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二房的孩子,在大人的言傳身教之下,也對承恩公府很厭惡,看人們說,將來安然等人的親事應該不錯,會說諸如“親事好有什麽了不起,不就是運氣好投胎在國公府嗎?要是我家也是國公府,我的親事也能很好”之類的話。
然後也在詛咒承恩公府的人全部死光,這樣他們就能得到國公爵位——估計大人沒少在孩子跟前宣揚這個理論,所以孩子們也是這樣的想法。
總之,二房上下對承恩公府充滿了怨恨,要說這世界上會有人盼著大房的人全部死了,那肯定是二房,因為大房全部死了,他們就能得到他們想要的爵位了。
所以……這事的確是二房做的嗎?
安然心裏猜測著。
但如果真是二房做的,那他們是怎麽做到,弄死承恩公府所有人,卻沒露一點痕跡,最後還順利通過了大理寺和太後派的人審查的呢?
一時想不明白的安然,決定暫時不想,打算有機會,再去宮裏看一下。
這個機會很快就來了。
不幾天就是端午節,宮裏開宴,京中一些有頭有臉的人家,都能進宮參加宮宴。
承恩公府作為太後娘家,自然也在邀請之列,所以安然也有了進宮的資格。
安然準備就著這個機會,將傀儡安排到宮裏,就安排在皇帝身邊。
她是想著,能殺人於無形,皇帝也有這個能力,他的暗衛將人殺了,朝廷上就算有人看出來了,也不會說的,所以宮裏的話,他是最可疑的人。
今天宮裏人多的像是現實世界遊客遊故宮,到處都是人,有時碰到了認識的人,就會彼此見禮,聊上兩句,搞的皇宮像是菜市場,熱鬧的很。
雖然宮裏向來肅穆,但舉行宴會的時候,是肯定會有交談的聲音的,也就是說,是肯定會熱鬧的,所以宮裏大小主子,倒也不會掃興,說些什麽。
當下安然便跟著承恩公夫人,被太監引到了太後處。
陳家目前如日中天,所以沿路都有人跟他們打招呼,去見的人,也都是普通人見不到的人,諸如太後、皇帝等。
宴會雖然還沒開始,但太後已經來到了舉行宴會附近的宮殿,畢竟要等到開始,再從慈寧宮過來,那時間就太長了,要知道,皇宮很大,宮殿跟宮殿之間,隔的也很遠,坐著輦車要走很長時間的,為防到了宴會時間,來的倉促匆忙,所以太後便提前到了,當然了,主要也是為了跟一些誥命夫人說說話,熱鬧熱鬧。
安然等人進去的時候,太後身邊已經坐了不少誥命夫人,還坐著一些跟太後一樣的先帝遺霜——太妃。
當然了,能坐在這兒的,都是有頭有臉,且跟陳太後關係不錯的,要不然,地位較低的,又是丈夫死了的太妃,這會兒隻能在自己的宮裏過節。
現場這些人,原身不少都是認識的,畢竟原身是經常跟著母親進宮見太後的,所以對宮裏那些太妃,不少也都是認識的,而周圍的那些誥命夫人,因承恩公夫人經常帶她去各家玩,自然也都是認識的。
這個時代較好的一點就是這個,雖然男尊女卑,但起碼女子不用坐什麽繡樓,一輩子不能見人,還有一點交際自由。
安然認出來,坐在太後下首不遠處的,是高貴太妃。
先帝時期,高貴妃還是很得寵的,也生了個兒子,就是現在的楚王。
雖然封了楚王,但其實對方眼下不過十四歲,還沒到弱冠的年紀,要是先帝還在,估計還住在宮中皇子所。
但現在先帝駕崩了,住在宮中不合適,所以雖然隻有十四歲,楚王也住在自己的親王府,隻是每天都會進宮給生母請安罷了。
高貴太妃看他年紀小,生怕離開了自己,一個人住在親王府,會被親王府的那些太監宮女帶壞了,所以有專門派人盯著他,然後讓他務必早晚請安,好讓她知道他的情況。
