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殺出去!”</p>


    李鴻運又一次開始了衝出敵營的嚐試。</p>


    經過之前的幾次嚐試之後,他已經可以穩定地混入軍營中、見到馬安邦。但想要完成這個挑戰,抓到馬安邦才隻完成了一半。</p>


    反而是如何將馬安邦帶走,成了困擾他的大問題。</p>


    李鴻運試了好幾次,發現突圍的路線也是很有講究的。</p>


    此時的軍營中,有些人是馬安邦的親信,基本上會拚死想要把馬安邦給救回去;但也有一些人是之前被收降的義軍,見到虞稼軒和陳世龍將軍等人都會摸魚劃水,不會真的出力。</p>


    而且,想要從營寨的正門衝出去顯然也很難,因為他們從正門進入,正門的守備力量已經處於警戒狀態。</p>


    反而是從營寨的其他門衝出去,成功率更高。</p>


    總之,經過了好幾次的嚐試之後,李鴻運已經大致確定了最佳的路線,接下來隻需要再多嚐試幾次,加上億點點的運氣,就有可能成功。</p>


    對於其他玩家來說,運氣這種東西需要大量的時間和反複的嚐試才能獲得,而李鴻運的優勢卻正在於此。</p>


    終於,又一次嚐試之後,李鴻運終於找到營寨的薄弱之處,帶著眾人衝了出去!</p>


    “金兵!金兵追上來了!”有人大聲喊道。</p>


    李鴻運回頭一看,隻見追在最前麵的是幾名具裝的重甲騎兵,而後麵還有更多的輕騎兵。</p>


    金軍的具甲騎兵是曆史上出了名的,有“鐵浮屠”之稱。</p>


    這種重甲騎兵的頭盔都是特製的,戰時就可以放下來,隻漏出兩隻眼睛。</p>


    在韓甫嶽將軍大破鐵浮屠之前,這種重甲騎兵給齊朝造成了巨大的威脅,甚至可以說是毫無辦法。</p>


    而非常不巧的是,這次來到馬安邦軍營中的幾名金軍將領,就有這樣的重甲。</p>


    按照曆史上的時間線,在虞稼軒進行這場五十對五萬的表演之前,韓甫嶽將軍已經冤死多年了。玩家扮演的虞稼軒手中,更是沒有一個標準的破解鐵浮屠的辦法。</p>


    隻能各憑本事。</p>


    之前李鴻運曾經嚐試過,什麽都不管,就一路狂奔,想要憑借著輕騎兵的速度優勢甩開鐵浮屠。</p>


    但問題在於,鐵浮屠的人馬具甲雖然很重,但李鴻運的馬上,此時還馱著一個人。</p>


    </p>


    所以,雙方的速度其實差不了太多,在前方不斷有敵人攔截的情況下,李鴻運很容易就會被追上、幹掉。</p>


    所以這次,李鴻運不能再不管不顧地往前跑了,他必須得想辦法解決這些鐵浮屠的威脅。</p>


    在史書上,關於這件事情就隻有簡單的幾個字:“金將追之不及”。</p>


    但在遊戲中,卻遠沒有那麽簡單。</p>


    李鴻運深吸一口氣,取下一把騎弓,轉身,張弓搭箭!</p>


    “沒用的!快跑,我來掩護!”陳世龍將軍趕忙勸阻,同時放慢了速度。</p>


    顯然在他看來,李鴻運扮演的虞稼軒這是白費功夫。</p>


    對方是鐵浮屠,是重甲騎兵,全身上下除了馬腿和頭盔上的眼睛之外,全都披著鎧甲。</p>


    此時虞稼軒身上的又不是神臂弓,隻是一把普通的騎弓,根本沒有穿透重甲的威力。</p>


    神臂弓是齊軍中精銳才能獲得的大殺器,而且據考證,神臂弓多半是一種偏架弩,既然是磅數很高的弩,那麽就不太可能用作馬上的製式武器。</p>


    總之,在陳世龍將軍看來,李鴻運扮演的虞稼軒這一箭射出去,結果無非是在金兵的重甲身上被彈開,不僅不能對敵人造成傷害,反而會拖慢自己的速度。</p>


    此時的唯一辦法,隻能是犧牲一部分人來斷後,給拖著馬安邦的虞稼軒創造突圍機會。</p>


    然而,李鴻運卻並沒有理會他的勸阻,而是張弓搭箭,順著自己的心意,一箭射出!</p>


    “嗖!”</p>


    破空聲響起,箭失直奔為首的一名金兵。</p>


    這名金兵當然沒有做出任何的閃避動作,作為鐵浮屠,他已經參與過很多場戰鬥,無一不是憑借著重甲踩過去就贏了。</p>


    躲避箭失?在穿戴全身重甲的情況下,既無餘力,也無必要。</p>


    然而下一秒鍾,讓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一幕發生了。</p>


    金兵看到一個黑點向自己急速飛來,而後,這個黑點開始不斷擴大,甚至占據了他右半邊的全部視野。</p>


