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是印證了吳二娘說的這話似的,不多久,吳大奶奶的兒子竟然過世了,讓吳大奶奶不由傻眼了。
其實就是一點小風寒,吳大奶奶都沒怎麽放在心上,結果病情就越來越重,最後過世了。
安然根本不知道有這麽一回事,都是吳大奶奶家發喪,她才知道的。
要早知道的話,她估計能將吳大奶奶的兒子救回來,畢竟她醫術還是不錯的,風寒這種情況,隻要不是太晚找她,她都是能將人救回來的。
可惜知道的太晚了,說什麽也沒用了。
兒子的過世,顯然對吳大奶奶的打擊很大。
她說是安然的表嫂,是吳三郎崔珍珠的大嫂,是他們的同輩人,但其實年齡差不多可以做他們的娘,他們這時都有三十多歲了,吳大奶奶已是將近五十的人了,所以受到這個打擊,便也不由病倒了。
但她知道自己不能死,孫子還沒長大呢,她要死了,她兒媳帶著個年幼的孩子,孤兒寡母的,還不要被人欺負啊,畢竟他們現在可是搬出來了,不像自己以前雖也是孤兒寡母,但在安國公府,有安國公府做靠山,沒人敢欺負他們,他們現在可沒靠山,她要走了,隻剩下他們,不被人欺負才怪了,誰讓她之前怕兒子被吳家人連累,所以跟吳氏家族很疏遠呢,現在出事了,再找他們庇護,她也拉不下去那個臉,找不到人庇護,就隻能她自己不能死,自己庇護他們了。
大概是因為求生意誌極為強烈,所以吳大奶奶還是挺了下來,帶著兒媳孫子過日子。
就是兒媳有點怪她早年不該跟吳氏家族離的那樣遠,搞的現在他們一家子老弱婦孺的,連個照應的人都沒有。
吳大奶奶現在有點後悔那時候做的太絕了,所以這會兒看兒媳抱怨她,也不敢說什麽,隻能沉默。
另外對於孫子的管教權,兒媳也不讓她插手,說就是因為她管的太嚴了,期望太高了,她相公才會在生病的時候,生怕事情沒做好,上司怪罪,官職出事,讓吳大奶奶責怪,不好好休息,硬撐著做事,導致一場小病,不但沒好,還惡化,以至於病逝了。
吳大奶奶看兒媳這樣怪她,同樣不敢說什麽,畢竟她的兒媳不是空穴來風,大哥兒的死,跟吳大奶奶的確有點關係。
不說吳大奶奶本想著疏遠吳氏家族對兒子有好處,卻發生了事與願違的事,隻說不久安然的女兒十歲了,到了該請封爵位的年紀,齊遠便拿出兩萬兩銀子,準備去青王府,請青王幫忙去宗人府疏通此事。
這些年因為有安然那五萬兩銀子的注入,每年的錢花不完,結餘的便買了田地,所以公中的錢便越來越多,也能拿的出兩萬兩了。
對於請青王幫忙,齊遠是這麽跟安然說的:“咱試試能不能申請得到爵位,申請得到那自然好,申請不到也沒關係,咱們給孩子多準備點嫁妝就是了,保證她一輩子過的舒舒服服的,況且坐產招夫,以後她願意,可以住在家裏麵,不用怕男方敢欺負她。”
齊遠就這麽一個女兒,那是非常寵的,就算沒跟安然姓,不坐產招夫,將來嫁出去,他本來也想把她嫁在附近,好隨時能看到女兒的,現在既然坐產招夫,那自然更可以住家裏了,幾個兒子也疼這唯一的妹妹,沒什麽意見,反正就當家裏多個兄弟就是了。
倒是安然怕齊遠這麽疼愛女兒,將來別對女婿挑三揀四,讓女婿受不了,別害了女兒,畢竟女兒要是跟自己一樣,對感情不是很執著還不礙事,要是對感情很執著,是個戀愛腦,那到時要是她丈夫因為他們家挑這個毛病,挑那個毛病,挑的不高興了,跟女兒散了,到時女兒心裏難過甚至怪他們管的太多怎麽辦?
