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響頭村已進盛夏。去奉天前,呂班主有個計劃,從鹽山出發、走楊柳青進天津,去唐山,走灤州,出山海關,到奉天。在奉天演半個月去大石橋、金州、到旅順。在旅順演三天,坐小火輪到煙台,去威海、青島,到濟南。在濟南演出五天,過德州,回鹽山。這趟演出準備圍渤海走一圈,大約用四、五個月。誰知這趟往返了一個單邊,一算賬不但沒賺錢,反而倒貼了五十塊大洋。呂班主發現,大兒子呂方整天不說話,不練功,整天發呆。問他為嘛總是陰沉著臉?他也不說話。每天早起就帶猴子去村外爬樹捉知了,玩到中午,吃了飯來個歇晌覺,一覺就睡到日頭偏西。晚飯後,又帶猴子去外納涼。別人練功出一身臭汗,他卻搖著蒲扇到處轉。


    呂班主猜測,兒子大了,有了思想。對呂方說:“方兒,一日不練,你自己知道,兩日不練,同行知道,三日不練,觀眾知道。這些日子一不練功,二不說話,你為嘛這麽消沉?”


    呂方隻低著頭。呂班主知道兒子的脾氣,便好言說:“有嘛想法不願和爹說,就和你娘說說,嘛事一說出來就痛快了!”


    呂方說:“跟俺娘說嘛?我就是想,這跑碼頭、撂地攤、打把式賣藝的活我不想幹了!”


    “為嘛不想幹了?”


    呂方鼓著腮幫子說:“在外受人氣,還要受那小鬼子的氣,我受不了!”


    “那你想幹嘛?”


    呂方說:“我要練真功夫,我要練拳腳功夫,誰讓我受氣也不行!”


    呂班主笑了。他早猜到了兒子的心事說:“兒子,你的想法我同意。你剛剛十八、九歲,自小練功,有紮實的童子功功底,現在如果拜師學武,學得也很快。可是咱們家裏,你是我的大兒子,你姐也不小了,她是外姓人。你如果走了,咱這呂家班可就垮了。所以,爹也有難處哇。”


    呂方說:“爹呀,我看你在奉天打小鬼子時那些功夫就夠我學的了。為嘛不教給俺呢?”


    呂班主歎口氣說:“爹有功夫,但不想教你。爹想過了,咱們家要不就土裏刨食,要不就撂地攤。你想,你學會了武功就能養活咱一家嗎?所以,爹把基本功傳給你,你練得也不錯,就是武技沒傳給你們。”


    呂方說:“你那些功夫一點兒也不傳授我們?”


    呂班主說:“不傳你們是因為怕你們學了招法胡作非為。咱們家可是正經家庭,我們練好雜技就是有了鐵飯碗,至於武術功夫麽我是不想讓你們學了。我年輕時,有一腔報國心。誰知空有報國誌,卻遭追殺。所以,咱們隻管自己就行了,愛國就讓他們去愛吧!”


    呂方說:“爹呀,你這種想法我也有。但我爺爺在我小時就給我說,有國才有家呀!當國家危難時,你要挺身而出,卻沒有本事,那不空來一生嗎?所以,我要學武術,在需要我的時候,可為國家出力。爹你常說,我們不能讓外國人瞧不起我們中國人。我就是要學武術。你打小鬼子的功夫最好,你把你那功夫教給我,我就心滿意足了。爹呀,你把小鬼子摘了胯,摘了鉤,為嘛不把功夫教給我呢?”


    呂班主說:“兒子,你想學的功夫,那叫“拆骨拳”。你不學我也要教給你,因為這是咱呂家祖傳推拿拳術。這種拳,隻傳男不傳女,這是祖訓。隻是我認為,還沒到傳授給你的時候。既然你想學,爹便抽空教你。至於其它拳術、器械,爹不能教你,你要去外拜師學藝。......”呂方聽到父親答應教他“拆骨拳”,心裏高興。但為什麽不能傳授其它拳種呢?


