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朝官群情洶洶,隨著賈珩,向著大明宮而去,原本從部衙、寺監官廳趕來的官吏,聞聽此訊,無不憤慨景從。
而坤寧宮中,正在用膳的崇平帝早已放下筷子,麵色疑惑地問著一旁旳大明宮內相戴權,道:“可問清了,方才是哪裏的鼓聲?”
方才他正在陪著皇後用膳,結果聽到鼓聲如雷,心頭就是一驚。
戴權道:“陛下,是有人伐登聞鼓。”
一旁的宋皇後那張雍容華美,典雅明麗的臉蛋兒上,現出一絲不虞之色,道:“陛下,既是有民喊冤,著有司論斷就是,如何擅伐登聞鼓,鬧得滿城風雨。”
崇平帝擺了擺手,輕笑了下,說道:“登聞鼓多久都沒響了,想必是出了大案,梓童你先用著膳,朕去看看。”
宋皇後聞言,丹唇翕動了下,幽幽歎了一口氣,道:“陛下早上才喝了一碗粥,方才又沒吃上幾口飯。”
“無妨,原也不餓。”崇平帝難得笑了笑,接過一旁戴權躬身奉上的冠冕,正了正冠,而後就在一眾內衛的拱衛下,上了肩輿,向著大明宮而去。
宋皇後白皙如玉的纖纖素手的象牙筷子也放下,一張秀美絕俗的臉蛋兒多少有些食不甘味,吩咐著一個內監,道:“你跟著去看看,前麵是怎麽回事兒。”
那內監頓時領命去了。
崇平帝行至大明宮太極殿,正好碰到從前方過來稟告的內監,著一旁的戴權詢問。
那小太監跪下,顫聲說說道:“回稟陛下,雲麾將軍賈珩伐了登聞鼓,帶著一眾文官已經到左掖門了,正向著大明宮來,覲見陛下呢。”
“賈珩?他伐登聞鼓做甚?”崇平帝聞言,心頭微動,麵上現出一抹疑惑,問著一旁的戴權。
倒是沒有多少被驚擾之後的慍怒,而是疑惑。
他不是剛剛封了他雲麾將軍之爵,別是又要辭了罷?
戴權心頭一凜,暗道,這賈珩怎麽回事兒,好端端的,伐登聞鼓作甚,驚擾聖駕,禍福難料。
聽著崇平帝聲音平靜,並無多慍怒,戴權心頭微微鬆了一口氣,笑道:“奴才這就去看看。”
“不用了,既然群臣都往大明宮扣闕,朕也過去。”崇平帝凝聲說道。
戴權聞言應了一聲,遂吩咐著內監向著大明宮而去。
不多時,大明宮前的廣場上,已經黑壓壓的一片人,大約有七八十號人,都是頭戴烏紗,身穿各色官服的文官。
翰林科道,六部詹事,甚至有一些著緋紅官袍,繡孔雀、雲雁補子的三四品官員。
顯然侍郎一級的官員也到宮門湊熱鬧。
至於武將倒未見,彼等一下了朝,就騎馬出了宮門,徑直回家而去,反而恰恰錯開。
宿衛宮禁,聞訊而來的神武將軍馮唐,領著一隊內著紅襖,外披黑色甲胄的禁軍兵卒,列隊兩旁,維持秩序,充當儀衛。
原本登聞鼓的禦史,方從謙與幾個都察院的禦史,臨時充任糾儀禦史,讓一眾官員列隊而侯,不得大聲喧嘩。
但群情洶洶,根本沒有太多用,有人在罵京兆衙門屍位素餐,有人罵五城兵馬司,還有一二聲音罵梁侍郎,讓在一旁臉色黑成鍋底的梁元太陽穴直跳,目光憤恨。
甚至有人低聲竊竊私語,目光咄咄,也不知蠢蠢欲動,到底在串聯什麽。
賈珩立於眾人身前,眸光流轉,將官吏諸般神色收入眼底。
一個詞在心頭湧起,政潮!
