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廳擺宴,男女賓客,借著吳府祝壽,一頓豪飲,女眷們平素甚少出門,可逮了機會,爭相賣弄,炫富,比穿戴,比身材,比容貌。
沈綰珠和沈綰玉等這日已久,隆重登場,足以令京城半數貴婦小姐驚豔,沒想到一個小小知府庶女竟比京城大家閨秀打扮入時,且舉止一點不落下乘,容貌更是壓過風頭正勁的幾個京城有名的閨閣千金。
不由一眾女眷心生嫉妒,也是想故意刁難,便席上吟詩作對,隻沈綰貞推說不懂,那二位真是出盡風頭,才名就此傳播出去,那幹人等又是嫉妒又是不屑。
夫人們自有夫人們的圈子,吳氏遇見陳夫人,乃當年深閨密友,十幾年未見,正聊得熱乎。
吳氏喚著陳夫人閨中小字,“敏之,聽說你和宮裏走動得勤……。”
這陳夫人當年嫁做皇家外戚,是當今皇帝外家,雖是庶媳,可也算是皇親,借著這層關係,極力巴結皇後,太後,很得二人抬舉。
吳氏自然與之親近,結交京城權貴,為丈夫謀個好前程。
綰貞冷眼看兩個庶妹,心想,庶女靠著幾分姿色,難成氣候,命運還不是攥在嫡母手裏,再怎麽逃不過嫡母手掌心,如今在京城,吳氏有娘家撐腰,即便父親,為仕途考慮,不會傻到和吳氏鬧僵。
壽宴,就在一大群吃飽了沒事幹的夫人小姐們表演中結束。
送走外客,各自回房歇著。
詹夫人卻留了一會方走,畢竟自家人。
前麵兩個婆子提著燈籠,吳氏在素蘭攙扶下往回走。
“天道寒了,一晃都深秋了。”吳氏飲了幾盅酒,頭有點暈,冷風一吹,清醒不少。
“京城比家下冷的早,家裏現在還開著花呢。”陪房老錢婆子道。
“我聽大姐之意像是對三姑娘有意思。”
老錢婆子也是年輕時就跟過來的,是吳府家生仆,知道不少吳府的事情,於是道:“伯府二少爺如今沒了媳婦,想續娶一房,對我們三姑娘上心,也是有的。”
吳氏冷哼兩聲:“便宜了她。”
錢婆子知道太太心病,如昌邑伯府真有那心,太太不好拂了大姑太太的麵子,在說和伯府聯姻,算得高攀,這親事求都求不來,但看太太對幾個庶女厭煩,也不好說什麽。
半晌,吳氏道:“嫁過去,也不見得有好日子過,少庭那孩子的性子我知道,起小就擰,認準的,九頭牛也拉不回來,大姐為這事,沒少打他,越打越是嘴硬。”
“人下生脾性難改,不得老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二人說著,就到了小跨院,就不說了。
壽日剛過,吳府來了兩個官媒,詹夫人和妹子把話早透過去了,十拿九穩,就派出人提親走走過場。
最不是滋味的還是薑夫人,三姑娘錯失了。
兩個媒婆一走,闔府就傳開了,巧珊從上房跑回來,歡喜地報告主子這大喜事,“主子真是有造化,能嫁進伯府,還是正妻,這親事打著燈籠也難找。”
綰貞淡然一笑,吳玉蓮早八卦了詹府的事,那詹二公子寵妾滅妻京城出了名的,京城名門閨秀那個肯嫁他,隻好到外省找,門第低的好擺布,詹夫人也是好算計。
此刻,兩個官媒出了吳府,腳都未歇,就趕去伯府邀功。
正好昌邑伯沒出門,有點不放心,問夫人道:“沈家三姑娘真的像你說得不錯嗎?”
“那自然,妾看著穩重知禮,性子也好,妾身這般年紀,難道還辨不清人。”
“光是好性,能降伏老二嗎?就老二那倔脾氣,連我這當爹的都管不了。”
“老爺,誰說讓她降伏這逆子了,那邊還勾著,老二又是個死心眼,那心能說歇了就歇了,隻要不生事,安安穩穩,過幾年,他新鮮勁一過,心就淡了,也就回來好好和媳婦過日子,我們不也省心了嗎?”詹夫人邊給丈夫打扇子,邊把自己盤算說出來。
吳府
吳老太太和薑夫人、吳氏還有薛將軍夫人圍坐,商議此事。
吳老太太道:“聽你大姐的意思是喜事越早辦越好,姑爺那去信答應了嗎?”
