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始畢可汗嚴令不得使恒安鎮丟失的消息擴散到軍中,但阿史那思摩並沒有選擇隱瞞諸將。
此時瞞著諸將並沒有什麽意義,否則到了恒安城下一切還是得露餡。
還不如提前告知諸將,讓諸將能提前有個心理反應。當然阿史那思摩也沒有全說,隻是告知諸將,有小股的隋軍翻越群山,繞道突厥大軍背後,突襲了恒安鎮。如此既讓諸將感受到壓力與緊張,也不會使得諸軍因為驚懼直接崩潰。
不過這還是大大震驚了諸將。
恒安鎮的重要性不必多說,丟了這裏,怎麽回家。
阿史那思摩一麵告訴諸將,若是不能攻克恒安鎮,他們將全被留在漢地;一麵告訴諸將,恒安鎮的隋軍實力不強,隻要他們大軍壓境,必能擊破隋軍。
如此雙管齊下,使得諸將在感受到壓力的同時,也迸發出更多的動力。
雖然阿史那思摩對自己這一次北上,並不報太大的希望,但他卻並沒有準備放棄。阿史那思摩也是一員名將,從都藍可汗時代開始,幾度易主,也幾度敗績,這一次他兩肩擔上了大突厥的命運,他必將與隋軍好好戰上一場。
沒有誰可以阻擋一名突厥男兒回家的心。
而在阿史那思摩毅然決然的時候,一直在恒安鎮等待突厥人的李靖也充滿了野望。
李靖很清楚,之前成功突襲恒安鎮,隻能算打了半場好仗,勉強抓住了先機。可接下來守住恒安鎮不比之前的突襲簡單,他必須將突厥人牢牢地擋在恒安鎮以南,這場處子仗才算得以圓滿。
李靖緊握著雙拳,他無路可退。
黃明遠給李靖的命令是將突厥人擋在恒安鎮南,但李靖畢竟是軍事大家,他認為僅僅是擋住對方,還不足夠。突厥人十多萬,一旦見恒安鎮難以逾越,選擇翻越崇山峻嶺向四麵突圍,想完全殲滅對方,還真是困難。而且這麽一支軍隊在河東腹地,其危害性難以想象,整個雁門、馬邑兩郡怕是將成一片焦土。
李靖不僅想擋住突厥人,還想著將突厥人徹底牽製在恒安鎮。
以恒安鎮為中心,利用突厥人急於北歸的想法,將源源不斷地突厥人吸引到恒安堅城下,消耗其銳氣,等黃明遠的主力到來。
於是李靖便下令,其部兵馬,趙士悌率部九千人屯於恒安鎮東麵的白登山,控製東側製高點,同時擋住突厥人向東潰逃的方向。又命侯莫陳乂率兵一萬屯於恒安鎮西麵的武周山,控製西側製高點,扼守住突厥人向西逃竄的方向。
至於其餘部隊,李靖將其分為七部,每日一部負責守城,其餘部隊則待命。
七部輪流守衛,每日隻有五千人迎敵,反擊必然不會太激烈。雖然守住城池,但也能給突厥人繼續攻擊的希望。而且李靖統帥的部隊,多為新軍,少經戰陣,對敵經驗稀缺。這次麵對突厥人,這麽好的磨煉機會,當然不可錯過。
李靖剛統軍時,一個長安的閑官卻驟得重任,所以所作所為,多受質疑。但經過奇襲乞伏泊、恒安鎮兩戰之後,威望大增,在軍中的話語權也非當初可比了。
於是三軍一心,同仇敵愾。
等到阿史那思摩到達恒安城下,便看到迎風飛揚的“隋”字旗和遍布壕溝、拒馬的正麵工事。
那“隋”字旗飛揚的如翱翔的雄鷹,深深地刺痛了阿史那思摩的眼睛。
阿史那思摩眼看雖然城下工事密布,但瞭望城頭,城牆之上的守軍並沒有那麽多,勉強鬆了一口氣。
看樣子隋軍有個數千人的規模,這仗還有得打,但若是有著上萬人,自己打也不用打,盡早撤退了事。
此時阿史那思摩顧不得留力,以大將阿史那奚為先鋒,向隋軍發起了攻擊。
突厥人看似來勢洶洶,但因為來的太過突然,大量的攻城裝備都沒有攜帶,準備並不充足。
胡人攻城除了恐嚇,最常用的便是以騎射壓製城頭,趁機登城。
