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浪戰後,黃明遠便下令將達奚暠等人調回中原。達奚暠畢竟也是老資曆的衛將軍,這次又堅守鬆嶽城,立下大功,再讓他待在樂浪,位居黃明離之下,實在不合適。
實際上達奚暠作為攻打高句麗之前的一衛將軍,在衛公黃明遠一係中,資曆極高,甚至連蔡知運和黃明離都曾是他的部下。
也就是達奚暠這個人,能力稍差,性子也軟了些,不太喜歡爭長短,才在樂浪待了這麽久,換了旁人,早生怨了。
當然除了達奚暠,包括呂會彥、蒙陳其、王伏寶、全旭等人,也被抽調回中原。相對於這些跟隨黃明遠多年的老將,河北的一些將領,則差了不少。
之後,黃明遠便對遼東和樂浪二地,進行大刀闊斧的行政改革。
這一次樂浪大戰,暴露出很多問題。樂浪一個郡,管轄麵積太大,指揮不靈活,權責也不明。
黃明遠委任黃明離負責樂浪軍政,但沒有相應的官職和機構佐助,根本無法有效發揮統屬作用,導致各戰場各自為戰。
而遼東一地,缺乏足夠的應變能力,沒能在最快的時間支援樂浪。若不是恰好右侯衛沒有南下,又恰好江南水師北上,這一仗的結果還真難以預料。
而且偌大的遼東一個郡,也實在難以管理。
於是黃明遠下令,裁撤燕郡,以醫巫閭山(今遼寧省閭山)為界,西麵並入柳城郡,同時將遼東郡一分為四。
遼東南部設遼南郡,北到青石關,東北到娘娘城(今遼寧省岫岩縣楊家堡鎮),治旅順縣。
<a id="wzsy" href="http://www.cxzww.com">cxzww.com</a>
以醫巫閭山以東的燕郡和襄平周邊設遼中郡,治襄平縣。
以沈陽城為核心,設遼寧郡。
以鳳城直到薩水,設玄菟郡,治西安平。
同時在東路招撫討捕司地設白山郡,治白山城。
再加上原本的柳城郡和北玄菟郡,安東都護府下便有七個郡。
為了增強安東都護府的軍力,將原本下轄的兵力一分為四。
即除了每郡郡兵和都護府兵、招撫討捕司兵以外,增設一衛,以為總預備隊。有這麽一支軍隊,若是哪裏出現問題,直接調動衛軍,也不用像現在這般捉襟見肘。
而此衛軍直屬於大將軍府,並不隸屬於安東都護府,如此也避免都護府有坐大的危險。
改製後的安東都護府,地被千裏,從遼西到鯨海(今日本海),從渤海到黑水,擁兵十多萬,堪比一個大國。
於是黃明遠將之升級為大都護府,黃明禎和楊續繼續擔任大都護和副大都護,而房玄齡擔任大都護府長史兼遼寧郡太守,崔元遜擔任大都護府司馬,高元備擔任大都護府兵馬使。
新設一衛,以遼東衛命名,黃明禎兼任總管,高元備兼任副總管,另一個副總管為張希康。
至於遼東原本五個招撫討捕司,遼西、燕北合並為遼西招撫討捕司,轄兵一萬五;北路、中路合並為遼北招撫討捕司,治龍潭,轄兵兩萬;而東路改名為白山招撫討捕司,治鴨綠,轄兵一萬五。
又在極東北的柵城地區,新設海東招撫討捕司,轄兵六千。
原本幾個招撫討捕司,每處不過幾千人到萬人,兵力分散,指揮也不能統一,合並之後,遼西司由劉黑闥擔任招撫討捕使,而遼北司由高聶擔任招撫討捕使,白山司由郭恩一擔任招撫討捕使,新設的海東司由裴行方擔任招撫討捕使。
安東大動幹戈,樂浪郡也沒有閑著。
樂浪郡直接被一分為五,薩水以南,直到屯有城,仍為樂浪郡,治朝鮮城;
屯有城以南至七逢河,設帶方郡,治漢城;
七逢河以南,設真番郡,治霅縣;
單單大領以東,泥河以南,設臨屯郡,治不而縣;
泥河以北,設滄海郡,治沃沮縣;
之前樂浪半島之上,分作四個軍。雖然是黃明離負總責,但其實對於諸軍約束力並不強。
