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在營中望了好久,不見隋軍出戰。而派出去的幾波斥候,都是回報“北隋軍穩守營寨,毫無出擊的動向。”
李世民知道,陳克敵應該是看出了自己試圖激怒他的意圖,他不會來了。
既然如此,再等無意義,於是李世民下令,三日之內,全軍撤退。
當夜,李世民便命令四千玄甲騎兵從大營中離開,悄然往南而去。
這一切都瞞不住時刻對唐軍大營進行嚴密監視的陳克敵。聽到這個消息後,他知道他的判斷沒有錯,李世民真的要退。
其實這時候陳克敵最好的選擇便是以不變應萬變,穩住局麵,放任對方離開。
畢竟對於陳克敵來說,這一次,他的一切目的都達到了,守住了巴陵,沒讓蕭銑落到李世民手中。接下來是否再與李世民交戰,實際上對戰局已經沒有太大的影響,除非李世民死了。
《劍來》
不過陳克敵卻不想讓李世民這麽從容地撤回去。
對麵那個人不是旁人,是李世民,是他的一生之敵。是他拚勁全部力量都要擊敗的人,現在這麽好的機會,若是讓李世民這麽從容地退了,他自己都不會原諒他自己。
在陳克敵看來,李世民的數千騎兵他攔不住,但那數萬步兵還是可以阻攔的。
於是陳克敵命令水師向南,隨時注視唐軍的動向。而與此同時,又命令麥孟才和周紹則二人,分率各部向唐軍大營考近。
與此同時,陳克敵也讓人將此消息傳給巴陵城中的蕭銑,唐軍畢竟有上萬人馬,戰力不弱,一不小心,就容易崩掉一顆大牙。也可以適當地讓蕭銑給隋軍分擔一下責任。
很快,唐軍又開始動了。
次日夜裏,上萬唐軍,悄悄離開大營,向南而去。
整個唐軍大營,依舊是燈火通明。可這萬餘人馬,卻馬銜嚼,人銜枚,寂靜無聲,漸漸離大營遠去。
唐軍行了差不多有二十多裏,此時已經快天明了。
陳克敵下令,令麥孟才和周紹則二人加快速度,向唐軍追去,務必猛擊唐軍,重創其後軍。
而一同前進的還有郭華指揮的梁軍。
雖然梁軍就剩這點力量,雖然當蕭銑出爾反爾耍了李世民之後,隻剩下最後一條路,但蕭銑還是希望梁軍能向隋軍展示一下自己的實力,至少要告訴大隋,他蕭銑並不是任人魚肉的人。
說白了,蕭銑準備打一仗來換取投降後的待遇。
三支部隊從北麵三個方向壓了上來,很快追上了唐軍。
殿後的唐將是賀若懷廣,一個沙場經驗充足的老將。麵對強攻的敵軍,他很快便穩住了陣腳。
唐軍其實早就等著追兵的道路,因此他們提前便構築了整整三道防線。
最外側的還隻是粗略迎擊的散兵,陣型尚不完整,隋軍猛攻兩翼,唐軍根本支撐不住,向後退去。
但很快第二道防線的唐軍就比之前的軍隊強悍了許多。
這群人前矛後弩,更攜帶了大量的巨型盾牌,將唐軍和追兵隔開。潰散的唐軍從兩側分別退去,而隋軍迎擊上前,直麵的就是一堵盾牆。
麥孟才和周紹則見狀,立刻下令繼續猛攻。
在二人看來,唐軍已然敗退,即使留有精銳斷後,但也撐不了多久。隻要他們一鼓作氣,抵住對方的反擊,必然可以大破唐軍。
而郭華的想法也差不多。
都覺得此時的唐軍除了這最後一層殼,裏麵都是軟柿子了。因此三人都打著痛打落水狗的心思,一往無前。
此時陳克敵為了就近指揮,已經登岸了。
雙方接戰很快便接近一個時辰,天色漸亮,眼看還拿不下唐軍,陳克敵也有些心急,便直接幹到離戰場二三裏的位置,就近觀察。
可越觀察他越覺得不對勁。
對麵的唐軍太有韌性了,這是不應該屬於一支撤退軍隊的韌性。
麵對陳克敵的質疑,眾人倒是不以為然。
雖然隋軍裏麵,都不喜歡李世民這個叛徒,但也承認他的能力。衛公的徒弟,能不強。
這支部隊必然是李世民擔心突圍時遭到阻擊,留下斷後的精銳部隊,所以韌性強一些,也是可以理解的。
“李世民置精銳部隊斷後正常,可那樣的部隊隻是勇猛,而現在的這支唐軍所展現的,不僅僅是勇猛,還有沉著,有序。你不說他們是阻擊部隊,我還以為他們是伏擊部隊呢。”
說到這裏,一個想法幾乎如一道光一般,閃過陳克敵的腦海。
若他們本就不是撤退之時的阻擊部隊呢?
