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得黎陽倉,穩定住形勢之後,楊玄感便開始露出了他的獠牙。


    楊玄感宣布在黎陽城內,關閉城門,大搜男夫,充作兵丁。又下令打開黎陽倉的庫藏,分發給眾人,並設置官署,廢除楊廣登基以來的一切新定製度,所有製度都按開皇年間的辦法來辦。


    楊玄甚至連楊廣改州為郡也不承認。


    他又送文書到周圍的州郡,以討伐來護兒為名,讓他們發兵,到糧倉所在地相會。


    此時元務本、趙俊用等人才後知後覺地發現楊玄感這不像是要剿匪,反而是要造反。二人後悔不已,但是二人已經上了楊玄感的賊船,這時候作為楊玄感攻破黎陽倉的功臣,二人也下不了船了。


    楊玄感為了收攏人心,對於此二人倒是不吝封賞,他將汲郡一分為二,東部以黎陽城為治所設黎州,元務本為黎州刺史。西部以衛縣為治所設衛州,趙俊用為衛州刺史。


    又以楊氏舊臣河內郡主簿唐禕為懷州刺史。


    此時楊玄感手上有一萬五六千人,他又挑選輸送軍糧的民夫中身強力壯者五千餘人,丹陽、宣城郡的水手三千人,聯合諸郡兵員,勉強湊了兩萬五千餘人。


    不得不說楊廣在河北的窮兵黷武倒是幫了自己的忙,因為多重天災人禍,黃河兩岸的兵源早就枯竭,楊玄感雖然大肆搜索,可也沒有征到多少人。


    而且出人意料的是,黎陽倉內的確糧食充足,但是武器甲胄卻沒有多少,一部分被楊廣在上一次征討高句麗的時候給霍霍了,剩下的也早就拉到了涿郡。


    有些跟想象的不一樣,但楊玄感沒有辦法,隻得用帆布作牟甲,而士兵每人隻有一柄單刀,一個柳條盾,沒有弓箭,也沒有鎧甲。


    這樣的軍隊,跟那些造反的民軍沒多大區別。


    但事已至此? 造反可沒有回頭路? 無論如何也得進行下去。


    楊玄感有些想家了,在弘農郡他的老巢,可是儲備了無數的物資? 都是為了造反用的? 但現在全都用不上。


    準備妥當之後? 四月十八日,楊玄感殺三牲誓師? 並以治書侍禦史遊元祭旗。


    遊元曾跟隨黃明遠北伐? 此時已經六十歲的他還在黎陽督運軍糧。楊玄感起事之後? 便扣押了遊元? 並勸其投降。


    遊元乃是名臣,若能從之,必能大漲義軍聲望。


    楊玄感對遊元說道:“楊廣乃是一個獨夫,逞肆暴虐? 已經使自己陷於絕遠之地。今天下大亂,暴民四起,這是上天要亡了楊廣。如今我親率義兵? 誅殺無道之君? 匡扶社稷? 乃是順應天命,遊公何不與我一同來做此事。”


    遊元憤怒地斥責道:“楊玄感,你也是國之重臣,深受國恩之人。汝父先楚公深受兩代天子的寵信恩遇,近世無人可比,你們弟兄幾人也都位居高官顯爵? 正是對國家竭誠盡節,上報鴻恩之時。今汝父墳土未幹,您就親自策劃謀反!死後如何去見汝父。我遊元雖不能殺賊,但唯有一死而已,絕不能從命!”


    楊玄感無奈,隻得將遊元關押起來,屢次以兵器威脅,都不能使遊元屈服,今日大軍誓師,他便本著廢物利用的心思,殺遊元祭旗。


    <a href="http://m.fantuankanshu.com" id="wzsy">fantuankanshu.com</a>


    殺死遊元之後,楊玄感走到眾人麵前,高呼道:“楊廣無道,不以百姓為念,致使民不聊生,天下騷擾,死遼東者以萬計,此皆楊廣之過也。今玄感與君等起兵以救兆民之弊,何如?”


    眾人也早就對這個朝廷恨之入骨,因此紛紛高呼萬歲。


    楊玄感看著振奮的人心,心懷大慰。


    誓師之後,便是分撥調遣軍隊。黎陽乃四戰之地,又已經疲敝不堪,眾人自然不能困守黎陽。


    諸將對下一步該怎麽走議論紛紛,有人以為趁機南下,還有人建議西進河東,更有人認為應該堅守黎陽······


    楊玄感乃問策李密道:“法主(李密小字)兄,子常以濟物為己任,今日正是時候,汝觀今日之形勢,計將安出?”


    李密其實在此之前早就思索了楊玄感的出路,略有沉思,便說道:“天子出征,遠在遼外,去幽州猶隔千裏。遼西之地,南有巨海,北有強胡,中間一道,理極艱危。若公能擁兵出其不意,長驅入薊,據臨渝之險,扼其咽喉。楊廣歸路既絕,高麗聞之,必躡其後,不過旬月,資糧皆盡,其眾不降則潰,可不戰而擒,此上計也。”


    楊玄感低著頭,聽著李密的計策也不說話,思索了良久,這才說道:“法主再說說退一步的策略。”


    李密接著說道:“關中四塞,天府之國,雖有衛文升、梁默等人,不足為意。今楚公帥眾鼓行而西,經城勿攻,直取長安,收其豪傑,撫其士民,據險而守之。楊廣雖還,已失其根本,可徐圖也。”


    楊玄感還是不是說話,又沉思許久,這才說道:“法主再說說再退一步的策略。”


    李密有些吃驚,但還是說道:“若公此二策皆不取,則公可挑選精銳士卒,晝夜倍道,襲取東都,以號令四方。但恐消息敗露,洛陽先已固守。若引兵攻之,百日不克,天下之兵四麵而至,其結果非仆所知也。”


    李密是不建議這一策略的。


    楊玄感坐在營帳之中,思索了一夜。


    第二日一早,楊玄感便對眾人說道:“今百官家口並在東都,若先取之,足以動其心。且經城不拔,何以示威!法主之下計,乃上策也。”


    李密再想與楊玄感爭辯,卻是被楊玄感止住。楊玄感於是率兵向洛陽進發,又命其弟楊玄挺率領驍勇之士三千人為前鋒,先攻取河內。


    李密眼看楊玄感不納其策,滿是惆悵,最終卻無可奈何。


    當然若是黃明遠見到李密,聽到他這三策,怕是會噴他一臉,什麽上、中、下三策,爾等純屬紙上談兵,想當然也。楊玄感難道不知道絕榆關道,入關中不好嗎?非不願爾,乃不能也。楊玄感此時選擇叛隋,便是走了一條絕路,根本沒有翻盤的任何可能。上策、中策、下策,都是下策,不過是什麽時候滅亡罷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下安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鳴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鳴奇並收藏天下安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