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夢想破滅韓文節
三國:擁貂蟬,掌猛將,執天下! 作者:於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但是荀或就不行了。
荀或很有能力不假,但是他的思維,是典型的儒士思維,哪怕他本人算得上是儒門之中的開明派和溫和派,但說到底,和王也並非是同路人。
曆史上的荀或,最初和曹操也配合默契,如同知己。
但是後來照樣成為了保皇派,站在了世家這一邊,反對曹操稱公。
也因此而被調離權力中樞,沒過幾年就死了。
有說是鬱鬱而終,也有說是被曹操毒死的,但無論如何,都說明了荀或這個人,可以用,但是不能重用。
用得好了,自然是王佐之才。
但若是用不好,王也還真有點擔心自己會步上曹操的後塵,百年之後,基業被世家豪族所篡奪。
因此現在開始,王也就要防著荀或一手,暗中也對投靠過來的世家豪族,保持十二萬分的警惕。
分配完技能之後,王也召集文武重臣,開始商討戰後需要處理的事項。
戲誌才擅長民生和內政方麵的工作,並且在洛陽時,也曾與賈詡討論過關於王陵在河東郡推行屯田政策過程中所積累的經驗和成果。
所以王也一開口,他就胸有成竹地站出來建議道:“啟稟主上,如今兗州大戰方休,百廢待興,正是需要休養生息的時候。而青州降兵有百萬之眾,也需要好好安撫,才能免生事端。屬下建議,不如在兗州推行屯田之策,以強根基。”
青州黃巾軍,這次是真的傾山倒海來進攻兗州。
王也在任城的一戰,也隻是擊敗和俘虜了青州黃巾軍的主力,還有一大堆零零散散的殘部,分散各處,肆虐州郡。
想要徹底鎮壓,需要不少時間。
如今歸降的“青州軍”,雖然號稱百萬之眾,其實真算下來,隻有三十萬出頭。
不過對王也來說,正好不需要養那麽多人,可以先開展屯田,再慢慢清繳剩下的那些散兵遊勇。
甚至陰暗一點想,這些橫行的青州黃巾軍殘部,肆虐地方,多殺點世家豪族,還能清空出不少無主的田地,省得到時候王也在兗州搞清田再殺一次。
戲誌才的這個建議很不錯,王也欣然接受,甚至還對他委以重任:“既然是你提出的建議,那我就任命你為東平太守,專門負責屯田事宜,安置青州降兵。
”三十萬人想要好好安置,可不是什麽簡單的事情,不過戲誌才的能力王也親自驗證過,因此自然對他十分信任,認為他能處理妥當。
同時王也還安排管亥作為副手,協助戲誌才管理那些青州降兵,免得有人暗中生亂。
<a id="wzsy" href="http://www.ahzww.org">ahzww.org</a>
兗州位於黃河與濟水之間,因此水流充沛,土地肥沃,人口眾多,所轄郡縣,大多十分繁華富庶。
除了治所在昌邑,下轄陳留、東郡、任城、泰山、濟北、山陽、濟陰、東平八個郡國,大體範圍位於於後世山東西部及河南東部。
基本上全都是中原的核心精華區域,除了地理位置不好,無險可守之外,一切都十分完美。
但正因為完美,所以想要搶的人也多。
徐州陶謙,北海孔融,南麵的曹操和袁術,北方的袁紹和公孫瓚,這些都是潛在的競爭對手。
王也不怕打不贏,就怕打著打著,把兗州給打爛了。
那樣就算勝利,也毫無意義。
所以王也不得不向郭嘉和荀攸等謀士征詢意見:“兗州文化薈萃,人口繁盛,又處四戰之地,必受各方覬覦,諸君可有良策?”