那他們是伏擊部隊,還是誘餌?
“下令撤吧!”
陳克敵突然下令,全軍撤退。
諸將不解,陳克敵也顧不得給眾人解釋。而是命令偵騎散出,盡量往南偵察李世民提前撤退的那四千騎兵的動向。
陳克敵知道自己忽略了什麽,那四千騎兵,才是李世民真正的殺招。
李世民就不是一個那麽容易放棄的人。
很快,接到命令的麥孟才和周紹則二人開始組織部隊撤退。二人雖不明白其中緣由,但還是依令而行。
之前的江夏之戰,二人算是真正服了陳克敵。
隋軍緩緩開始撤了,但前麵的梁軍似乎沒有接到命令,仍然在進攻。
這也是陳克敵有意識地這麽做的。
在陳克敵看來,梁軍占據巴陵城,又有兩萬人馬,在大隋主力沒有趕到荊襄之前,這支部隊不管是降還是戰,都是一個不穩定因素,甚至會給隋軍帶來巨大的麻煩。
這支部隊,數量有點多啊。
有發現隋軍撤退的梁將,紛紛將此消息稟報給郭華。郭華聽了一驚,有些遲疑,不過他還是下令,不要管隋軍,全軍繼續攻擊。
此時唐軍的陣型在隋軍和梁軍不停地攻擊下,已經開始了鬆動。隻要再加一口氣,就能攻破當麵這支唐軍。
在如此巨大的誘惑下,郭華自不願意放棄這個立功的好機會。
在降隋已定的大局下,郭華也不得不考慮一下未來的前途命運。他得向隋軍展示他的重要性,才能在新朝獲得高位。
可此時郭華不知道的時,天大的便宜,有命賺,也得有命享不是?
梁軍的危機,很快降臨。
點擊下載本站app,海量,免費暢讀!
李世民知道,陳克敵應該是看出了自己試圖激怒他的意圖,他不會來了。
既然如此,再等無意義,於是李世民下令,三日之內,全軍撤退。
當夜,李世民便命令四千玄甲騎兵從大營中離開,悄然往南而去。
這一切都瞞不住時刻對唐軍大營進行嚴密監視的陳克敵。聽到這個消息後,他知道他的判斷沒有錯,李世民真的要退。
其實這時候陳克敵最好的選擇便是以不變應萬變,穩住局麵,放任對方離開。
畢竟對於陳克敵來說,這一次,他的一切目的都達到了,守住了巴陵,沒讓蕭銑落到李世民手中。接下來是否再與李世民交戰,實際上對戰局已經沒有太大的影響,除非李世民死了。
《劍來》
不過陳克敵卻不想讓李世民這麽從容地撤回去。
對麵那個人不是旁人,是李世民,是他的一生之敵。是他拚勁全部力量都要擊敗的人,現在這麽好的機會,若是讓李世民這麽從容地退了,他自己都不會原諒他自己。
在陳克敵看來,李世民的數千騎兵他攔不住,但那數萬步兵還是可以阻攔的。
於是陳克敵命令水師向南,隨時注視唐軍的動向。而與此同時,又命令麥孟才和周紹則二人,分率各部向唐軍大營考近。
與此同時,陳克敵也讓人將此消息傳給巴陵城中的蕭銑,唐軍畢竟有上萬人馬,戰力不弱,一不小心,就容易崩掉一顆大牙。也可以適當地讓蕭銑給隋軍分擔一下責任。
很快,唐軍又開始動了。
次日夜裏,上萬唐軍,悄悄離開大營,向南而去。
整個唐軍大營,依舊是燈火通明。可這萬餘人馬,卻馬銜嚼,人銜枚,寂靜無聲,漸漸離大營遠去。
唐軍行了差不多有二十多裏,此時已經快天明了。
陳克敵下令,令麥孟才和周紹則二人加快速度,向唐軍追去,務必猛擊唐軍,重創其後軍。
而一同前進的還有郭華指揮的梁軍。
雖然梁軍就剩這點力量,雖然當蕭銑出爾反爾耍了李世民之後,隻剩下最後一條路,但蕭銑還是希望梁軍能向隋軍展示一下自己的實力,至少要告訴大隋,他蕭銑並不是任人魚肉的人。
