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確實是一個腦袋被驢踢了的家夥!
關於她父親對鄭浪之的評價,鄭書笙基本表示同意。
鄭浪之,姓鄭名經字浪之,是鄭氏去年秋試新中的一名舉子。
按理說,既然能中舉,那應該跟傻沒關係,要知道,不管是在哪年哪月,中舉都是一件極不容易的事情。
就以大夏國為例。
大夏共有44州145郡,光是豫州,去年參加鄉試的秀才就多達800多人,最終中舉的僅15人,其中滎陽郡包括鄭浪之在內僅三人。
一個萬裏挑一的讀書人,跟傻又有啥關係?
此事還得從頭說起。
說起來,鄭浪之此人的身世還蠻波折的。
論出身,他僅是鄭氏家族六房的一名旁係,在整個鄭氏裏已屬於邊緣中的邊緣的那種,因此家庭背景談不上有多好,也就仗著鄭氏的姓氏,還能分得十幾畝薄田,日子過得比普通寒門強不到哪裏去。
按理說,這樣的家庭背景,別說中舉,就算是中秀才都很難很難。
這就不得不再說說鄭氏的祖訓。
按鄭氏祖訓,凡鄭氏族人,凡鄭氏旗下子弟,無論直係旁係,都有資格世世代代享受鄭氏的教育扶持,但凡族人中有資質者,無論家道如何,家族都必須確保他能獲得青雲直上的教育條件。
為此,鄭氏開辦了規模極為完善的族學教育,在滎陽各地,但凡有鄭氏族人聚居子弟,必有家族開辦的啟蒙私塾,然後在各縣,必有鄭氏學堂,負責接收啟蒙私塾中的佼佼者。
再然後,鄭氏學堂中的佼佼者,一旦能縣試中童生,就會被集中到滎陽郡來,接受鄭氏精學的精華教育,向秀才、舉人、進士之位發起衝擊。
這一切都是免費的。
所有的開支,都是由鄭氏族產收益來承擔。
這也正是鄭氏屹立數百年不倒,人才輩出,位列三公九卿之人多達十來個的真正原因。
而鄭經,就是鄭氏族學的受益者。
從小聰慧過人的鄭經自己倒也算是爭氣,五歲進啟蒙私塾,八歲就升到了縣裏的鄭氏學堂,然後十四歲就中了童生,來到了滎陽的鄭氏精學,再然後就是十七歲中秀才,十九歲中舉……
單從求學經曆來看,這上升速度,絕對稱得上是順風順水,在整個鄭氏的年輕一輩裏也極為罕見。
隻不過與其求學順利相對的,則是命運的坎坷。
就在鄭經十歲那年,遇災年大水,黃河兩岸決堤,家在黃河邊的鄭經一家也一並被湮沒,其父母及弟妹都不幸遇難,唯有正在城裏鄭氏學堂讀書的鄭經幸免,但卻淪為了一名孤兒。
也好在這不僅沒有挫其心誌,反而讓他奮發圖強,一路高升中舉,成為了鄭氏年輕一輩中的佼佼者。
隻是誰也沒料到,中舉後的鄭經竟然還會有波折。
俗話說,窮秀才富舉人,在成為舉人之前,鄭經的日子是過得比較艱難的。
在中舉之前,他在讀書方麵雖有家族的扶持,但吃的是私塾裏的大鍋飯,住的是私塾裏的通鋪,讀書之餘,也還得幫私塾去幹一些力所能及的活。
比如說幫先生抄抄詩文之類的。
到中了秀才之後,情況會稍稍好點,比如說雜活之類的用不著他幹了,但卻得開始兼任鄭氏精學裏的啟蒙老師,來給直係子弟進行幼童啟蒙教育,再加上家中傳下來的那十幾畝地的放租收入,才有條件去學習禮、樂、射、禦、書、數等花費頗高的六藝。
真正改變命運是在中舉之後。
按照朝廷的規定,士子在中舉之後,即可享受兩百畝地的免稅資格,以讓舉子有足夠的收入來支撐學業。
而鄭氏對待族中的舉子,則更是大方。
比如說,鄭經一中舉,立即就有兩百畝良田直接劃歸到了他名下,啥都不用他管,大部分的放租收益就歸他。
再比如說,原來的他還得住在學堂裏,可是在中了舉之後,家族就為他在滎陽城內最好的位置安排了府邸,還幫他請上了家仆、書童之類的,讓他搖身一變,變成了舉人老爺,再也用不著為瑣事和開支而操心。
至於詩書精進,六藝加深之類的,就更是不用提了,家族直接為他請來了最好的老師,來為他在日後的會試、殿試中金榜題名助上一臂之力,向鄭氏未來的三公九卿之位發起衝擊。
數百年以來,鄭氏的人才培養體係就是這麽運作的。
可以說,中舉後的鄭經,已經算得上是讓天下所有讀書人都羨慕的名門高士了,若是日後真能高中,那他更是能搖身一變,從旁係變成鄭氏的直係,子孫後代世世代代都能在鄭氏的庇護之下享受榮華富貴。
可這家夥的命運偏偏卻是充滿了波折。
就在上月,這家夥在練習騎術時,竟然從馬上摔了下來,並且腦袋還被馬踢了一腳,昏迷了三天才被救醒過來。
變化就發生在他被救醒了之後。
去地獄走了一遭回來後的鄭經,人倒是無大礙,但整個人卻像變了似的,變得不不怎麽願意跟人打交道,而是一頭又紮進了私塾中的藏書館。
這一紮就是一個多月。
一個多月之後,鄭經從藏書館出來了,但他一出來,就是向家族請辭,說是要離開滎陽城,準備去遊學天下,然後趕在後年之前赴京趕考。
還說什麽“聖人說,讀萬卷書,行萬裏路,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天下那麽大,不趁年輕出去看看就晚了”之類的可笑話。
遊學天下?
