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索山一戰,聯軍大勝,斬首愈兩萬級,俘獲更是不計其數。
射匱可汗潰敗數十裏,逃回大營,整點兵馬,折損近五萬人,傷亡近半。整個西突厥大營,一片哀鴻之聲。
經此大敗,西突厥上下皆是膽寒了。
諸將皆以今日新敗,士氣低落,不若退回汗帳,整兵再戰,但是射匱可汗卻拒絕了。
射匱可汗自掌權以來,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今日兵敗於一個小小的遏索山,如何能夠接受。心中不忿的他,誓要擊破隋軍。
射匱可汗以“軍中雖敗,但尚有數萬人馬,還能一戰”為理由,繼續屯兵遏索山下,準備與隋軍繼續決戰。
同時又下令右廂五弩失畢各征調五萬人馬,支援遏索山前線。
麵對西突厥的搦戰,黃明遼知道,這次即使全殲突厥軍隊,對方也會卷土重來,而隋軍若是傷亡巨大,則無法補充,於是便屯營拒守,與西突厥軍相持。
射匱可汗幾次下令全軍出擊,猛攻隋軍大營,但皆為隋軍的強弓勁弩所阻,且損失慘重。雙方在遏索山下相持了近三個月,西突厥也毫無戰果。而且因為一直鏖戰,其部傷亡慘重,不得修整,軍中士氣也下降的厲害。
就在此時,一支部隊從黃草泊以西南下,翻越天山,直襲三彌山的西突厥可汗牙帳。
這支軍隊便是薛延陀部。
薛延陀部在天山以北,本來因為稱汗一事,也是西突厥重點打擊的對象。但隨著大隋在西域的崛起,占據了天山北麓,薛延陀部為西突厥隔開,反而躲開了西突厥的威脅。
射匱可汗在西域勢力漸大,黃明遼自知實力不足以對抗,因此尋求與鐵勒人結盟,找上的除了契苾部,便是薛延陀部。
<a id="wzsy" href="http://www.156n.net">156n.net</a>
薛延陀首領乙失缽,年歲雖長,但性格狡詐,做事常滴水不漏。
雖然黃明遼保證支持薛延陀向東進入草原,但乙失缽一直不願意與大隋結盟,當然也沒有斷了和大隋的聯係。他兩邊都結好,隨時準備待價而沽。
射匱可汗率軍東征,黃明遼便去信乙失缽,請求共抗西突厥,但為乙失缽拒絕。在乙失缽看來,這種時候,勝負難料,更是不能輕易攪和到大隋和西突厥的鬥爭中去。
但是,這一切在遏索山黃明遼擊敗射匱可汗一戰中,得以改變。
黃明遼一戰殲敵數萬,讓薛延陀部看到了戰勝西突厥的可能。這時黃明遼又派人請求薛延陀部出兵,乙失缽壓製不住部落內洶洶的民意了。
薛延陀內部皆認為,趁著西突厥和大隋相持,此時正是擊敗西突厥的最好機會,一旦隋人失敗,整個西域為西突厥占領,他們再是遠遁金山,也無可幸免。
雖然乙失缽認為,隋軍若是擊敗了西突厥,也有可能席卷西域,到時候情況未必比現在更好。
但是更多人認為,大隋在西域的軍隊太少,再加上脆弱的後勤,大隋無力占領整個西域。而且大隋也向薛延陀部保證,雙方以黃草泊和天山為界,從金山一直到碎葉川,將盡為薛延陀部所有。
這個條件,讓薛延陀部幾乎無法拒絕。
於是乙失缽答應大隋結盟的請求,並出兵兩萬,偷襲三彌山。
巍峨的天山,橫亙整個西域的中央,將天山南北,分割成兩個世界。不過天山雖然號稱不可逾越,但隋人還是在其中發現一條小道,可以從北麵直接穿越到山南。薛延陀部兩萬人馬,通過這條小道,一路南下,沿途無數人馬凍斃在道中。
這時候,不少人心生畏懼,意圖返回。原本對突襲西突厥有些猶豫的乙失缽,此時卻一反常態的猶豫起來。軍中有言退者,皆被斬首。
乙失缽的兒子大羅便覺得父親有些不近人情,便勸道:“天山難躍,將士心存畏懼,也是應有之事,父親何必因此大動幹戈。”
乙失缽看著兒子,有些著惱。
“今我已聯合隋軍,抗擊西突厥,務必要重創對方,使其實力大損,為我們爭取時間。若是猶猶豫豫,耽誤了破敵,到時候空與對方結仇,又給了對方報複我等的機會,試問若是放開手腳,我部如何與西突厥抗衡?”
