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暈倒了,其他的自是不用再提。
眾人七手八腳地將李世民送到後院,這時薛收屏退眾人,隻剩下薛收、於誌寧、竇幹、蘇世長、姚思廉、侯君集、張士貴、丘行恭、獨孤彥雲、杜君綽、公孫武達、鄭仁泰等李世民的心腹。
此時李世民也不暈倒了,坐在上首,看著眾人。
沒人是傻子,若是之前那名旅帥的傳信未必可信,可是再加上這封招李世民回京奔喪的詔書,幾乎就明明白白寫著,李淵的死有貓膩,李世民到了成都亦不會有好下場。
李世民是什麽人,心硬如鐵的人,他或許會在意父子親情,但更在意的是他的軍隊,他的事業。
這個時候,別說是李建成要對付他,就是李淵出手,他也不會低頭。
眼看眾人在側,李世民淚眼婆娑地說道:“我本以為大兄仁義純孝,可卻萬萬沒想到,他竟然敢做出這種禽獸不如的事情。以子弑父,禽獸不如啊。”說著說著,便大哭起來。
眾人聽了,也皆是唏噓不已。說實話,李建成會做出如此激烈的事來,也是出乎大家的意料。
眼看李世民悲戚的樣子,眾人隻得勸道:“秦公少憂,自古死生有命,唐王薨殂,雖然令人痛心,可秦公身兼巴東十萬將士,數州百姓安危,宜保養尊體,萬不可有所損傷。”
眾人勸了一會,李世民方止,這時李世民又言道:“我欲起兵討逆,為父報仇,以雪吾恨,諸位有何意?”
按照李世民的性格,直接就把李建成的來使給殺了。可是他不知道手下人會不會支持他,因此轉了個圈子,演這麽一出戲了。
“國家此禍,開辟未聞。”
李世民本來威望就高,眾人多傾心相隨,不過起兵畢竟不是小事。若是李唐一家獨大,沒有問題,大家打唄,李世民就是不想打,大家也得攛掇著他去打。
可偏偏對麵還有明軍,對著巴蜀虎視眈眈,情況又不一樣了。
薛收聽了,連忙說道:“今建成和元吉各懷譎計,相互進攻,已失人心。秦公可稍做觀望,按兵不動,待兩人力竭,乘時而伐之,必可全取巴蜀。而貿然出兵,建成和元吉或心存畏懼,不敢交戰,共禦秦公。”
於誌寧更言道:“秦公若西進,巴東何守?若明軍殺入巴東,秦公即使占領成都,又有何用?”
薛收官拜巴東道行台尚書左丞兼左衛大將軍長史,於誌寧官拜巴東道行台吏部尚書,俱是李世民麾下最重要的屬官。
眼看兩位謀士都不同意,李世民也有些猶豫了。
這時行台民部尚書蘇世長站出來說道:“若如兩位言,或可破敵,可巴東能撐幾日?巴東之兵,有八萬之眾,更不提黔州兵馬。這八萬人馬,人吃馬嚼,每天至少要三千石以上的糧食,還不算損耗。咱們府庫裏有二十萬石,最多可供兩月。若不早破成都,甚至用不了兩月,咱們就斷糧了。”
巴東多山地,人口稀少,糧食產出更少,巴東諸軍的供應,幾乎完全靠成都平原。
而糧食出問題,仗也別打了。
蘇世長在軍中主管糧草,對此最清楚。他其實也不願意打,但若是不打,李世民就要破產了。
薛收聽了,眉頭緊皺,但還是希望李世民等等,於是言道:“就是打,也不能這麽急,可稍等半月至一月,觀望各方動向,留一月時間,不至於缺糧。”
薛收這麽說,大家就不怎麽同意。
本來糧就不夠,再縮短攻擊時間,誰能保證一月之內,必克成都。
這時侯李世民麾下第一大將侯君集站出來說道:“唐王被害,秦公身為其子,討伐逆凶,本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可若是心存觀望,首鼠兩端,豈不讓人恥笑。”
一眾武將,也紛紛讚同。
李世民的部下將領,自是希望李世民能再進一步,因此都讚同打這一仗。
眼看諸將支持,此事幾成定局,於誌寧便直接問道:“若取成都,必大軍西進。可我軍當麵就是十幾萬明軍,一旦主力西進,巴東怎麽辦?若巴東丟,就是得了成都,難道能守住?”