“答應了。”吳氏早派人捎了封家書。來往路上不過七八日,就等到沈老爺書信,沈老爺對這樁親事頗為滿意,信裏還讚夫人這事辦得妙,四姑娘和五姑娘的婚事最好照著這樣子找,不可太低就了,還說凡事夫人做主就行。
吳氏反複看了兩遍,有了主意,那兩個庶女的婚事老爺讓她一手操辦,正中下懷,高攀,吳氏冷笑,就憑一個姨娘生的,還想做正經主子,沈綰貞這頭親事她也不是十分願意的,隻不過骨肉親情,不可太得罪姐姐,說不定老爺官職還要姐夫幫襯。
吳氏現成的理由,客居多有不便,婚事一切從簡,反正伯府也不在意這些。
她辦的嫁妝看似體麵,實則不值什麽錢的。
吳氏礙著詹夫人的臉麵,不得不先撂下話,和伯府說了難處,詹夫人現在就想媳婦娶進門,平息朝中一些人對詹府的看法,挽回些名聲,至於嫁妝不嫁妝,不差那點錢東西。
就說了些體恤的話,“妹妹一家在外,身邊帶的銀子不多,意思一下就可,親上做親,俗套就免了。”
東西都置辦妥了,吳氏把沈綰貞找去,一一指給她看,綰貞看屋子裏擺得滿滿的,細一看就是沒實在東西,也不說什麽。
吳氏又抓住她的手,殷勤囑咐:“到了伯府,孝敬公婆,敬重丈夫,妯娌和睦,也不枉你姨娘生你一場,我操了這些年的心。”
綰貞心裏冷,表麵還要裝出感激,“母親為女兒操持,母親養女兒一場,女兒無以為報,今生不忘母親大恩。”
冠冕堂皇,順嘴拈來。騙人的玩意。
這婚事沈綰貞也覺得不是太壞,她攪了嫡母的謀算,未做成吳景蘭的妾室,嫡母豈能讓她好過,左不過還是做小妾的命,繼妻也是正妻,就算夫妻不和睦,伯府嫡出二少夫人,位分尊貴,輕易無人敢拿她怎樣。
轉眼,婚期已到,一大早,綰貞屋子裏擠滿了人,養娘替她上妝,吳玉蓮陪在身旁,“姐姐就要出嫁了,想看姐姐就難了。”
綰貞有幾分動容,沈家兄弟姊妹人情淡漠,形同陌路,聽說她嫁伯府,沈綰珠和沈綰玉除了嫉妒無一分心思盼她好。
沈綰貞握著她的手道:“妹妹以後去玩,姐姐有好吃的好玩的給妹妹留著。”
“快點,時辰快到了,花轎就要到門了。”門外高喊。
還有半個時辰就是吉時,詹府卻一片忙亂,詹夫人急得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問大兒子道:“你二弟去那裏了?怎麽還不回來,鄉下莊子你找過了嗎?”
“找過了,那女人也在,問下人說二爺去過,不知何時走的。”
詹夫人‘啪’一拍桌案,震落茶杯,水濺出來,怒聲道:“你帶人把那狐媚子給我綁了,賣窯子裏,放出風去。”
詹大公子看母親真急了,不敢違拗,帶人套車直奔鄉下莊子裏去了。
這裏詹夫人急得團團轉,對大兒媳趙氏道:“吉時快到了,這可怎麽和沈家交代,這要是傳出去,詹家成了天大笑話,這孽障,是要毀了我詹家。”
趙氏道:“不如先給沈家說,延後一個時辰拜堂。”
詹夫人無可奈何,“事已至此,沒別的法子,派人趕緊去吳府知會一聲。”
這剛吩咐下去,堂下一迭聲高喊:“二公子回來了。”
詹夫人朝門口看去,二兒子詹少庭疾步進門,臉色鐵青,禮也不行,道:“母親為何要大哥賣了她,這事跟她沒關係,是兒子不願娶沈家姑娘。”
‘啪’清脆一記響亮的耳光,打在詹少庭臉上,“孽障,你這是跟誰說話,我現在改主意了,不賣她,讓這狐狸精永遠消失,你若願意一塊隨她去,就算我白養你這畜生一場。”
詹少庭一時傻了,從沒見母親如此震怒,趙少夫人見母子僵持,忙打著圓場,解勸道:“二弟,快給母親陪個不是,把沈家姑娘娶回來,母親氣消了,自然就放人了。”
詹少庭知道母親不是說著玩的,擔心心愛的人,壓下一口氣,咬牙恨聲道:“好,我娶她。”