薛延陀部從天山之中,艱難行走了十三天,長驅數百裏,終於趕到三彌山下。
射匱可汗主力盡出,三彌山牙帳實力空虛,在薛延陀部的突然打擊下,措不及防,失陷敵手。
牙帳淪陷,西突厥的多年積蓄盡皆落入薛延陀部手中。包括射匱可汗的妻妾、兒女、相國等人,也盡成為了薛延陀部的俘虜。
乙失缽下令殺光牙帳所有男丁,擄走所有女人和財富,然後一把火將西突厥牙帳燒毀,然後率部撤離。
乙失缽很清楚,此次突襲三彌山的突厥牙帳,是打了西突厥人一個措手不及,但薛延陀部其實力遠遜於西突厥,此時若不退兵,等射匱可汗回師之後,便走不了了。
不過此行與來時不同,薛延陀部繳獲了大批物資,再想翻越天山,怕是不可能了。於是乙失缽下令向西轉移,進攻西突厥人勢力薄弱的碎葉川一帶。
若是能占領碎葉川,薛延陀部才真正騰飛起來。
射匱可汗一直與隋軍相持,其實是賭一口氣,甚至是為了爭一口氣。當然這不是怨氣,而是氣勢。
射匱可汗率領十萬大軍,氣勢洶洶地東來,本以為橫推大隋,卻沒想到兵敗如山倒,損失慘重,如果就這麽灰溜溜地走了,到時候如何服眾,又如何統禦西突厥各部。
胡人少講忠義,統禦部下,靠得便是實力和威望。
所以射匱可汗勢必要找回場子,否則,名聲就倒了。
可惜黃明遼也看出射匱可汗急於求戰的心思,便故意不與之交戰。射匱可汗心中越急,破綻越多。於是雙方發生了多次小規模的戰鬥,西突厥是敗多勝少,到最後,西突厥軍隊皆失了戰心。
三彌山牙帳被攻破的消息傳入軍中,射匱可汗如遭雷擊,久久不能言語。其一眾心腹,更是心中震恐。若是這個消息傳出,怕是全軍都要嘩變。
到這個時候,無論如何,再是不甘,也不得不退了。於是射匱可汗嚴密封鎖消息,並下令退兵。
可是這時候射匱可汗想走,卻未必走的了了。
射匱可汗潰敗數十裏,逃回大營,整點兵馬,折損近五萬人,傷亡近半。整個西突厥大營,一片哀鴻之聲。
經此大敗,西突厥上下皆是膽寒了。
諸將皆以今日新敗,士氣低落,不若退回汗帳,整兵再戰,但是射匱可汗卻拒絕了。
射匱可汗自掌權以來,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今日兵敗於一個小小的遏索山,如何能夠接受。心中不忿的他,誓要擊破隋軍。
射匱可汗以“軍中雖敗,但尚有數萬人馬,還能一戰”為理由,繼續屯兵遏索山下,準備與隋軍繼續決戰。
同時又下令右廂五弩失畢各征調五萬人馬,支援遏索山前線。
麵對西突厥的搦戰,黃明遼知道,這次即使全殲突厥軍隊,對方也會卷土重來,而隋軍若是傷亡巨大,則無法補充,於是便屯營拒守,與西突厥軍相持。
射匱可汗幾次下令全軍出擊,猛攻隋軍大營,但皆為隋軍的強弓勁弩所阻,且損失慘重。雙方在遏索山下相持了近三個月,西突厥也毫無戰果。而且因為一直鏖戰,其部傷亡慘重,不得修整,軍中士氣也下降的厲害。
就在此時,一支部隊從黃草泊以西南下,翻越天山,直襲三彌山的西突厥可汗牙帳。
這支軍隊便是薛延陀部。
薛延陀部在天山以北,本來因為稱汗一事,也是西突厥重點打擊的對象。但隨著大隋在西域的崛起,占據了天山北麓,薛延陀部為西突厥隔開,反而躲開了西突厥的威脅。
射匱可汗在西域勢力漸大,黃明遼自知實力不足以對抗,因此尋求與鐵勒人結盟,找上的除了契苾部,便是薛延陀部。
<a id="wzsy" href="http://www.156n.net">156n.net</a>
薛延陀首領乙失缽,年歲雖長,但性格狡詐,做事常滴水不漏。
雖然黃明遼保證支持薛延陀向東進入草原,但乙失缽一直不願意與大隋結盟,當然也沒有斷了和大隋的聯係。他兩邊都結好,隨時準備待價而沽。