他雖然是發起者,但極有可能不受他控製。
等下需得應對好天子才是。
“既要鬧大,也不能鬧大,否則,就成了意氣之爭,反而被人當了槍使。”賈珩心頭打定主意,等下見機行事。
政治鬥爭歸根到底還是人事鬥爭,不要作意氣之爭。
他現在相當於往糞坑裏扔了一個炸彈,雖然有可能把敵人炸死,但也有可能濺得自己一身糞。
“需得把裘良搞下去,還有東城,需得拿到整頓的主導權,然後侵蝕兵馬司職權,否則這場政爭就成了無謂之爭。”賈珩眸光低垂,迅速盤算著。
而在遠處,內閣首輔楊國昌也在迅速往這邊兒趕,行至左掖門,見著黑壓壓的一群官吏圍攏著,喧鬧嘈雜。
楊國昌蒼老麵容上,臉色就有些難看,對著一旁戶部侍郎齊昆,憤然道:“賈子鈺挾百官扣闕,這是要鬧得朝廷大亂嗎?”
明明是昨天在禦前定下之事,先由賀閣老查察此事,控製此事影響,現在鬧得士林嘩然,幾乎可以想見,彈章如潮,勢必不能善了。
齊昆麵帶憂慮,說道:“恩相,現在關要是如何平息此事,隻怕朝局震蕩,人心惶惶啊。”
楊國昌布著老年斑的臉上也有幾分凝重,正要說話,忽地見到不遠處,內閣次輔韓癀以及刑部尚書趙默,一前一後向著大明宮行來。
見此,楊國昌心頭就是蒙上一層陰霾。
“楊閣老。”韓癀一見楊國昌,儒雅、白淨的麵容上現出幾出幾分意外,說話間,就是上前,麵色似是有著凝重,說道:“此事是究竟什麽一回事,為何登聞鼓突然響了,還有百官都往大明宮去?”
楊國昌麵色淡漠,道:“賈子鈺伐了登聞鼓,將範儀被毆殘一事鹹聞於百官,現在詹事科道,群情激憤,聚於大明宮前,正要扣闕上奏天子呢。”
韓癀聞言,麵上“適時”現出驚愕,道:“怎麽會到了這一步?”
楊國昌冷哼一聲,也不知是衝誰,看向遠處大明宮前的百官,道:“如今國家多事,彼等不顧大局,妄起朝爭,實在可恨。”
韓癀麵色不改,朗聲說道:“閣老此言,我不敢苟同,國家應考舉子被毆殘致傷,此事原本就是人神共憤,令人發指,如今百官聞知,群情洶洶,正可見我士林風骨!如見此等凶惡之事而冷眼旁觀,如斯,那韓某反而要不寒而栗了。”
這位韓次輔,不得不說,這話說得既有喪事喜辦的特點,又軟中帶硬,格局上又比楊國昌似高了那麽一丟丟兒。
刑部尚書趙默點了點頭,雖未言語,但對這位浙黨魁首也生出幾分敬意。
此言同樣引得戶部左侍郎齊昆,心頭微震,也是深深看了一眼韓癀,暗道,內閣……也是波譎雲詭,暗流湧動。
楊國昌麵色微變,半晌無語,而後,抬起一雙渾濁的眸子,目光深深看了一眼韓癀,竟是笑了笑,說道:“韓閣老之言,高屋建瓴,振聾發聵,老朽受教。”
既你韓紹興想要借機挑起政爭,在內閣換把椅子坐坐,那老夫奉陪就是!
“楊閣老言重了。”韓癀卻恍似是驚到了一般,連忙拱手說道。
齊昆見到這一幕,心頭蒙上一層厚重陰霾。
雖他也是齊黨中人,但對於這種政爭也有些厭倦,國家多事,正是同心協力,共克時艱之時……浙黨不顧大局啊。
而在兩位閣臣爭執於無形之時,卻聽遠處傳來太監尖細的嗓音:
“聖上駕到!”
