
陳孝意一驚,此人正是因為在青樓喝花酒才暴露的行蹤,不過那老衙役說得事情真假不知,但死者的身份他卻是不敢作偽的。
陳孝意馬上又令人徹查此事,發現這人真的出自長孫覽的府上。隻不過後來他作為長孫府娘子的陪嫁,成了蜀王楊秀的家丁,再然後他就意外去世了。
這個發現令人瞠目結舌。
一個死去多年的人突然成了凶手,而且此人似乎跟漢王沒什麽關係,反而跟蜀王的牽扯更大。
又牽連出一位王爺,陳孝意也不敢擅自決定了。
原本楊弘對此事根本不上心,一應事務全交給趙綽,隻在一邊當個看客,哪怕被楊堅問責。楊弘是個老狐狸,寧肯什麽都查不出被楊堅責罰無能,也不願參和進去,陷入其中。
隻是現在楊昭領了此事,他便不能再穩坐了。一來楊昭的身份不同;二來主辦和幫辦的身份自然是不一樣的。
楊昭除了有刑部、大理寺支持,手上還調動了一批左衛府軍,倒是天時地利人和都給占了。
趙綽見到楊昭,一副心中有愧的樣子。他是大理寺卿,案子在他手裏辦成這個樣子,的確是不好看。
楊昭倒是平易近人慣了,並不怪罪趙綽,反而對其以禮相待。趙綽是老臣,對待他們楊昭早就是得心應手。
雖然趙綽、楊弘都是楊昭名義上的副手,但一個案子不會用三個人來辦。既然楊昭主辦,二人也就是在需要的時候出現,為此趙綽向楊昭推薦了大理寺主簿陳孝意和大理寺評事狄孝緒、柴孝和三人佐助楊昭。
狄孝緒是並州太原人,祖父是北齊安西將軍涇州刺史朱陽縣開國子狄湛,年不過二十餘歲。狄孝緒在貞觀年間做過尚書左丞、散騎常侍,他的父祖包括他自己都不怎麽出名,但其孫就是大名鼎鼎的狄仁傑。
與之相比,柴孝和出身不顯,年歲最少,也最不顯山漏水。
楊昭也樂得趙綽將所有事情就交給他,至少不讓他有掣肘。他的謀士黃明襄去淮南了,身邊連個討論的人都沒有。
黃明襄也是接到兄長讓他躲出去的信,這才連忙以遊學的名義遠赴淮南的。
楊昭本身並不善於查案,但他對趙綽的人品還是極信任的,對於趙綽留下的陳孝意、狄孝緒、柴孝和三人都很信任。
楊昭聽完整個案子之後,便和三人討論案情,這時身份最低的柴孝和忽然說道:“王爺,既然諸路都不通,我等為何不從吐奚子柔的關係查起。”
<a href="http://m.xiaoshuting.la" id="wzsy">xiaoshuting.la</a>
楊昭示意柴孝和繼續說下去。
“王爺,現在所有的證據都指向漢王,若是我們再沿著這些舊線索查下去,肯定得到了還是已知的東西,被人牽著鼻子走。既然此次刺殺和指證的核心是吐奚子柔,我們何不從他本人查起。吐奚子柔要籌謀一場這麽大規模的截殺,可不是一天兩天的事。”
楊昭聽了一喜,忙說道:“宗治(柴孝和)此言大善。”
柴孝和後世沒什麽事跡,不過後來是李密的第一肱股之臣,曾勸說李密奇襲關中。
這時陳孝意也說道:“王爺,在下總覺得這個案子有問題。先是吐奚子柔,他的家人去哪裏了?他若是真是被漢王指使,既然可以為漢王做這種大逆不道之事,可謂是漢王的心腹,那為什麽當日事敗他不自殺,後來又供出漢王?吐奚子柔和薛幹乙提死時為什麽會看起來很安詳,尤其是薛幹乙提,難道是為漢王甘心身死族滅,到最後還安然而逝?最後再說張從珂,既然吐奚子柔事發,漢王要斷尾求生,為什麽不提前處置了他,還讓他留著與漢王的密信?還有,賊人截殺大理寺官差時,為什麽不殺光所有人,反而讓官差帶著密信回來了······”
陳孝意沒有再接著說下去。
楊昭若有所思的說道:“仁誌認為這是有人在故意陷害漢王?”
陳孝意沒有回答,但楊昭有些明了。
陳孝意接著說道:“之前趙公就曾說過,這案子查的太順利了,幾乎沒費什麽勁,很有古怪。而現在我們拿到證據之後,所有的證人又都死了,證據確鑿,但卻沒查下去的路了。若是這其中沒有人操縱,我卻是不信的。”
說著陳孝意看向楊昭。
能操縱此事的其實也沒有幾個人,大體都是皇室的核心中人,甚至連宰輔也不一定做到。所以陳孝意要看楊昭是否有查下去的決心。
楊昭看著三人說道:“不管此事如何,孤都要一查到底。這是我的決心,也是太子的決心。”
陳孝意等人點點頭。楊昭的話很有意思,太子的決心,說明太子是不怕此事被查的。
最後楊昭安排陳孝意繼續查吐奚子柔被殺一案;狄孝緒去查大理寺官差直羅城被殺一案;而派柴孝和去查吐奚子柔和張從珂的人際關係。
三人都不過二十餘歲,倒是顯得初生牛犢不怕虎。誰也想不到,轟轟烈烈的仁壽第一大案就從這三個人手中拉開。
送走三人,楊昭也是頭疼。
往日習慣了有事問黃明襄,今明襄不在,誰為我籌謀啊。
楊昭是相信楊廣的話的,楊廣沒必要騙他。但既然不是楊廣,那幕後之人會是誰呢?四叔,亦或者大父。現在的楊昭經過這些日子的磨礪,早就不是當初那個春光明媚的少年。他知世間疾苦,亦知心中貪欲。
陳孝意三人很快都有了進展。
先是陳孝意這邊,他查到當日給吐奚子柔送飯的獄卒根本不知情,隻是被人脅迫收買的。事後,他的家人也全被滅口。
不過收買者的手段似乎並不妥當,竟然露了行蹤,很快陳孝意順藤摸瓜,找到了這個行凶之人,不過此人卻在抓捕的過程中死了。
剛找到的線索又斷了,不過天無絕人之路,卻是大理寺一個老衙役突然認出了此人。老衙役指認此人竟然曾是原薛國公長孫覽家的仆人,為人貪花好色,曾經打傷過他的兒子,所以他一直不曾忘記過他。
陳孝意一驚,此人正是因為在青樓喝花酒才暴露的行蹤,不過那老衙役說得事情真假不知,但死者的身份他卻是不敢作偽的。
陳孝意馬上又令人徹查此事,發現這人真的出自長孫覽的府上。隻不過後來他作為長孫府娘子的陪嫁,成了蜀王楊秀的家丁,再然後他就意外去世了。
這個發現令人瞠目結舌。
一個死去多年的人突然成了凶手,而且此人似乎跟漢王沒什麽關係,反而跟蜀王的牽扯更大。
又牽連出一位王爺,陳孝意也不敢擅自決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