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要的東西,在下花費十二分心思,慎之又慎,不知夫人可滿意?”雅軒齋掌櫃親手捧出一個剔紅鑲寶石纏枝蓮匣子,輕輕打開,沈綰貞朝裏一看,明黃錦上躺著一個和田玉雕,正是按照她畫的草圖精雕細琢。
沈綰貞拿在手上,仔細看,玉雕是一對男女如藤纏樹,樹纏藤,掌櫃的雕工精湛,人物的表情都栩栩如生。
沈綰貞撫摸半晌,滿意地道:“我很喜歡,這正是我想的,師傅手藝名不虛傳。”
“夫人滿意,在下就卸下一副擔子,在下琢磨幾日才敢動手,這件東西是我經手活計中最為得意之作,總算不負夫人重托。”
沈綰貞付了銀子,抱著匣子離開,上轎子剛走。
掌櫃的轉回裏間屋,平王走出來,“我要的東西準備好了”
“準備好了”掌櫃的從後麵捧出一個匣子,當著平王的麵打開,平王瞅了瞅,“這件事情跟誰也不能說,知道嗎?否則,你就永遠都別想開口說話。”
三伏天,掌櫃的後背都被冷汗打濕,“小民知道”
八月初六,安王趙世幀生辰,皇上、太後、皇後、太妃們均有賞賜下來,文武百官送來的壽禮,趙世幀一概婉拒,國子監的學生上的禮趙世幀全收下,古人尊師重道,師者如父母。
趙世幀素日行事低調,不喜張揚,晚間,成王、藺二公子等一幹人備酒菜,請安王一起熱鬧。
沈綰貞就吩咐家宴改在午膳時,一幹姬妾給王爺慶壽。
王府一幹姬妾,齊聚廳堂,爭相獻上壽禮。
薛瑾禁足了半月,趙世幀生辰,太後開恩,允她出屋門,一幹姬妾見她,打招呼問好,可那笑容裏麵,卻都別有深意,這要擱著一般人,臉皮薄的,早就臊了,往人後一躲,薛瑾是凡事抓尖逞能,自然不放過出風頭的機會,搶先獻上為安王生辰潛心畫的一幅命名為《秋韻》的畫作。
眾人觀賞,隻見畫麵層巒疊嶂、秋壑深邃、雲光翠影,意境清新,墨色濕潤,格調秀雅,最為難得的是,畫中隱這一個壽字。
趙世幀含笑點點頭,讚道:“好,功底深厚,構思奇巧。”薛瑾得趙世幀誇讚,一臉得色,沈綰貞心中暗笑,隻怕等一會她就得意不起來了。
沈綰珠獻上一件繡品,是一架桌屏《玉堂富貴》,用的是頗有難度的雙麵繡技法,繡工精細、設色精妙,光彩射目,足見女紅功夫。
小韓夫人是一件刺繡荷包,針線和沈綰珠比,遜色不少。
“蕭姐姐的壽禮一定不同凡俗。”沈綰珠素來看不慣蕭文繡的孤高自許,目無下塵,出言諷刺。
“婢妾才疏學淺,不敢在眾姊妹麵前班門弄斧。”說吧,蕭夫人從衣領裏扯出一塊明藍絲絛拴著的玉佩,自項下取下來,呈上趙世幀手裏,“這是婢妾自下生就戴著,一直不離身的家傳的一件護身符,想借王爺生辰獻上,願它能保佑王爺一世平安。”
趙世幀握在手心裏,些許動容,“這壽禮太珍貴了。”
沈綰貞臉上掛著一成不變的微笑,心中暗自佩服蕭夫人的聰明,這件禮足以打動人心,比書畫死物強上百倍,書畫繡品精美,供人賞玩,她捧上的是一顆赤誠的心,單就這點心思,就更勝一籌。
眾妾一一獻上壽禮,最後輪到韓側妃,韓側妃拿出繡品,《寒江煙雨圖》,令眾人耳目一新,大飽眼福,這幅繡品,是以針作畫,勝於畫作,畫麵雨霧空蒙,山水由近極遠,觀之如身臨其境。
趙世幀觀賞良久,點頭連聲讚道:“此繡品乃上上之作,色澤淡雅。意境悠遠深邃。”
“謝王爺誇讚”縱使韓側妃喜怒不形於色,聽了王爺誇讚,也霽顏。
薛瑾和沈綰珠的壽禮自然就甘拜下風,風頭都讓韓側妃搶了,有韓側妃比著,二人的東西相形見絀,略遜一籌,二人陰暗心裏作祟,又想看沈綰貞出醜,薛瑾打起精神,故意笑著,朝上座的沈綰貞道:“王妃的壽禮,定能讓婢妾等大開眼界,婢妾等拭目以待。”
沈綰貞擺手,示意,繡菊就小心翼翼地捧出一個匣子。
輕放在趙世幀身旁的桌案上,眾人圍攏來,想看個仔細,趙世幀親手打開匣子,立時,深眸若星辰閃耀,唇角漫上笑意,小心地取出裏麵和田玉雕,仔細欣賞把玩,愛不釋手,他麵帶溫厚的笑,對身旁的沈綰貞道:“這件東西是王妃親手設計的?”