但城前密布的壕溝,正好擋住騎兵攻城的道路。之前隋軍也有布置壕溝的,多沿著城池稱環形布置。但這次隋軍主將壞的很,與其說是壕溝,不如說是隨意挖掘,深淺不一的大坑。各處壕溝互不相連,星羅棋布。
坑與坑之間,壕溝與壕溝之間,一些不怎麽寬廣的道路上,僅可供一兩個騎兵通過。突厥衝鋒的騎兵根本擺不開陣型。
而那些騎兵可以通過的區域,隋軍正好又布置了大量的弓弩對準,隻要突厥騎兵通過,立刻便迎來如雨般的打擊。
阿史那思摩立刻命令突厥的弓箭隊上前掩護,與隋軍對射。
突厥的弓箭隊多擅長成批次射擊,來回輪轉,打擊力驚人。而隋軍守城官兵多難以有足夠的弓弩手應對,很多城池便在突厥人的箭雨中陷落。
經過這麽多年的探索,突厥人已經很擅長使用弓箭手與騎兵協同攻城。
不過這一次不一樣。隋軍攜帶了大批弩具,裝備優勢遠大於突厥人。而且隋軍居高臨下,弓箭射程也比突厥人仰射要遠的多。
<a href="http://m.fantuantanshu.com" id="wzsy">fantuantanshu.com</a>
於是突厥人的弓箭手剛一出擊。城頭上的弓弩隊立刻便對準突厥人進行打擊。尤其是城頭上的數十具床弩,聲如霹靂,疾飛若電,每一支短矛,都帶去十多條生命。
阿史那奚本來是帶著騎兵靠近城牆進行一輪騎射,但麵對隋軍密集的弓箭網,根本無力反擊。很多騎兵幾乎是被短矛直接連人帶馬釘死在地上。
眼看無論是騎兵還是弓箭手,都不敵隋軍,阿史那思摩急令撤退。他不是一個偏執的人,如此打仗,不過是給隋軍送人頭。
對麵的隋軍果然是精銳。
不過阿史那思摩通過今日隋軍的弓弩打擊,猜測城中隋軍差不多應該有兩三千人。這些人應該是長途奔襲,不會有太多的箭矢補給。
阿史那思摩還有信心。
於是阿史那思摩開始準備按部就班的進行填壕,先把恒安城前這些壕溝填平,同時打造攻城器具。以目前的形勢,他有信心在十日之內攻破恒安鎮。
此時瞞著諸將並沒有什麽意義,否則到了恒安城下一切還是得露餡。
還不如提前告知諸將,讓諸將能提前有個心理反應。當然阿史那思摩也沒有全說,隻是告知諸將,有小股的隋軍翻越群山,繞道突厥大軍背後,突襲了恒安鎮。如此既讓諸將感受到壓力與緊張,也不會使得諸軍因為驚懼直接崩潰。
不過這還是大大震驚了諸將。
恒安鎮的重要性不必多說,丟了這裏,怎麽回家。
阿史那思摩一麵告訴諸將,若是不能攻克恒安鎮,他們將全被留在漢地;一麵告訴諸將,恒安鎮的隋軍實力不強,隻要他們大軍壓境,必能擊破隋軍。
如此雙管齊下,使得諸將在感受到壓力的同時,也迸發出更多的動力。
雖然阿史那思摩對自己這一次北上,並不報太大的希望,但他卻並沒有準備放棄。阿史那思摩也是一員名將,從都藍可汗時代開始,幾度易主,也幾度敗績,這一次他兩肩擔上了大突厥的命運,他必將與隋軍好好戰上一場。
沒有誰可以阻擋一名突厥男兒回家的心。
而在阿史那思摩毅然決然的時候,一直在恒安鎮等待突厥人的李靖也充滿了野望。
李靖很清楚,之前成功突襲恒安鎮,隻能算打了半場好仗,勉強抓住了先機。可接下來守住恒安鎮不比之前的突襲簡單,他必須將突厥人牢牢地擋在恒安鎮以南,這場處子仗才算得以圓滿。
李靖緊握著雙拳,他無路可退。
黃明遠給李靖的命令是將突厥人擋在恒安鎮南,但李靖畢竟是軍事大家,他認為僅僅是擋住對方,還不足夠。突厥人十多萬,一旦見恒安鎮難以逾越,選擇翻越崇山峻嶺向四麵突圍,想完全殲滅對方,還真是困難。而且這麽一支軍隊在河東腹地,其危害性難以想象,整個雁門、馬邑兩郡怕是將成一片焦土。
李靖不僅想擋住突厥人,還想著將突厥人徹底牽製在恒安鎮。
