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四分,北有北華,南有南夏,西是西胡,東為東夷。
這種局麵,已經維持有近二百年了,中間或有朝代更替,國界變動,但這種四分五裂的局麵卻始終未曾更改過。
<a id="wzsy" href="http://www.siluke.com">siluke.com</a>
文化上同根同源或相通,但卻始終未能一統,當然是有原因的。
比如說東夷。
在實力上來說,東夷在四國裏是最弱的,但偏居一偶的它卻占盡了地理上的優勢,四國裏唯一與它接壤的北華,還被險關和漫無邊際的荒野所阻隔,入侵起來實在是有點得不償失。
因此,上百年以來,它跟中原始終能相安無事不說,還能靠海運維持少量的貿易往來。
再比如說西胡。
從戰力上來說,胡漢混居,勇武好戰的西胡算是相對比較強的,但在經濟和文化底蘊上,卻遠遠不如中原大地,再加上崇山峻嶺和雄關的阻隔,讓它想入侵中原的難度無限增大。
至於位於中原大地,但卻南北分割的兩國,之所以能長期維持平衡,那原因就相對複雜了。
原因之一,是實力和戰力上旗鼓相當。
原因之二,是旁邊有西胡虎視眈眈。
如此一來,偶爾的小衝突是難免的,但更多時候,是以各種手段在小心翼翼地維持著平衡。
比如說通商。
比如說和親。
德王妃就是被和親的。
十六年前,她還是北華深受父皇和兄長疼愛的公主,現如今,她卻成為了南夏的德王妃,以及兩個孩子的母親。
對於自己的前半生,總體來說,德王妃是相當滿意的。
十六歲之前,她是無憂無慮的北華公主,而嫁到南夏之後,盡管喜好詩文和音律的德王爺是出了名的閑散王爺,可作為當今聖上的胞弟,在南夏國內卻也是備受尊敬,無人敢欺負,讓她的日子也過得相當悠閑、安逸。
若是非得從她的人生中找出些許的不如意,那就得數三年前她父皇的過世,北華新皇繼位。
在她父皇過世之前,她的胞兄,北華鎮西王在北華算是個無人敢惹的狠人,戰功赫赫、勇武過人的他,以一己之力數次抵擋住了西胡的入侵,成為了北華赫赫有名的軍神。
可新皇繼位之後,出於平衡的考慮,他卻被剝奪了軍權,也被迫當起了閑散王爺,地位一下就降下了一大截。
俗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虎落平陽被犬欺,在皇室、朝廷那種地方,各勢力原本就錯綜複雜,一個失勢的王爺,就算不會在明裏過於被明顯地針對,可暗地裏被針對的小動作卻層出不窮,這就導致了原本生意興隆、生機勃勃的醉香樓也有了江河日下的趨勢。
就好比說這次豫州花魁大賽,出身於北華膠州葉氏的葉長青,不幫同屬北華的醉香樓也就罷了,反倒幫起了屬於競爭對手的西胡的群芳閣。
這就導致了醉香樓在北華已拉不到強有力的助力,而在南夏,影響力又比不過根在江南,幕後東家封地也在江南的靖王爺的清風樓。
清風樓有顧傾城,群芳閣有葉長春,而醉香樓僅在豫州拉了個祁連年來現場助力,因此早在開賽之前,顏月月就曾致信於她:不要對本次花魁大賽的魁首之位抱太大的念想。
好吧,不抱念想就不抱念想,盡人事聽天命就好了。
對此,一向淡泊的德王妃倒是看得很開,但抱著盡人事的態度,她還是在會寧拉上了幾名在詩詞方麵小有才名的年輕士子,啟動了豫州之行,前去給醉香樓做最後的助力。
可現在,這花魁大賽的第二輪剛過,德王妃一行剛在襄邑縣的水驛安頓下來,就收到了消息……
醉香樓的蘇竅竅以絕對的優勢領先!
這是啥情況?
可畢竟才時過兩日,具體的情況,連等候在驛站的襄邑縣官吏也不清楚。
也好在此時驛站內,正好有剛從豫州下來的人安頓。
很快,一名正好去現場觀看過比賽的亳州士子被請進了德王妃所下榻的驛館內,具體的情況也很快被問了個一清二楚。
一首連豫州提學大人都連連稱絕的《青玉案·魁首》!
一曲宛如仙樂的新曲!
一名匿名為三絕公子的神秘士子!
