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占領絳郡之後,便將絳郡一分為二,東麵的翼城、絳縣(今山西省絳縣東南)為澮州,劉世龍為澮州刺史;西麵正平(今山西省新絳縣)、太平(今山西省襄汾縣西北古城鎮)、曲沃、聞喜、稷山五縣為絳州,於筠為絳州刺史。
張文遠與嚴孝武會師之後,便決定自引右屯衛軍攻打絳州,而將新附之兵交予嚴孝武,由嚴孝武攻打澮州。
澮州治所翼城縣本就是一個小城,且兵力稀少,隋軍大軍來襲,劉世龍自忖手中兵力不足,若是選擇堅守,勝算不大,還不如集中兵力,堅守正平。於是劉世龍選擇放棄澮州,率麾下兩千餘人,前往絳州。
劉世龍到了絳州,增強了絳州的兵力,卻引得絳州刺史於筠的不滿。
在於筠看來,唐公將絳郡一分為二,正是希望兩州能夠呈掎角之勢,互相依托,你劉世龍連戰都不戰,便放棄澮州,這不是將全部壓力都集中在絳州。
劉世龍是並州人,之前擔任晉陽鄉長,是李淵晉陽起兵的首義元勳。
而於筠是關中人,他祖父便是北周太師於謹,其父於智更是擔任北周涼州總管、大司空,加封齊國公,追贈太師、雍州牧,出身極為高貴。
二人一個首義元勳,一個關隴豪門,相互之間,便看不順眼,起了齷齪。隻是大敵當前,雙方才沒有鬧騰起來。
二人手中有兵萬餘人,與隋軍在正平相持。
這時劉世龍便建議,絳州四麵地勢平穩,無險可依,與隋軍相持,必不能久。不若派一軍向南,占據柏壁,與正平城相互拱衛。
柏壁城其實是座廢城,地處萬安以東,峨眉嶺上。後魏明帝元年於此置柏壁鎮,北魏太武帝廢鎮,其城高二丈五尺,周回八裏。
於筠此時也沒有破敵的好辦法,聽得劉世龍建議,便同意此事。
於是於筠派遣大將謝瓌率三千人馬趕往,沒想到隋軍早就占領了柏壁城。謝瓌與隋軍相遇,其軍大敗,隻率領千餘殘兵敗將逃回。
如此兵敗,隻能算是運氣不好。畢竟正平城附近一馬平川,柏壁是正平城周圍唯一一個高點,張文遠能征善戰,看中這裏並提前布置也屬正常。
但是於筠不這麽認為。
在他看來,出兵柏壁這麽秘密的一件事,隋軍是怎麽知道的,而且還能在此設下埋伏?隋軍又不是天兵天將,於筠懷疑有內奸泄密。
出兵柏壁一事,在戰前隻有於筠和劉世龍知道,於筠本人自不會是內奸,那內奸是誰,則呼之欲出了。
本來就對劉世龍不怎麽信任的於筠,立刻陷入對劉世龍的懷疑。
兩個本就相互不信任的人,很容易因為一點小事,便激化矛盾。
而且於筠後來又懷疑到,怎麽好巧不巧,劉世龍剛給自己獻上一個計策,就中了隋軍的埋伏?若是當時自己親自領軍出擊,怕不是得全軍覆沒,死在柏壁。
此時於筠陷入了自己的想法之中,他懷疑劉世龍投降了隋軍,然後與隋軍秘密勾結,故意坑害他,否則說不過去。
而且於筠覺得,於家與黃明遠有仇,自不會投降黃明遠,但劉世龍不一樣。在他看來,這些出身不高的,有幾個是忠義之士。而且聽說晉陽正遭受隋軍圍攻,劉世龍這個晉陽人不在意家族。
於筠越想越覺得是這樣。
這時劉世龍又來找於筠,他覺得正平縣城無險可守,而隋軍又占領柏壁,斷了關中從絳水支援絳州的道路。當前不如放棄正平縣城,南下聞喜,依托聞喜周圍的山勢,憑險據守。
<a href="https://m.tsxsw.la" id="wzsy">tsxsw.la</a>
聞喜在絳州南段,再往南就到了原來的河東郡。
於筠聽了終於怒了。你自己不戰而逃,放棄了澮州,現在又勸自己放棄絳州,到底安得什麽心。
此時於筠覺得自己可以斷定,劉世龍肯定投降了隋軍。
於是於筠命人將劉世龍拿下,劉世龍大惑不解,於筠怒斥劉世龍投降隋軍,也不聽劉世龍的辯解,便直接將其殺了。
甚至為了掌握劉世龍守住的澮州軍,於筠直接將澮州軍上層將領全部誅殺。
於筠覺得自己做得沒錯,但如此毫無理由地殺人,很快便引得眾人不滿,尤其是澮州軍,更是與絳州軍充滿隔閡。
張文遠聽說城中內訌,於筠誅殺劉世龍,大喜過望。
於是張文遠下令,繞開絳州,直逼河東郡。
於筠正等著隋軍攻擊,聽聞隋軍直逼河東,大吃一驚。河東之兵現在盡在包圍蒲阪,一旦隋軍援軍趕到,與承載守軍裏應外合,則唐軍必敗,整個河東也守不住了。
若於筠隻是一個普通人,死守絳州即可。但他又擔心蒲阪解圍,到時候整個大勢都變了,他困守的絳州便在河東成了一座孤城。於是他決定放棄正平,尾追隋軍。
劉世龍讓他放棄正平,他殺了劉世龍,現在又準備放棄了,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於筠帶著萬餘人馬一路向南,可追著追著,他意外發現隋軍沒跑多遠,居然就在前麵等著他呢!