不過那都是以後的事了,卻說當下,之所以一到可以申請爵位的年齡,齊遠就準備申請,是因為青王年紀大了,他怕一旦青王有個三長兩短,到時自己就難找到人給自己幫忙了因為親王爵位隻能不降爵傳五代,而這一代的青王是最後一代了,下一代就是郡王,到時話語權要比親王小多了,所以齊遠自然女兒一到年齡就趕緊弄這個事了。
青王看齊遠願意拿出這麽多銀子疏通此事,也願意賣個人情給他,於是當下便答應可以幫忙。
他也知道自己年紀一年老似一年,指不定哪天就過世了,所以現在有人請他幫忙辦事,他一般都是能幫則幫,好在過世前為兒子們多弄點東西,沒辦法,誰讓他兒子數量也不少呢,這要不多攢點錢,到時自己過世了,兒子們分家,根本分不到什麽東西,隻能拿點死俸祿,以後的日子可要怎麽過啊!
有青王幫忙,再加上本來齊遠的女兒就能封爵,封爵規則裏並未說不跟自己姓就不能封之所以沒這個規定,是因為以前沒這樣的先例再加上青王給宗人府的官員意思了下,所以這事很快就搞定了,不久上麵就批複了,給安然和齊遠的女兒按尋常鎮國將軍女兒封爵的標準,封了郡君。
郡君,每年俸祿四百兩,並給四百畝官田,嫁人後,丈夫也享有同等俸祿、官田、品級。
雖然不多,但隻要不鋪張浪費,糊口還行。
安然看女兒爵位的事解決了,不由鬆了口氣,要是爵位的事沒解決,她還要擔心孩子長大了別怪她讓她跟自己姓,導致爵位沒了。
她倒無所謂孩子怪不怪,但她怕原身介意。
現在好了,爵位有了,她就不用擔心了。
將來孩子願不願意坐產招夫也看她自己雖然齊遠說讓孩子坐產招夫,但她還是尊重孩子自己的想法。
而如果孩子不願意,原身應該也不會怪自己沒逼孩子坐產招夫,畢竟她應該明白,她要真逼了,萬一她不喜歡自己這樣對“她”女兒呢?自己判斷不了她的想法,所以會順其自然很正常。
其實就是一點小風寒,吳大奶奶都沒怎麽放在心上,結果病情就越來越重,最後過世了。
安然根本不知道有這麽一回事,都是吳大奶奶家發喪,她才知道的。
要早知道的話,她估計能將吳大奶奶的兒子救回來,畢竟她醫術還是不錯的,風寒這種情況,隻要不是太晚找她,她都是能將人救回來的。
可惜知道的太晚了,說什麽也沒用了。
兒子的過世,顯然對吳大奶奶的打擊很大。
她說是安然的表嫂,是吳三郎崔珍珠的大嫂,是他們的同輩人,但其實年齡差不多可以做他們的娘,他們這時都有三十多歲了,吳大奶奶已是將近五十的人了,所以受到這個打擊,便也不由病倒了。
但她知道自己不能死,孫子還沒長大呢,她要死了,她兒媳帶著個年幼的孩子,孤兒寡母的,還不要被人欺負啊,畢竟他們現在可是搬出來了,不像自己以前雖也是孤兒寡母,但在安國公府,有安國公府做靠山,沒人敢欺負他們,他們現在可沒靠山,她要走了,隻剩下他們,不被人欺負才怪了,誰讓她之前怕兒子被吳家人連累,所以跟吳氏家族很疏遠呢,現在出事了,再找他們庇護,她也拉不下去那個臉,找不到人庇護,就隻能她自己不能死,自己庇護他們了。
大概是因為求生意誌極為強烈,所以吳大奶奶還是挺了下來,帶著兒媳孫子過日子。
就是兒媳有點怪她早年不該跟吳氏家族離的那樣遠,搞的現在他們一家子老弱婦孺的,連個照應的人都沒有。
吳大奶奶現在有點後悔那時候做的太絕了,所以這會兒看兒媳抱怨她,也不敢說什麽,隻能沉默。
另外對於孫子的管教權,兒媳也不讓她插手,說就是因為她管的太嚴了,期望太高了,她相公才會在生病的時候,生怕事情沒做好,上司怪罪,官職出事,讓吳大奶奶責怪,不好好休息,硬撐著做事,導致一場小病,不但沒好,還惡化,以至於病逝了。