    這支箭失竟然精準地從鐵浮屠頭盔眼部的縫隙中射入!</p>


    這名金兵慘叫一聲,瞬間墜馬!</p>


    箭失直透入腦,當場斃命。</p>


    他倒下的瞬間,披著沉重鎧甲的身體也拖累了戰馬,雙腳在馬鐙中絞住,被驚慌失措的戰馬拖行了很遠。</p>


    而為首的金兵一倒,自然也給身後的金軍騎兵造成了很大的麻煩,讓這支正在狂奔的騎兵部隊不得已慢了下來。</p>


    “這……”</p>


    兩邊的人全都驚呆了。</p>


    在這麽遠的距離上,直接射中移動靶?</p>


    而且射的還不是身體,而是眼睛,鐵浮屠頭盔縫隙中的眼睛……</p>


    這箭法,百步穿楊啊?</p>


    李鴻運嗬嗬一笑,將騎弓收回,繼續策馬狂奔。</p>


    他沒打算再射第二箭,因為下一箭還能不能有這麽好的運氣可就不好說了。</p>


    而且,他的目的是拖延對方的速度,既然這個目的已經完成了,就沒必要再糾纏。</p>


    就算他把這些金兵全都射死又如何?很快還會有其他的追兵趕來。</p>


    還是抓緊時間逃走,才是正事。</p>


    很快,李鴻運帶著眾人衝出敵營,按照事先安排好的路線向南方狂奔。</p>


    前方不遠處就是張駿將軍安排好的馬匹。</p>


    眾人翻身下馬,換上體力充沛的快馬,繼續向著南方狂奔。</p>


    終於,又跑出一段距離之後,李鴻運的視野漸漸升高,逐漸來到高空中,看著虞稼軒領著眾人飛奔而去,馬蹄將煙塵遠遠地甩在身後。</p>


    這意味著副本的這一階段,總算是成功度過了。</p>


    “成功了!</p>


    “真不容易啊,這個副本中的第一個小難關,幾乎就花掉了一整晚的時間。</p>


    “不過收獲也是蠻大的,成功複刻了虞稼軒在萬軍叢中擒獲叛徒的操作。</p>


    “這次的攻略寫出來之後,應該能賺很多的閱讀量吧?”</p>


    李鴻運不由得洋洋自得,這次“五十騎劫營”的解法,在他看來一般人確實很難解得出。</p>


    說不定就連楚歌也做不到呢?</p>


    不過轉念又一想,楚歌作為文士玩家,多半不會選虞稼軒的身份,而是會選擇另一個人吧?</p>


    鏡頭一轉,李鴻運的眼前霧氣彌漫。</p>


    轉場了。</p>


    李鴻運有些感慨,齊朝的副本確實比盛朝的副本要難一些,上來就搞了個五十人劫營的下馬威,不知道接下來又要有什麽樣的挑戰?</p>


    不得不說,還挺讓人期待的。</p>


    霧氣散去,映入眼簾的首先是一行係統提示。</p>


    【距牛渚之戰:9年】</p>


    李鴻運不由得一驚。</p>


    “這就過去兩年了?</p>


    “我還什麽都沒幹呢!</p>


    “不對吧,係統應該給我安排點其他的事情做吧?怎麽直接把這兩年就給跳過去了?”</p>


    李鴻運一臉懵逼地打量四周,發現自己已經來到了一處全新的地點。</p>


    這裏是一處看起來十分富饒的莊園,遠處有一處湖泊,而依據著湖泊的地勢,低處有農田,高處有房舍,看起來還頗有格局。</p>


    一派怡然自得的田園風光。</p>


    此時,他所扮演的虞稼軒正在莊園中的一處臨近湖畔的亭台中,石桌上擺著酒菜,還有筆墨紙硯。</p>


    而在他對麵的人,剛剛運筆如飛,寫下一首詩。</p>


    “坦夫兄,你看我這首詩作的如何?”此人說著,將手中寫好的詩交到李鴻運的手上。</p>


    李鴻運愣了一下,快速地打量對方一番,這才接過來。</p>


    因為他發現,這個人他竟然見過。</p>


    這就是他在最開始的場景中,看到的另一個身份卡牌的上角色,也就是對應著“長劍一杯酒,男兒方寸心”這句詩的角色!</p>


    李鴻運低頭看向對方遞來的詩句。</p>


    “人間滾滾竟何營,隻為蠅頭利與名。</p>


    “千裏癉鄉吾逐客,一簞窮巷子書生。</p>


    “文章相誤終須別,寵辱無關自不驚。</p>


    “贏得白頭閑處坐,一竿風月有誰爭。”</p>


    李鴻運看了半天,本想點評一番,但憋了許久之後,還是隻能勉強擠出了兩個字:“好詩。”</p>


    沒辦法,文學水平達不到……</p>


    如果是曆史上真正的虞稼軒,此時或許可以跟對方探討一下這首詩的格律、典故、內涵等等,但李鴻運對於古詩詞的了解畢竟僅僅局限於高中的語文知識,此時說多了反而可能會露怯,不如不說。</p>


