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裏的事還是較好擺平的,但朝廷中一些事,就難擺平了,畢竟很多事,就算她影響了元豐帝,元豐帝願意聽自己的提議,但朝中不一定聽,便是元豐帝想實行,也是實行不了的。
好比這會兒,安然有心推行商稅,將來好等商稅收入上來了,降低農業稅,減輕農民們的負擔,免得將來農民因為負擔重,跟著人造反,畢竟農民隻要負擔不重,日子能過的不錯,誰吃飽了撐的想打仗啊。
但這事,就很難推行得了,因為朝中大臣,家中多有經商者,是既得利益者,想提高商稅,那不是要他們的命啊,所以根本通不過,一提這個,那些人就或跟元豐帝哭嚎,或進諫,說是不能與民爭利。
另外想改革現行農業稅,實行攤丁入畝,增加稅收,連這個措施,都推行不了。
其實攤丁入畝還是有缺陷的,但能在短期內為王朝帶來大量財政收入,有了錢,就能做很多事了。
但關鍵是,朝中大臣,多為既得利益者,誰願意推行這個呢?
安然看朝廷已經腐爛到一定地步了,既得利益者形成文官集團,阻撓各種不利於自己的政策開展,最後隻得鼓動元豐帝去海外尋財。
家裏沒有,去外麵找,總行吧。
去海外尋財,一來外麵肯定能搞到錢,畢竟,就算沒那個運氣,發現什麽金礦銀礦,光是雙方貿易也能掙錢了;二來還能壯大海軍,免得大周將來在海洋競賽中落後,一舉兩得。
安然這樣想著,剛好這天就碰到了個機會。
這天元豐帝突然打量了一下安然住的地方,道:“唉,國庫不豐,做什麽都做不了,愛妃住的宮殿太舊了,都沒錢幫你重新整修一下。你上次說的攤丁入畝,還有商稅,朕覺得真是好想法,偏偏實行不下去,搞不到錢,煩啊,朝中那一群垃圾,朕每次看著他們,都能氣的睡不著覺。”
其實安然的宮殿在宮中算是很不錯的了,富麗堂皇,但元豐帝因為寵愛她,看著一些舊了的地方,還是覺得不滿意,所以才會這樣說。
安然聽他這樣說,想著這是提自己想法的機會,於是也沒否認元豐帝的說法,說自己的宮殿很好,隻道:“陛下消消氣,為著那些隻為自己考慮,不知道為陛下分憂的垃圾生氣不值得,既然他們不同意您在咱們大周搞那些,那也行,咱們不是有水軍嗎?幹脆讓水軍揚帆啟航,去南洋、西洋等地,找點錢回來好了。也省得天天養著水軍,現在沒仗打,養在那兒浪費。”
元豐帝搖頭道:“哪有那麽容易,外麵不見得就有錢,反而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造大船,大臣們不會同意的。”
安然道:“不見得有錢,也不見得就沒錢嘛,反正大周,咱們是找不到發財機會了,不隻能到外麵看看了?水軍是本來就養著的,就是船可能要換一下,要是那點錢都不願意花,怎麽發財啊。咱們現在沒錢,什麽事也幹不成,等有錢了,陛下就是收拾那些不為您分憂的垃圾都方便了。”
元豐帝聽了安然的話,不由心中一動,缺錢缺到心發慌的他,最後決定還是試試安然的提議。
結果這提議,在朝上雖然有爭議,但最後還是通過了,也是了,朝廷派水軍出去找錢,這跟朝上很多大臣沒有利益糾葛,所以他們能同意。