    呂班主家還有十來畝望天收的鹽堿地。春天,撒一葫蘆籽,秋天,收一瓢糧。今年風調雨順,莊稼長勢喜人,入伏後莊稼拔節,一天一個樣。呂班主白天帶全家去地裏除草、保墒,晚上編排節目。呂茗教呂方輕功“五把刀”。想練這“五把刀”,必須有深厚的輕功、氣功基礎,否則,極易出傷亡事故。這天晚上,呂方練“五把刀”。一木板上預先鑿出五把刀柄口,尖刀朝上cha在木板上,呂安和呂茗把呂方仰麵放在這五把刀尖上。兩把刀尖頂在呂方的雙肩,中間一把刀尖頂在臀部尾骨上,另兩把刀頂分別頂在兩腿小腿肚子上。這個雜技節目非常驚險,而且極難掌握平衡。呂方躺在刀尖上,這一次躺的很平穩,心裏高興。誰知稍一走神,雙腳落地,呂方一躬身翻身跳下,五把尖刀沒有傷呂方一根毫毛。呂班主卻驚得魂飛魄散。一看呂方站在地上還在傻笑,上去就是一掌,一掌把呂方打倒在地。由於這一掌出手又快又重,打得呂方半天沒有聲音。嚇得呂方娘抱住呂方大哭不止。


    呂方清醒過來,說:“爹,你不用生氣,我不想接你這個雜技班!”


    呂班主問:“你就想學武術嗎?”


    “我就是想學武術,我要投師學武!”


    呂班主見呂方態度堅決,笑了,說:“兒子,爹就要你這句話,隻要你有決心,我支持你去學武術!但卻不能把咱呂家班的雜技功夫丟掉!”


    呂方說:“爹,咱家你就是武師,何必非讓我舍近求遠去投師學武呢?”


    呂班主說:“兒子,你還小,對世間之事有所不知。常言說,天外有天,山外有山。大千世界,武林高手比比皆是。去外投師,能學到更多更好的武藝。當然,爹的一技之長也不能帶到棺材裏去。你有決心,爹高興,你有誌氣,爹喜歡。爹可以對全家人說,從明日開始,爹要教你,咱呂家絕技――拆骨拳!”


    呂方看爹一臉認真的樣子,心裏萬分高興。娘急忙把呂方按倒在地,給爹行叩拜之禮。


    呂班主說:“但有個條件,必須說明在先。學武歸學武,但不能偏廢我呂家雜技!”


    呂方說:“學武、雜技兩不誤,保證做到。”呂方從此又振奮精神練功、演練節目更加刻苦認真。


    從頭伏起,呂班主便開始傳授“拆骨拳”功法。


    呂班主的祖爺當年是本地一代名醫,最擅長治療跌打損傷。正骨、接骨是他的拿手醫術。常年從醫,總結了人體骨骼結構。人共有二百多塊骨骼,六百多塊肌肉,十二道縱貫全身的經絡。筋骨相連,骨與骨相接,都是以卯、隼、勾、軸、卦相組合。所以知其道理便可用推、拿、摘、托、挫法拆解。又可用拍、托、掛手法使拆骨複位。人體又有幾百多處主xue位,用點xue與拆骨聯合法,便能很快拆解骨骼連接點。因此創造出呂家獨傳“拆骨拳”。想學這種拳,還必須先學好武術基本功。這樣才能得心應手,運用自如。這種拳學到手,一般武林高手,很難以破解。往往被拆肩、卸胯而無力反擊。所以,要學好此拳,先學武德。此拳不可濫用,不可任用,非關鍵時刻,不得使用!祖爺自幼習武。青年時學醫、中年自創“拆骨拳”法。他一輩子沒有使用過這種拳法,所以鹽山無人知道他獨創的密笈拳。後來寫成拳譜,開篇道:呂家密笈,隻傳呂家男兒,隻傳呂家長子。這樣一代一代單傳,到呂方這代,已是四代單傳。


    從入伏到初秋,這時節是習練演繹拳腳的大好時機。這時天氣悶熱,人們的筋骨活絡,恰此時練武成效最大。呂方每天夜裏在東廂房和父親學“拆骨拳”。兩個月時間便能熟練演習,而且招法和速度都比父親更精、更快。呂班主見呂方學業長進,心裏特別高興。


    這一天,呂班主看呂方演練,喝了幾口二鍋頭,對呂方說:“孩子,爹不愛誇人,特別不愛誇自己人。爹今天說句心裏話,你自小就聰明伶俐,自小練功紮實,你的雜技功底好,所以,你學武術套路一學便會。爹說句掏心窩子的話,你學武術不出三年,一般人不是你的敵手。連爹也不是你的對手。這是爹誇你,也是爹促你,更是爹勸你,你必須去外學藝!”