楊國昌整了整神色,就是向著大明宮快步行去,韓癀麵色如常,衝一旁的齊昆點了點頭,也帶著刑部尚書趙默,向著大明宮而去。
而這邊廂,百官已經呼啦啦叩拜見禮。
“見過聖上,聖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山呼萬歲之聲傳來,崇平帝端坐乘輿之下,身後就是大明宮,望著廣場上的眾官,目光落在為首的錦衣少年身上,道:“諸卿都平身吧。”
“謝聖上。”
百官紛紛起身。
而這時,不遠處的楊國昌、韓癀等人也是一前一後,手持象牙玉笏,行至近前,大禮參見道:“老臣見過聖上。”
崇平帝瞟了一眼楊國昌,淡淡說道:“楊閣老、韓閣老也來了?還有趙卿,齊卿,現在就差禮、兵、工部的幾位卿家了,諸卿都平身吧。”
“謝聖上。”楊國昌起身說道。
賈珩聽著這話,不知為何,隱隱似聽出幾分陰陽怪氣,但又不敢確定,隻能將身形躬下。
這時,崇平帝從肩輿上下來,一襲冕服的帝王,靜靜看著一眾群臣,淡淡說道:“方才登聞鼓響,朕就尋思著,這登聞鼓自朕踐祚改元,至崇平十四年,總算聽得鼓聲,原來也是聲如雷霆,嶽撼山崩!”
賈珩麵色惶恐,拱手道:“驚擾聖上,是珩之過也。”
崇平帝聞言,竟是輕笑了下,溫聲道:“子鈺不必如此,這聲如雷霆,響得好!去年河南六月飛雪,當時天下以為冤獄,流言四起,說朕躬德薄,大小之獄,竟不能察,方有天象示警……”
“臣等惶恐!”不等崇平帝說完,百官呼啦啦再次跪下,就連賈珩也是大禮而拜,心頭生出一股凜然之意。
天子擅操權術,聖心獨運,這是借力打力,喪事喜辦?
隻是天子之言雖有讚揚,語氣也溫和,卻也讓他心頭生出凝重。
無他,伴君如伴虎。
崇平帝看向一群文官,沉聲說道:“爾等惶恐什麽?惶恐的是朕,朕登基為帝,登聞鼓十餘年不聞其聲,今日聽鼓示警,竟如瓦釜雷鳴,醍醐灌頂,正是子鈺,一鼓驚醒了朕呐,如今不聞鼓聲,來日天下如反,鼓聲何止這三通!”
“臣等有罪!”百官都是頓首再拜。
賈珩則是麵無表情,將頭深深垂下。
天子的權術手腕,這是他第一次直麵,的確高深莫測。
“都平身罷,子鈺說說怎麽回事兒。”崇平帝見著麵色謹肅,一副惶恐之色的賈珩,目中也有幾分潛藏的笑意流露。
這小小少年,性情剛直,憤世嫉俗,卻不知此舉將會導致政潮迭起。
賈珩道:“回聖上,範儀被東城那幫青皮無賴毆殘,聖上燭照萬裏,已知此事,臣不再贅述,現有五城兵馬司小校董遷被青皮無賴圍堵加害,臣素愚直,誠不知東城之人,竟已無法無天到如斯地步,臣受聖上皇恩浩蕩,心頭憤憤,忍見此輩橫行?”
崇平帝聞言,麵色默然,少頃,看向一旁仍是跪地不起的範儀,聲音倒是溫和幾分,說道:“你就是範儀?”
“草民見過聖上。”範儀聲音帶著幾分更咽,抬起頭來,忽地眼圈微紅,頓首而拜道:“草民從賊附寇,罪該萬死!”