沈綰貞盈盈淺笑,“妾畫的圖案,吩咐師傅按圖雕的。”
趙世幀手指輕輕拂過玉雕,這對戀人,無論形神,都能辨出是他和沈綰貞,表達男女之間深情眷戀,永世不分開,趙世幀心溶化成水,有要落淚的感動。
眾妾沮喪,顯然玉件所雕親密無間的男女,不細看也知道是王爺和王妃,眾妾顯得多餘,這也是她們想,卻沒有資格,永遠都無法實現的,這種大膽的表露,她們不配,也不可以,王爺對她們來說是主子,她們的愛是卑微的,低到塵埃裏。
趙世幀看了許久,朝沈綰貞動情地道:“本王隨身攜帶,無事就拿出來把玩一番。”
眨眼過了三五日
“主子,沈家派人捎信,說老太太帶著四太太明兒到京城。”閆嬤嬤道。
閆嬤嬤口中的老太太是沈家老祖宗,沈綰貞的祖母。
“老太太是住過這個冬回去,還是回山東老家過年?”
“好像說老太太就是來逛逛京城,不打算長住。”
“我跟王爺打聲招呼,明兒回娘家,你去知會沈夫人,讓她同我一道回去。”
沈綰貞是不樂意見沈綰珠,但是在沈家老太太麵前,也要裝一裝,何況跟著來的還有小家子氣的四嬸娘,專愛編排是非,傳到山東老家,姊妹不和,惹人笑話。
趙世幀晚間出外吃酒,回來晚了,沈綰貞也沒顧上細說,就順便提了一句,說娘家山東老家來人,明兒回娘家一趟。
趙世幀借著酒興,同她親熱,說了句,“我不能陪你,辦完公事去接你,等著我。”
翌日
沈綰珠刻意打扮,同沈綰貞一道回娘家,到了沈府門首,沈綰貞透過轎窗看門前停著車轎,猜想沈老太太大概早到了。
進了中門,在上房垂花門前落轎,沈綰貞扶著繡菊的手剛要進垂花門,仆婦中一個年輕媳婦奔上前,跪地叩頭,“三姑娘好!”
沈綰貞狐疑,轎子下一幹仆婦都候著,沒人上前,都遠遠的束手恭立,唯這個媳婦上前給她叩頭行禮,不解何意。
閆嬤嬤忙道:“姑娘忘了,這是曾經侍候過姑娘的丫頭,叫秋月的。”
沈綰貞穿越前身體本身的的記憶很模糊,人和事多半都想不起來,聽閆嬤嬤說,忙道:“快起來,你如今還在府裏做事?”
