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和睦,反應到政務上,人心也順暢不少。
今年從四月份開始,豐州便開始了有序的耕種。不像去年那樣耕種的無序,今年無論是小麥還是黍、稷都是根據地理條件有規劃的種植。
為了增加土地肥力,黃明遠開始在豐州推廣漚肥。
中國古代一直有給土地施肥的習慣。《詩經·周頌》中有“荼蓼朽止,黍稷茂止”的詩句,說明西周時已認識到雜草腐爛後的肥田作用。漢代以後,包括溷肥(廁所人糞尿)、廄肥(牲畜糞肥)、蠶矢(蠶糞)及其它排泄物、碎骨等肥料已經充分使用。
《齊民要術》總結了“糞大水勤”,首次出現了利用牛糞製造堆肥的“踏糞法”的記載,但肥料的使用都是老農根據經驗來發揮的,並沒有完全成體係。
黃明遠命人在各地挖坑漚肥。把糞肥及動物尿液、動物內髒及下腳料、骨頭(粉)、蹄角、疏菜下腳、豆角殼、淘米水、草木灰等,分別埋到坑中,進行漚製、發酵、腐熟,便能成肥。
這種方法非常簡單,將坑中用來漚肥的材料加水充分浸沒,有些幹料要多加水脹泡,並且水要有部分餘量,然後將蓋子蓋好並略為旋好,並留有透氣餘地。夏天溫度高發酵容易,一般一到兩個月即可漚好;冬天漚肥,則應漚至來年開春使用。
為了應對植物缺乏氮、磷、鉀不同的肥料,黃明遠還分別發明了不同的肥料。漚製動物內髒及下腳料、骨頭(粉)、蹄角,便能得到上好的磷鉀;漚製草木灰,則能得到上好的鉀肥;漚製糞肥及動物尿液,不僅能夠補充植物需要的主要元素,還能補充植物必須的重金屬及稀有元素。
很快,豐州便建立了大批的漚肥中心,整個豐州大人、小孩都到處拾糞,撿垃圾,甚至連草木灰都不放過。甚至有的地方還打出口號,“人人漚肥,田田施肥”,倒整的像一場規模宏大的運動。
豐州大小官員看到這場麵都是無比欣喜,今年秋來,想來會是個大豐收。
黃明遠還在水力灌溉發達的九原地區和天德城西的低窪地區種植了水稻,倒是讓所有人大開眼界。
往日這水稻最少也要生長在淮河以南,沒聽說陰山以南天寒地凍的也會有水稻。
黃明遠聽了對其嗤之以鼻,不知道在中國最好吃的水稻是東北水稻嗎,到了二十一世紀誰會吃南方水稻?都是東北大米供應全國,既然東北可以,陰山也可以。
<a id="wzsy" href="http://m.xiaoshuting.la">小書亭</a>
幸虧黃明遠上輩子出身農村,沒少種地,所以也對栽種有所研究。現在肯定是沒有早熟稻,但稻子的適宜生存時間還是不變的。而且水稻稻根生長的最適土溫超過三十五度便會生長受阻,加速衰老,吸收能力下降;超過三十七度顯著衰退。而陰山地區到了夏季也是炎熱,但反而不會超過三十五度的高溫。
黃明遠又從北地尋覓稻種,使其勉強能夠適應北地的生活環境。
眾人半信半疑的將這些稻種種下,都覺得是瞎胡鬧,誰也不敢相信是黃明遠下令去種的。使君是個多睿智的人啊,怎麽會下這種看起來有些愚蠢的命令。
老齊頭是曹州人,種了三十多年的地了,也是個種田好手。
來到豐州之後,因為擅長種地,被屯墾團任命為所在屯墾營的農長。屯墾營除了是輔兵,重要作用就是屯田,因此黃明遠特意設置了農長一職,任命那些長期種地的老農民擔任此職,就是希望術業有專攻,不要讓外行指揮內行。
來豐州這些日子,老齊頭待得別提有多舒心。倒不是做了這個一營的農長,那不過是個領著眾人種地的活計,有什麽值得驕傲的。讓他舒心的是這裏跟曹州不一樣,都是好官。總管貴人心憂他們老百姓不容易,那是愛民如子,他們再也不用過曹州的苦日子了。
隻是這兩日老齊頭看著這田地裏的莊稼,滿是憂心。
前段時間去縣裏,屯墾司馬就下傳了總管府的鈞令,讓他們今年種稻子。這天可憐見,他種了幾十年的地了,什麽時候北方可以種稻子了,真是瞎胡搞。
但是這是總管府的命令,他們也無法違抗,可是更令老齊頭無法接受的是要在清明之後就把這些稻種種了。他真想抓著這群人的衣領問問,難道他們不知道要在芒種種稻子嗎?