    對方似是有些失望:“坦夫兄,你我二人乃是莫逆之交,有話不妨直言。”</p>


    顯然,對方看到李鴻運如此冷澹,誤以為是他很不喜歡這首詩。</p>


    李鴻運輕咳一聲,看來是躲不過了,隻能硬著頭皮說道:“詩是好詩,隻不過……詩中所表達的豁達之意,似乎有些過了,反而透著些失意。”</p>


    說完這番話,李鴻運也有些忐忑。</p>


    因為他單純隻是覺得,對方看起來不過二十多歲,正是年輕的時候,作的詩卻像是五六十歲、看開了之後才做出來的詩,終究是有點奇怪。</p>


    所以就這麽隨口一說,反正就算失敗了,也可以重來。</p>


    到時候大不了刷新一下天賦,看看有沒有什麽“詩詞精通”之類的天賦技能可以拿……</p>


    然而讓李鴻運沒想到的是,對方竟然輕輕地歎了口氣,說道:“知我者,坦夫也!”</p>


    說完,他不說話了,默默地斟了一杯酒,看向遠處的湖泊。</p>


    李鴻運安靜如雞,此時他也不知道該如何接話。</p>


    因為他連對方的名字都還不知道……</p>


    不過他很快眼前一亮,因為仔細看才發現,在這首詩的末尾還有一行小字的落款。</p>


    之前沒注意,但現在仔細一看,上麵分明寫著這人的名字:張任俠。</p>


    李鴻運的眉頭瞬間蹙起,而後又快速地搖了搖頭。</p>


    “咦?難道說……</p>


    “不,不對啊,這時間對不上。”</p>


    李鴻運的思維快速運轉,又有了一種猜測。</p>


    “難道說,這也是妖魔扭曲曆史切片的一種表現?既然有重要的曆史人物直接消失了,那麽不同年代的曆史人物被糅合在一起,似乎也不是沒有可能?</p>


    “畢竟,除了他之外,我也想不到第二個叫張任俠的人了……”</p>


    李鴻運之前做功課時準備的曆史知識瞬間串聯起來,勾勒出一種他之前從未想過的可能性。</p>


    在副本的初始場景中,這個人物的卡牌上寫著一句詩:長劍一杯酒,男兒方寸心。</p>


    這句詩並非齊朝人所作,而是梁朝的一位大詩人寫的。</p>


    就算這副本再怎麽扭曲,梁朝的人也不可能來到齊朝。</p>


    所以,這句詩是引用,或是表現此人的性格,或是暗示此人的一些特質。</p>


    原本李鴻運想不通,但現在他知道了。</p>


    這個特質,就落在一個“俠”字上!</p>


    長劍一杯酒,男兒方寸心。這句詩就是在描寫俠客,而張任俠,名字中就有一個“俠”字。</p>


    而從他曆史上的作為來看,不管別人怎麽看他,他自己心中,多半認為自己確實是將“俠”字一以貫之的。</p>


    當然,張任俠也是個詩人,雖然沒有膾炙人口的傳世之作,但也有一些不錯的詩句。</p>


    至於遊戲中為何沒有引用他自己的詩句,而是用梁朝大詩人的詩句,這可能是因為,張任俠的詩句中並沒有寫“俠”寫得好的詩。</p>


    想到這裏,李鴻運試探著問道:“介夫兄,莫不是有什麽心事?”</p>


    李鴻運的這一問,其實隻是一次確認身份的試探。</p>


    他其實沒什麽壓力,反正就算是問錯了,造成了一些不可預估的後果,也可以重來。</p>


    隻是讓他沒想到的是,張任俠給他的回答,卻包含了讓他震驚的信息量。</p>


    “坦夫兄啊,又何必明知故問呢?還不是因為荊公新法的事情。”</p>


    張任俠的回答很自然,也很輕描澹寫,但對於李鴻運來說,卻不啻於晴天霹靂。</p>


    首先,張任俠認可了李鴻運對他的稱呼。他字介夫,也就是說,毫無疑問就是李鴻運知道的那個張任俠。</p>


    其次,張任俠的話中還提到了“荊公”和“新法”這兩個關鍵詞,這也跟李鴻運知道的那個張任俠,完全一致。</p>


    曆史上,齊朝確實曾經有一次規模很大的變法,被稱為“王文川新政”,而王文川又被稱為“荊公”。</p>


