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劉元進、朱燮的造反正和時勢,甚至是順應天命。要不然也不會引得整個江南士庶響應。
但二人還是太過於心急,直接稱帝,雖然振奮了人心,確立了正統,但也必然導致大隋政府最激烈的反撲。
江南的叛亂,能有這麽大的聲勢,並不是因為叛軍有多麽厲害,而是在歐彥和黃明襄的策劃下,官府故意反應的很慢。甚至是趙六兒兵敗逃回江都,與延陵城隻有一江之隔的李旰也並沒有著急請兵剿匪。
此時大隋的目光還都集中在造反的楊玄感身上,甚至是處置楊玄感造反之後的諸事,哪有人顧得上南邊的一些小亂子。
但劉元進稱帝一事,事關重大,使得李旰再無法隱瞞此事。從江都六百裏快急送往楊廣行在,馬跑死了不知道多少。
此時楊廣正因為楊玄感兵敗欣喜,正準備安穩一下,忽然聽到江南有人稱帝,簡直如五雷轟頂。
在楊廣心中,對江南是有一定感情的。
因為在揚州多年,楊廣酷愛江南文化。尤其是為了對抗、壓製關隴世家,楊廣大肆提拔江南士人,如裴蘊(南陳舊臣)、虞世基、許善心、來護兒、麥鐵杖等人,他內心對江南士人是頗為認可的。
但此時江南在他最危險的時候背叛,無異於插了他後背一刀,令人無法忍受。這種難受,勢必要除之而後快。
楊廣立刻召集大臣,商議征討江南。
說實話,征討江南由黃明遠或者是來護兒二人最合適,因為二人對江南熟悉,也曾參與過大業二年的平叛。但二人一個負責剿滅楊玄感叛軍的餘黨,而另一個則在河南肅清賊匪,均是脫不開身。最後楊廣任命左屯衛大將軍吐萬緒為毗陵道行軍總管,征討江南叛賊。
又以剛平定越巂郡的飛山蠻造反作亂的魚俱羅為餘杭郡太守,行軍副總管,為吐萬緒之佐。
吐萬緒和魚俱羅二人俱是國之良將,吐萬緒更是在楊堅登基之後便擔任襄州總管,資格大的嚇人。
二人奉命討賊,臨行之前,楊廣命令二人,務必盡快剿滅江南的叛亂。
事實上在楊廣心中,是將江南的叛亂當做了一隅亂事,並沒有放在心上。他始終認為這些亂事不過是疥癬之患,大軍一出,立刻平定。至於他為什麽這麽憤怒,並不是感到江南的叛亂威脅到他的統治,而是他認為江南人辜負了他的期望。
在這種想法下,任何的征討不利都是不被允許的,這也便注定了吐萬緒和魚俱羅二人悲劇的命運。
吐萬緒和魚俱羅受命之後,一路南下。除了部分左屯衛官兵和關中府兵以外,二人又從淮北、淮南各郡征調官軍府兵三萬,沿運河到達江都。其部在江都補充完軍械、糧草之後,二人開始準備渡江。
朝廷和江南亂匪主力隔江相望,即將展開一場決戰。
劉元進和朱燮、陸凱的軍隊加起來有近二十萬人馬,但這仍舊無法阻止他們心中對官軍的的畏懼。這種畏懼是大隋二十多年來通過對江南叛亂的殘酷鎮壓一點一點建立起來的。無論是劉元進還是朱燮,在他們少年的時候都是聽著北人的凶名長大的。朱燮甚至到現在還記得三十五年前陳國名將吳明徹北伐被俘的消息傳來之後,江南士人絕望無助的樣子,這種對北人的畏懼和仇恨一樣,浸潤到骨子裏。
聽聞隋軍主力到達了江都,仗還沒打,劉元進和朱燮立刻緊張了起來。
不怪二人這麽緊張,因此二人都沒想到隋軍主力來的這麽快,而且計劃中的長江防線布置得也不是那麽順利。
全取長江南岸的進軍並不順利,負責西進的朱朗進攻丹陽郡不克,被太守元仁擋在了蔣山(今江蘇省南京東北紫金山)以東,這便使得朱燮籌謀已久的長江防線失了一半。即使他們將隋軍攔在長江以北,隋軍大可繞過正麵的延陵城,選擇從江寧(今江蘇省南京市)到當塗之間從容過河。
這不過是多花費一些時間而已。