“子鈺和朕說過,你為賊所擄,也算情有可原,說來也是……”崇平帝默然片刻,想了想,目光落在範儀跛的一腳上,終究沒將“朝廷先負了你”後半句話說出口。
有些話太重,他為帝王,需得斟酌慎重,並不是什麽人都能承擔得起的。
賈珩見崇平帝沉默,心頭卻是微微鬆了一口氣。
這要再讓這位擅弄權術的帝王多說幾句拉攏人心的話,他預定的文吏,都能被天子拉走。
但顯然這位聖上,剛強果斷,不是一個輕易說軟乎話的人。
“範儀,平身罷。”崇平帝默然了下,說道。
“謝聖上。”範儀道了一聲謝,撐起拐棍兒艱難起身。
這時,賈珩連忙伸手攙扶了一把,目光對視瞬間,一切皆在不言中。
方才情有可原之言,就是金口玉言,先前萬死之罪,已經赦免了。
崇平帝轉而看向賈珩身旁的董遷,問道:“這位五城兵馬司的兵丁,想來就是被那東城的潑皮打了?”
想必對範儀的稍稍溫情,崇平帝此刻的語氣多少有些公式化的冷漠。
躺在床板上的董遷臉色蒼白,滿頭大汗,正要掙紮著起身,卻聽上首的崇平帝,說道:“既是有傷,不必起身見禮了。”
“謝聖上。”董遷訥訥應道。
崇平帝沒有多作詢問,而是將冷峻目光看向群臣,臉色就有些陰沉,說道:“東城匪盜,為禍甚烈,諸卿以為當施何策製之?”
顯然崇平帝正在以一己之力,引導著談話氛圍。
彼時,一個青年出眾而出,慨然說道:“微臣翰林侍讀學士,陸理昧死以聞,當擇朝廷重臣嚴查此事,並責成京營之軍肅清東城匪患,此外,微臣彈劾內閣大學士,禮部尚書賀均誠,五城兵馬司指揮同知裘良,京兆府尹許廬,三人坐視國家應考舉子被歹人毆殘,五城兵馬司官差被毆,屍位素餐……”
“臣河南道禦史楊文軒,彈劾文華殿大學士,禮部尚書賀均誠,該員老邁昏庸,枉為閣臣,德寡才薄,不能輔聖君佐治天下。”一個青年禦史手持象牙笏板,拱手道。
而後,六科給事中,紛紛彈劾。
多是彈劾裘良,許廬,賀均誠三人。
哪怕崇平帝連削帶打,政潮還是爆發開來,近二三十名官員,口誅筆伐,從道德和才幹攻訐著禮部尚書賀均誠、裘良、許廬三人。
有說,賀均誠邀寵獻媚,老邁昏庸。
有說,裘良鷹視狼顧,飛揚跋扈,卻於靖綏治安身無長策。
有說,許廬酷烈濫刑,色厲膽薄。
賈珩看著這一幕,心思急轉,等下他要如何應對。
他作為發起者,現在糞坑已經炸了,關鍵在於控製炸糞的方向。
這邊廂,崇平帝也是臉色淡漠,聽著群臣奏稟,直到一個頭發灰白的禦史,突然出列道:“臣山西道禦史王學勤,彈劾戶部右侍郎梁元阻塞言路,有辱聖譽,當以律嚴懲!”
在齊昆身旁的粱元臉色一黑,正要張口分辯。
然後,又是幾個科道言官,跟進彈劾,並將梁元方才的醜態一一道出,再配合著崇平帝方才的一副“兼聽則明”的聖德,妥妥做實了梁元的“惡名”。
崇平帝看著一眾越班而出的官吏,目光落在幾位內閣閣臣臉上,卻沒有詢問,而是看向賈珩,道:“子鈺,你先糾察此事,你以為呢?”
賈珩默然片刻,對崇平帝的心思,自是了然,麵色一肅,拱手說道:“聖上,臣以為,當務之急是清剿東城匪患,至於禮部尚書為內閣大學士,有失察之責,京兆尹剛剛履任未久,勢單力孤,難製東城匪寇,唯五城兵馬司,據範儀所言,內有小吏與幫派勾連,不可輕縱!”
崇平帝聞言,默然片刻,看向內閣閣臣,說道:“子鈺所言在理,楊閣老以為呢?”
