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經的到來,並沒有在會寧城激起太大的浪花,就連那些跟他同船回到會寧的士子,在回來後跟親朋戚友相聚時,也沒有誰刻意去提鄭經。
這就好比說幼兒園和小學的小盆友,可能在回到家裏後,還會主動跟家人說發生在學校裏的事,說學校裏的誰誰誰超厲害之類的。
而到了小學高年級,以及中學大學,就很少再主動跟家人提學校裏的事,除非家人主動問起來,才隨意說上那麽一嘴。
道理是一樣的。
因此,當席希明、顧傾城等士子回到會寧後,被人問起更多的,反倒是豫州花魁大賽的盛況,以及已聲名在外的三絕公子和他的那兩首詞,鄭經本人反倒是無人問津。
<a id="wzsy" href="http://m.xiashuba.com">下書吧</a>
但也有例外的,那就是徐玄機這邊。
畢竟徐玄機並非職業保鏢,因此在安全將德王妃一家護送回會寧之後,她也在第一時間回了自己在會寧的固定落腳點。
位於鍾山山腳的國師府。
在國師府,徐玄機的地位是有些超然的,這是因為,她在繈褓時,就被現在的大夏國國師慧存真人,當年外出曆練的年輕慧存道姑帶回了天靜宮,並由她撫養成人。
連她的姓名都是師父取的。
她也是跟著師父姓的。
因此,哪怕慧存真人在後來還收了不少比她年齡還大的弟子,並且後來又成為了大夏國的國師,但徐玄機在國師府的地位還是沒有別的弟子能取代。
與其說慧存真人跟她是師徒關係,還不如說她們是母女關係。
回到國師府後,徐玄機所做的第一件事,當然是去見師父,並把師伯諸糅真人寫給慧存真人的信交給了她。
而在諸糅真人寫給慧存國師的私信裏,不僅重點提到了天機鼎開裂,即將變天的事,還用了一定的篇幅來提起了鄭經。
提了徐玄機因鄭經的點醒而突破的事。
也提了鄭經重新定義道,對道家的思想體係帶來一定衝擊的事。
還建議慧存真人在會寧對鄭經暗中照拂一二,以建立道家和他之間的承負。
除此之外,還提了向鄭經贈送全套道藏等事。
鄭經就這樣進入了慧存真人的視線。
當然,信的篇幅畢竟有限,不可能把事事都描述得很詳細,因此在第二天,慧存真人又把徐玄機叫了過來,細細詢問起了整個過程。
這一問,自然就把鄭經的幾乎全部底細都給摸了個透。
而鄭經從豫州到會寧這一路上的所作所為,對慧存真人的衝擊也是極為巨大的,畢竟在離開渦陽天靜宮之後,在鄭經身上又發生了好些連諸糅真人的信上都未提及的事情。
比如說創立真理社。
又比如說提出**論。
再比如說《三字經》的麵世。
但對慧存真人而言,鄭經的出現,也僅僅是讓她頗感震驚而已,畢竟作為一個女性,她對道的追求,並不像諸糅真人、阮留之他們那樣執著,而是更對道家的心法、功法等興致更濃。
因此,在了解完之後,她也隻是淡淡地吩咐道:“那你就跟著他去曆練一番吧。”
這正是諸糅真人在信裏的提議。
僅此而已。
並沒有跟徐玄機說,帶鄭經去見見她之類的。
這倒不是慧存真人對鄭經不感興趣,而是以她的國師身份,在整個會寧的任何一個官紳之家,都會是座上賓,因此,在不存在直接利害關係的情況下,她不會太過於主動和急切。
慧存真人對於鄭經不上心,徐玄機卻是未必。
正常來說,在離開了近兩個月,剛回到會寧之後,她完全可以多休息幾天再另做打算,可她在國師府才呆了一天,就又呆不住了,覺得這種閑得無聊的日子很沒趣。
於是,她又動身去了德王府,準備拉上陳蒨文和陳蒨武,以真理社的名義去見見某人。
她所想的是,某人在會寧舉目無親,不知會不會呆得習慣。
這是一種奇怪的感覺。
盡管一起在船上時,某人經常會拿她開刷,氣一氣她,可不知為什麽,她一離開他之後,卻又有些情不自禁地想他了。
這是為什麽?
是他總能總能不斷地給她驚喜和新奇的感覺,讓她感覺跟他在一起的時光,以往所過的日子完全不一樣?
還是他能幫她求真悟道,提升境界?
說不清楚。
總而言之,她確實又想見他了,哪怕跟他在一起,啥也不做,僅僅是帶他去會寧城裏四處逛逛。
但她幾乎撲了個空。
畢竟德王妃離開了會寧將近兩個月,在回來之後,有些事是必須做的,比如說進宮去給太後請安,因此一大早,她就跟德王爺,帶著陳蒨文陳蒨武進宮去了。
也好在王府上上下下都認識她,很快,在她的旁敲側擊之下,她從王府一管事嘴中得知,鄭公子昨天就已經接手了書局,並住進書局裏去了。
這家夥,竟然這麽閑不住?