於誌寧一說完,眾人有些不怎麽說話了。
雖然也有人都囔著“巴東天險,明軍就是飛亦不能過”,可終究隻是私下裏都囔,也沒人能當做理由。
明軍的戰鬥力怎麽樣大家心中都有數,就是貶低亦沒有意義。
這時李世民說道:“我隻以三萬軍隊,乘船西進,巴東主力仍繼續駐守各地。以五萬大軍加巴東之險,扛住明軍三個月不成問題,三個月之內我必取成都,回援巴東。”
薛收聽了,連忙說道:“三萬之兵取成都,實在太冒險了。”
李世民此時表現地豪壯起來,大聲言道:“我既敢言,就有能力勝之。從渝州往西,一路盡無天險,我沿江直達成都城下,三月綽綽有餘。”
李世民這麽一說,眾人也不敢多言。
隻有秦國公府主簿姚思廉思慮一番,最後言道:“抵抗暴明,此為大義,為父報仇,此為小義,今秦公舍萬乘之軀,而徇小義,古人所不取也。願秦公思之。”
李世民聽了,大聲言道:“我為公是征討逆臣,為私是清理家賊,此乃大義,如何成了小義。”
姚思廉道:“雖是討逆,可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秦公這一動,必然給明軍進擊之機,臣恐兩敗俱傷,最後卻便宜了明軍。”
“殺父之人,何為兄弟?”
姚思廉隻得伏地不起,大聲說道:“秦公若不從我言,誠恐有失。”
姚思廉此舉就是耍無賴了,因此惹怒了李世民,於是李世民大聲說道:“我正欲興兵討逆,爾何出此不利之言,以亂我軍心!”便要將姚思廉問罪。
姚思廉麵不改色,苦笑道:“我死無恨,隻可惜唐王苦心經營之業,終將顛覆。”
姚思廉被帶了下去,眾人麵麵相覷,不敢多言。
李世民大聲說道:“我意已決,今日討逆,勢在必行,再敢有亂我軍心者,姚思廉就是下場。”
眾人七手八腳地將李世民送到後院,這時薛收屏退眾人,隻剩下薛收、於誌寧、竇幹、蘇世長、姚思廉、侯君集、張士貴、丘行恭、獨孤彥雲、杜君綽、公孫武達、鄭仁泰等李世民的心腹。
此時李世民也不暈倒了,坐在上首,看著眾人。
沒人是傻子,若是之前那名旅帥的傳信未必可信,可是再加上這封招李世民回京奔喪的詔書,幾乎就明明白白寫著,李淵的死有貓膩,李世民到了成都亦不會有好下場。
李世民是什麽人,心硬如鐵的人,他或許會在意父子親情,但更在意的是他的軍隊,他的事業。
這個時候,別說是李建成要對付他,就是李淵出手,他也不會低頭。
眼看眾人在側,李世民淚眼婆娑地說道:“我本以為大兄仁義純孝,可卻萬萬沒想到,他竟然敢做出這種禽獸不如的事情。以子弑父,禽獸不如啊。”說著說著,便大哭起來。
眾人聽了,也皆是唏噓不已。說實話,李建成會做出如此激烈的事來,也是出乎大家的意料。
眼看李世民悲戚的樣子,眾人隻得勸道:“秦公少憂,自古死生有命,唐王薨殂,雖然令人痛心,可秦公身兼巴東十萬將士,數州百姓安危,宜保養尊體,萬不可有所損傷。”
眾人勸了一會,李世民方止,這時李世民又言道:“我欲起兵討逆,為父報仇,以雪吾恨,諸位有何意?”
按照李世民的性格,直接就把李建成的來使給殺了。可是他不知道手下人會不會支持他,因此轉了個圈子,演這麽一出戲了。
“國家此禍,開辟未聞。”
李世民本來威望就高,眾人多傾心相隨,不過起兵畢竟不是小事。若是李唐一家獨大,沒有問題,大家打唄,李世民就是不想打,大家也得攛掇著他去打。
可偏偏對麵還有明軍,對著巴蜀虎視眈眈,情況又不一樣了。
薛收聽了,連忙說道:“今建成和元吉各懷譎計,相互進攻,已失人心。秦公可稍做觀望,按兵不動,待兩人力竭,乘時而伐之,必可全取巴蜀。而貿然出兵,建成和元吉或心存畏懼,不敢交戰,共禦秦公。”
於誌寧更言道:“秦公若西進,巴東何守?若明軍殺入巴東,秦公即使占領成都,又有何用?”