射匱可汗率軍東征,黃明遼便去信乙失缽,請求共抗西突厥,但為乙失缽拒絕。在乙失缽看來,這種時候,勝負難料,更是不能輕易攪和到大隋和西突厥的鬥爭中去。
但是,這一切在遏索山黃明遼擊敗射匱可汗一戰中,得以改變。
黃明遼一戰殲敵數萬,讓薛延陀部看到了戰勝西突厥的可能。這時黃明遼又派人請求薛延陀部出兵,乙失缽壓製不住部落內洶洶的民意了。
薛延陀內部皆認為,趁著西突厥和大隋相持,此時正是擊敗西突厥的最好機會,一旦隋人失敗,整個西域為西突厥占領,他們再是遠遁金山,也無可幸免。
雖然乙失缽認為,隋軍若是擊敗了西突厥,也有可能席卷西域,到時候情況未必比現在更好。
但是更多人認為,大隋在西域的軍隊太少,再加上脆弱的後勤,大隋無力占領整個西域。而且大隋也向薛延陀部保證,雙方以黃草泊和天山為界,從金山一直到碎葉川,將盡為薛延陀部所有。
這個條件,讓薛延陀部幾乎無法拒絕。
於是乙失缽答應大隋結盟的請求,並出兵兩萬,偷襲三彌山。
巍峨的天山,橫亙整個西域的中央,將天山南北,分割成兩個世界。不過天山雖然號稱不可逾越,但隋人還是在其中發現一條小道,可以從北麵直接穿越到山南。薛延陀部兩萬人馬,通過這條小道,一路南下,沿途無數人馬凍斃在道中。
這時候,不少人心生畏懼,意圖返回。原本對突襲西突厥有些猶豫的乙失缽,此時卻一反常態的猶豫起來。軍中有言退者,皆被斬首。
乙失缽的兒子大羅便覺得父親有些不近人情,便勸道:“天山難躍,將士心存畏懼,也是應有之事,父親何必因此大動幹戈。”
乙失缽看著兒子,有些著惱。
“今我已聯合隋軍,抗擊西突厥,務必要重創對方,使其實力大損,為我們爭取時間。若是猶猶豫豫,耽誤了破敵,到時候空與對方結仇,又給了對方報複我等的機會,試問若是放開手腳,我部如何與西突厥抗衡?”
薛延陀部從天山之中,艱難行走了十三天,長驅數百裏,終於趕到三彌山下。
射匱可汗主力盡出,三彌山牙帳實力空虛,在薛延陀部的突然打擊下,措不及防,失陷敵手。
牙帳淪陷,西突厥的多年積蓄盡皆落入薛延陀部手中。包括射匱可汗的妻妾、兒女、相國等人,也盡成為了薛延陀部的俘虜。
乙失缽下令殺光牙帳所有男丁,擄走所有女人和財富,然後一把火將西突厥牙帳燒毀,然後率部撤離。
乙失缽很清楚,此次突襲三彌山的突厥牙帳,是打了西突厥人一個措手不及,但薛延陀部其實力遠遜於西突厥,此時若不退兵,等射匱可汗回師之後,便走不了了。
不過此行與來時不同,薛延陀部繳獲了大批物資,再想翻越天山,怕是不可能了。於是乙失缽下令向西轉移,進攻西突厥人勢力薄弱的碎葉川一帶。
若是能占領碎葉川,薛延陀部才真正騰飛起來。
射匱可汗一直與隋軍相持,其實是賭一口氣,甚至是為了爭一口氣。當然這不是怨氣,而是氣勢。
射匱可汗率領十萬大軍,氣勢洶洶地東來,本以為橫推大隋,卻沒想到兵敗如山倒,損失慘重,如果就這麽灰溜溜地走了,到時候如何服眾,又如何統禦西突厥各部。
胡人少講忠義,統禦部下,靠得便是實力和威望。
所以射匱可汗勢必要找回場子,否則,名聲就倒了。
可惜黃明遼也看出射匱可汗急於求戰的心思,便故意不與之交戰。射匱可汗心中越急,破綻越多。於是雙方發生了多次小規模的戰鬥,西突厥是敗多勝少,到最後,西突厥軍隊皆失了戰心。
三彌山牙帳被攻破的消息傳入軍中,射匱可汗如遭雷擊,久久不能言語。其一眾心腹,更是心中震恐。若是這個消息傳出,怕是全軍都要嘩變。
到這個時候,無論如何,再是不甘,也不得不退了。於是射匱可汗嚴密封鎖消息,並下令退兵。
可是這時候射匱可汗想走,卻未必走的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