南船北馬,朱燮早就預計好了。若是要破敵,硬拚其實不太現實,最好利用南軍的長處與隋軍打水戰,將隋軍攔在江北的時間越長,那麽他們在江東準備的越充分。
可現在一切成了幻想。
朱燮籌謀了許久,最後下定決心說道:“既然我軍難以防範隋軍的登陸,那就主動出擊。隋軍驕縱,素來看不起我義軍。我軍以水師趁夜偷渡,突襲隋軍水師,其必然無備,我軍必能擊破其軍。沒了水師,我看隋軍怎麽過江。”
劉元進也沒有好辦法,便讚同了朱燮的計劃。
劉元進和朱燮起事均沒多長時間,手上也沒有真正成編製的水師。但江南水匪極多,一些大家族的船隻、水手也極多。因此二人招降納叛,勉強組建了一支兩萬人的水師,有大小船隻千餘艘可用。
劉元進的水師總管叫劉黑龍,傳說劉黑龍出生之時,其母夢見一條黑龍,飛入腹中,感而遂生,因此名為黑龍。當然劉黑龍長大了也沒成龍成鳳,反而當了一個浙江裏的水匪。不過他水性極好,為人勇悍,是江南有名的水匪。
<a id="wzsy" href="https://m.yawenba.net">雅文吧</a>
劉元進起事之後,劉黑龍帶人投奔,成了劉元進的水軍頭領。劉元進當皇帝之後,水下人雞犬升天,劉黑龍這個水匪也成了什麽狗屁總管。
劉黑龍的副手叫朱黨,乃是朱燮的族弟。
兩人的水師是雙方拚湊出來的,自然是一家出一個頭領完成名義上的合編。
當夜,二人點起兩萬水軍兵馬,從茅浦港(今江蘇省鎮江市東)出發,向北出征。
茫茫大江,綿延數千裏,不見首尾。站在江邊,遠望大江,盡是蒼茫一片,籠罩在無邊的夜色之中。
兩萬水師,近千艘戰船,在大江之上是排的密密麻麻。劉黑龍站在船頭,望著北方的影影綽綽,意氣風發。遙想當年劉裕率軍北伐,其狀大抵如此吧。
大江之上,一片寂靜,唯有劃水的聲音,在靜謐中那麽悠長,傳得老遠。
但二人還是太過於心急,直接稱帝,雖然振奮了人心,確立了正統,但也必然導致大隋政府最激烈的反撲。
江南的叛亂,能有這麽大的聲勢,並不是因為叛軍有多麽厲害,而是在歐彥和黃明襄的策劃下,官府故意反應的很慢。甚至是趙六兒兵敗逃回江都,與延陵城隻有一江之隔的李旰也並沒有著急請兵剿匪。
此時大隋的目光還都集中在造反的楊玄感身上,甚至是處置楊玄感造反之後的諸事,哪有人顧得上南邊的一些小亂子。
但劉元進稱帝一事,事關重大,使得李旰再無法隱瞞此事。從江都六百裏快急送往楊廣行在,馬跑死了不知道多少。
此時楊廣正因為楊玄感兵敗欣喜,正準備安穩一下,忽然聽到江南有人稱帝,簡直如五雷轟頂。
在楊廣心中,對江南是有一定感情的。
因為在揚州多年,楊廣酷愛江南文化。尤其是為了對抗、壓製關隴世家,楊廣大肆提拔江南士人,如裴蘊(南陳舊臣)、虞世基、許善心、來護兒、麥鐵杖等人,他內心對江南士人是頗為認可的。
但此時江南在他最危險的時候背叛,無異於插了他後背一刀,令人無法忍受。這種難受,勢必要除之而後快。
楊廣立刻召集大臣,商議征討江南。
說實話,征討江南由黃明遠或者是來護兒二人最合適,因為二人對江南熟悉,也曾參與過大業二年的平叛。但二人一個負責剿滅楊玄感叛軍的餘黨,而另一個則在河南肅清賊匪,均是脫不開身。最後楊廣任命左屯衛大將軍吐萬緒為毗陵道行軍總管,征討江南叛賊。
又以剛平定越巂郡的飛山蠻造反作亂的魚俱羅為餘杭郡太守,行軍副總管,為吐萬緒之佐。
吐萬緒和魚俱羅二人俱是國之良將,吐萬緒更是在楊堅登基之後便擔任襄州總管,資格大的嚇人。
二人奉命討賊,臨行之前,楊廣命令二人,務必盡快剿滅江南的叛亂。