而且之前的四個軍,既是野戰軍,又是守備軍。可到了關鍵時候,既不想因為守禦分散兵力,又承擔不了守土之責,顧此失彼。
這一次黃明遠直接撤銷了四軍,而設樂浪都督府,統轄五郡軍事。都督府除了節製各郡郡兵,另直屬兵馬四萬。
而且樂浪都督府雖仍隸屬於安東都護府,但有獨立的軍權。
黃明離被任命為安東都護府副大都護,樂浪都督府都督,領百濟新羅高句麗伽倻四國宣撫使。
這一次黃明離被授予了樂浪半島的軍權、政權、外交權,加屬國監管權,基本上成了樂浪半島的土皇帝。
不過黃明遠素來對這個弟弟信任,也舍得對其放權。
李進被任命為副都督兼真番郡太守;張玄素被任命為都督府長史兼樂浪郡太守;藺謨被任命為都督府兵馬使。
王倧被任命為百濟新羅高句麗伽倻四國宣撫副使。
這個宣撫使的任命,是個創舉。
曆史上也有這個職務,唐玄宗李隆基開元十六年,以宇文融為河北道宣撫使,是宣撫使之始設。但宣撫使一般為軍事長官,主管征伐綏靖,地位極高。而到了元明清,又成了土官,管理軍民。
黃明遠設宣撫使,是把他當後世的外交大使對待的。
不過這個時代,中原王朝接觸到的國家,基本上都是屬國。平等、獨立的外交關係是不存在的,所以宣撫使又加了一層上國欽差大臣的身份,負有督導、監視的權利。若是宣撫使態度強硬一些,絕對算得上屬國的太上皇。甚至影響屬國局勢、內政以及王位的繼承,也不是不可能。
正常情況下,每個國家要設一個宣撫使,就像後世的使節一樣。但駐四個國家的宣撫使,總比駐一個國家的宣撫使強。為了精簡機構,也為了方便管理,更為了提高宣撫使的威勢,四國合設一個宣撫使。到了關鍵時候,以宣撫使的地位,聯合三國打一國,不要太方便。
這一次的改製,基本上確定了遼東和樂浪半島的行政秩序,奠定了往後多年發展的根基,至此,大隋對遼東和樂浪半島的管理,進入新的階段。
實際上達奚暠作為攻打高句麗之前的一衛將軍,在衛公黃明遠一係中,資曆極高,甚至連蔡知運和黃明離都曾是他的部下。
也就是達奚暠這個人,能力稍差,性子也軟了些,不太喜歡爭長短,才在樂浪待了這麽久,換了旁人,早生怨了。
當然除了達奚暠,包括呂會彥、蒙陳其、王伏寶、全旭等人,也被抽調回中原。相對於這些跟隨黃明遠多年的老將,河北的一些將領,則差了不少。
之後,黃明遠便對遼東和樂浪二地,進行大刀闊斧的行政改革。
這一次樂浪大戰,暴露出很多問題。樂浪一個郡,管轄麵積太大,指揮不靈活,權責也不明。
黃明遠委任黃明離負責樂浪軍政,但沒有相應的官職和機構佐助,根本無法有效發揮統屬作用,導致各戰場各自為戰。
而遼東一地,缺乏足夠的應變能力,沒能在最快的時間支援樂浪。若不是恰好右侯衛沒有南下,又恰好江南水師北上,這一仗的結果還真難以預料。
而且偌大的遼東一個郡,也實在難以管理。
於是黃明遠下令,裁撤燕郡,以醫巫閭山(今遼寧省閭山)為界,西麵並入柳城郡,同時將遼東郡一分為四。
遼東南部設遼南郡,北到青石關,東北到娘娘城(今遼寧省岫岩縣楊家堡鎮),治旅順縣。
<a id="wzsy" href="http://www.cxzww.com">cxzww.com</a>
以醫巫閭山以東的燕郡和襄平周邊設遼中郡,治襄平縣。
以沈陽城為核心,設遼寧郡。
以鳳城直到薩水,設玄菟郡,治西安平。
同時在東路招撫討捕司地設白山郡,治白山城。
再加上原本的柳城郡和北玄菟郡,安東都護府下便有七個郡。
為了增強安東都護府的軍力,將原本下轄的兵力一分為四。
