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白岩城的當夜,從遼東城送來的詔書就送到黃明遠的桌案上,天子急詔,十萬火急。
黃明遠的心不禁地沉了下來,這個時候能驚動楊廣的事情,怕是楊玄感叛亂事發了。今年出征高句麗的月份比曆史上早了一個月左右,而楊玄感的造反竟然也同樣早了一個月。
楊玄感的叛亂,意味著大隋統治階層開始出現崩塌,這個帝國才真正走向了滅亡。
誠然現在滅亡高句麗最後的時機,但是沒人會安下心來留在遼東。楊廣急召自己,怕是也要讓自己返回中原平叛的。
黃明遠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大腦飛速旋轉,思索著形勢。
遼東打到這種地步,若是就此放棄,那實在太可惜了,但自己是一定要回中原的。現在最好的辦法是有人能夠穩定遼東的局勢,然後等待自己再次返回遼東。
黃明遠著急返回遼東城,便將軍隊全部交給陳遠,令其統帥,鎮守白岩城,等待下一步命令。而返回中原,至少要有一支強兵,黃明遠乃下令左武衛所部騎兵連夜集結,向遼東城進發。
而黃明遠本人,根本顧不上休息,便帶著衛隊數百人往遼東城而去。
黃明遠現在最擔心的是北麵的新城和蓋牟城是否拿下。隻有攻破這兩個地方,才能算是全取了遼河平原,而隋軍的防線也能就此往外推到白岩城、木底城、小遼水一線,有了足夠的回旋餘地。
五月十二日,黃明遠返回遼東城。
此時天子楊廣正急得火燒眉毛。
進入城中,黃明遠正好遇到了前來迎接他的李景。李景在蓋牟城,比白岩城的路程要近一些。
李景給黃明遠帶來的消息並不算多好,李景所部已經攻克了蓋牟城,但是卻沒能攻破新城。
李景所部五萬人馬自離開遼東城之後,便直奔蓋牟城而去。
蓋牟城與新城分別在小遼水兩岸,互為掎角之勢,水麵上有浮橋相互連通。李景所部從南麵趕來,便準備先攻打蓋牟城。
蓋牟城主將戴笠篷,為人極富謀略。蓋牟城可以說是高句麗西北麵的門戶,因此為必守此地。蓋牟城城中有一萬人,背後的新城有兩萬人。與之相比,李景的五萬人馬並不占絕對的優勢。
高句麗在蓋牟城中存了整整十萬石軍糧,這對兩邊的軍隊來說都是十足的誘惑,當然對於隋軍來說也很危險。
李景很清楚,有新城源源不斷的支持,隋軍很難攻破蓋牟城。要想攻破蓋牟城要做到兩點,一是切斷浮橋,二是將城中的高句麗軍隊引出來。
李景雖長於軍旅,並不是一個愛冒險的人。
他在距離蓋牟城五裏地的地方安營紮寨,而不是直接發動攻擊。
李景望著前方不遠處的地方? 便是蓋牟城的城牆,高大的城牆之上插滿了旌旗? 站滿了高句麗的士兵。
城中守將戴笠篷也很清楚自己的兵力遠遜色於對方,因此選擇堅守城池,絕不出戰。
李景派遣十數人在陣前罵戰,從戴笠篷的閨女罵到他祖宗十九代? 可是這戴笠篷是打定了主意做這個縮頭烏龜,任憑隋軍罵破了天也不出戰。
<a href="https://m.ranwen.la" id="wzsy">ranwen.la</a>
城裏依舊是沒有動靜? 隻有強攻這一個辦法了。
李景終於下達了攻城的命令? 隋軍在此等待的時間越長? 最後失敗的幾率就越大? 所以李景隻得選擇強攻的方式拿下蓋牟城。
李景本來以為? 憑借隋軍的兵力、裝備優勢? 蓋牟城很快就會攻下來? 但在進攻了半個時辰以後,李景便不得不放棄了強攻的想法。蓋牟城的城牆依托山勢而建? 實在太高,很多的士兵爬到雲梯的最高處依舊夠不到城頭? 沒等隋軍士兵想出辦法,高句麗的士兵早就把準備好的石塊、木頭、狼牙板砸在了隋軍的頭上? 隋軍的傷亡瞬間上升。
這樣打下去,最後肯定沒有好結果。