張文遠用的正是引蛇出洞之計,實際上仍然是逼著於筠主力決戰。若是於筠出動,他則趁機殲敵,即使於筠不動,他則南下橫掃河東郡,救援蒲阪。
張文遠還在身後留下來嚴孝武所部,自不會放過於筠。
二月十九日,張文遠主力和於筠主力在稷山(又稱稷王山、稷神山)相遇,立刻展開激戰。
於筠沒想到在此遇到隋軍,大吃一驚,心知中計的他立刻下令撤退,但是已經晚了。
雙方主力很快混在一起。
於筠的絳州軍皆是新軍,自是不敵。而就在這時,於筠所部右翼的澮州軍突然崩潰,引得唐軍大亂。
之前於筠殺澮州刺史劉世龍,又誅殺澮州軍上層將領,早就引得澮州軍的不滿。澮州軍是劉世龍親手建立的,之前沒有在正平城嘩變,隻是因為實力不夠,這時候隻不會死戰。
於是澮州軍率先臨陣逃脫,於筠側翼出現空檔,隋軍立刻沿著空檔將於筠中軍包圍。絳州新軍,沒打過什麽硬仗,也沒有什麽死戰的勇氣,立刻潰散。
於筠死戰不得出,最後戰死於軍中。
張文遠與嚴孝武會師之後,便決定自引右屯衛軍攻打絳州,而將新附之兵交予嚴孝武,由嚴孝武攻打澮州。
澮州治所翼城縣本就是一個小城,且兵力稀少,隋軍大軍來襲,劉世龍自忖手中兵力不足,若是選擇堅守,勝算不大,還不如集中兵力,堅守正平。於是劉世龍選擇放棄澮州,率麾下兩千餘人,前往絳州。
劉世龍到了絳州,增強了絳州的兵力,卻引得絳州刺史於筠的不滿。
在於筠看來,唐公將絳郡一分為二,正是希望兩州能夠呈掎角之勢,互相依托,你劉世龍連戰都不戰,便放棄澮州,這不是將全部壓力都集中在絳州。
劉世龍是並州人,之前擔任晉陽鄉長,是李淵晉陽起兵的首義元勳。
而於筠是關中人,他祖父便是北周太師於謹,其父於智更是擔任北周涼州總管、大司空,加封齊國公,追贈太師、雍州牧,出身極為高貴。
二人一個首義元勳,一個關隴豪門,相互之間,便看不順眼,起了齷齪。隻是大敵當前,雙方才沒有鬧騰起來。
二人手中有兵萬餘人,與隋軍在正平相持。
這時劉世龍便建議,絳州四麵地勢平穩,無險可依,與隋軍相持,必不能久。不若派一軍向南,占據柏壁,與正平城相互拱衛。
柏壁城其實是座廢城,地處萬安以東,峨眉嶺上。後魏明帝元年於此置柏壁鎮,北魏太武帝廢鎮,其城高二丈五尺,周回八裏。
於筠此時也沒有破敵的好辦法,聽得劉世龍建議,便同意此事。
於是於筠派遣大將謝瓌率三千人馬趕往,沒想到隋軍早就占領了柏壁城。謝瓌與隋軍相遇,其軍大敗,隻率領千餘殘兵敗將逃回。
如此兵敗,隻能算是運氣不好。畢竟正平城附近一馬平川,柏壁是正平城周圍唯一一個高點,張文遠能征善戰,看中這裏並提前布置也屬正常。
但是於筠不這麽認為。
在他看來,出兵柏壁這麽秘密的一件事,隋軍是怎麽知道的,而且還能在此設下埋伏?隋軍又不是天兵天將,於筠懷疑有內奸泄密。
出兵柏壁一事,在戰前隻有於筠和劉世龍知道,於筠本人自不會是內奸,那內奸是誰,則呼之欲出了。
本來就對劉世龍不怎麽信任的於筠,立刻陷入對劉世龍的懷疑。
兩個本就相互不信任的人,很容易因為一點小事,便激化矛盾。
而且於筠後來又懷疑到,怎麽好巧不巧,劉世龍剛給自己獻上一個計策,就中了隋軍的埋伏?若是當時自己親自領軍出擊,怕不是得全軍覆沒,死在柏壁。