秋月道:“想當初姑娘病著,太太開恩,放出去,奴婢如今已嫁人了。”
沈綰貞還是沒想起來,敷衍道:“你過得還好嗎?若有困難找我。”說吧,就抬腿進了垂花門裏。
“謝主子。”
沈綰珠的小轎子隨後也停在垂花門前,透過敞開的轎門,看沈綰貞和一個仆婦說話,等她下轎,沈綰貞已進了門裏。
沈綰珠走過那個仆婦時,瞅了她一眼,不認識,麵生,也沒大留意,由丫鬟燕兒和小蝶兒扶著徑直進去。
吳氏早已得了信說王妃回府,帶著一幹女眷出迎,就連剛到京城的沈老太太都由兩個媳婦攙扶著迎了出來,沈綰貞快走幾步,上前行禮,“拜見老祖宗”
老太太忙扶住,“使不得,如今三姑娘已貴為王妃,怎麽能給老身行禮。”
沈綰貞就攙扶老太太笑道:“孫女嫁到哪裏永遠都是老祖宗孫女”
沈老太太樂得合不攏嘴,“我這些孫男嫡女還是三丫頭有出息,為祖上爭光,比孫子都強。”
沈綰貞又見過四太太馬氏,四太太馬氏瞧見跟在沈綰貞身後的五姑娘沈綰珠,陪著笑臉道:“我早就說三姑娘有福,沈家模樣標致的姑娘,反不及三姑娘如今體麵尊貴。”
沈綰珠臉一紅,四太太馬氏心直口快,有話藏不住。
四太太忙招呼自己的一雙兒女,拜見三姐姐,容哥和九姑娘沒見過世麵不敢上前,沈綰貞走時,九姑娘年紀小,不記事,看著這位三姐姐衣裳華麗,眼生,畏畏縮縮的,馬氏生氣,嗬斥兩句,沈老太太沉臉道:“老四家的,教孩子回家教。”
馬氏也並不真缺心眼,平常知道奉承老太太,老太太的話不敢違,就扯著兩個孩子退到一邊不吱聲了。
眾人往屋裏走,老太太道:“離開京城十幾年,想著趁著能動彈回來看看,老四家的纏著我非要跟來見見世麵,就一塊跟著來了。”
吳氏道:“四弟妹跟著,有個照應,不然老太太一個人過來也不放心。”
“你大哥和三哥要送,我沒答應,興師動眾的,一路坐船,也便宜。”
吳氏道:“老爺下朝一會就能回來。”
沈老太太高興地拍著沈綰貞手,“你父親官升一級,是沾了你的光。”
沈綰貞笑道:“看老太太說的,父親做事勤謹,皇上也很賞識父親。”
“這倒是,我自己的兒子我知道,老二會做人,行事小心謹慎,不出大格。”
眾人簇擁著沈老太太和沈綰貞去上房,聊家常。
沈綰珠被人暗地裏扯了一把,她回頭一看是張姨娘,張姨娘使了個眼色,反正也沒人主意她,她就隨著張姨娘去她姨娘屋裏。
把下人丫鬟都遣出去,母女坐上炕,張姨娘迫不及待地問:“姑娘最近還好吧?我總惦記怕你有事,嫁入王府不比普通官宦人家,王府規矩大,你性子從小又讓我慣壞了,受不了屈。”
沈綰珠抓住她姨娘的手,急著問:“姨娘先別說這些,我上次吩咐姨娘辦的事,找到人沒有?”
張姨娘對她有點不大放心,話在肚子裏打了個滾,沈綰珠看她躊躇,急問;“是不是有消息了?在那裏?姨娘幫我找她來。”
張姨娘道:“曾經侍候過三姑娘的丫鬟從鄉下回來了,她男人不能動,家計艱難,就把她男人托人照顧,就又回沈府,求了太太,太太看她做事認真,就留下她。”
沈綰珠想起方才在門口和沈綰貞說話的仆婦,大概就是那個丫鬟,道:“姨娘悄悄把她找來,我有話問她。”
張姨娘這幾日反複掂量,這事十有*不成,就勸道:“我勸姑娘歇了這個念頭,這事往好了說,順順當當,壞了三姑娘,姑娘也當不上王妃,若往壞了說,惹急了三姑娘,姑娘沒好果子吃,到那時姊妹撕破臉,三姑娘不顧忌姊妹情,姑娘看吃虧,何況三姑娘心眼子多,我看姑娘鬥不過她”
“姨娘休得在說這話,是死是活,橫豎我認了,沒有她,王爺也許還能把眼睛移到我身上,有她在,王爺被她栓得死死的,連正眼都不瞅我。”
“姑娘要是這麽說,我就找她來,不過姑娘見機行事,先拿話點點她,看她的意思,她若沒有背主之心,最好別把真實想法說出去,萬一她去三姑娘跟前告密,姑娘打虎不成反被虎傷。”