看著這些新栽種的稻田,老齊頭滿是眩暈,要是今年顆粒無收該怎麽辦?
不少其他種地的老把頭也議論紛紛,眾人倒是不認為英明神武的黃明遠會下這種荒謬的命令,反而認為是下邊的官吏私自做主,敗壞總管府的名聲。
“走,咱們得告訴總管貴人去,不能讓這些下邊的小吏敗壞總管貴人的名聲。”
···········································································
眾人議論紛紛,在總管府內,榮毗早就來找黃明遠的麻煩。
“黃使君,你不會不知道‘五月節,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矣’吧?”
看到榮毗一副憤怒的樣子,黃明遠眼皮也不翻,繼續坐定喝茶。
“黃使君,芒種時節,有芒的稻子可種,這是連普通的老百姓都知道的道理,可是使君卻枉顧這些前例,下令讓四月就開始種植稻子,若是明年這些稻子顆粒無收該怎麽辦?”
黃明遠當然知道什麽情況,他把杯子放下說道:“榮長史,你且放平靜下來,這不是也沒出什麽問題嗎?”
“黃使君,若是鬧出亂子就晚了。對老百姓來說,糧食大於天。”
黃明遠的不以為意更讓榮毗發怒,因此說起話來也不怎麽客氣起來。
黃明遠笑著說道:“榮長史莫要一副問罪於人的樣子,這不是還沒有什麽糟糕的後果嗎?再說不過是幾十頃土地,就是真的絕種了,豐州還撐得住。”
說著卻是端茶送客,不想再和榮毗糾纏。
榮毗說得都不錯,但後世北地的水稻的確都是四月份種,華北地區的單季稻甚至要求清明種植,四月底五月初移栽(如條件允許,還可在穀雨移栽),所以黃明遠的安排並不是無的放矢。
當然也可能會有偏差,但若是成功了,豐州就能產米了,這個代價是值得的。
黃明遠坐在那裏喝著茶,忽然陳遠帶著吳增、皇甫惟急匆匆地趕來,言有要事向黃明遠匯報。
今年從四月份開始,豐州便開始了有序的耕種。不像去年那樣耕種的無序,今年無論是小麥還是黍、稷都是根據地理條件有規劃的種植。
為了增加土地肥力,黃明遠開始在豐州推廣漚肥。
中國古代一直有給土地施肥的習慣。《詩經·周頌》中有“荼蓼朽止,黍稷茂止”的詩句,說明西周時已認識到雜草腐爛後的肥田作用。漢代以後,包括溷肥(廁所人糞尿)、廄肥(牲畜糞肥)、蠶矢(蠶糞)及其它排泄物、碎骨等肥料已經充分使用。
《齊民要術》總結了“糞大水勤”,首次出現了利用牛糞製造堆肥的“踏糞法”的記載,但肥料的使用都是老農根據經驗來發揮的,並沒有完全成體係。
黃明遠命人在各地挖坑漚肥。把糞肥及動物尿液、動物內髒及下腳料、骨頭(粉)、蹄角、疏菜下腳、豆角殼、淘米水、草木灰等,分別埋到坑中,進行漚製、發酵、腐熟,便能成肥。
這種方法非常簡單,將坑中用來漚肥的材料加水充分浸沒,有些幹料要多加水脹泡,並且水要有部分餘量,然後將蓋子蓋好並略為旋好,並留有透氣餘地。夏天溫度高發酵容易,一般一到兩個月即可漚好;冬天漚肥,則應漚至來年開春使用。
為了應對植物缺乏氮、磷、鉀不同的肥料,黃明遠還分別發明了不同的肥料。漚製動物內髒及下腳料、骨頭(粉)、蹄角,便能得到上好的磷鉀;漚製草木灰,則能得到上好的鉀肥;漚製糞肥及動物尿液,不僅能夠補充植物需要的主要元素,還能補充植物必須的重金屬及稀有元素。
很快,豐州便建立了大批的漚肥中心,整個豐州大人、小孩都到處拾糞,撿垃圾,甚至連草木灰都不放過。甚至有的地方還打出口號,“人人漚肥,田田施肥”,倒整的像一場規模宏大的運動。
豐州大小官員看到這場麵都是無比欣喜,今年秋來,想來會是個大豐收。
黃明遠還在水力灌溉發達的九原地區和天德城西的低窪地區種植了水稻,倒是讓所有人大開眼界。
往日這水稻最少也要生長在淮河以南,沒聽說陰山以南天寒地凍的也會有水稻。