亳州士子所知曉的也就這麽多,再有就是比賽現場因此所引發的瘋狂場麵,另外,再附送上那首已被他熟記在心的《青玉案·魁首》,以及另外幾首品質相當不錯的詩詞。
難怪連豫州提學都連連稱絕!
在看過那首《青玉案·魁首》之後,德王妃即刻也是讚歎不已。
俗話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德王妃之所以不嫌棄德王爺的不務正業,自然是因為她自己也喜好詩詞音律此道,並且也有著相當高的鑒賞水準。
別說是她,就連跟她同來的,她的女兒,才十四歲的蒨文郡主,在詩詞音律方麵也已小有了才名,唯有才十歲的蒨武小王爺還有些懵懵懂懂。
“娘親,這首《青玉案·魁首》好是好,但也不至於好到一騎絕塵的程度吧?我看顧傾城的那首《青玉案·人日》也很不錯啊!”
果然,已近及笄年華的蒨文郡主果然有她自己的看法,相當欣賞顧傾城詩作的她,並不因為蘇竅竅是醉香樓的人而有所明顯的傾向。
也確實如此。
論精彩程度,《青玉案·魁首》確實比《青玉案·人日》要更勝一籌,但也沒到吊打後者的程度。
這也是連德王妃自己都納悶的地方。
因為實在是無法解答女兒的這一問題,她決定把這一難題交給別人來回答。
很快,會寧的幾名年輕士子也被請進了她的下榻之處。
為首的,是一名為席希明,有會寧第一才子之稱,頗得德王爺欣賞的年輕士子。
“希明,你們來看看這些詞。”
德王妃不動聲色地先把顧傾城所作的那首《青玉案·人日》遞給了席希明。
“傾城公子果然了得,這首《青玉案·人日》,實屬難得的佳作,如此看來,上一輪魁首之爭,頭名非它莫屬了。”
很快,席希明的評價來了。
很明顯,剛剛安頓下來的他們,暫時還沒能獲知豫州花魁大賽的消息,而顧傾城在南夏的才名,也並沒有讓他們因為他是在給清風樓助力而相輕。
德王妃笑了笑,又把那首《青玉案·魁首》遞給了他:“那你再看看這首。”
“這……”
這種局麵,已經維持有近二百年了,中間或有朝代更替,國界變動,但這種四分五裂的局麵卻始終未曾更改過。
<a id="wzsy" href="http://www.siluke.com">siluke.com</a>
文化上同根同源或相通,但卻始終未能一統,當然是有原因的。
比如說東夷。
在實力上來說,東夷在四國裏是最弱的,但偏居一偶的它卻占盡了地理上的優勢,四國裏唯一與它接壤的北華,還被險關和漫無邊際的荒野所阻隔,入侵起來實在是有點得不償失。
因此,上百年以來,它跟中原始終能相安無事不說,還能靠海運維持少量的貿易往來。
再比如說西胡。
從戰力上來說,胡漢混居,勇武好戰的西胡算是相對比較強的,但在經濟和文化底蘊上,卻遠遠不如中原大地,再加上崇山峻嶺和雄關的阻隔,讓它想入侵中原的難度無限增大。
至於位於中原大地,但卻南北分割的兩國,之所以能長期維持平衡,那原因就相對複雜了。
原因之一,是實力和戰力上旗鼓相當。
原因之二,是旁邊有西胡虎視眈眈。
如此一來,偶爾的小衝突是難免的,但更多時候,是以各種手段在小心翼翼地維持著平衡。
比如說通商。
比如說和親。
德王妃就是被和親的。
十六年前,她還是北華深受父皇和兄長疼愛的公主,現如今,她卻成為了南夏的德王妃,以及兩個孩子的母親。
對於自己的前半生,總體來說,德王妃是相當滿意的。
十六歲之前,她是無憂無慮的北華公主,而嫁到南夏之後,盡管喜好詩文和音律的德王爺是出了名的閑散王爺,可作為當今聖上的胞弟,在南夏國內卻也是備受尊敬,無人敢欺負,讓她的日子也過得相當悠閑、安逸。
若是非得從她的人生中找出些許的不如意,那就得數三年前她父皇的過世,北華新皇繼位。
在她父皇過世之前,她的胞兄,北華鎮西王在北華算是個無人敢惹的狠人,戰功赫赫、勇武過人的他,以一己之力數次抵擋住了西胡的入侵,成為了北華赫赫有名的軍神。