“放心吧,我知道”沈綰珠催促她姨娘去找那丫鬟來。
沈綰貞拿在手上,仔細看,玉雕是一對男女如藤纏樹,樹纏藤,掌櫃的雕工精湛,人物的表情都栩栩如生。
沈綰貞撫摸半晌,滿意地道:“我很喜歡,這正是我想的,師傅手藝名不虛傳。”
“夫人滿意,在下就卸下一副擔子,在下琢磨幾日才敢動手,這件東西是我經手活計中最為得意之作,總算不負夫人重托。”
沈綰貞付了銀子,抱著匣子離開,上轎子剛走。
掌櫃的轉回裏間屋,平王走出來,“我要的東西準備好了”
“準備好了”掌櫃的從後麵捧出一個匣子,當著平王的麵打開,平王瞅了瞅,“這件事情跟誰也不能說,知道嗎?否則,你就永遠都別想開口說話。”
三伏天,掌櫃的後背都被冷汗打濕,“小民知道”
八月初六,安王趙世幀生辰,皇上、太後、皇後、太妃們均有賞賜下來,文武百官送來的壽禮,趙世幀一概婉拒,國子監的學生上的禮趙世幀全收下,古人尊師重道,師者如父母。
趙世幀素日行事低調,不喜張揚,晚間,成王、藺二公子等一幹人備酒菜,請安王一起熱鬧。
沈綰貞就吩咐家宴改在午膳時,一幹姬妾給王爺慶壽。
王府一幹姬妾,齊聚廳堂,爭相獻上壽禮。
薛瑾禁足了半月,趙世幀生辰,太後開恩,允她出屋門,一幹姬妾見她,打招呼問好,可那笑容裏麵,卻都別有深意,這要擱著一般人,臉皮薄的,早就臊了,往人後一躲,薛瑾是凡事抓尖逞能,自然不放過出風頭的機會,搶先獻上為安王生辰潛心畫的一幅命名為《秋韻》的畫作。
眾人觀賞,隻見畫麵層巒疊嶂、秋壑深邃、雲光翠影,意境清新,墨色濕潤,格調秀雅,最為難得的是,畫中隱這一個壽字。
趙世幀含笑點點頭,讚道:“好,功底深厚,構思奇巧。”薛瑾得趙世幀誇讚,一臉得色,沈綰貞心中暗笑,隻怕等一會她就得意不起來了。
沈綰珠獻上一件繡品,是一架桌屏《玉堂富貴》,用的是頗有難度的雙麵繡技法,繡工精細、設色精妙,光彩射目,足見女紅功夫。
小韓夫人是一件刺繡荷包,針線和沈綰珠比,遜色不少。
“蕭姐姐的壽禮一定不同凡俗。”沈綰珠素來看不慣蕭文繡的孤高自許,目無下塵,出言諷刺。
“婢妾才疏學淺,不敢在眾姊妹麵前班門弄斧。”說吧,蕭夫人從衣領裏扯出一塊明藍絲絛拴著的玉佩,自項下取下來,呈上趙世幀手裏,“這是婢妾自下生就戴著,一直不離身的家傳的一件護身符,想借王爺生辰獻上,願它能保佑王爺一世平安。”
趙世幀握在手心裏,些許動容,“這壽禮太珍貴了。”
沈綰貞臉上掛著一成不變的微笑,心中暗自佩服蕭夫人的聰明,這件禮足以打動人心,比書畫死物強上百倍,書畫繡品精美,供人賞玩,她捧上的是一顆赤誠的心,單就這點心思,就更勝一籌。
眾妾一一獻上壽禮,最後輪到韓側妃,韓側妃拿出繡品,《寒江煙雨圖》,令眾人耳目一新,大飽眼福,這幅繡品,是以針作畫,勝於畫作,畫麵雨霧空蒙,山水由近極遠,觀之如身臨其境。
趙世幀觀賞良久,點頭連聲讚道:“此繡品乃上上之作,色澤淡雅。意境悠遠深邃。”
“謝王爺誇讚”縱使韓側妃喜怒不形於色,聽了王爺誇讚,也霽顏。
薛瑾和沈綰珠的壽禮自然就甘拜下風,風頭都讓韓側妃搶了,有韓側妃比著,二人的東西相形見絀,略遜一籌,二人陰暗心裏作祟,又想看沈綰貞出醜,薛瑾打起精神,故意笑著,朝上座的沈綰貞道:“王妃的壽禮,定能讓婢妾等大開眼界,婢妾等拭目以待。”
沈綰貞擺手,示意,繡菊就小心翼翼地捧出一個匣子。
輕放在趙世幀身旁的桌案上,眾人圍攏來,想看個仔細,趙世幀親手打開匣子,立時,深眸若星辰閃耀,唇角漫上笑意,小心地取出裏麵和田玉雕,仔細欣賞把玩,愛不釋手,他麵帶溫厚的笑,對身旁的沈綰貞道:“這件東西是王妃親手設計的?”
