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石頭是老兵,再加上端午的指點,全連一百三十幾個人,除了向空中不停的開火以外,還在等待敵人轟炸機俯衝投彈的那一瞬間。


    這是一個機會,是重機槍,甚至是輕機槍唯一能夠到鬼子飛機的機會。


    端午對他們說,隻要他們打下兩架小鬼子的轟炸機就不虧,打下來三架,那他們就算賺了。


    如果打下四架,端午為他們請功,每人賞十塊大洋,打下五架,每人賞二十塊大洋。打下六架四十塊大洋。


    要是一口氣能打下十架轟炸機,端午全連每個人賞一根金條。


    所以除了混編一連要證明自己不是孬種以外,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也是至關重要的一環。甚至很多其他連隊的士兵都十分的羨慕,混編一連竟然撈到了這麽好的一個機會。


    然而,他們真的能做到嗎?隻有端午知道,這是一個極難完成的任務,而那些高額的賞金,也僅是這些弟兄們的買命錢而已。


    戰鬥一觸即發!


    小鬼子的轟炸機已經在空中調整好了姿態。


    戰鬥機向四外飛出漂亮的弧線,為九三式轟炸機的轟炸護航。


    鬼子飛行聯隊聯隊長,大聲的命令:第一轟炸機群俯衝轟炸。轟炸高度為一千五百米。


    鬼子不是傻子,他們知道中國人唯一的防空武器就是重機槍。他們不會冒然衝過這個安全極限,除非有鬼子飛行員操作不當,否則他們極少會超過這個距離投彈。


    而與此同時,但見日軍飛機呼嘯撲來。趙石頭大聲的命令道:“全體都有,鬼子的飛機來了,給我打!”


    “打!”


    “打!......”


    趙石頭的命令一聲一聲的向外擴散,士兵們每個人的口中的都重複著連長的怒吼。


    機槍,重機槍,步槍,對準空中就是瘋狂的掃射。


    子彈飛向半空中,再度組成了一道道彈幕,隻要日軍飛機越過雷池一步便會遭遇到毀滅性的打擊。


    小鬼子飛機俯衝到相距地麵一千五百米的高度進行投彈,大量的炸彈在半空中如同一連串的珠串。


    炸彈刺耳的破空之音十分的尖銳。


    它們急速下落,有的撞在了子彈上,轟然在半空中爆炸。


    爆炸的火光宛若在半空中爆燃的煙花一樣。


    而或許,這便是老鬼子波田中一在戰前所說的煙花。


    炸彈在半空中遭遇到子彈射擊而發生爆炸,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那種50公斤重的航空炸彈在半空中爆炸,可是要比煙花好看多了。


    爆炸後的氣團火焰與黑色的硝煙在半空中不斷的膨脹,最後連成一片如同陰雲一樣。


    趙石頭等軍官,發現子彈無法攔截全部的炸彈,大聲的命令道:“快趴下,快趴下!”


    聲音久久的在趙石頭自己的耳中回蕩,而他的士兵卻再也聽不到他的命令。因為所有人都在射擊,所有人都發出自己的怒吼,拚命的向半空中開火。


    這一刻,他們什麽都沒想,眼中隻有鬼子的飛機與呼嘯而來的炸彈。


    他們的身體是機械的,是不受控製的。


    又或者說這就是戰爭吧,當戰爭到了白熱化的階段,人命便不再是命,而死亡也不再是恐懼。憤怒在這個時候占據了你的大腦。你的眼中隻有敵人,隻有敵人在空中呼嘯而過的飛機!


    轟隆!


    巨大的爆炸接踵而至,那種五十公斤重的航空炸彈比任何一枚小鬼子的炮彈爆炸威力還要大。


    巨大的爆炸可以輕易的將戰壕摧毀,頃刻間夷為平地。而躲在戰壕內的人,則如同柳絮一樣的被轟到了半空中。


    士兵們站在戰壕內,把機槍,步槍,還有重機槍架在戰壕的邊緣。


    在猛烈的爆炸中,在戰火與硝煙中,他們無所畏懼。


    因為此時,他們已經無處可躲了,賭的就是一個運氣。


    運氣好了,小鬼子的轟炸便炸不到他們,而運氣不好,無論你躲在哪裏,小鬼子的炸彈也能找到你。


    他們或許已經習慣了這樣的人生豪賭。他們不斷的射出機槍的,步槍內的子彈。


    子彈在劇烈的爆炸中衝天而起,迎著鬼子的飛機,迎著那些不斷簌簌而落的航空炸彈在小鬼子的飛機底部開出一個又一個的窟窿。


    或者是奇跡發生了,又或者是小鬼子俯衝轟炸超過了1500米的高度,一架鬼子的飛機在俯衝的過程中,飛機的底部被掃了十幾個窟窿出來。一個鬼子兵在機艙內中彈,一頭從飛機上掉了下來。


    飛機的郵箱也被擊中,燃油泄漏,飛機也因此燃起了滾滾濃煙。


    “八嘎!”


    波田中一一邊喝著紅酒,一邊欣賞著絢麗的煙花。卻不想正在這時,一架日軍的轟炸機卻突然失控燃起了濃煙,向虞山的山後墜落。


    片刻後,一聲猛烈的爆炸接踵而至,在虞山山後的山坳內,燃起了熊熊烈焰。


    “太好了!”