黃明遠聽了對其嗤之以鼻,不知道在中國最好吃的水稻是東北水稻嗎,到了二十一世紀誰會吃南方水稻?都是東北大米供應全國,既然東北可以,陰山也可以。
<a id="wzsy" href="http://m.xiaoshuting.la">小書亭</a>
幸虧黃明遠上輩子出身農村,沒少種地,所以也對栽種有所研究。現在肯定是沒有早熟稻,但稻子的適宜生存時間還是不變的。而且水稻稻根生長的最適土溫超過三十五度便會生長受阻,加速衰老,吸收能力下降;超過三十七度顯著衰退。而陰山地區到了夏季也是炎熱,但反而不會超過三十五度的高溫。
黃明遠又從北地尋覓稻種,使其勉強能夠適應北地的生活環境。
眾人半信半疑的將這些稻種種下,都覺得是瞎胡鬧,誰也不敢相信是黃明遠下令去種的。使君是個多睿智的人啊,怎麽會下這種看起來有些愚蠢的命令。
老齊頭是曹州人,種了三十多年的地了,也是個種田好手。
來到豐州之後,因為擅長種地,被屯墾團任命為所在屯墾營的農長。屯墾營除了是輔兵,重要作用就是屯田,因此黃明遠特意設置了農長一職,任命那些長期種地的老農民擔任此職,就是希望術業有專攻,不要讓外行指揮內行。
來豐州這些日子,老齊頭待得別提有多舒心。倒不是做了這個一營的農長,那不過是個領著眾人種地的活計,有什麽值得驕傲的。讓他舒心的是這裏跟曹州不一樣,都是好官。總管貴人心憂他們老百姓不容易,那是愛民如子,他們再也不用過曹州的苦日子了。
隻是這兩日老齊頭看著這田地裏的莊稼,滿是憂心。
前段時間去縣裏,屯墾司馬就下傳了總管府的鈞令,讓他們今年種稻子。這天可憐見,他種了幾十年的地了,什麽時候北方可以種稻子了,真是瞎胡搞。
但是這是總管府的命令,他們也無法違抗,可是更令老齊頭無法接受的是要在清明之後就把這些稻種種了。他真想抓著這群人的衣領問問,難道他們不知道要在芒種種稻子嗎?
看著這些新栽種的稻田,老齊頭滿是眩暈,要是今年顆粒無收該怎麽辦?
不少其他種地的老把頭也議論紛紛,眾人倒是不認為英明神武的黃明遠會下這種荒謬的命令,反而認為是下邊的官吏私自做主,敗壞總管府的名聲。
“走,咱們得告訴總管貴人去,不能讓這些下邊的小吏敗壞總管貴人的名聲。”
···········································································
眾人議論紛紛,在總管府內,榮毗早就來找黃明遠的麻煩。
“黃使君,你不會不知道‘五月節,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矣’吧?”
看到榮毗一副憤怒的樣子,黃明遠眼皮也不翻,繼續坐定喝茶。
“黃使君,芒種時節,有芒的稻子可種,這是連普通的老百姓都知道的道理,可是使君卻枉顧這些前例,下令讓四月就開始種植稻子,若是明年這些稻子顆粒無收該怎麽辦?”
黃明遠當然知道什麽情況,他把杯子放下說道:“榮長史,你且放平靜下來,這不是也沒出什麽問題嗎?”
“黃使君,若是鬧出亂子就晚了。對老百姓來說,糧食大於天。”
黃明遠的不以為意更讓榮毗發怒,因此說起話來也不怎麽客氣起來。
黃明遠笑著說道:“榮長史莫要一副問罪於人的樣子,這不是還沒有什麽糟糕的後果嗎?再說不過是幾十頃土地,就是真的絕種了,豐州還撐得住。”
說著卻是端茶送客,不想再和榮毗糾纏。
榮毗說得都不錯,但後世北地的水稻的確都是四月份種,華北地區的單季稻甚至要求清明種植,四月底五月初移栽(如條件允許,還可在穀雨移栽),所以黃明遠的安排並不是無的放矢。
當然也可能會有偏差,但若是成功了,豐州就能產米了,這個代價是值得的。
黃明遠坐在那裏喝著茶,忽然陳遠帶著吳增、皇甫惟急匆匆地趕來,言有要事向黃明遠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