吳大奶奶看兒媳這樣怪她,同樣不敢說什麽,畢竟她的兒媳不是空穴來風,大哥兒的死,跟吳大奶奶的確有點關係。
不說吳大奶奶本想著疏遠吳氏家族對兒子有好處,卻發生了事與願違的事,隻說不久安然的女兒十歲了,到了該請封爵位的年紀,齊遠便拿出兩萬兩銀子,準備去青王府,請青王幫忙去宗人府疏通此事。
這些年因為有安然那五萬兩銀子的注入,每年的錢花不完,結餘的便買了田地,所以公中的錢便越來越多,也能拿的出兩萬兩了。
對於請青王幫忙,齊遠是這麽跟安然說的:“咱試試能不能申請得到爵位,申請得到那自然好,申請不到也沒關係,咱們給孩子多準備點嫁妝就是了,保證她一輩子過的舒舒服服的,況且坐產招夫,以後她願意,可以住在家裏麵,不用怕男方敢欺負她。”
齊遠就這麽一個女兒,那是非常寵的,就算沒跟安然姓,不坐產招夫,將來嫁出去,他本來也想把她嫁在附近,好隨時能看到女兒的,現在既然坐產招夫,那自然更可以住家裏了,幾個兒子也疼這唯一的妹妹,沒什麽意見,反正就當家裏多個兄弟就是了。
倒是安然怕齊遠這麽疼愛女兒,將來別對女婿挑三揀四,讓女婿受不了,別害了女兒,畢竟女兒要是跟自己一樣,對感情不是很執著還不礙事,要是對感情很執著,是個戀愛腦,那到時要是她丈夫因為他們家挑這個毛病,挑那個毛病,挑的不高興了,跟女兒散了,到時女兒心裏難過甚至怪他們管的太多怎麽辦?
不過那都是以後的事了,卻說當下,之所以一到可以申請爵位的年齡,齊遠就準備申請,是因為青王年紀大了,他怕一旦青王有個三長兩短,到時自己就難找到人給自己幫忙了因為親王爵位隻能不降爵傳五代,而這一代的青王是最後一代了,下一代就是郡王,到時話語權要比親王小多了,所以齊遠自然女兒一到年齡就趕緊弄這個事了。
青王看齊遠願意拿出這麽多銀子疏通此事,也願意賣個人情給他,於是當下便答應可以幫忙。
他也知道自己年紀一年老似一年,指不定哪天就過世了,所以現在有人請他幫忙辦事,他一般都是能幫則幫,好在過世前為兒子們多弄點東西,沒辦法,誰讓他兒子數量也不少呢,這要不多攢點錢,到時自己過世了,兒子們分家,根本分不到什麽東西,隻能拿點死俸祿,以後的日子可要怎麽過啊!
有青王幫忙,再加上本來齊遠的女兒就能封爵,封爵規則裏並未說不跟自己姓就不能封之所以沒這個規定,是因為以前沒這樣的先例再加上青王給宗人府的官員意思了下,所以這事很快就搞定了,不久上麵就批複了,給安然和齊遠的女兒按尋常鎮國將軍女兒封爵的標準,封了郡君。
郡君,每年俸祿四百兩,並給四百畝官田,嫁人後,丈夫也享有同等俸祿、官田、品級。
雖然不多,但隻要不鋪張浪費,糊口還行。
安然看女兒爵位的事解決了,不由鬆了口氣,要是爵位的事沒解決,她還要擔心孩子長大了別怪她讓她跟自己姓,導致爵位沒了。
她倒無所謂孩子怪不怪,但她怕原身介意。
現在好了,爵位有了,她就不用擔心了。
將來孩子願不願意坐產招夫也看她自己雖然齊遠說讓孩子坐產招夫,但她還是尊重孩子自己的想法。
而如果孩子不願意,原身應該也不會怪自己沒逼孩子坐產招夫,畢竟她應該明白,她要真逼了,萬一她不喜歡自己這樣對“她”女兒呢?自己判斷不了她的想法,所以會順其自然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