郭嘉擅察人心,而且早就思考過這方麵的問題,如今見王也問起,當即回答說道:“主上,聽聞主上與公孫瓚交情深厚,而公孫瓚正與張饒爭奪青州平原郡,我們可暗助公孫瓚擊退張饒,以換取結盟。”
當初一同剿滅烏桓人的交情,此時成為了雙方結盟的籌碼。
但郭嘉的計謀,又豈會是如此簡單,隻見他為王也分析說道:“張饒擁兵三十萬,實力在青州黃巾軍各部之中當為最強著,更有大河之地利。以公孫瓚之能,想獲勝容易,想殲滅卻是難如登天。”
公孫瓚擁有強大的幽州騎兵軍團,白馬義從橫行北疆,名動天下。
但是有黃河阻隔,張饒又是青州本地人,公孫瓚勞師遠征,想要殲滅張饒的主力確實非常困難。
而郭嘉也正是看中了這一點,才建議王也暗助公孫瓚:“主上,張饒一旦失利,必然就會退兵。而他主力未滅,為了重振聲威,就必然要用新的勝利來挽回之前的失敗,否則他渠帥的位置,就坐不穩了。”
王也都不用怎麽去想,就明白了郭嘉的用意。
張饒幹不過公孫瓚,又不敢來來兗州撩虎須,那唯一能去的地方,就隻有孔融所在的北海了。
王也手指輕叩桌麵,灑然一笑:“以張饒牽製孔融嗎?驅虎吞狼,確實好計謀。”
郭嘉這一著,堪稱一箭雙雕,同時解決了孔融和公孫瓚這兩個麻煩。
“剩下的兩個問題人物之中,其實真正對我軍有威脅,就隻有野心勃勃的袁紹。徐州陶謙,其人庸碌,隻要我軍展露強勢,他必然不敢動作,隻會采取守勢。而袁紹不同,他在同一冀州之後,必然會趁機對我們出手。”
這一通分析,暗合史實。
隻能說郭嘉不愧是郭嘉,不僅消息靈通,而且分析到位,將中原各路諸侯的心態看了個透徹,仿佛掌上觀紋一般。
鬼才之名,實至名歸。
“袁紹,確實是一個強敵,需要我們認真對待。”
王也目光沉凝,不禁想起了三國曆史上的袁紹。
在官渡之戰前,這位袁家庶子可謂是氣運加身,如有神助,做什麽都順風順水,仿佛是受到天命眷顧一般。
轉戰冀州之後,韓馥手下大將麴義立刻反叛,給了袁紹可乘之機。
與麴義合作之後,派出荀湛,三言兩語,就嚇得韓馥將鄴城拱手相讓。
再然後,與公孫瓚爆發衝突,明明實力屈居劣勢,結果卻憑借著麴義的精銳部隊,打得公孫瓚接連大敗,最後滅亡。
在官渡之戰前,袁紹可謂是沒怎麽經曆過慘敗,就算是討董失利,實際上主力部隊也沒怎麽折損。
論才能和實力,袁紹已經是人中龍鳳,除開王也,天下間能比得上袁紹的人,也不過是曹操、劉備和孫堅、孫策等人。
但真正能讓王也顧慮的,不是袁紹的才能或者實力,而是他的運勢。
和官渡之戰前的袁紹交手,等於在賭桌上和一個鴻運當頭的賭徒對賭,對方光是靠運氣,就強得離譜,能讓你無可奈何。
荀或很有能力不假,但是他的思維,是典型的儒士思維,哪怕他本人算得上是儒門之中的開明派和溫和派,但說到底,和王也並非是同路人。
曆史上的荀或,最初和曹操也配合默契,如同知己。
但是後來照樣成為了保皇派,站在了世家這一邊,反對曹操稱公。
也因此而被調離權力中樞,沒過幾年就死了。
有說是鬱鬱而終,也有說是被曹操毒死的,但無論如何,都說明了荀或這個人,可以用,但是不能重用。
用得好了,自然是王佐之才。
但若是用不好,王也還真有點擔心自己會步上曹操的後塵,百年之後,基業被世家豪族所篡奪。
因此現在開始,王也就要防著荀或一手,暗中也對投靠過來的世家豪族,保持十二萬分的警惕。
分配完技能之後,王也召集文武重臣,開始商討戰後需要處理的事項。
戲誌才擅長民生和內政方麵的工作,並且在洛陽時,也曾與賈詡討論過關於王陵在河東郡推行屯田政策過程中所積累的經驗和成果。
所以王也一開口,他就胸有成竹地站出來建議道:“啟稟主上,如今兗州大戰方休,百廢待興,正是需要休養生息的時候。而青州降兵有百萬之眾,也需要好好安撫,才能免生事端。屬下建議,不如在兗州推行屯田之策,以強根基。”
青州黃巾軍,這次是真的傾山倒海來進攻兗州。
王也在任城的一戰,也隻是擊敗和俘虜了青州黃巾軍的主力,還有一大堆零零散散的殘部,分散各處,肆虐州郡。
想要徹底鎮壓,需要不少時間。
如今歸降的“青州軍”,雖然號稱百萬之眾,其實真算下來,隻有三十萬出頭。
不過對王也來說,正好不需要養那麽多人,可以先開展屯田,再慢慢清繳剩下的那些散兵遊勇。
甚至陰暗一點想,這些橫行的青州黃巾軍殘部,肆虐地方,多殺點世家豪族,還能清空出不少無主的田地,省得到時候王也在兗州搞清田再殺一次。
戲誌才的這個建議很不錯,王也欣然接受,甚至還對他委以重任:“既然是你提出的建議,那我就任命你為東平太守,專門負責屯田事宜,安置青州降兵。
”三十萬人想要好好安置,可不是什麽簡單的事情,不過戲誌才的能力王也親自驗證過,因此自然對他十分信任,認為他能處理妥當。
同時王也還安排管亥作為副手,協助戲誌才管理那些青州降兵,免得有人暗中生亂。
<a id="wzsy" href="http://www.ahzww.org">ahzww.org</a>
兗州位於黃河與濟水之間,因此水流充沛,土地肥沃,人口眾多,所轄郡縣,大多十分繁華富庶。
除了治所在昌邑,下轄陳留、東郡、任城、泰山、濟北、山陽、濟陰、東平八個郡國,大體範圍位於於後世山東西部及河南東部。
基本上全都是中原的核心精華區域,除了地理位置不好,無險可守之外,一切都十分完美。
但正因為完美,所以想要搶的人也多。
徐州陶謙,北海孔融,南麵的曹操和袁術,北方的袁紹和公孫瓚,這些都是潛在的競爭對手。
王也不怕打不贏,就怕打著打著,把兗州給打爛了。
那樣就算勝利,也毫無意義。
所以王也不得不向郭嘉和荀攸等謀士征詢意見:“兗州文化薈萃,人口繁盛,又處四戰之地,必受各方覬覦,諸君可有良策?”