    鍾久山激動的差點跳了起來,興奮的表情溢於言表。雖然僅是一架轟炸機,但在鍾久山的眼中,這卻是一次不可能完成的壯舉。


    相比較而言,端午卻冷靜的多。


    他的目標絕對不是日軍的一架轟炸機,而是越多越好。


    隻是他真不知道,混編一連的戰士能在這場爆炸中堅持多久。


    端午預計的最好結果就是在日軍三次空襲中,混編一連能幸存下來五分之一就已經很不錯了。也就是說,會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士兵軍官,會在空襲中喪命。


    小鬼子的九三式轟炸機他很了解,這種轟炸機的最大載彈量是一噸左右。如果滿彈的話,在空中續航的時間大概隻有兩個小時。


    而從上海機場以九三式轟炸機的飛行速度,至少需要二十分鍾。再加上三次或者超過三次的地毯式轟炸,至少需要一個小時的時間。


    而這便是端午需要爭取到的時間。他用一個連,換小鬼子四十分鍾的轟炸時間。


    而至於為什麽,也隻有端午自己知道。


    轟!轟!......


    突突突!突突突!......


    戰火與硝煙中,一場力量懸殊的較量還在持續。


    巨大的爆炸並沒有嚇退混編一連的士兵,他們反而越戰越勇。


    而鬼子的飛行聯隊長因為損失了一架九三式轟炸機而惱火。借助戰場上硝煙的掩護,命令第二飛行大隊再度進行俯衝轟炸。


    轟炸中伴隨著記載機槍的掃射。他要用帝國的空中優勢徹底碾壓敵人的地麵部隊。


    轟隆!


    巨大的爆炸接踵而至,而緊接著,一連串的巨響連續不斷的傳來。南山陣地的一角在爆炸中頃刻間被夷為平地。大量的泥土被揚到了半空中,跟遮天蔽日一樣。


    混編一連三排的士兵,隨同爆炸掀起的氣浪,飛起十幾米高!


    但是還活著的士兵卻依舊拿起同伴的機槍,瘋狂的扣動著扳機。


    “小鬼子,你們來吧!”


    三排一班的班長,在怒吼聲中跳出戰壕,爬到了戰壕的最高處。他端起一挺小鬼子的大正十一式輕機槍,對準撲麵而來的日軍飛機掃射。


    “八嘎!”


    日軍飛行員看到有人竟然跳出來向他們射擊挑釁,一項傲慢的日軍飛行員竟然放棄了投彈,開啟了機載機槍對一班長展開掃射。


    兩個人的表情都無比的瘋狂,是真正的都想致對方於死地!


    “八嘎,小島?”


    飛行中隊長大罵,提醒小島不要脫離編隊。但是小島卻已經俯衝下去了。


    突突突!突突突!


    機載機槍不停的開火,7.7毫米子彈在地麵上連成一線。直奔一班長而去。


    一班長發出怒吼,手中不斷的扣動著扳機。


    他能躲開,隻要他一個側滾小鬼子的飛機便能撲一個空。但是這卻是一個機會,小鬼子的飛機竟然俯衝下來了。他已經進入了他手中機槍的有效射程。


    大正十一式輕機槍,又稱之為歪把子,使用通用6.5毫米機槍彈,與三八式步槍子彈可以通用。


    不過這挺機槍,要是說起來的確不怎麽樣,無論是日軍,還是繳獲歪把子的八路軍對它的評價都不怎麽友善。


    當時,世界各國研製的輕機槍都采用彈匣、彈板、彈鏈或彈帶供彈,而大正十一式輕機槍卻獨樹一幟,采用一個結構複雜的彈鬥供彈。


    這個彈鬥位於機匣左側,直接向裏麵裝進五發彈藥的標準橋夾,即可進行射擊。


    從這個角度來說,設計者考慮到機槍手可以直接使用普通士兵的彈藥,方便戰場上的彈藥補給。不過複雜的供彈機構,讓這樣的設想最終成為泡影。


    雖然設計者考慮到了子彈互換,但是實際上,大正十一式輕機槍無法使用6.5毫米的步槍子彈。


    機槍打幾發步槍子彈就會罷工,出現各種故障。而且射擊精確不高,射程也不遠。因為6.5毫米的步槍彈,比大正十一式機槍彈多裝了幾克火藥。


    而且連設計師自己都不明白,為什麽6.5毫米機槍彈在火藥裝載量不如步槍彈的基礎上為什麽射程又遠,而且精確度又高了。


    除此之外,槍管上的螺旋散熱片也是比較奇葩的存在。


    這樣的設計初衷是通過增加散熱麵積,來提高散熱效率,提高持續射擊能力。但是其實大正式輕機槍根本達不到理論射速,所以這是一個比較雞肋的設置。


    並且這樣設計令大正十一式比其它各國的輕機槍都要重上一公斤左右。


    在長途跋涉中,白白的浪費了士兵的體力。


    因為這一公斤,完全可以用來攜帶更多的彈藥。


    供彈鬥的設計也非常特別,在世界輕武器發展曆史上都堪稱是一個奇葩。


    蘇聯在諾門坎戰役後,根據繳獲的大正十一式輕機槍,仿製了這種獨具特色的供彈鬥,用來改進自家的dp機槍。經過測試結果,蘇聯槍械設計師得出結論,這破玩意兒就是一坨翔。


    對,他就是一坨翔!


    隻是這一坨翔也有它的優點,就是堪比重機槍的最大射程。


    很多人都分不清什麽是有效射程與最大射程。有效射程是在一定的距離內,子彈走的是一根直線。而最大射程,則是子彈在飛出槍膛後,所能抵達最遠的位置。


    而最大射程,便是大正十一式的優點,它的最大射程,最遠能達到兩千八百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戰:從八佰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癡冬書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癡冬書亦並收藏抗戰:從八佰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