此時於筠陷入了自己的想法之中,他懷疑劉世龍投降了隋軍,然後與隋軍秘密勾結,故意坑害他,否則說不過去。
而且於筠覺得,於家與黃明遠有仇,自不會投降黃明遠,但劉世龍不一樣。在他看來,這些出身不高的,有幾個是忠義之士。而且聽說晉陽正遭受隋軍圍攻,劉世龍這個晉陽人不在意家族。
於筠越想越覺得是這樣。
這時劉世龍又來找於筠,他覺得正平縣城無險可守,而隋軍又占領柏壁,斷了關中從絳水支援絳州的道路。當前不如放棄正平縣城,南下聞喜,依托聞喜周圍的山勢,憑險據守。
<a href="https://m.tsxsw.la" id="wzsy">tsxsw.la</a>
聞喜在絳州南段,再往南就到了原來的河東郡。
於筠聽了終於怒了。你自己不戰而逃,放棄了澮州,現在又勸自己放棄絳州,到底安得什麽心。
此時於筠覺得自己可以斷定,劉世龍肯定投降了隋軍。
於是於筠命人將劉世龍拿下,劉世龍大惑不解,於筠怒斥劉世龍投降隋軍,也不聽劉世龍的辯解,便直接將其殺了。
甚至為了掌握劉世龍守住的澮州軍,於筠直接將澮州軍上層將領全部誅殺。
於筠覺得自己做得沒錯,但如此毫無理由地殺人,很快便引得眾人不滿,尤其是澮州軍,更是與絳州軍充滿隔閡。
張文遠聽說城中內訌,於筠誅殺劉世龍,大喜過望。
於是張文遠下令,繞開絳州,直逼河東郡。
於筠正等著隋軍攻擊,聽聞隋軍直逼河東,大吃一驚。河東之兵現在盡在包圍蒲阪,一旦隋軍援軍趕到,與承載守軍裏應外合,則唐軍必敗,整個河東也守不住了。
若於筠隻是一個普通人,死守絳州即可。但他又擔心蒲阪解圍,到時候整個大勢都變了,他困守的絳州便在河東成了一座孤城。於是他決定放棄正平,尾追隋軍。
劉世龍讓他放棄正平,他殺了劉世龍,現在又準備放棄了,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於筠帶著萬餘人馬一路向南,可追著追著,他意外發現隋軍沒跑多遠,居然就在前麵等著他呢!
張文遠用的正是引蛇出洞之計,實際上仍然是逼著於筠主力決戰。若是於筠出動,他則趁機殲敵,即使於筠不動,他則南下橫掃河東郡,救援蒲阪。
張文遠還在身後留下來嚴孝武所部,自不會放過於筠。
二月十九日,張文遠主力和於筠主力在稷山(又稱稷王山、稷神山)相遇,立刻展開激戰。
於筠沒想到在此遇到隋軍,大吃一驚,心知中計的他立刻下令撤退,但是已經晚了。
雙方主力很快混在一起。
於筠的絳州軍皆是新軍,自是不敵。而就在這時,於筠所部右翼的澮州軍突然崩潰,引得唐軍大亂。
之前於筠殺澮州刺史劉世龍,又誅殺澮州軍上層將領,早就引得澮州軍的不滿。澮州軍是劉世龍親手建立的,之前沒有在正平城嘩變,隻是因為實力不夠,這時候隻不會死戰。
於是澮州軍率先臨陣逃脫,於筠側翼出現空檔,隋軍立刻沿著空檔將於筠中軍包圍。絳州新軍,沒打過什麽硬仗,也沒有什麽死戰的勇氣,立刻潰散。
於筠死戰不得出,最後戰死於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