沈綰貞盈盈淺笑,“妾畫的圖案,吩咐師傅按圖雕的。”
趙世幀手指輕輕拂過玉雕,這對戀人,無論形神,都能辨出是他和沈綰貞,表達男女之間深情眷戀,永世不分開,趙世幀心溶化成水,有要落淚的感動。
眾妾沮喪,顯然玉件所雕親密無間的男女,不細看也知道是王爺和王妃,眾妾顯得多餘,這也是她們想,卻沒有資格,永遠都無法實現的,這種大膽的表露,她們不配,也不可以,王爺對她們來說是主子,她們的愛是卑微的,低到塵埃裏。
趙世幀看了許久,朝沈綰貞動情地道:“本王隨身攜帶,無事就拿出來把玩一番。”
眨眼過了三五日
“主子,沈家派人捎信,說老太太帶著四太太明兒到京城。”閆嬤嬤道。
閆嬤嬤口中的老太太是沈家老祖宗,沈綰貞的祖母。
“老太太是住過這個冬回去,還是回山東老家過年?”
“好像說老太太就是來逛逛京城,不打算長住。”
“我跟王爺打聲招呼,明兒回娘家,你去知會沈夫人,讓她同我一道回去。”
沈綰貞是不樂意見沈綰珠,但是在沈家老太太麵前,也要裝一裝,何況跟著來的還有小家子氣的四嬸娘,專愛編排是非,傳到山東老家,姊妹不和,惹人笑話。
趙世幀晚間出外吃酒,回來晚了,沈綰貞也沒顧上細說,就順便提了一句,說娘家山東老家來人,明兒回娘家一趟。
趙世幀借著酒興,同她親熱,說了句,“我不能陪你,辦完公事去接你,等著我。”
翌日
沈綰珠刻意打扮,同沈綰貞一道回娘家,到了沈府門首,沈綰貞透過轎窗看門前停著車轎,猜想沈老太太大概早到了。
進了中門,在上房垂花門前落轎,沈綰貞扶著繡菊的手剛要進垂花門,仆婦中一個年輕媳婦奔上前,跪地叩頭,“三姑娘好!”
沈綰貞狐疑,轎子下一幹仆婦都候著,沒人上前,都遠遠的束手恭立,唯這個媳婦上前給她叩頭行禮,不解何意。
閆嬤嬤忙道:“姑娘忘了,這是曾經侍候過姑娘的丫頭,叫秋月的。”
沈綰貞穿越前身體本身的的記憶很模糊,人和事多半都想不起來,聽閆嬤嬤說,忙道:“快起來,你如今還在府裏做事?”