郭嘉擅察人心,而且早就思考過這方麵的問題,如今見王也問起,當即回答說道:“主上,聽聞主上與公孫瓚交情深厚,而公孫瓚正與張饒爭奪青州平原郡,我們可暗助公孫瓚擊退張饒,以換取結盟。”
當初一同剿滅烏桓人的交情,此時成為了雙方結盟的籌碼。
但郭嘉的計謀,又豈會是如此簡單,隻見他為王也分析說道:“張饒擁兵三十萬,實力在青州黃巾軍各部之中當為最強著,更有大河之地利。以公孫瓚之能,想獲勝容易,想殲滅卻是難如登天。”
公孫瓚擁有強大的幽州騎兵軍團,白馬義從橫行北疆,名動天下。
但是有黃河阻隔,張饒又是青州本地人,公孫瓚勞師遠征,想要殲滅張饒的主力確實非常困難。
而郭嘉也正是看中了這一點,才建議王也暗助公孫瓚:“主上,張饒一旦失利,必然就會退兵。而他主力未滅,為了重振聲威,就必然要用新的勝利來挽回之前的失敗,否則他渠帥的位置,就坐不穩了。”
王也都不用怎麽去想,就明白了郭嘉的用意。
張饒幹不過公孫瓚,又不敢來來兗州撩虎須,那唯一能去的地方,就隻有孔融所在的北海了。
王也手指輕叩桌麵,灑然一笑:“以張饒牽製孔融嗎?驅虎吞狼,確實好計謀。”
郭嘉這一著,堪稱一箭雙雕,同時解決了孔融和公孫瓚這兩個麻煩。
“剩下的兩個問題人物之中,其實真正對我軍有威脅,就隻有野心勃勃的袁紹。徐州陶謙,其人庸碌,隻要我軍展露強勢,他必然不敢動作,隻會采取守勢。而袁紹不同,他在同一冀州之後,必然會趁機對我們出手。”
這一通分析,暗合史實。
隻能說郭嘉不愧是郭嘉,不僅消息靈通,而且分析到位,將中原各路諸侯的心態看了個透徹,仿佛掌上觀紋一般。
鬼才之名,實至名歸。
“袁紹,確實是一個強敵,需要我們認真對待。”
王也目光沉凝,不禁想起了三國曆史上的袁紹。
在官渡之戰前,這位袁家庶子可謂是氣運加身,如有神助,做什麽都順風順水,仿佛是受到天命眷顧一般。
轉戰冀州之後,韓馥手下大將麴義立刻反叛,給了袁紹可乘之機。
與麴義合作之後,派出荀湛,三言兩語,就嚇得韓馥將鄴城拱手相讓。
再然後,與公孫瓚爆發衝突,明明實力屈居劣勢,結果卻憑借著麴義的精銳部隊,打得公孫瓚接連大敗,最後滅亡。
在官渡之戰前,袁紹可謂是沒怎麽經曆過慘敗,就算是討董失利,實際上主力部隊也沒怎麽折損。
論才能和實力,袁紹已經是人中龍鳳,除開王也,天下間能比得上袁紹的人,也不過是曹操、劉備和孫堅、孫策等人。
但真正能讓王也顧慮的,不是袁紹的才能或者實力,而是他的運勢。
和官渡之戰前的袁紹交手,等於在賭桌上和一個鴻運當頭的賭徒對賭,對方光是靠運氣,就強得離譜,能讓你無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