李景馬上下達了停止進攻的命令? 本來兵力就不多,這樣打下去很快隋軍就隻能撤退了。
麵對蓋牟城堅固的防守和死傷無數的隋軍,李景的心裏開始打起來算盤,還是先截斷浮橋,再全麵圍城吧。
李景在蓋牟城外待了十多日,隋軍的水師終於從遼東城逆流而上,來到了蓋牟城外。隋軍水師派遣了二十多艘火船,逆流而上,向浮橋撲去。高句麗軍隊沒有水師,不能阻擋,因此隻得眼睜睜地看著隋軍將浮橋燒毀。
浮橋的大火燒得衝天,無論是隋軍還是新城、蓋牟城的高句麗士兵都看得清清楚楚。
浮橋被燒毀之後,局勢驟變,蓋牟城從新城的門戶,變成了孤懸小遼水南。
李景也沒想到,他在在蓋牟城外停留十一天,想盡了辦法,用盡了攻城的工具,但是始終沒能攻下蓋牟城,雙方都是傷亡慘重,現在就看誰的意誌堅定。蓋牟城裏邊豐厚的糧食給了高句麗軍隊信心,李景這邊靠的是必勝的信心,
可沒想到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四月二十五日,李景正在思考全新的進攻策略,突然哨兵來報,蓋牟城的城門大開。李景來到軍營外邊發現確實是城門大開,他覺得這個機會,哪怕是有埋伏,也絕對不能放棄這個機會。於是李景帶領大軍衝進蓋牟城,發現城裏隻有百姓,一個高句麗的士兵都沒有,高句麗的士兵全部撤走了。
隋軍就這般神奇地占領了蓋牟城,還繳獲了大量的糧食。
原來高句麗主將戴笠篷考慮現在的局勢,浮橋被燒毀之後,蓋牟城孤懸在外,無論如何最後的結果也不過是被隋軍攻破。他和新城主將安達兒商量,與其被隋軍各個擊破,不如雙方合兵一處,退守新城。
安達兒對此自然是求之不得,畢竟新增了萬餘軍隊,加強了新城的防守。
就這樣戴笠篷趁夜北逃,而隋軍兵不血刃,拿下蓋牟城。
果如戴笠篷所料一般,他撤到新城之後,新城兵力大增,又背靠堅城。李景北渡小遼水之後,猛攻數日,始終沒能破城,最後便被召回遼東城,其部還待在蓋牟城呢。
黃明遠的心不禁地沉了下來,這個時候能驚動楊廣的事情,怕是楊玄感叛亂事發了。今年出征高句麗的月份比曆史上早了一個月左右,而楊玄感的造反竟然也同樣早了一個月。
楊玄感的叛亂,意味著大隋統治階層開始出現崩塌,這個帝國才真正走向了滅亡。
誠然現在滅亡高句麗最後的時機,但是沒人會安下心來留在遼東。楊廣急召自己,怕是也要讓自己返回中原平叛的。
黃明遠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大腦飛速旋轉,思索著形勢。
遼東打到這種地步,若是就此放棄,那實在太可惜了,但自己是一定要回中原的。現在最好的辦法是有人能夠穩定遼東的局勢,然後等待自己再次返回遼東。
黃明遠著急返回遼東城,便將軍隊全部交給陳遠,令其統帥,鎮守白岩城,等待下一步命令。而返回中原,至少要有一支強兵,黃明遠乃下令左武衛所部騎兵連夜集結,向遼東城進發。
而黃明遠本人,根本顧不上休息,便帶著衛隊數百人往遼東城而去。
黃明遠現在最擔心的是北麵的新城和蓋牟城是否拿下。隻有攻破這兩個地方,才能算是全取了遼河平原,而隋軍的防線也能就此往外推到白岩城、木底城、小遼水一線,有了足夠的回旋餘地。
五月十二日,黃明遠返回遼東城。
此時天子楊廣正急得火燒眉毛。
進入城中,黃明遠正好遇到了前來迎接他的李景。李景在蓋牟城,比白岩城的路程要近一些。
李景給黃明遠帶來的消息並不算多好,李景所部已經攻克了蓋牟城,但是卻沒能攻破新城。
李景所部五萬人馬自離開遼東城之後,便直奔蓋牟城而去。
蓋牟城與新城分別在小遼水兩岸,互為掎角之勢,水麵上有浮橋相互連通。李景所部從南麵趕來,便準備先攻打蓋牟城。