楊國昌麵容淡漠,拱手說道:“老臣以為賈子鈺之言公允可行。”
7017k
而坤寧宮中,正在用膳的崇平帝早已放下筷子,麵色疑惑地問著一旁旳大明宮內相戴權,道:“可問清了,方才是哪裏的鼓聲?”
方才他正在陪著皇後用膳,結果聽到鼓聲如雷,心頭就是一驚。
戴權道:“陛下,是有人伐登聞鼓。”
一旁的宋皇後那張雍容華美,典雅明麗的臉蛋兒上,現出一絲不虞之色,道:“陛下,既是有民喊冤,著有司論斷就是,如何擅伐登聞鼓,鬧得滿城風雨。”
崇平帝擺了擺手,輕笑了下,說道:“登聞鼓多久都沒響了,想必是出了大案,梓童你先用著膳,朕去看看。”
宋皇後聞言,丹唇翕動了下,幽幽歎了一口氣,道:“陛下早上才喝了一碗粥,方才又沒吃上幾口飯。”
“無妨,原也不餓。”崇平帝難得笑了笑,接過一旁戴權躬身奉上的冠冕,正了正冠,而後就在一眾內衛的拱衛下,上了肩輿,向著大明宮而去。
宋皇後白皙如玉的纖纖素手的象牙筷子也放下,一張秀美絕俗的臉蛋兒多少有些食不甘味,吩咐著一個內監,道:“你跟著去看看,前麵是怎麽回事兒。”
那內監頓時領命去了。
崇平帝行至大明宮太極殿,正好碰到從前方過來稟告的內監,著一旁的戴權詢問。
那小太監跪下,顫聲說說道:“回稟陛下,雲麾將軍賈珩伐了登聞鼓,帶著一眾文官已經到左掖門了,正向著大明宮來,覲見陛下呢。”
“賈珩?他伐登聞鼓做甚?”崇平帝聞言,心頭微動,麵上現出一抹疑惑,問著一旁的戴權。
倒是沒有多少被驚擾之後的慍怒,而是疑惑。
他不是剛剛封了他雲麾將軍之爵,別是又要辭了罷?
戴權心頭一凜,暗道,這賈珩怎麽回事兒,好端端的,伐登聞鼓作甚,驚擾聖駕,禍福難料。
聽著崇平帝聲音平靜,並無多慍怒,戴權心頭微微鬆了一口氣,笑道:“奴才這就去看看。”
“不用了,既然群臣都往大明宮扣闕,朕也過去。”崇平帝凝聲說道。
戴權聞言應了一聲,遂吩咐著內監向著大明宮而去。
不多時,大明宮前的廣場上,已經黑壓壓的一片人,大約有七八十號人,都是頭戴烏紗,身穿各色官服的文官。
翰林科道,六部詹事,甚至有一些著緋紅官袍,繡孔雀、雲雁補子的三四品官員。
顯然侍郎一級的官員也到宮門湊熱鬧。
至於武將倒未見,彼等一下了朝,就騎馬出了宮門,徑直回家而去,反而恰恰錯開。
宿衛宮禁,聞訊而來的神武將軍馮唐,領著一隊內著紅襖,外披黑色甲胄的禁軍兵卒,列隊兩旁,維持秩序,充當儀衛。
原本登聞鼓的禦史,方從謙與幾個都察院的禦史,臨時充任糾儀禦史,讓一眾官員列隊而侯,不得大聲喧嘩。
但群情洶洶,根本沒有太多用,有人在罵京兆衙門屍位素餐,有人罵五城兵馬司,還有一二聲音罵梁侍郎,讓在一旁臉色黑成鍋底的梁元太陽穴直跳,目光憤恨。
甚至有人低聲竊竊私語,目光咄咄,也不知蠢蠢欲動,到底在串聯什麽。
賈珩立於眾人身前,眸光流轉,將官吏諸般神色收入眼底。
一個詞在心頭湧起,政潮!