趙少夫人看小叔子說這話時,握拳的手,骨節發白,想他心裏一定積了不少憤恨,心道:看來又是孽緣。
詹夫人狠狠瞪了兒子一眼,顧不上說別的,趕緊喚人:“速去給公子更衣,前往吳府。”
沈綰珠和沈綰玉等這日已久,隆重登場,足以令京城半數貴婦小姐驚豔,沒想到一個小小知府庶女竟比京城大家閨秀打扮入時,且舉止一點不落下乘,容貌更是壓過風頭正勁的幾個京城有名的閨閣千金。
不由一眾女眷心生嫉妒,也是想故意刁難,便席上吟詩作對,隻沈綰貞推說不懂,那二位真是出盡風頭,才名就此傳播出去,那幹人等又是嫉妒又是不屑。
夫人們自有夫人們的圈子,吳氏遇見陳夫人,乃當年深閨密友,十幾年未見,正聊得熱乎。
吳氏喚著陳夫人閨中小字,“敏之,聽說你和宮裏走動得勤……。”
這陳夫人當年嫁做皇家外戚,是當今皇帝外家,雖是庶媳,可也算是皇親,借著這層關係,極力巴結皇後,太後,很得二人抬舉。
吳氏自然與之親近,結交京城權貴,為丈夫謀個好前程。
綰貞冷眼看兩個庶妹,心想,庶女靠著幾分姿色,難成氣候,命運還不是攥在嫡母手裏,再怎麽逃不過嫡母手掌心,如今在京城,吳氏有娘家撐腰,即便父親,為仕途考慮,不會傻到和吳氏鬧僵。
壽宴,就在一大群吃飽了沒事幹的夫人小姐們表演中結束。
送走外客,各自回房歇著。
詹夫人卻留了一會方走,畢竟自家人。
前麵兩個婆子提著燈籠,吳氏在素蘭攙扶下往回走。
“天道寒了,一晃都深秋了。”吳氏飲了幾盅酒,頭有點暈,冷風一吹,清醒不少。
“京城比家下冷的早,家裏現在還開著花呢。”陪房老錢婆子道。
“我聽大姐之意像是對三姑娘有意思。”
老錢婆子也是年輕時就跟過來的,是吳府家生仆,知道不少吳府的事情,於是道:“伯府二少爺如今沒了媳婦,想續娶一房,對我們三姑娘上心,也是有的。”
吳氏冷哼兩聲:“便宜了她。”
錢婆子知道太太心病,如昌邑伯府真有那心,太太不好拂了大姑太太的麵子,在說和伯府聯姻,算得高攀,這親事求都求不來,但看太太對幾個庶女厭煩,也不好說什麽。
半晌,吳氏道:“嫁過去,也不見得有好日子過,少庭那孩子的性子我知道,起小就擰,認準的,九頭牛也拉不回來,大姐為這事,沒少打他,越打越是嘴硬。”
“人下生脾性難改,不得老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二人說著,就到了小跨院,就不說了。
壽日剛過,吳府來了兩個官媒,詹夫人和妹子把話早透過去了,十拿九穩,就派出人提親走走過場。
最不是滋味的還是薑夫人,三姑娘錯失了。
兩個媒婆一走,闔府就傳開了,巧珊從上房跑回來,歡喜地報告主子這大喜事,“主子真是有造化,能嫁進伯府,還是正妻,這親事打著燈籠也難找。”
綰貞淡然一笑,吳玉蓮早八卦了詹府的事,那詹二公子寵妾滅妻京城出了名的,京城名門閨秀那個肯嫁他,隻好到外省找,門第低的好擺布,詹夫人也是好算計。
此刻,兩個官媒出了吳府,腳都未歇,就趕去伯府邀功。
正好昌邑伯沒出門,有點不放心,問夫人道:“沈家三姑娘真的像你說得不錯嗎?”
“那自然,妾看著穩重知禮,性子也好,妾身這般年紀,難道還辨不清人。”
“光是好性,能降伏老二嗎?就老二那倔脾氣,連我這當爹的都管不了。”
“老爺,誰說讓她降伏這逆子了,那邊還勾著,老二又是個死心眼,那心能說歇了就歇了,隻要不生事,安安穩穩,過幾年,他新鮮勁一過,心就淡了,也就回來好好和媳婦過日子,我們不也省心了嗎?”詹夫人邊給丈夫打扇子,邊把自己盤算說出來。
吳府
吳老太太和薑夫人、吳氏還有薛將軍夫人圍坐,商議此事。
吳老太太道:“聽你大姐的意思是喜事越早辦越好,姑爺那去信答應了嗎?”