可新皇繼位之後,出於平衡的考慮,他卻被剝奪了軍權,也被迫當起了閑散王爺,地位一下就降下了一大截。
俗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虎落平陽被犬欺,在皇室、朝廷那種地方,各勢力原本就錯綜複雜,一個失勢的王爺,就算不會在明裏過於被明顯地針對,可暗地裏被針對的小動作卻層出不窮,這就導致了原本生意興隆、生機勃勃的醉香樓也有了江河日下的趨勢。
就好比說這次豫州花魁大賽,出身於北華膠州葉氏的葉長青,不幫同屬北華的醉香樓也就罷了,反倒幫起了屬於競爭對手的西胡的群芳閣。
這就導致了醉香樓在北華已拉不到強有力的助力,而在南夏,影響力又比不過根在江南,幕後東家封地也在江南的靖王爺的清風樓。
清風樓有顧傾城,群芳閣有葉長春,而醉香樓僅在豫州拉了個祁連年來現場助力,因此早在開賽之前,顏月月就曾致信於她:不要對本次花魁大賽的魁首之位抱太大的念想。
好吧,不抱念想就不抱念想,盡人事聽天命就好了。
對此,一向淡泊的德王妃倒是看得很開,但抱著盡人事的態度,她還是在會寧拉上了幾名在詩詞方麵小有才名的年輕士子,啟動了豫州之行,前去給醉香樓做最後的助力。
可現在,這花魁大賽的第二輪剛過,德王妃一行剛在襄邑縣的水驛安頓下來,就收到了消息……
醉香樓的蘇竅竅以絕對的優勢領先!
這是啥情況?
可畢竟才時過兩日,具體的情況,連等候在驛站的襄邑縣官吏也不清楚。
也好在此時驛站內,正好有剛從豫州下來的人安頓。
很快,一名正好去現場觀看過比賽的亳州士子被請進了德王妃所下榻的驛館內,具體的情況也很快被問了個一清二楚。
一首連豫州提學大人都連連稱絕的《青玉案·魁首》!
一曲宛如仙樂的新曲!
一名匿名為三絕公子的神秘士子!
亳州士子所知曉的也就這麽多,再有就是比賽現場因此所引發的瘋狂場麵,另外,再附送上那首已被他熟記在心的《青玉案·魁首》,以及另外幾首品質相當不錯的詩詞。
難怪連豫州提學都連連稱絕!
在看過那首《青玉案·魁首》之後,德王妃即刻也是讚歎不已。
俗話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德王妃之所以不嫌棄德王爺的不務正業,自然是因為她自己也喜好詩詞音律此道,並且也有著相當高的鑒賞水準。
別說是她,就連跟她同來的,她的女兒,才十四歲的蒨文郡主,在詩詞音律方麵也已小有了才名,唯有才十歲的蒨武小王爺還有些懵懵懂懂。
“娘親,這首《青玉案·魁首》好是好,但也不至於好到一騎絕塵的程度吧?我看顧傾城的那首《青玉案·人日》也很不錯啊!”
果然,已近及笄年華的蒨文郡主果然有她自己的看法,相當欣賞顧傾城詩作的她,並不因為蘇竅竅是醉香樓的人而有所明顯的傾向。
也確實如此。
論精彩程度,《青玉案·魁首》確實比《青玉案·人日》要更勝一籌,但也沒到吊打後者的程度。
這也是連德王妃自己都納悶的地方。
因為實在是無法解答女兒的這一問題,她決定把這一難題交給別人來回答。
很快,會寧的幾名年輕士子也被請進了她的下榻之處。
為首的,是一名為席希明,有會寧第一才子之稱,頗得德王爺欣賞的年輕士子。
“希明,你們來看看這些詞。”
德王妃不動聲色地先把顧傾城所作的那首《青玉案·人日》遞給了席希明。
“傾城公子果然了得,這首《青玉案·人日》,實屬難得的佳作,如此看來,上一輪魁首之爭,頭名非它莫屬了。”
很快,席希明的評價來了。
很明顯,剛剛安頓下來的他們,暫時還沒能獲知豫州花魁大賽的消息,而顧傾城在南夏的才名,也並沒有讓他們因為他是在給清風樓助力而相輕。
德王妃笑了笑,又把那首《青玉案·魁首》遞給了他:“那你再看看這首。”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