說白了,蕭銑準備打一仗來換取投降後的待遇。
三支部隊從北麵三個方向壓了上來,很快追上了唐軍。
殿後的唐將是賀若懷廣,一個沙場經驗充足的老將。麵對強攻的敵軍,他很快便穩住了陣腳。
唐軍其實早就等著追兵的道路,因此他們提前便構築了整整三道防線。
最外側的還隻是粗略迎擊的散兵,陣型尚不完整,隋軍猛攻兩翼,唐軍根本支撐不住,向後退去。
但很快第二道防線的唐軍就比之前的軍隊強悍了許多。
這群人前矛後弩,更攜帶了大量的巨型盾牌,將唐軍和追兵隔開。潰散的唐軍從兩側分別退去,而隋軍迎擊上前,直麵的就是一堵盾牆。
麥孟才和周紹則見狀,立刻下令繼續猛攻。
在二人看來,唐軍已然敗退,即使留有精銳斷後,但也撐不了多久。隻要他們一鼓作氣,抵住對方的反擊,必然可以大破唐軍。
而郭華的想法也差不多。
都覺得此時的唐軍除了這最後一層殼,裏麵都是軟柿子了。因此三人都打著痛打落水狗的心思,一往無前。
此時陳克敵為了就近指揮,已經登岸了。
雙方接戰很快便接近一個時辰,天色漸亮,眼看還拿不下唐軍,陳克敵也有些心急,便直接幹到離戰場二三裏的位置,就近觀察。
可越觀察他越覺得不對勁。
對麵的唐軍太有韌性了,這是不應該屬於一支撤退軍隊的韌性。
麵對陳克敵的質疑,眾人倒是不以為然。
雖然隋軍裏麵,都不喜歡李世民這個叛徒,但也承認他的能力。衛公的徒弟,能不強。
這支部隊必然是李世民擔心突圍時遭到阻擊,留下斷後的精銳部隊,所以韌性強一些,也是可以理解的。
“李世民置精銳部隊斷後正常,可那樣的部隊隻是勇猛,而現在的這支唐軍所展現的,不僅僅是勇猛,還有沉著,有序。你不說他們是阻擊部隊,我還以為他們是伏擊部隊呢。”
說到這裏,一個想法幾乎如一道光一般,閃過陳克敵的腦海。
若他們本就不是撤退之時的阻擊部隊呢?
那他們是伏擊部隊,還是誘餌?
“下令撤吧!”
陳克敵突然下令,全軍撤退。
諸將不解,陳克敵也顧不得給眾人解釋。而是命令偵騎散出,盡量往南偵察李世民提前撤退的那四千騎兵的動向。
陳克敵知道自己忽略了什麽,那四千騎兵,才是李世民真正的殺招。
李世民就不是一個那麽容易放棄的人。
很快,接到命令的麥孟才和周紹則二人開始組織部隊撤退。二人雖不明白其中緣由,但還是依令而行。
之前的江夏之戰,二人算是真正服了陳克敵。
隋軍緩緩開始撤了,但前麵的梁軍似乎沒有接到命令,仍然在進攻。
這也是陳克敵有意識地這麽做的。
在陳克敵看來,梁軍占據巴陵城,又有兩萬人馬,在大隋主力沒有趕到荊襄之前,這支部隊不管是降還是戰,都是一個不穩定因素,甚至會給隋軍帶來巨大的麻煩。
這支部隊,數量有點多啊。
有發現隋軍撤退的梁將,紛紛將此消息稟報給郭華。郭華聽了一驚,有些遲疑,不過他還是下令,不要管隋軍,全軍繼續攻擊。
此時唐軍的陣型在隋軍和梁軍不停地攻擊下,已經開始了鬆動。隻要再加一口氣,就能攻破當麵這支唐軍。
在如此巨大的誘惑下,郭華自不願意放棄這個立功的好機會。
在降隋已定的大局下,郭華也不得不考慮一下未來的前途命運。他得向隋軍展示他的重要性,才能在新朝獲得高位。
可此時郭華不知道的時,天大的便宜,有命賺,也得有命享不是?
梁軍的危機,很快降臨。
點擊下載本站app,海量,免費暢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