他雖然是發起者,但極有可能不受他控製。
等下需得應對好天子才是。
“既要鬧大,也不能鬧大,否則,就成了意氣之爭,反而被人當了槍使。”賈珩心頭打定主意,等下見機行事。
政治鬥爭歸根到底還是人事鬥爭,不要作意氣之爭。
他現在相當於往糞坑裏扔了一個炸彈,雖然有可能把敵人炸死,但也有可能濺得自己一身糞。
“需得把裘良搞下去,還有東城,需得拿到整頓的主導權,然後侵蝕兵馬司職權,否則這場政爭就成了無謂之爭。”賈珩眸光低垂,迅速盤算著。
而在遠處,內閣首輔楊國昌也在迅速往這邊兒趕,行至左掖門,見著黑壓壓的一群官吏圍攏著,喧鬧嘈雜。
楊國昌蒼老麵容上,臉色就有些難看,對著一旁戶部侍郎齊昆,憤然道:“賈子鈺挾百官扣闕,這是要鬧得朝廷大亂嗎?”
明明是昨天在禦前定下之事,先由賀閣老查察此事,控製此事影響,現在鬧得士林嘩然,幾乎可以想見,彈章如潮,勢必不能善了。
齊昆麵帶憂慮,說道:“恩相,現在關要是如何平息此事,隻怕朝局震蕩,人心惶惶啊。”
楊國昌布著老年斑的臉上也有幾分凝重,正要說話,忽地見到不遠處,內閣次輔韓癀以及刑部尚書趙默,一前一後向著大明宮行來。
見此,楊國昌心頭就是蒙上一層陰霾。
“楊閣老。”韓癀一見楊國昌,儒雅、白淨的麵容上現出幾出幾分意外,說話間,就是上前,麵色似是有著凝重,說道:“此事是究竟什麽一回事,為何登聞鼓突然響了,還有百官都往大明宮去?”
楊國昌麵色淡漠,道:“賈子鈺伐了登聞鼓,將範儀被毆殘一事鹹聞於百官,現在詹事科道,群情激憤,聚於大明宮前,正要扣闕上奏天子呢。”
韓癀聞言,麵上“適時”現出驚愕,道:“怎麽會到了這一步?”
楊國昌冷哼一聲,也不知是衝誰,看向遠處大明宮前的百官,道:“如今國家多事,彼等不顧大局,妄起朝爭,實在可恨。”
韓癀麵色不改,朗聲說道:“閣老此言,我不敢苟同,國家應考舉子被毆殘致傷,此事原本就是人神共憤,令人發指,如今百官聞知,群情洶洶,正可見我士林風骨!如見此等凶惡之事而冷眼旁觀,如斯,那韓某反而要不寒而栗了。”
這位韓次輔,不得不說,這話說得既有喪事喜辦的特點,又軟中帶硬,格局上又比楊國昌似高了那麽一丟丟兒。
刑部尚書趙默點了點頭,雖未言語,但對這位浙黨魁首也生出幾分敬意。
此言同樣引得戶部左侍郎齊昆,心頭微震,也是深深看了一眼韓癀,暗道,內閣……也是波譎雲詭,暗流湧動。
楊國昌麵色微變,半晌無語,而後,抬起一雙渾濁的眸子,目光深深看了一眼韓癀,竟是笑了笑,說道:“韓閣老之言,高屋建瓴,振聾發聵,老朽受教。”
既你韓紹興想要借機挑起政爭,在內閣換把椅子坐坐,那老夫奉陪就是!
“楊閣老言重了。”韓癀卻恍似是驚到了一般,連忙拱手說道。
齊昆見到這一幕,心頭蒙上一層厚重陰霾。
雖他也是齊黨中人,但對於這種政爭也有些厭倦,國家多事,正是同心協力,共克時艱之時……浙黨不顧大局啊。
而在兩位閣臣爭執於無形之時,卻聽遠處傳來太監尖細的嗓音:
“聖上駕到!”