因對方現在才十四歲,當今天子即位時,自然就更小了,根本談不上跟太子爭奪皇位的事,所以哪怕高貴妃當時還算得寵,封了貴妃,但因利益衝突不大,跟陳太後的關係也還行,於是在新帝即位後,自然還有她的一份體麵,這也是這會兒,高貴太妃坐在陳太後下首不遠處的原因,這個位置,彰顯了她跟陳太後較好的關係。
當然了,還有更深一層較隱密的關係——高貴太妃有意為兒子楚王求娶陳太後的娘家侄女,也就是原身。
高貴太妃會這樣做,自然是為了兒子和娘家。
兒子娶了太後娘家侄女,就跟陳家掛上了鉤,這對兒子,還有娘家,都是好事,畢竟眼下陳家如日中天呢,能跟陳家走到一起,自是強強聯合,陳家會出一個親王妃,而自己家,也跟陳家和陳太後有了關係,雙贏。
高貴太妃已就這事透過口風了,陳太後也沒表示反對,要不是後來承恩公府發生了一連串的變故,要不然原身隻怕是要嫁楚王的。
在原身世界,後來楚王娶了他外家的一個表妹。
會娶表妹,安然琢磨著是高貴太妃的意思,因為這樣一來,她娘家雖沒攀上陳家,但能出一個親王妃,也算不錯了。
而之所以能在跟陳太後說了要娶原身之後,還能在原身沒死的時候,就讓兒子另娶他人,沒被陳太後責怪,估計也是因為,承恩公府的事情太過蹊蹺,陳太後理解高貴太後害怕的心理,所以隨她給她兒子,另尋了姻緣。
說曹操曹操到,當下楚王外家表妹就過了來。
高貴太妃娘家不是勳貴,且官位也低,按理,這種場合是來不了的,但因高貴太妃的關係,有她召他們進宮,他們還是來了的。
剛好楚王這會兒也在這兒,於是安然便注意觀察高姑娘跟楚王之間的互動,想看看兩人之間可有什麽親熱之意,要有,到時自己阻止了意外發生,承恩公府沒發生什麽意外,高貴太妃還保持著原來的想法,打算給楚王求娶自己,她就打算拒絕,因為,她不想棒打鴛鴦,嫁一個心有所屬的人。(未完待續)
然後也在詛咒承恩公府的人全部死光,這樣他們就能得到國公爵位——估計大人沒少在孩子跟前宣揚這個理論,所以孩子們也是這樣的想法。
總之,二房上下對承恩公府充滿了怨恨,要說這世界上會有人盼著大房的人全部死了,那肯定是二房,因為大房全部死了,他們就能得到他們想要的爵位了。
所以……這事的確是二房做的嗎?
安然心裏猜測著。
但如果真是二房做的,那他們是怎麽做到,弄死承恩公府所有人,卻沒露一點痕跡,最後還順利通過了大理寺和太後派的人審查的呢?
一時想不明白的安然,決定暫時不想,打算有機會,再去宮裏看一下。
這個機會很快就來了。
不幾天就是端午節,宮裏開宴,京中一些有頭有臉的人家,都能進宮參加宮宴。
承恩公府作為太後娘家,自然也在邀請之列,所以安然也有了進宮的資格。
安然準備就著這個機會,將傀儡安排到宮裏,就安排在皇帝身邊。
她是想著,能殺人於無形,皇帝也有這個能力,他的暗衛將人殺了,朝廷上就算有人看出來了,也不會說的,所以宮裏的話,他是最可疑的人。
今天宮裏人多的像是現實世界遊客遊故宮,到處都是人,有時碰到了認識的人,就會彼此見禮,聊上兩句,搞的皇宮像是菜市場,熱鬧的很。
雖然宮裏向來肅穆,但舉行宴會的時候,是肯定會有交談的聲音的,也就是說,是肯定會熱鬧的,所以宮裏大小主子,倒也不會掃興,說些什麽。
當下安然便跟著承恩公夫人,被太監引到了太後處。
陳家目前如日中天,所以沿路都有人跟他們打招呼,去見的人,也都是普通人見不到的人,諸如太後、皇帝等。