事實上在楊廣心中,是將江南的叛亂當做了一隅亂事,並沒有放在心上。他始終認為這些亂事不過是疥癬之患,大軍一出,立刻平定。至於他為什麽這麽憤怒,並不是感到江南的叛亂威脅到他的統治,而是他認為江南人辜負了他的期望。
在這種想法下,任何的征討不利都是不被允許的,這也便注定了吐萬緒和魚俱羅二人悲劇的命運。
吐萬緒和魚俱羅受命之後,一路南下。除了部分左屯衛官兵和關中府兵以外,二人又從淮北、淮南各郡征調官軍府兵三萬,沿運河到達江都。其部在江都補充完軍械、糧草之後,二人開始準備渡江。
朝廷和江南亂匪主力隔江相望,即將展開一場決戰。
劉元進和朱燮、陸凱的軍隊加起來有近二十萬人馬,但這仍舊無法阻止他們心中對官軍的的畏懼。這種畏懼是大隋二十多年來通過對江南叛亂的殘酷鎮壓一點一點建立起來的。無論是劉元進還是朱燮,在他們少年的時候都是聽著北人的凶名長大的。朱燮甚至到現在還記得三十五年前陳國名將吳明徹北伐被俘的消息傳來之後,江南士人絕望無助的樣子,這種對北人的畏懼和仇恨一樣,浸潤到骨子裏。
聽聞隋軍主力到達了江都,仗還沒打,劉元進和朱燮立刻緊張了起來。
不怪二人這麽緊張,因此二人都沒想到隋軍主力來的這麽快,而且計劃中的長江防線布置得也不是那麽順利。
全取長江南岸的進軍並不順利,負責西進的朱朗進攻丹陽郡不克,被太守元仁擋在了蔣山(今江蘇省南京東北紫金山)以東,這便使得朱燮籌謀已久的長江防線失了一半。即使他們將隋軍攔在長江以北,隋軍大可繞過正麵的延陵城,選擇從江寧(今江蘇省南京市)到當塗之間從容過河。
這不過是多花費一些時間而已。
南船北馬,朱燮早就預計好了。若是要破敵,硬拚其實不太現實,最好利用南軍的長處與隋軍打水戰,將隋軍攔在江北的時間越長,那麽他們在江東準備的越充分。
可現在一切成了幻想。
朱燮籌謀了許久,最後下定決心說道:“既然我軍難以防範隋軍的登陸,那就主動出擊。隋軍驕縱,素來看不起我義軍。我軍以水師趁夜偷渡,突襲隋軍水師,其必然無備,我軍必能擊破其軍。沒了水師,我看隋軍怎麽過江。”
劉元進也沒有好辦法,便讚同了朱燮的計劃。
劉元進和朱燮起事均沒多長時間,手上也沒有真正成編製的水師。但江南水匪極多,一些大家族的船隻、水手也極多。因此二人招降納叛,勉強組建了一支兩萬人的水師,有大小船隻千餘艘可用。
劉元進的水師總管叫劉黑龍,傳說劉黑龍出生之時,其母夢見一條黑龍,飛入腹中,感而遂生,因此名為黑龍。當然劉黑龍長大了也沒成龍成鳳,反而當了一個浙江裏的水匪。不過他水性極好,為人勇悍,是江南有名的水匪。
<a id="wzsy" href="https://m.yawenba.net">雅文吧</a>
劉元進起事之後,劉黑龍帶人投奔,成了劉元進的水軍頭領。劉元進當皇帝之後,水下人雞犬升天,劉黑龍這個水匪也成了什麽狗屁總管。
劉黑龍的副手叫朱黨,乃是朱燮的族弟。
兩人的水師是雙方拚湊出來的,自然是一家出一個頭領完成名義上的合編。
當夜,二人點起兩萬水軍兵馬,從茅浦港(今江蘇省鎮江市東)出發,向北出征。
茫茫大江,綿延數千裏,不見首尾。站在江邊,遠望大江,盡是蒼茫一片,籠罩在無邊的夜色之中。
兩萬水師,近千艘戰船,在大江之上是排的密密麻麻。劉黑龍站在船頭,望著北方的影影綽綽,意氣風發。遙想當年劉裕率軍北伐,其狀大抵如此吧。
大江之上,一片寂靜,唯有劃水的聲音,在靜謐中那麽悠長,傳得老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