    這位張任俠,原本算是王文川的後輩,本來很受王文川的賞識,多次想要提拔他為新政做事。然而,張任俠最終卻走到了新政的對立麵,甚至成為新政失敗的關鍵人物。</p>


    從曆史評價上來說,王文川的曆史評價一直到近代,都極差。</p>


    極差的意思是,幾乎可以與害死韓甫嶽將軍的、古今頂級奸臣秦會之相提並論。</p>


    比如,後人說王文川“**肆虐、流毒四海”;又比如,說他“國家一統之業,其合而遂裂者,王文川之罪也,其裂而不複合者,秦會之之罪也”。</p>


    又有人概括說:秦會之是“明進佞言悅昏君”,而王文川則是“暗以奸策惑英主”。</p>


    總結起來就是說,秦會之是個明明白白的大奸臣,明著蠱惑昏君做壞事;而王文川則是大奸似忠,表麵上是個能臣,實際上卻暗中用很壞的計策來迷惑明君做壞事。</p>


    甚至將齊朝滅亡的原因,歸結到他們兩個人身上,認為這兩人一前一後,是齊朝滅亡的根本原因。</p>


    當然,到了近代,隨著人們對於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等各方麵知識的了解加深,王文川的評價才有了反轉。</p>


    對於李鴻運來說,這是很基礎的曆史知識,他當然都是了解的,按理說沒什麽可震驚的。</p>


    但問題在於,年代對不上!</p>


    王文川死後過了十幾年,韓甫嶽將軍才出生;而韓甫嶽將軍死時,虞稼軒才兩歲。</p>


    也就是說,虞稼軒跟張任俠、王文川等人,根本就不是一個時代的人,中間至少隔了上百年。</p>


    可是在“欲說還休”這個副本中,兩個人竟然變成了同時代的人。</p>


    以張任俠為參照物,此時的虞稼軒和張任俠都該是二十出頭的年紀,而王文川則應該是四十多歲,已經來到齊朝的權力核心,剛剛開始他的新政。</p>


    如此一來,李鴻運對於這個副本的預估,就完全變了。</p>


    原本他以為,這很可能是虞稼軒的個人副本,但現在看來,必然不是了。</p>


    想想倒是也合理,因為按照《暗沙》官方的說法,隻有像盛太祖這樣對整個曆史階段影響極大的人,才會有單人專屬的大型副本。</p>


    其他的大型副本,基本上都是一些重要的曆史人物共同構建的。</p>


    隻不過之前都是同時期的曆史人物,而這次,副本中的情況相比曆史上的真實情況,卻有了很大的變化。</p>


    結合進入這個副本之後的見聞,李鴻運不由得有了許多新的猜測。</p>


    “副本一進來,就是牛渚之戰,而通關副本的標準,是在趙彬甫這個關鍵人物失蹤的情況下,打贏牛渚之戰。</p>


    “那麽這個任務,多半得由虞稼軒來完成。</p>


    “但考慮到牛渚之戰中的金軍得到了史詩級加強,光靠虞稼軒一個人肯定是完不成的。</p>


    “得有一支有作戰力的軍隊,還得有足夠的糧餉。</p>


    “既然初始人物中有張任俠,考慮到王文川新政在曆史上的重要地位,那麽這肯定也是一條極為重要的線索。</p>


    “明顯是一文一武兩條線。</p>


    “也就是說,能否打贏牛渚之戰,既要看扮演虞稼軒時的個人武力和戰略戰術,又要看王文川變法的結果?”</p>


    李鴻運一番分析,這才發現,這個副本到目前為止,才算是展開全貌。</p>


    跟他原本預想的,完全不一樣!</p>


    隻是他沒時間想更多了,因為他的視野中很快霧氣彌漫,他感覺到自己即將在現實中醒來。</p>


    今天的遊戲時間結束了。</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衫取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衫取醉並收藏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