楊國昌整了整神色,就是向著大明宮快步行去,韓癀麵色如常,衝一旁的齊昆點了點頭,也帶著刑部尚書趙默,向著大明宮而去。
而這邊廂,百官已經呼啦啦叩拜見禮。
“見過聖上,聖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山呼萬歲之聲傳來,崇平帝端坐乘輿之下,身後就是大明宮,望著廣場上的眾官,目光落在為首的錦衣少年身上,道:“諸卿都平身吧。”
“謝聖上。”
百官紛紛起身。
而這時,不遠處的楊國昌、韓癀等人也是一前一後,手持象牙玉笏,行至近前,大禮參見道:“老臣見過聖上。”
崇平帝瞟了一眼楊國昌,淡淡說道:“楊閣老、韓閣老也來了?還有趙卿,齊卿,現在就差禮、兵、工部的幾位卿家了,諸卿都平身吧。”
“謝聖上。”楊國昌起身說道。
賈珩聽著這話,不知為何,隱隱似聽出幾分陰陽怪氣,但又不敢確定,隻能將身形躬下。
這時,崇平帝從肩輿上下來,一襲冕服的帝王,靜靜看著一眾群臣,淡淡說道:“方才登聞鼓響,朕就尋思著,這登聞鼓自朕踐祚改元,至崇平十四年,總算聽得鼓聲,原來也是聲如雷霆,嶽撼山崩!”
賈珩麵色惶恐,拱手道:“驚擾聖上,是珩之過也。”
崇平帝聞言,竟是輕笑了下,溫聲道:“子鈺不必如此,這聲如雷霆,響得好!去年河南六月飛雪,當時天下以為冤獄,流言四起,說朕躬德薄,大小之獄,竟不能察,方有天象示警……”
“臣等惶恐!”不等崇平帝說完,百官呼啦啦再次跪下,就連賈珩也是大禮而拜,心頭生出一股凜然之意。
天子擅操權術,聖心獨運,這是借力打力,喪事喜辦?
隻是天子之言雖有讚揚,語氣也溫和,卻也讓他心頭生出凝重。
無他,伴君如伴虎。
崇平帝看向一群文官,沉聲說道:“爾等惶恐什麽?惶恐的是朕,朕登基為帝,登聞鼓十餘年不聞其聲,今日聽鼓示警,竟如瓦釜雷鳴,醍醐灌頂,正是子鈺,一鼓驚醒了朕呐,如今不聞鼓聲,來日天下如反,鼓聲何止這三通!”
“臣等有罪!”百官都是頓首再拜。
賈珩則是麵無表情,將頭深深垂下。
天子的權術手腕,這是他第一次直麵,的確高深莫測。
“都平身罷,子鈺說說怎麽回事兒。”崇平帝見著麵色謹肅,一副惶恐之色的賈珩,目中也有幾分潛藏的笑意流露。
這小小少年,性情剛直,憤世嫉俗,卻不知此舉將會導致政潮迭起。
賈珩道:“回聖上,範儀被東城那幫青皮無賴毆殘,聖上燭照萬裏,已知此事,臣不再贅述,現有五城兵馬司小校董遷被青皮無賴圍堵加害,臣素愚直,誠不知東城之人,竟已無法無天到如斯地步,臣受聖上皇恩浩蕩,心頭憤憤,忍見此輩橫行?”
崇平帝聞言,麵色默然,少頃,看向一旁仍是跪地不起的範儀,聲音倒是溫和幾分,說道:“你就是範儀?”
“草民見過聖上。”範儀聲音帶著幾分更咽,抬起頭來,忽地眼圈微紅,頓首而拜道:“草民從賊附寇,罪該萬死!”