宴會雖然還沒開始,但太後已經來到了舉行宴會附近的宮殿,畢竟要等到開始,再從慈寧宮過來,那時間就太長了,要知道,皇宮很大,宮殿跟宮殿之間,隔的也很遠,坐著輦車要走很長時間的,為防到了宴會時間,來的倉促匆忙,所以太後便提前到了,當然了,主要也是為了跟一些誥命夫人說說話,熱鬧熱鬧。
安然等人進去的時候,太後身邊已經坐了不少誥命夫人,還坐著一些跟太後一樣的先帝遺霜——太妃。
當然了,能坐在這兒的,都是有頭有臉,且跟陳太後關係不錯的,要不然,地位較低的,又是丈夫死了的太妃,這會兒隻能在自己的宮裏過節。
現場這些人,原身不少都是認識的,畢竟原身是經常跟著母親進宮見太後的,所以對宮裏那些太妃,不少也都是認識的,而周圍的那些誥命夫人,因承恩公夫人經常帶她去各家玩,自然也都是認識的。
這個時代較好的一點就是這個,雖然男尊女卑,但起碼女子不用坐什麽繡樓,一輩子不能見人,還有一點交際自由。
安然認出來,坐在太後下首不遠處的,是高貴太妃。
先帝時期,高貴妃還是很得寵的,也生了個兒子,就是現在的楚王。
雖然封了楚王,但其實對方眼下不過十四歲,還沒到弱冠的年紀,要是先帝還在,估計還住在宮中皇子所。
但現在先帝駕崩了,住在宮中不合適,所以雖然隻有十四歲,楚王也住在自己的親王府,隻是每天都會進宮給生母請安罷了。
高貴太妃看他年紀小,生怕離開了自己,一個人住在親王府,會被親王府的那些太監宮女帶壞了,所以有專門派人盯著他,然後讓他務必早晚請安,好讓她知道他的情況。
因對方現在才十四歲,當今天子即位時,自然就更小了,根本談不上跟太子爭奪皇位的事,所以哪怕高貴妃當時還算得寵,封了貴妃,但因利益衝突不大,跟陳太後的關係也還行,於是在新帝即位後,自然還有她的一份體麵,這也是這會兒,高貴太妃坐在陳太後下首不遠處的原因,這個位置,彰顯了她跟陳太後較好的關係。
當然了,還有更深一層較隱密的關係——高貴太妃有意為兒子楚王求娶陳太後的娘家侄女,也就是原身。
高貴太妃會這樣做,自然是為了兒子和娘家。
兒子娶了太後娘家侄女,就跟陳家掛上了鉤,這對兒子,還有娘家,都是好事,畢竟眼下陳家如日中天呢,能跟陳家走到一起,自是強強聯合,陳家會出一個親王妃,而自己家,也跟陳家和陳太後有了關係,雙贏。
高貴太妃已就這事透過口風了,陳太後也沒表示反對,要不是後來承恩公府發生了一連串的變故,要不然原身隻怕是要嫁楚王的。
在原身世界,後來楚王娶了他外家的一個表妹。
會娶表妹,安然琢磨著是高貴太妃的意思,因為這樣一來,她娘家雖沒攀上陳家,但能出一個親王妃,也算不錯了。
而之所以能在跟陳太後說了要娶原身之後,還能在原身沒死的時候,就讓兒子另娶他人,沒被陳太後責怪,估計也是因為,承恩公府的事情太過蹊蹺,陳太後理解高貴太後害怕的心理,所以隨她給她兒子,另尋了姻緣。
說曹操曹操到,當下楚王外家表妹就過了來。
高貴太妃娘家不是勳貴,且官位也低,按理,這種場合是來不了的,但因高貴太妃的關係,有她召他們進宮,他們還是來了的。
剛好楚王這會兒也在這兒,於是安然便注意觀察高姑娘跟楚王之間的互動,想看看兩人之間可有什麽親熱之意,要有,到時自己阻止了意外發生,承恩公府沒發生什麽意外,高貴太妃還保持著原來的想法,打算給楚王求娶自己,她就打算拒絕,因為,她不想棒打鴛鴦,嫁一個心有所屬的人。(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