具體的消息是有了,可徐玄機卻是犯難了。
她沒想到,鄭經還才到會寧,就閑不住了,竟然第一時間就把書局給接手了過來,並且直接住到了書局裏麵。
她還不知道的是,鄭經不僅接手並入住了書局,還又折騰出了新的事來。
這一消息對她來說倒是好事,因為打心眼裏,她並不希望鄭經長時間住在醉香樓那種鶯歌燕舞的地方。
不過問題也來了。
沒有陳蒨文陳蒨武的陪同,自己單槍匹馬跑去書局找鄭經,會不會被那登徒子笑話或誤會?
但她還是咬了咬牙,邁開了步子走向了書局。
她為自己找到了新的理由。
書局之內,鄭經還是跟工匠們呆在一起,繼續忙碌著推廣他的新型印刷術。
這倒不是他閑不住,想事事親力親為,而是他無聊,實在是找不到別的事幹。
在書局安頓下來之後,鄭書笙已開始代替他去醉香樓,去給樓裏的那些樂師、紅伶培訓三絕譜法,而那些跟他同船回來的士子,這幾天估計都在忙著走親訪友,根本就沒人想起他,過來陪陪他之類的。
無奈之下,他隻好繼續跟匠人們呆一起,來繼續折騰他的新型印刷術。
切庫存的雕版來推活字印刷術,表麵上看,是走了捷徑,可真正實施起來,他卻發現,進度還是太慢太慢,原因在於……
工匠太少。
工具太落後。
書局裏木匠房的工匠總共也就四人,費老頭和另一個工匠要負責雕刻精裝版《三字經》的雕版雕刻,小魯忙著做新型印刷機,另一個木匠正在做牌匾……
根本就沒人有空來切那些庫存的雕版。
人手不足的問題倒是好解決,在他的授意之下,費老頭又從別的作坊臨時請了幾個熟練的木匠過來幫忙,可鄭經卻發現,這速度還是遠遠不能如他的意。
要知道,書局裏的庫存雕版可是有數千塊之多,字數總共多達起碼二三十萬字,而工匠們為了保證切下來的字能單獨使用,隻能拿著鋸片,小心翼翼地一個一個往下切。
以這種速度,切到猴年馬月能切完?
切得慢也就罷了,問題是這種純手工鋸法,還切得相當的不整齊,大小不一,會影響排版使用。
因此,當徐玄機到來時,他又正拉著費老頭和小魯,來商量如何解決這一問題。
“喂!”
被陳管事領進來的徐玄機就這麽冷不丁地打斷了正投入的他。
鄭經:“……”
咦,清冷小道姑竟然獨自來找我了!
是想我了嗎?
這就好比說幼兒園和小學的小盆友,可能在回到家裏後,還會主動跟家人說發生在學校裏的事,說學校裏的誰誰誰超厲害之類的。
而到了小學高年級,以及中學大學,就很少再主動跟家人提學校裏的事,除非家人主動問起來,才隨意說上那麽一嘴。
道理是一樣的。
因此,當席希明、顧傾城等士子回到會寧後,被人問起更多的,反倒是豫州花魁大賽的盛況,以及已聲名在外的三絕公子和他的那兩首詞,鄭經本人反倒是無人問津。
<a id="wzsy" href="http://m.xiashuba.com">下書吧</a>
但也有例外的,那就是徐玄機這邊。
畢竟徐玄機並非職業保鏢,因此在安全將德王妃一家護送回會寧之後,她也在第一時間回了自己在會寧的固定落腳點。
位於鍾山山腳的國師府。
在國師府,徐玄機的地位是有些超然的,這是因為,她在繈褓時,就被現在的大夏國國師慧存真人,當年外出曆練的年輕慧存道姑帶回了天靜宮,並由她撫養成人。
連她的姓名都是師父取的。
她也是跟著師父姓的。
因此,哪怕慧存真人在後來還收了不少比她年齡還大的弟子,並且後來又成為了大夏國的國師,但徐玄機在國師府的地位還是沒有別的弟子能取代。
與其說慧存真人跟她是師徒關係,還不如說她們是母女關係。
回到國師府後,徐玄機所做的第一件事,當然是去見師父,並把師伯諸糅真人寫給慧存真人的信交給了她。
而在諸糅真人寫給慧存國師的私信裏,不僅重點提到了天機鼎開裂,即將變天的事,還用了一定的篇幅來提起了鄭經。
提了徐玄機因鄭經的點醒而突破的事。
也提了鄭經重新定義道,對道家的思想體係帶來一定衝擊的事。
還建議慧存真人在會寧對鄭經暗中照拂一二,以建立道家和他之間的承負。
除此之外,還提了向鄭經贈送全套道藏等事。
鄭經就這樣進入了慧存真人的視線。
當然,信的篇幅畢竟有限,不可能把事事都描述得很詳細,因此在第二天,慧存真人又把徐玄機叫了過來,細細詢問起了整個過程。
這一問,自然就把鄭經的幾乎全部底細都給摸了個透。
而鄭經從豫州到會寧這一路上的所作所為,對慧存真人的衝擊也是極為巨大的,畢竟在離開渦陽天靜宮之後,在鄭經身上又發生了好些連諸糅真人的信上都未提及的事情。