蓋牟城主將戴笠篷,為人極富謀略。蓋牟城可以說是高句麗西北麵的門戶,因此為必守此地。蓋牟城城中有一萬人,背後的新城有兩萬人。與之相比,李景的五萬人馬並不占絕對的優勢。
高句麗在蓋牟城中存了整整十萬石軍糧,這對兩邊的軍隊來說都是十足的誘惑,當然對於隋軍來說也很危險。
李景很清楚,有新城源源不斷的支持,隋軍很難攻破蓋牟城。要想攻破蓋牟城要做到兩點,一是切斷浮橋,二是將城中的高句麗軍隊引出來。
李景雖長於軍旅,並不是一個愛冒險的人。
他在距離蓋牟城五裏地的地方安營紮寨,而不是直接發動攻擊。
李景望著前方不遠處的地方? 便是蓋牟城的城牆,高大的城牆之上插滿了旌旗? 站滿了高句麗的士兵。
城中守將戴笠篷也很清楚自己的兵力遠遜色於對方,因此選擇堅守城池,絕不出戰。
李景派遣十數人在陣前罵戰,從戴笠篷的閨女罵到他祖宗十九代? 可是這戴笠篷是打定了主意做這個縮頭烏龜,任憑隋軍罵破了天也不出戰。
<a href="https://m.ranwen.la" id="wzsy">ranwen.la</a>
城裏依舊是沒有動靜? 隻有強攻這一個辦法了。
李景終於下達了攻城的命令? 隋軍在此等待的時間越長? 最後失敗的幾率就越大? 所以李景隻得選擇強攻的方式拿下蓋牟城。
李景本來以為? 憑借隋軍的兵力、裝備優勢? 蓋牟城很快就會攻下來? 但在進攻了半個時辰以後,李景便不得不放棄了強攻的想法。蓋牟城的城牆依托山勢而建? 實在太高,很多的士兵爬到雲梯的最高處依舊夠不到城頭? 沒等隋軍士兵想出辦法,高句麗的士兵早就把準備好的石塊、木頭、狼牙板砸在了隋軍的頭上? 隋軍的傷亡瞬間上升。
這樣打下去,最後肯定沒有好結果。
李景馬上下達了停止進攻的命令? 本來兵力就不多,這樣打下去很快隋軍就隻能撤退了。
麵對蓋牟城堅固的防守和死傷無數的隋軍,李景的心裏開始打起來算盤,還是先截斷浮橋,再全麵圍城吧。
李景在蓋牟城外待了十多日,隋軍的水師終於從遼東城逆流而上,來到了蓋牟城外。隋軍水師派遣了二十多艘火船,逆流而上,向浮橋撲去。高句麗軍隊沒有水師,不能阻擋,因此隻得眼睜睜地看著隋軍將浮橋燒毀。
浮橋的大火燒得衝天,無論是隋軍還是新城、蓋牟城的高句麗士兵都看得清清楚楚。
浮橋被燒毀之後,局勢驟變,蓋牟城從新城的門戶,變成了孤懸小遼水南。
李景也沒想到,他在在蓋牟城外停留十一天,想盡了辦法,用盡了攻城的工具,但是始終沒能攻下蓋牟城,雙方都是傷亡慘重,現在就看誰的意誌堅定。蓋牟城裏邊豐厚的糧食給了高句麗軍隊信心,李景這邊靠的是必勝的信心,
可沒想到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四月二十五日,李景正在思考全新的進攻策略,突然哨兵來報,蓋牟城的城門大開。李景來到軍營外邊發現確實是城門大開,他覺得這個機會,哪怕是有埋伏,也絕對不能放棄這個機會。於是李景帶領大軍衝進蓋牟城,發現城裏隻有百姓,一個高句麗的士兵都沒有,高句麗的士兵全部撤走了。
隋軍就這般神奇地占領了蓋牟城,還繳獲了大量的糧食。
原來高句麗主將戴笠篷考慮現在的局勢,浮橋被燒毀之後,蓋牟城孤懸在外,無論如何最後的結果也不過是被隋軍攻破。他和新城主將安達兒商量,與其被隋軍各個擊破,不如雙方合兵一處,退守新城。
安達兒對此自然是求之不得,畢竟新增了萬餘軍隊,加強了新城的防守。
就這樣戴笠篷趁夜北逃,而隋軍兵不血刃,拿下蓋牟城。
果如戴笠篷所料一般,他撤到新城之後,新城兵力大增,又背靠堅城。李景北渡小遼水之後,猛攻數日,始終沒能破城,最後便被召回遼東城,其部還待在蓋牟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