至於要花點錢造大船,反正那錢也不是他們的,他們抗議兩句,皇帝非要堅持的話,將來出海沒發到財,也不關他們的事,反倒還能借此,繼續抨擊皇帝行事差池了。
——這也是萬幸了,萬幸本朝海貿還不怎麽發達,要不然海商大盛,勾結了朝中重臣,為了自己的利益,估計連出海,都會有大臣找理由反對的。
安然看這事成功了,不由暗暗點頭,想著能出海找錢就好,隻要找到了錢,未來的造反風險就能少一分了。
要知道未來之所以天下大亂,其中很重要一條,就是元豐帝沒錢用,農業稅吧,由於土地兼並嚴重,豪紳大戶有的是手段偷稅漏稅,越交越少;商稅吧,稅率極低,根本收不到多少錢,於是朝廷因財政太少,都周轉不開了,元豐帝看不是辦法,巧立名目收稅,本來就因土地兼並,負擔很重的農民,很快就受不了,再加上趕上了持續好幾年的旱災,於是便天下大亂。
說到底,元豐帝雖然無能,但要擱在正常情況下,守成還沒問題,畢竟他根本不像曆史上那些有名的暴、君、昏君那樣,荒淫無道,他的所作所為稱不上多好,但在曆史上排行,絕對稱不上多壞,正常情況下,不至於成了亡國之君,會搞到後來那樣的結局,是多方麵原因導致的。
但這些原因中,文官集團的壯大,以及因黨爭導致的互相扯皮,什麽事都幹不成,卻是有很大原因的。
而現在海外貿易一旦成功,有了來錢的地方,元豐帝就不會加稅,甚至可以減稅,那樣,農民還不至於活不下去,也許原身世界發生的造反事件,就不會發生了。
當然了,為了應付即將到來的幾年持續幹旱,到時有了錢,安然還要勸元豐帝多修水庫和水渠,然後多存糧,將那幾年挺過去,要不然就算給農民降了稅,但老天不給力,隻怕還是要出事的。
在安然操著這些心的時候,造船的事順利進行,不久便出海去了。
而原身的侄女也嫁了人,因元豐帝不停給她賞賜,所以她手頭是有錢的——當然這個有錢是相對於個人來說,對國家來說還是很少的——自然也給了大侄女不少陪嫁,讓她風風光光出了嫁。
反正那些東西不是從商城買的,是在這個世界獲得的,她攢的太多了也帶不走,還不如在這個世界用了,她隻要自己夠用就行了,不需要一直捏在手裏,不給任何人用。
而張元娘風光大嫁,似乎也預示著張家在京城正式崛起了,之後的姑娘小子說親,都說到了不錯的。
而隨著勢力聯姻,張家的人脈也越來越廣,再加上安然一直得寵,張家自然也越來越風光。
書客居閱讀網址:
好比這會兒,安然有心推行商稅,將來好等商稅收入上來了,降低農業稅,減輕農民們的負擔,免得將來農民因為負擔重,跟著人造反,畢竟農民隻要負擔不重,日子能過的不錯,誰吃飽了撐的想打仗啊。
但這事,就很難推行得了,因為朝中大臣,家中多有經商者,是既得利益者,想提高商稅,那不是要他們的命啊,所以根本通不過,一提這個,那些人就或跟元豐帝哭嚎,或進諫,說是不能與民爭利。
另外想改革現行農業稅,實行攤丁入畝,增加稅收,連這個措施,都推行不了。
其實攤丁入畝還是有缺陷的,但能在短期內為王朝帶來大量財政收入,有了錢,就能做很多事了。
但關鍵是,朝中大臣,多為既得利益者,誰願意推行這個呢?