比如說創立真理社。
又比如說提出**論。
再比如說《三字經》的麵世。
但對慧存真人而言,鄭經的出現,也僅僅是讓她頗感震驚而已,畢竟作為一個女性,她對道的追求,並不像諸糅真人、阮留之他們那樣執著,而是更對道家的心法、功法等興致更濃。
因此,在了解完之後,她也隻是淡淡地吩咐道:“那你就跟著他去曆練一番吧。”
這正是諸糅真人在信裏的提議。
僅此而已。
並沒有跟徐玄機說,帶鄭經去見見她之類的。
這倒不是慧存真人對鄭經不感興趣,而是以她的國師身份,在整個會寧的任何一個官紳之家,都會是座上賓,因此,在不存在直接利害關係的情況下,她不會太過於主動和急切。
慧存真人對於鄭經不上心,徐玄機卻是未必。
正常來說,在離開了近兩個月,剛回到會寧之後,她完全可以多休息幾天再另做打算,可她在國師府才呆了一天,就又呆不住了,覺得這種閑得無聊的日子很沒趣。
於是,她又動身去了德王府,準備拉上陳蒨文和陳蒨武,以真理社的名義去見見某人。
她所想的是,某人在會寧舉目無親,不知會不會呆得習慣。
這是一種奇怪的感覺。
盡管一起在船上時,某人經常會拿她開刷,氣一氣她,可不知為什麽,她一離開他之後,卻又有些情不自禁地想他了。
這是為什麽?
是他總能總能不斷地給她驚喜和新奇的感覺,讓她感覺跟他在一起的時光,以往所過的日子完全不一樣?
還是他能幫她求真悟道,提升境界?
說不清楚。
總而言之,她確實又想見他了,哪怕跟他在一起,啥也不做,僅僅是帶他去會寧城裏四處逛逛。
但她幾乎撲了個空。
畢竟德王妃離開了會寧將近兩個月,在回來之後,有些事是必須做的,比如說進宮去給太後請安,因此一大早,她就跟德王爺,帶著陳蒨文陳蒨武進宮去了。
也好在王府上上下下都認識她,很快,在她的旁敲側擊之下,她從王府一管事嘴中得知,鄭公子昨天就已經接手了書局,並住進書局裏去了。
這家夥,竟然這麽閑不住?
具體的消息是有了,可徐玄機卻是犯難了。
她沒想到,鄭經還才到會寧,就閑不住了,竟然第一時間就把書局給接手了過來,並且直接住到了書局裏麵。
她還不知道的是,鄭經不僅接手並入住了書局,還又折騰出了新的事來。
這一消息對她來說倒是好事,因為打心眼裏,她並不希望鄭經長時間住在醉香樓那種鶯歌燕舞的地方。
不過問題也來了。
沒有陳蒨文陳蒨武的陪同,自己單槍匹馬跑去書局找鄭經,會不會被那登徒子笑話或誤會?
但她還是咬了咬牙,邁開了步子走向了書局。
她為自己找到了新的理由。
書局之內,鄭經還是跟工匠們呆在一起,繼續忙碌著推廣他的新型印刷術。
這倒不是他閑不住,想事事親力親為,而是他無聊,實在是找不到別的事幹。
在書局安頓下來之後,鄭書笙已開始代替他去醉香樓,去給樓裏的那些樂師、紅伶培訓三絕譜法,而那些跟他同船回來的士子,這幾天估計都在忙著走親訪友,根本就沒人想起他,過來陪陪他之類的。
無奈之下,他隻好繼續跟匠人們呆一起,來繼續折騰他的新型印刷術。
切庫存的雕版來推活字印刷術,表麵上看,是走了捷徑,可真正實施起來,他卻發現,進度還是太慢太慢,原因在於……
工匠太少。
工具太落後。
書局裏木匠房的工匠總共也就四人,費老頭和另一個工匠要負責雕刻精裝版《三字經》的雕版雕刻,小魯忙著做新型印刷機,另一個木匠正在做牌匾……
根本就沒人有空來切那些庫存的雕版。
人手不足的問題倒是好解決,在他的授意之下,費老頭又從別的作坊臨時請了幾個熟練的木匠過來幫忙,可鄭經卻發現,這速度還是遠遠不能如他的意。
要知道,書局裏的庫存雕版可是有數千塊之多,字數總共多達起碼二三十萬字,而工匠們為了保證切下來的字能單獨使用,隻能拿著鋸片,小心翼翼地一個一個往下切。
以這種速度,切到猴年馬月能切完?
切得慢也就罷了,問題是這種純手工鋸法,還切得相當的不整齊,大小不一,會影響排版使用。
因此,當徐玄機到來時,他又正拉著費老頭和小魯,來商量如何解決這一問題。
“喂!”
被陳管事領進來的徐玄機就這麽冷不丁地打斷了正投入的他。
鄭經:“……”
咦,清冷小道姑竟然獨自來找我了!
是想我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