“答應了。”吳氏早派人捎了封家書。來往路上不過七八日,就等到沈老爺書信,沈老爺對這樁親事頗為滿意,信裏還讚夫人這事辦得妙,四姑娘和五姑娘的婚事最好照著這樣子找,不可太低就了,還說凡事夫人做主就行。
吳氏反複看了兩遍,有了主意,那兩個庶女的婚事老爺讓她一手操辦,正中下懷,高攀,吳氏冷笑,就憑一個姨娘生的,還想做正經主子,沈綰貞這頭親事她也不是十分願意的,隻不過骨肉親情,不可太得罪姐姐,說不定老爺官職還要姐夫幫襯。
吳氏現成的理由,客居多有不便,婚事一切從簡,反正伯府也不在意這些。
她辦的嫁妝看似體麵,實則不值什麽錢的。
吳氏礙著詹夫人的臉麵,不得不先撂下話,和伯府說了難處,詹夫人現在就想媳婦娶進門,平息朝中一些人對詹府的看法,挽回些名聲,至於嫁妝不嫁妝,不差那點錢東西。
就說了些體恤的話,“妹妹一家在外,身邊帶的銀子不多,意思一下就可,親上做親,俗套就免了。”
東西都置辦妥了,吳氏把沈綰貞找去,一一指給她看,綰貞看屋子裏擺得滿滿的,細一看就是沒實在東西,也不說什麽。
吳氏又抓住她的手,殷勤囑咐:“到了伯府,孝敬公婆,敬重丈夫,妯娌和睦,也不枉你姨娘生你一場,我操了這些年的心。”
綰貞心裏冷,表麵還要裝出感激,“母親為女兒操持,母親養女兒一場,女兒無以為報,今生不忘母親大恩。”
冠冕堂皇,順嘴拈來。騙人的玩意。
這婚事沈綰貞也覺得不是太壞,她攪了嫡母的謀算,未做成吳景蘭的妾室,嫡母豈能讓她好過,左不過還是做小妾的命,繼妻也是正妻,就算夫妻不和睦,伯府嫡出二少夫人,位分尊貴,輕易無人敢拿她怎樣。
轉眼,婚期已到,一大早,綰貞屋子裏擠滿了人,養娘替她上妝,吳玉蓮陪在身旁,“姐姐就要出嫁了,想看姐姐就難了。”
綰貞有幾分動容,沈家兄弟姊妹人情淡漠,形同陌路,聽說她嫁伯府,沈綰珠和沈綰玉除了嫉妒無一分心思盼她好。
沈綰貞握著她的手道:“妹妹以後去玩,姐姐有好吃的好玩的給妹妹留著。”
“快點,時辰快到了,花轎就要到門了。”門外高喊。
還有半個時辰就是吉時,詹府卻一片忙亂,詹夫人急得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問大兒子道:“你二弟去那裏了?怎麽還不回來,鄉下莊子你找過了嗎?”
“找過了,那女人也在,問下人說二爺去過,不知何時走的。”
詹夫人‘啪’一拍桌案,震落茶杯,水濺出來,怒聲道:“你帶人把那狐媚子給我綁了,賣窯子裏,放出風去。”
詹大公子看母親真急了,不敢違拗,帶人套車直奔鄉下莊子裏去了。
這裏詹夫人急得團團轉,對大兒媳趙氏道:“吉時快到了,這可怎麽和沈家交代,這要是傳出去,詹家成了天大笑話,這孽障,是要毀了我詹家。”
趙氏道:“不如先給沈家說,延後一個時辰拜堂。”
詹夫人無可奈何,“事已至此,沒別的法子,派人趕緊去吳府知會一聲。”
這剛吩咐下去,堂下一迭聲高喊:“二公子回來了。”
詹夫人朝門口看去,二兒子詹少庭疾步進門,臉色鐵青,禮也不行,道:“母親為何要大哥賣了她,這事跟她沒關係,是兒子不願娶沈家姑娘。”
‘啪’清脆一記響亮的耳光,打在詹少庭臉上,“孽障,你這是跟誰說話,我現在改主意了,不賣她,讓這狐狸精永遠消失,你若願意一塊隨她去,就算我白養你這畜生一場。”
詹少庭一時傻了,從沒見母親如此震怒,趙少夫人見母子僵持,忙打著圓場,解勸道:“二弟,快給母親陪個不是,把沈家姑娘娶回來,母親氣消了,自然就放人了。”
詹少庭知道母親不是說著玩的,擔心心愛的人,壓下一口氣,咬牙恨聲道:“好,我娶她。”
趙少夫人看小叔子說這話時,握拳的手,骨節發白,想他心裏一定積了不少憤恨,心道:看來又是孽緣。
詹夫人狠狠瞪了兒子一眼,顧不上說別的,趕緊喚人:“速去給公子更衣,前往吳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