安然看朝廷已經腐爛到一定地步了,既得利益者形成文官集團,阻撓各種不利於自己的政策開展,最後隻得鼓動元豐帝去海外尋財。
家裏沒有,去外麵找,總行吧。
去海外尋財,一來外麵肯定能搞到錢,畢竟,就算沒那個運氣,發現什麽金礦銀礦,光是雙方貿易也能掙錢了;二來還能壯大海軍,免得大周將來在海洋競賽中落後,一舉兩得。
安然這樣想著,剛好這天就碰到了個機會。
這天元豐帝突然打量了一下安然住的地方,道:“唉,國庫不豐,做什麽都做不了,愛妃住的宮殿太舊了,都沒錢幫你重新整修一下。你上次說的攤丁入畝,還有商稅,朕覺得真是好想法,偏偏實行不下去,搞不到錢,煩啊,朝中那一群垃圾,朕每次看著他們,都能氣的睡不著覺。”
其實安然的宮殿在宮中算是很不錯的了,富麗堂皇,但元豐帝因為寵愛她,看著一些舊了的地方,還是覺得不滿意,所以才會這樣說。
安然聽他這樣說,想著這是提自己想法的機會,於是也沒否認元豐帝的說法,說自己的宮殿很好,隻道:“陛下消消氣,為著那些隻為自己考慮,不知道為陛下分憂的垃圾生氣不值得,既然他們不同意您在咱們大周搞那些,那也行,咱們不是有水軍嗎?幹脆讓水軍揚帆啟航,去南洋、西洋等地,找點錢回來好了。也省得天天養著水軍,現在沒仗打,養在那兒浪費。”
元豐帝搖頭道:“哪有那麽容易,外麵不見得就有錢,反而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造大船,大臣們不會同意的。”
安然道:“不見得有錢,也不見得就沒錢嘛,反正大周,咱們是找不到發財機會了,不隻能到外麵看看了?水軍是本來就養著的,就是船可能要換一下,要是那點錢都不願意花,怎麽發財啊。咱們現在沒錢,什麽事也幹不成,等有錢了,陛下就是收拾那些不為您分憂的垃圾都方便了。”
元豐帝聽了安然的話,不由心中一動,缺錢缺到心發慌的他,最後決定還是試試安然的提議。
結果這提議,在朝上雖然有爭議,但最後還是通過了,也是了,朝廷派水軍出去找錢,這跟朝上很多大臣沒有利益糾葛,所以他們能同意。
至於要花點錢造大船,反正那錢也不是他們的,他們抗議兩句,皇帝非要堅持的話,將來出海沒發到財,也不關他們的事,反倒還能借此,繼續抨擊皇帝行事差池了。
——這也是萬幸了,萬幸本朝海貿還不怎麽發達,要不然海商大盛,勾結了朝中重臣,為了自己的利益,估計連出海,都會有大臣找理由反對的。
安然看這事成功了,不由暗暗點頭,想著能出海找錢就好,隻要找到了錢,未來的造反風險就能少一分了。
要知道未來之所以天下大亂,其中很重要一條,就是元豐帝沒錢用,農業稅吧,由於土地兼並嚴重,豪紳大戶有的是手段偷稅漏稅,越交越少;商稅吧,稅率極低,根本收不到多少錢,於是朝廷因財政太少,都周轉不開了,元豐帝看不是辦法,巧立名目收稅,本來就因土地兼並,負擔很重的農民,很快就受不了,再加上趕上了持續好幾年的旱災,於是便天下大亂。
說到底,元豐帝雖然無能,但要擱在正常情況下,守成還沒問題,畢竟他根本不像曆史上那些有名的暴、君、昏君那樣,荒淫無道,他的所作所為稱不上多好,但在曆史上排行,絕對稱不上多壞,正常情況下,不至於成了亡國之君,會搞到後來那樣的結局,是多方麵原因導致的。
但這些原因中,文官集團的壯大,以及因黨爭導致的互相扯皮,什麽事都幹不成,卻是有很大原因的。
而現在海外貿易一旦成功,有了來錢的地方,元豐帝就不會加稅,甚至可以減稅,那樣,農民還不至於活不下去,也許原身世界發生的造反事件,就不會發生了。
當然了,為了應付即將到來的幾年持續幹旱,到時有了錢,安然還要勸元豐帝多修水庫和水渠,然後多存糧,將那幾年挺過去,要不然就算給農民降了稅,但老天不給力,隻怕還是要出事的。
在安然操著這些心的時候,造船的事順利進行,不久便出海去了。
而原身的侄女也嫁了人,因元豐帝不停給她賞賜,所以她手頭是有錢的——當然這個有錢是相對於個人來說,對國家來說還是很少的——自然也給了大侄女不少陪嫁,讓她風風光光出了嫁。
反正那些東西不是從商城買的,是在這個世界獲得的,她攢的太多了也帶不走,還不如在這個世界用了,她隻要自己夠用就行了,不需要一直捏在手裏,不給任何人用。
而張元娘風光大嫁,似乎也預示著張家在京城正式崛起了,之後的姑娘小子說親,都說到了不錯的。
而隨著勢力聯姻,張家的人脈也越來越廣,再加上安然一直得寵,張家自然也越來越風光。
書客居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