“子鈺和朕說過,你為賊所擄,也算情有可原,說來也是……”崇平帝默然片刻,想了想,目光落在範儀跛的一腳上,終究沒將“朝廷先負了你”後半句話說出口。
有些話太重,他為帝王,需得斟酌慎重,並不是什麽人都能承擔得起的。
賈珩見崇平帝沉默,心頭卻是微微鬆了一口氣。
這要再讓這位擅弄權術的帝王多說幾句拉攏人心的話,他預定的文吏,都能被天子拉走。
但顯然這位聖上,剛強果斷,不是一個輕易說軟乎話的人。
“範儀,平身罷。”崇平帝默然了下,說道。
“謝聖上。”範儀道了一聲謝,撐起拐棍兒艱難起身。
這時,賈珩連忙伸手攙扶了一把,目光對視瞬間,一切皆在不言中。
方才情有可原之言,就是金口玉言,先前萬死之罪,已經赦免了。
崇平帝轉而看向賈珩身旁的董遷,問道:“這位五城兵馬司的兵丁,想來就是被那東城的潑皮打了?”
想必對範儀的稍稍溫情,崇平帝此刻的語氣多少有些公式化的冷漠。
躺在床板上的董遷臉色蒼白,滿頭大汗,正要掙紮著起身,卻聽上首的崇平帝,說道:“既是有傷,不必起身見禮了。”
“謝聖上。”董遷訥訥應道。
崇平帝沒有多作詢問,而是將冷峻目光看向群臣,臉色就有些陰沉,說道:“東城匪盜,為禍甚烈,諸卿以為當施何策製之?”
顯然崇平帝正在以一己之力,引導著談話氛圍。
彼時,一個青年出眾而出,慨然說道:“微臣翰林侍讀學士,陸理昧死以聞,當擇朝廷重臣嚴查此事,並責成京營之軍肅清東城匪患,此外,微臣彈劾內閣大學士,禮部尚書賀均誠,五城兵馬司指揮同知裘良,京兆府尹許廬,三人坐視國家應考舉子被歹人毆殘,五城兵馬司官差被毆,屍位素餐……”
“臣河南道禦史楊文軒,彈劾文華殿大學士,禮部尚書賀均誠,該員老邁昏庸,枉為閣臣,德寡才薄,不能輔聖君佐治天下。”一個青年禦史手持象牙笏板,拱手道。
而後,六科給事中,紛紛彈劾。
多是彈劾裘良,許廬,賀均誠三人。
哪怕崇平帝連削帶打,政潮還是爆發開來,近二三十名官員,口誅筆伐,從道德和才幹攻訐著禮部尚書賀均誠、裘良、許廬三人。
有說,賀均誠邀寵獻媚,老邁昏庸。
有說,裘良鷹視狼顧,飛揚跋扈,卻於靖綏治安身無長策。
有說,許廬酷烈濫刑,色厲膽薄。
賈珩看著這一幕,心思急轉,等下他要如何應對。
他作為發起者,現在糞坑已經炸了,關鍵在於控製炸糞的方向。
這邊廂,崇平帝也是臉色淡漠,聽著群臣奏稟,直到一個頭發灰白的禦史,突然出列道:“臣山西道禦史王學勤,彈劾戶部右侍郎梁元阻塞言路,有辱聖譽,當以律嚴懲!”
在齊昆身旁的粱元臉色一黑,正要張口分辯。
然後,又是幾個科道言官,跟進彈劾,並將梁元方才的醜態一一道出,再配合著崇平帝方才的一副“兼聽則明”的聖德,妥妥做實了梁元的“惡名”。
崇平帝看著一眾越班而出的官吏,目光落在幾位內閣閣臣臉上,卻沒有詢問,而是看向賈珩,道:“子鈺,你先糾察此事,你以為呢?”
賈珩默然片刻,對崇平帝的心思,自是了然,麵色一肅,拱手說道:“聖上,臣以為,當務之急是清剿東城匪患,至於禮部尚書為內閣大學士,有失察之責,京兆尹剛剛履任未久,勢單力孤,難製東城匪寇,唯五城兵馬司,據範儀所言,內有小吏與幫派勾連,不可輕縱!”
崇平帝聞言,默然片刻,看向內閣閣臣,說道:“子鈺所言在理,楊閣老以為呢?”
楊國昌麵容淡漠,拱手說道:“老臣以為賈子鈺之言公允可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