搞笑吧?
遊學天下那種事,是請不起名師的普通士子才會去幹的事好吧,遊學的那點收獲,又哪裏比得上多位名師的精心輔導?
“那家夥腦袋絕對是被驢踢了!”
這是在鄭溫勸阻不成後的原話,也恰好被鄭書笙給聽到了。
那家夥腦袋確實是被驢踢了!
準確地來說,是被馬踢了。
踢傻了!
鄭書笙也是這麽認為的。
要知道,會試每三年一次,每次都有數千舉子參加,而錄取者不到三百人,因此哪怕鄭經在滎陽還算是有點小才,可若是不進行專業訓練的話,高中的可能性真不大。
<a id="wzsy" href="https://m.yawenba.net">雅文吧</a>
隻不過現在,鄭浪之是不是傻了不重要,重要的是,那家夥今天應該是來辭行的,很可能會在一兩天之內離開滎陽。
那麽……我是不是可以想方設法跟著他一起走?就算是逃婚,路上有個伴是不是會安全一點?
鄭書笙腦袋裏瞬間就冒出這樣一念頭。
也就在此時,之前離去的管家又從照壁閃身出來,身後還跟著一年輕書生及一書童。
鄭浪之來了!
鄭書笙連忙邁開了腳步,走向了院子,佯裝欣賞起含苞未放的花骨朵來。
“大小姐好。”
在錯身的那一瞬間,身上還有著鄭氏家族優秀遺傳基因的鄭浪之倒是跟她打了個招呼,很有禮貌的樣子,也並不像真傻了的模樣。
唉,要是沈家浪蕩子有他那才貌,我又哪用得著逃婚啊?
一聲歎息之後,鄭書笙又停下了腳步,再次攝手攝腳地回到了廳堂門邊,再次偷聽了起來。
關於她父親對鄭浪之的評價,鄭書笙基本表示同意。
鄭浪之,姓鄭名經字浪之,是鄭氏去年秋試新中的一名舉子。
按理說,既然能中舉,那應該跟傻沒關係,要知道,不管是在哪年哪月,中舉都是一件極不容易的事情。
就以大夏國為例。
大夏共有44州145郡,光是豫州,去年參加鄉試的秀才就多達800多人,最終中舉的僅15人,其中滎陽郡包括鄭浪之在內僅三人。
一個萬裏挑一的讀書人,跟傻又有啥關係?
此事還得從頭說起。
說起來,鄭浪之此人的身世還蠻波折的。
論出身,他僅是鄭氏家族六房的一名旁係,在整個鄭氏裏已屬於邊緣中的邊緣的那種,因此家庭背景談不上有多好,也就仗著鄭氏的姓氏,還能分得十幾畝薄田,日子過得比普通寒門強不到哪裏去。
按理說,這樣的家庭背景,別說中舉,就算是中秀才都很難很難。
這就不得不再說說鄭氏的祖訓。
按鄭氏祖訓,凡鄭氏族人,凡鄭氏旗下子弟,無論直係旁係,都有資格世世代代享受鄭氏的教育扶持,但凡族人中有資質者,無論家道如何,家族都必須確保他能獲得青雲直上的教育條件。
為此,鄭氏開辦了規模極為完善的族學教育,在滎陽各地,但凡有鄭氏族人聚居子弟,必有家族開辦的啟蒙私塾,然後在各縣,必有鄭氏學堂,負責接收啟蒙私塾中的佼佼者。
再然後,鄭氏學堂中的佼佼者,一旦能縣試中童生,就會被集中到滎陽郡來,接受鄭氏精學的精華教育,向秀才、舉人、進士之位發起衝擊。
這一切都是免費的。
所有的開支,都是由鄭氏族產收益來承擔。
這也正是鄭氏屹立數百年不倒,人才輩出,位列三公九卿之人多達十來個的真正原因。
而鄭經,就是鄭氏族學的受益者。
從小聰慧過人的鄭經自己倒也算是爭氣,五歲進啟蒙私塾,八歲就升到了縣裏的鄭氏學堂,然後十四歲就中了童生,來到了滎陽的鄭氏精學,再然後就是十七歲中秀才,十九歲中舉……
單從求學經曆來看,這上升速度,絕對稱得上是順風順水,在整個鄭氏的年輕一輩裏也極為罕見。
隻不過與其求學順利相對的,則是命運的坎坷。
就在鄭經十歲那年,遇災年大水,黃河兩岸決堤,家在黃河邊的鄭經一家也一並被湮沒,其父母及弟妹都不幸遇難,唯有正在城裏鄭氏學堂讀書的鄭經幸免,但卻淪為了一名孤兒。
也好在這不僅沒有挫其心誌,反而讓他奮發圖強,一路高升中舉,成為了鄭氏年輕一輩中的佼佼者。
隻是誰也沒料到,中舉後的鄭經竟然還會有波折。
俗話說,窮秀才富舉人,在成為舉人之前,鄭經的日子是過得比較艱難的。