即除了每郡郡兵和都護府兵、招撫討捕司兵以外,增設一衛,以為總預備隊。有這麽一支軍隊,若是哪裏出現問題,直接調動衛軍,也不用像現在這般捉襟見肘。
而此衛軍直屬於大將軍府,並不隸屬於安東都護府,如此也避免都護府有坐大的危險。
改製後的安東都護府,地被千裏,從遼西到鯨海(今日本海),從渤海到黑水,擁兵十多萬,堪比一個大國。
於是黃明遠將之升級為大都護府,黃明禎和楊續繼續擔任大都護和副大都護,而房玄齡擔任大都護府長史兼遼寧郡太守,崔元遜擔任大都護府司馬,高元備擔任大都護府兵馬使。
新設一衛,以遼東衛命名,黃明禎兼任總管,高元備兼任副總管,另一個副總管為張希康。
至於遼東原本五個招撫討捕司,遼西、燕北合並為遼西招撫討捕司,轄兵一萬五;北路、中路合並為遼北招撫討捕司,治龍潭,轄兵兩萬;而東路改名為白山招撫討捕司,治鴨綠,轄兵一萬五。
又在極東北的柵城地區,新設海東招撫討捕司,轄兵六千。
原本幾個招撫討捕司,每處不過幾千人到萬人,兵力分散,指揮也不能統一,合並之後,遼西司由劉黑闥擔任招撫討捕使,而遼北司由高聶擔任招撫討捕使,白山司由郭恩一擔任招撫討捕使,新設的海東司由裴行方擔任招撫討捕使。
安東大動幹戈,樂浪郡也沒有閑著。
樂浪郡直接被一分為五,薩水以南,直到屯有城,仍為樂浪郡,治朝鮮城;
屯有城以南至七逢河,設帶方郡,治漢城;
七逢河以南,設真番郡,治霅縣;
單單大領以東,泥河以南,設臨屯郡,治不而縣;
泥河以北,設滄海郡,治沃沮縣;
之前樂浪半島之上,分作四個軍。雖然是黃明離負總責,但其實對於諸軍約束力並不強。
而且之前的四個軍,既是野戰軍,又是守備軍。可到了關鍵時候,既不想因為守禦分散兵力,又承擔不了守土之責,顧此失彼。
這一次黃明遠直接撤銷了四軍,而設樂浪都督府,統轄五郡軍事。都督府除了節製各郡郡兵,另直屬兵馬四萬。
而且樂浪都督府雖仍隸屬於安東都護府,但有獨立的軍權。
黃明離被任命為安東都護府副大都護,樂浪都督府都督,領百濟新羅高句麗伽倻四國宣撫使。
這一次黃明離被授予了樂浪半島的軍權、政權、外交權,加屬國監管權,基本上成了樂浪半島的土皇帝。
不過黃明遠素來對這個弟弟信任,也舍得對其放權。
李進被任命為副都督兼真番郡太守;張玄素被任命為都督府長史兼樂浪郡太守;藺謨被任命為都督府兵馬使。
王倧被任命為百濟新羅高句麗伽倻四國宣撫副使。
這個宣撫使的任命,是個創舉。
曆史上也有這個職務,唐玄宗李隆基開元十六年,以宇文融為河北道宣撫使,是宣撫使之始設。但宣撫使一般為軍事長官,主管征伐綏靖,地位極高。而到了元明清,又成了土官,管理軍民。
黃明遠設宣撫使,是把他當後世的外交大使對待的。
不過這個時代,中原王朝接觸到的國家,基本上都是屬國。平等、獨立的外交關係是不存在的,所以宣撫使又加了一層上國欽差大臣的身份,負有督導、監視的權利。若是宣撫使態度強硬一些,絕對算得上屬國的太上皇。甚至影響屬國局勢、內政以及王位的繼承,也不是不可能。
正常情況下,每個國家要設一個宣撫使,就像後世的使節一樣。但駐四個國家的宣撫使,總比駐一個國家的宣撫使強。為了精簡機構,也為了方便管理,更為了提高宣撫使的威勢,四國合設一個宣撫使。到了關鍵時候,以宣撫使的地位,聯合三國打一國,不要太方便。
這一次的改製,基本上確定了遼東和樂浪半島的行政秩序,奠定了往後多年發展的根基,至此,大隋對遼東和樂浪半島的管理,進入新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