薛收官拜巴東道行台尚書左丞兼左衛大將軍長史,於誌寧官拜巴東道行台吏部尚書,俱是李世民麾下最重要的屬官。
眼看兩位謀士都不同意,李世民也有些猶豫了。
這時行台民部尚書蘇世長站出來說道:“若如兩位言,或可破敵,可巴東能撐幾日?巴東之兵,有八萬之眾,更不提黔州兵馬。這八萬人馬,人吃馬嚼,每天至少要三千石以上的糧食,還不算損耗。咱們府庫裏有二十萬石,最多可供兩月。若不早破成都,甚至用不了兩月,咱們就斷糧了。”
巴東多山地,人口稀少,糧食產出更少,巴東諸軍的供應,幾乎完全靠成都平原。
而糧食出問題,仗也別打了。
蘇世長在軍中主管糧草,對此最清楚。他其實也不願意打,但若是不打,李世民就要破產了。
薛收聽了,眉頭緊皺,但還是希望李世民等等,於是言道:“就是打,也不能這麽急,可稍等半月至一月,觀望各方動向,留一月時間,不至於缺糧。”
薛收這麽說,大家就不怎麽同意。
本來糧就不夠,再縮短攻擊時間,誰能保證一月之內,必克成都。
這時侯李世民麾下第一大將侯君集站出來說道:“唐王被害,秦公身為其子,討伐逆凶,本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可若是心存觀望,首鼠兩端,豈不讓人恥笑。”
一眾武將,也紛紛讚同。
李世民的部下將領,自是希望李世民能再進一步,因此都讚同打這一仗。
眼看諸將支持,此事幾成定局,於誌寧便直接問道:“若取成都,必大軍西進。可我軍當麵就是十幾萬明軍,一旦主力西進,巴東怎麽辦?若巴東丟,就是得了成都,難道能守住?”
於誌寧一說完,眾人有些不怎麽說話了。
雖然也有人都囔著“巴東天險,明軍就是飛亦不能過”,可終究隻是私下裏都囔,也沒人能當做理由。
明軍的戰鬥力怎麽樣大家心中都有數,就是貶低亦沒有意義。
這時李世民說道:“我隻以三萬軍隊,乘船西進,巴東主力仍繼續駐守各地。以五萬大軍加巴東之險,扛住明軍三個月不成問題,三個月之內我必取成都,回援巴東。”
薛收聽了,連忙說道:“三萬之兵取成都,實在太冒險了。”
李世民此時表現地豪壯起來,大聲言道:“我既敢言,就有能力勝之。從渝州往西,一路盡無天險,我沿江直達成都城下,三月綽綽有餘。”
李世民這麽一說,眾人也不敢多言。
隻有秦國公府主簿姚思廉思慮一番,最後言道:“抵抗暴明,此為大義,為父報仇,此為小義,今秦公舍萬乘之軀,而徇小義,古人所不取也。願秦公思之。”
李世民聽了,大聲言道:“我為公是征討逆臣,為私是清理家賊,此乃大義,如何成了小義。”
姚思廉道:“雖是討逆,可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秦公這一動,必然給明軍進擊之機,臣恐兩敗俱傷,最後卻便宜了明軍。”
“殺父之人,何為兄弟?”
姚思廉隻得伏地不起,大聲說道:“秦公若不從我言,誠恐有失。”
姚思廉此舉就是耍無賴了,因此惹怒了李世民,於是李世民大聲說道:“我正欲興兵討逆,爾何出此不利之言,以亂我軍心!”便要將姚思廉問罪。
姚思廉麵不改色,苦笑道:“我死無恨,隻可惜唐王苦心經營之業,終將顛覆。”
姚思廉被帶了下去,眾人麵麵相覷,不敢多言。
李世民大聲說道:“我意已決,今日討逆,勢在必行,再敢有亂我軍心者,姚思廉就是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