在中舉之前,他在讀書方麵雖有家族的扶持,但吃的是私塾裏的大鍋飯,住的是私塾裏的通鋪,讀書之餘,也還得幫私塾去幹一些力所能及的活。
比如說幫先生抄抄詩文之類的。
到中了秀才之後,情況會稍稍好點,比如說雜活之類的用不著他幹了,但卻得開始兼任鄭氏精學裏的啟蒙老師,來給直係子弟進行幼童啟蒙教育,再加上家中傳下來的那十幾畝地的放租收入,才有條件去學習禮、樂、射、禦、書、數等花費頗高的六藝。
真正改變命運是在中舉之後。
按照朝廷的規定,士子在中舉之後,即可享受兩百畝地的免稅資格,以讓舉子有足夠的收入來支撐學業。
而鄭氏對待族中的舉子,則更是大方。
比如說,鄭經一中舉,立即就有兩百畝良田直接劃歸到了他名下,啥都不用他管,大部分的放租收益就歸他。
再比如說,原來的他還得住在學堂裏,可是在中了舉之後,家族就為他在滎陽城內最好的位置安排了府邸,還幫他請上了家仆、書童之類的,讓他搖身一變,變成了舉人老爺,再也用不著為瑣事和開支而操心。
至於詩書精進,六藝加深之類的,就更是不用提了,家族直接為他請來了最好的老師,來為他在日後的會試、殿試中金榜題名助上一臂之力,向鄭氏未來的三公九卿之位發起衝擊。
數百年以來,鄭氏的人才培養體係就是這麽運作的。
可以說,中舉後的鄭經,已經算得上是讓天下所有讀書人都羨慕的名門高士了,若是日後真能高中,那他更是能搖身一變,從旁係變成鄭氏的直係,子孫後代世世代代都能在鄭氏的庇護之下享受榮華富貴。
可這家夥的命運偏偏卻是充滿了波折。
就在上月,這家夥在練習騎術時,竟然從馬上摔了下來,並且腦袋還被馬踢了一腳,昏迷了三天才被救醒過來。
變化就發生在他被救醒了之後。
去地獄走了一遭回來後的鄭經,人倒是無大礙,但整個人卻像變了似的,變得不不怎麽願意跟人打交道,而是一頭又紮進了私塾中的藏書館。
這一紮就是一個多月。
一個多月之後,鄭經從藏書館出來了,但他一出來,就是向家族請辭,說是要離開滎陽城,準備去遊學天下,然後趕在後年之前赴京趕考。
還說什麽“聖人說,讀萬卷書,行萬裏路,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天下那麽大,不趁年輕出去看看就晚了”之類的可笑話。
遊學天下?
搞笑吧?
遊學天下那種事,是請不起名師的普通士子才會去幹的事好吧,遊學的那點收獲,又哪裏比得上多位名師的精心輔導?
“那家夥腦袋絕對是被驢踢了!”
這是在鄭溫勸阻不成後的原話,也恰好被鄭書笙給聽到了。
那家夥腦袋確實是被驢踢了!
準確地來說,是被馬踢了。
踢傻了!
鄭書笙也是這麽認為的。
要知道,會試每三年一次,每次都有數千舉子參加,而錄取者不到三百人,因此哪怕鄭經在滎陽還算是有點小才,可若是不進行專業訓練的話,高中的可能性真不大。
<a id="wzsy" href="https://m.yawenba.net">雅文吧</a>
隻不過現在,鄭浪之是不是傻了不重要,重要的是,那家夥今天應該是來辭行的,很可能會在一兩天之內離開滎陽。
那麽……我是不是可以想方設法跟著他一起走?就算是逃婚,路上有個伴是不是會安全一點?
鄭書笙腦袋裏瞬間就冒出這樣一念頭。
也就在此時,之前離去的管家又從照壁閃身出來,身後還跟著一年輕書生及一書童。
鄭浪之來了!
鄭書笙連忙邁開了腳步,走向了院子,佯裝欣賞起含苞未放的花骨朵來。
“大小姐好。”
在錯身的那一瞬間,身上還有著鄭氏家族優秀遺傳基因的鄭浪之倒是跟她打了個招呼,很有禮貌的樣子,也並不像真傻了的模樣。
唉,要是沈家浪蕩子有他那才貌,我又哪用得著逃婚啊?
一聲歎息之後,鄭書笙又停下了腳步,再次攝手攝腳地回到了廳堂門邊,再次偷聽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