以恒安鎮為中心,利用突厥人急於北歸的想法,將源源不斷地突厥人吸引到恒安堅城下,消耗其銳氣,等黃明遠的主力到來。
於是李靖便下令,其部兵馬,趙士悌率部九千人屯於恒安鎮東麵的白登山,控製東側製高點,同時擋住突厥人向東潰逃的方向。又命侯莫陳乂率兵一萬屯於恒安鎮西麵的武周山,控製西側製高點,扼守住突厥人向西逃竄的方向。
至於其餘部隊,李靖將其分為七部,每日一部負責守城,其餘部隊則待命。
七部輪流守衛,每日隻有五千人迎敵,反擊必然不會太激烈。雖然守住城池,但也能給突厥人繼續攻擊的希望。而且李靖統帥的部隊,多為新軍,少經戰陣,對敵經驗稀缺。這次麵對突厥人,這麽好的磨煉機會,當然不可錯過。
李靖剛統軍時,一個長安的閑官卻驟得重任,所以所作所為,多受質疑。但經過奇襲乞伏泊、恒安鎮兩戰之後,威望大增,在軍中的話語權也非當初可比了。
於是三軍一心,同仇敵愾。
等到阿史那思摩到達恒安城下,便看到迎風飛揚的“隋”字旗和遍布壕溝、拒馬的正麵工事。
那“隋”字旗飛揚的如翱翔的雄鷹,深深地刺痛了阿史那思摩的眼睛。
阿史那思摩眼看雖然城下工事密布,但瞭望城頭,城牆之上的守軍並沒有那麽多,勉強鬆了一口氣。
看樣子隋軍有個數千人的規模,這仗還有得打,但若是有著上萬人,自己打也不用打,盡早撤退了事。
此時阿史那思摩顧不得留力,以大將阿史那奚為先鋒,向隋軍發起了攻擊。
突厥人看似來勢洶洶,但因為來的太過突然,大量的攻城裝備都沒有攜帶,準備並不充足。
胡人攻城除了恐嚇,最常用的便是以騎射壓製城頭,趁機登城。
但城前密布的壕溝,正好擋住騎兵攻城的道路。之前隋軍也有布置壕溝的,多沿著城池稱環形布置。但這次隋軍主將壞的很,與其說是壕溝,不如說是隨意挖掘,深淺不一的大坑。各處壕溝互不相連,星羅棋布。
坑與坑之間,壕溝與壕溝之間,一些不怎麽寬廣的道路上,僅可供一兩個騎兵通過。突厥衝鋒的騎兵根本擺不開陣型。
而那些騎兵可以通過的區域,隋軍正好又布置了大量的弓弩對準,隻要突厥騎兵通過,立刻便迎來如雨般的打擊。
阿史那思摩立刻命令突厥的弓箭隊上前掩護,與隋軍對射。
突厥的弓箭隊多擅長成批次射擊,來回輪轉,打擊力驚人。而隋軍守城官兵多難以有足夠的弓弩手應對,很多城池便在突厥人的箭雨中陷落。
經過這麽多年的探索,突厥人已經很擅長使用弓箭手與騎兵協同攻城。
不過這一次不一樣。隋軍攜帶了大批弩具,裝備優勢遠大於突厥人。而且隋軍居高臨下,弓箭射程也比突厥人仰射要遠的多。
<a href="http://m.fantuantanshu.com" id="wzsy">fantuantanshu.com</a>
於是突厥人的弓箭手剛一出擊。城頭上的弓弩隊立刻便對準突厥人進行打擊。尤其是城頭上的數十具床弩,聲如霹靂,疾飛若電,每一支短矛,都帶去十多條生命。
阿史那奚本來是帶著騎兵靠近城牆進行一輪騎射,但麵對隋軍密集的弓箭網,根本無力反擊。很多騎兵幾乎是被短矛直接連人帶馬釘死在地上。
眼看無論是騎兵還是弓箭手,都不敵隋軍,阿史那思摩急令撤退。他不是一個偏執的人,如此打仗,不過是給隋軍送人頭。
對麵的隋軍果然是精銳。
不過阿史那思摩通過今日隋軍的弓弩打擊,猜測城中隋軍差不多應該有兩三千人。這些人應該是長途奔襲,不會有太多的箭矢補給。
阿史那思摩還有信心。
於是阿史那思摩開始準備按部就班的進行填壕,先把恒安城前這些壕溝填平,同時打造攻城器具。以目前的形勢,他有信心在十日之內攻破恒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