    呂方聽了,便說:“爹呀,今天您喝多了,咱們休息吧。”


    呂班主走南闖北幾十年,經風雨見世麵。眼看兒子一天天長大,有一顆上進心,特別有一顆報國心,從心眼裏高興。自從在奉天呂方和日本浪人比武,不能真招實戰,功夫比人家矮一大截,雖然取勝了那也是用了取巧招。日本浪人當麵不服,當時確實讓自己臉紅。真希望兒子練武練出真功夫。可是那樣,家裏雜技就少了一根台柱子。眼看女兒長大,馬上就到談婚論嫁之時,又少一根台柱子,今後的生活就會遇到困難。呂班主一想兒子學武大有長進心裏高興,又想後事心中不免悲傷。眼看秋收已罷,呂家班準備拉出去撂場子。


    這一天,呂班主召集全家說外出之事,未開口說話之前一聲歎息。過了一會才說:“孩兒們,我和你娘也一大把年紀了,茗茗歲數不小了,方兒又想出外拜師學藝。眼看咱家這個攤子就要散架了,所以我希望這次出門,大家再努一把力,把過年的錢掙出來。明年如何,我也不想了,最不濟,我再回家耪大地,還種這十幾畝鹽堿地!”


    呂茗聽爹爹心情鬱悶,說:“爹,您老也別太沒精神,要振作嗎。方弟去外學武我認為是件好事。我不能眼看著弟弟受人欺負。至於我麽,我還小,我還應該幫爹娘拉車拉套,我想過了,我這一輩子也不離開爹娘一步!”


    娘說:“爹娘也不能跟你們一輩子呀。”


    呂茗說:“我就要跟爹娘一輩子!”


    呂安聽完姐姐說話,忙cha嘴:“爹娘別擔心,隻管讓哥哥學武、姐姐出嫁,他們走了,還有我呢。另外,還有四個猴哥猴姐呢,還有“黑獅”,能演不少節目呢。等我長大了,我要找個同行媳婦,咱呂家班照樣演下去!......”


    呂安幾句話,逗得全家哈哈大笑,娘笑得最高興、高興得笑出了眼淚,她最愛聽小兒呂安說話,即便有頭疼腦熱,也會很快好起來。大家一笑,卻把呂安笑傻了。


    呂方指著呂安說:“羞不羞,乳毛沒幹就想娶老婆,哈哈哈!”


    呂班主說:“既然大家都有決心,那咱明天就動身,這次出去,我是這樣打算:一直往西到正定府,再往西去山西太原府。去太原府之前,先到五台山,如到五台山方兒能投得師尊,咱們把方兒留在五台山學藝。這樣,咱們可去太原府。從太原府一路北上演出到北平,從北平返到河間府再回家。這是一條線路。如方兒在五台山沒有投得師尊,咱們就到太原府,從太原府一直向東南,過太穀去長治,到王屋山過黃河直達嵩山。如在這裏能拜師學武,方兒便可留下。咱們可去開封府,過黃河北歸。一路經過彰德府、順城府、正定府返回家。這是第二條路線。咱們為方兒尋師,一路風塵,吃苦受罪,難免遇到意想不到的事,咱全家隻要有一條恒心,沒有辦不到的事情。”呂班主轉臉對呂方說:“方兒,爹教的功夫,你學了大半,繼續跟爹學,學不出什麽好功夫。再者說,爹要操持家務,要養家糊口,一是無時間教你,二是爹教不如師傳。想學深功,必須去外尋師學武。趁你年輕,多學功夫爹高興。這次咱們往西,可去五台山投師學金剛拳,往南可去嵩山學大洪拳,往南還可去武當山學武當拳法。再往南,可去南粵學南拳。想學太極可去溫縣、廣府......這些地方多寺僧道教之地,藏龍臥虎,人才濟濟,門類頗多。你可任選拳種,要看你的造化了。為防路途不測,爹教你拆骨拳,你足可應對。但對你有個約束,這是家規,不可在外隨意顯擺,不可隨意使用,更不可外傳。”


    呂方跪在地上說:“爹爹所言,孩兒銘記在心。明日起,孩兒一定刻苦用功演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拳行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常山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常山居並收藏拳行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