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宗室封爵不高,眾人心中有些擔心,唯恐自己的封爵也受到影響。


    但很快功爵的封賞,出人意料。


    眾人早就知道,新製七等二十級爵,標準極高,最高等的公爵,非大功者不得立。但名單下來眾人才發現,整整封了九個公爵,還有三十六個侯爵。


    一等公為四千石食祿,往下依次減四百石,到三等伯為一千四百石食祿,為上爵;三等伯往下,到三等男,依次減兩百石食祿,為中爵;三等男以下,依次減二十石食祿,為下爵。


    所有爵位每傳一代減食祿四百石,降完為止。


    看似每一代食祿要減,但大家聽了都很興奮。雖然之前爵位也可以傳承,但兩晉之後,默認的若是子孫不顯,爵位傳承不超過三代。


    像是李淵,因為老子死的時候他太小,差一點就不能繼承。


    但黃明遠定下了降等承襲,不僅僅是降等,而更重要的是承襲。


    四千石的國公,最起碼可承襲個十代,就是幾百年的事情。哪個家族有這樣的機會,都要興盛起來了。


    很快,內侍開始宣讀聖旨,一如之前拜相的流程一般。


    鄭言慶為一等魏國公,食祿五千石;


    李子孝為一等周國公,食祿五千石;


    陳遠為一等吳國公,食祿四千二百石;


    張文遠為二等定國公,食祿三千八百石;


    李景為二等虢國公,食祿三千六百石;


    荊元恒為二等蔣國公,食祿三千六百石;


    蔡知運為二等威國公,食祿三千六百石;


    斛律成為三等英國公,食祿三千五百石;


    劉雲芳為三等威國公,食祿三千五百石;


    封爵之中,鄭言慶、李子孝、陳遠三人為首,一如漢初的韓信、蕭何、張良三人一般。其餘能封公爵的,除了李景之外,俱是黃明遠麾下眾將,尤其是張文遠、蔡知運、劉雲芳三人,都是方麵之任,至少也相當於大軍區級別。


    三十六名侯爵分作三等。


    歐彥、屈突通、鄧議、陸貞、夏安恂、李靖、嚴孝武、張長遜、高震、吳增十人為一等侯;王辯、雄闊海、秦瓊、左天成、焦方傑、段文操、高聶、陳棱、尉遲恭、高元臻、高元備十一人為二等侯;席玭、羅藝、李進、辛文禮、安修仁、楊義琰、徐虎子、蘇邕、斛律進周、呂會彥、王君廓、王伏寶、蒙陳其、全旭、李節十五人封三等候。


    另有伯爵七十五人。


    公侯四十五人之中,李子孝、鄧議、夏安恂三人以主政、後勤之功;陳遠以左謀之功;李景以同級別輔弼之功;陸貞、吳增以情報搜集之功;安修仁以當年臥底突厥之功;李節以經營西域之功得封。其餘三十五人,完全以戰功封爵。


    這其中最特殊的是陸貞。


    本來陸貞的獲爵很有爭議,一是她是個女子,二她沒有什麽軍功。而且陸貞和黃明遠的關係不一般,當妃子合適,給個爵位,實在不合適。


    不過黃明遠也不和眾人政變,光把多年征戰,當初北鬥在情報上的功勞亮出來,眾人就再無話可說。


    這些情報之功,不比軍功差。更何況還有無數不能提的功勞。


    當然有人封侯就有人不得封。


    像是達奚暠、張鎮周、焦方威等軍中大將,楊義臣、崔仁壽這種前朝重臣,亦因為軍功不夠,未曾得封侯。


    眾人發現,三十六名侯爵之中,不僅隋朝舊臣沒一個封的,世家大族亦沒一個封的,就連外戚也沒封。


    眾人有些疑惑,難道不封了。


    公爵、侯爵,都是黃明遠親自封的,每人單獨上前領封。到了伯爵以下,就是一起了。


    但即使如此,也用了好幾個時辰,累得黃明遠有些暈頭轉向。


    封完最後一個人,黃明遠站了起來,對著眾人說道:“大家看了今日的封爵,應該有些明悟,也有些不解。很多你們認為不該封的人被封了,很多應該被封的,又沒有被封。我今天告訴你們原因。


    凡官者,有實職,領職,加銜,散官,品級,還有勳位和爵位。


    從前,封賞爵位,沒有標準,隻要官大,就有爵位。那既然如此,隻要官位就好,何必有爵位之分。


    所以我以為,爵位和官位需要區分開來,官者,職務也,爵者,榮譽也。官是天子封的,榮譽卻是自己取的。


    所以,往後非軍功者,不得封爵,以為定例。凡之前獲得爵位者,以散官代之。”


    眾人聽了麵麵相覷。


    這時蘇威突然站出來說道:“天子聖明,臣以為早該如此。將士們舍生忘死得來的功勞,不能讓我等未上過戰場之人得。”


    其實現在還不是大宋,文官人人封爵的時代,平常封爵,基本上還是以軍功為主,不過也給世家大族領袖封爵。


    黃明遠重提以軍功封爵,即使很多人不願意,但卻獲得了武將的支持,此事也就這麽通過。


    而且很多人也想看看黃明遠怎麽安排外戚那些人,那也是個封爵大戶。


    不過想看黃明遠出醜的一些人很快傻了眼。


    黃明遠竟然弄出一個承恩爵。這承恩爵像是閹割版的軍功爵,但偏偏食祿是足的,地位也是足夠的,雖然看上去地位低了一些,但封賞外戚也是夠了。


    大不了原本該封侯的,封個公就是了。


    “這承恩爵,等同於宗爵,可由天子封賞任何人。承恩爵就是承恩爵,跟軍功爵不可相混。”


    可封賞任何人,就是看天子心情,那麽可以是外戚,也可以是文官。


    不過掛著承恩二字,怕是哪個文官也不願意要吧。


    其實第一輪獲封承恩爵的還真不多,主要是外戚人物,但有資格獲封的,還真不多。黃明遠也不想給人留下一個濫封外戚的形象。


    所以最後一共封了四個人。


    黃明遠的親舅舅崔民東封承恩公,食祿三千五百石;崔民信封承恩侯,食祿兩千戶。


    老丈人裴矩封承恩公,食祿三千五百石。


    黃明遠的老師張衡之子張希康以二等伯領承恩侯,一人身兼兩個爵位。


    黃明遠的舅舅、嶽父、老師,獲得承恩爵,旁人完全沒有異議。


    待所有人封完,這次大朝會也便結束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下安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鳴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鳴奇並收藏天下安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