秋月道:“想當初姑娘病著,太太開恩,放出去,奴婢如今已嫁人了。”
沈綰貞還是沒想起來,敷衍道:“你過得還好嗎?若有困難找我。”說吧,就抬腿進了垂花門裏。
“謝主子。”
沈綰珠的小轎子隨後也停在垂花門前,透過敞開的轎門,看沈綰貞和一個仆婦說話,等她下轎,沈綰貞已進了門裏。
沈綰珠走過那個仆婦時,瞅了她一眼,不認識,麵生,也沒大留意,由丫鬟燕兒和小蝶兒扶著徑直進去。
吳氏早已得了信說王妃回府,帶著一幹女眷出迎,就連剛到京城的沈老太太都由兩個媳婦攙扶著迎了出來,沈綰貞快走幾步,上前行禮,“拜見老祖宗”
老太太忙扶住,“使不得,如今三姑娘已貴為王妃,怎麽能給老身行禮。”
沈綰貞就攙扶老太太笑道:“孫女嫁到哪裏永遠都是老祖宗孫女”
沈老太太樂得合不攏嘴,“我這些孫男嫡女還是三丫頭有出息,為祖上爭光,比孫子都強。”
沈綰貞又見過四太太馬氏,四太太馬氏瞧見跟在沈綰貞身後的五姑娘沈綰珠,陪著笑臉道:“我早就說三姑娘有福,沈家模樣標致的姑娘,反不及三姑娘如今體麵尊貴。”
沈綰珠臉一紅,四太太馬氏心直口快,有話藏不住。
四太太忙招呼自己的一雙兒女,拜見三姐姐,容哥和九姑娘沒見過世麵不敢上前,沈綰貞走時,九姑娘年紀小,不記事,看著這位三姐姐衣裳華麗,眼生,畏畏縮縮的,馬氏生氣,嗬斥兩句,沈老太太沉臉道:“老四家的,教孩子回家教。”
馬氏也並不真缺心眼,平常知道奉承老太太,老太太的話不敢違,就扯著兩個孩子退到一邊不吱聲了。
眾人往屋裏走,老太太道:“離開京城十幾年,想著趁著能動彈回來看看,老四家的纏著我非要跟來見見世麵,就一塊跟著來了。”
吳氏道:“四弟妹跟著,有個照應,不然老太太一個人過來也不放心。”
“你大哥和三哥要送,我沒答應,興師動眾的,一路坐船,也便宜。”
吳氏道:“老爺下朝一會就能回來。”
沈老太太高興地拍著沈綰貞手,“你父親官升一級,是沾了你的光。”
沈綰貞笑道:“看老太太說的,父親做事勤謹,皇上也很賞識父親。”
“這倒是,我自己的兒子我知道,老二會做人,行事小心謹慎,不出大格。”
眾人簇擁著沈老太太和沈綰貞去上房,聊家常。
沈綰珠被人暗地裏扯了一把,她回頭一看是張姨娘,張姨娘使了個眼色,反正也沒人主意她,她就隨著張姨娘去她姨娘屋裏。
把下人丫鬟都遣出去,母女坐上炕,張姨娘迫不及待地問:“姑娘最近還好吧?我總惦記怕你有事,嫁入王府不比普通官宦人家,王府規矩大,你性子從小又讓我慣壞了,受不了屈。”
沈綰珠抓住她姨娘的手,急著問:“姨娘先別說這些,我上次吩咐姨娘辦的事,找到人沒有?”
張姨娘對她有點不大放心,話在肚子裏打了個滾,沈綰珠看她躊躇,急問;“是不是有消息了?在那裏?姨娘幫我找她來。”
張姨娘道:“曾經侍候過三姑娘的丫鬟從鄉下回來了,她男人不能動,家計艱難,就把她男人托人照顧,就又回沈府,求了太太,太太看她做事認真,就留下她。”
沈綰珠想起方才在門口和沈綰貞說話的仆婦,大概就是那個丫鬟,道:“姨娘悄悄把她找來,我有話問她。”
張姨娘這幾日反複掂量,這事十有*不成,就勸道:“我勸姑娘歇了這個念頭,這事往好了說,順順當當,壞了三姑娘,姑娘也當不上王妃,若往壞了說,惹急了三姑娘,姑娘沒好果子吃,到那時姊妹撕破臉,三姑娘不顧忌姊妹情,姑娘看吃虧,何況三姑娘心眼子多,我看姑娘鬥不過她”
“姨娘休得在說這話,是死是活,橫豎我認了,沒有她,王爺也許還能把眼睛移到我身上,有她在,王爺被她栓得死死的,連正眼都不瞅我。”
“姑娘要是這麽說,我就找她來,不過姑娘見機行事,先拿話點點她,看她的意思,她若沒有背主之心,最好別把真實想法說出去,萬一她去三姑娘跟前告密,姑娘打虎不成反被虎傷。”
“放心吧,我知道”沈綰珠催促她姨娘去找那丫鬟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