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還是半年多前,宋皇後一時身體不適,遼國乃派人遣書,送禮,表示慰問。
然而此時已經過去半年,遼國的慰問信才剛剛到,其中自然還是有些耐人尋味的。
趙德昭看著王繼恩的一張蒼白醜臉,心中就是反胃。
他這態度更是讓人升起怒火。
你個老閹奴!早晚把你碎屍萬段拿去喂狗。
“陛下!皇後娘娘上次生病,已經是半年多前的事情了,這遼人的慰問信這時候才到,裏麵顯然是別有深意啊。”
趙匡胤嗯了一聲,“那你怎麽看的,細細說來。”
趙德昭道,“皇後那時病得不重,遼國這封慰問信,其實可有可無,既然要下書,當時就該來下,偏偏這時候才來,臣以為,其實隻是遼國想試探一下咱們的反應而已。”
趙匡胤道,“現在有什麽可試探的?要試探為什麽不半年前試探?”
“臣也不知!或許是半年前他們覺得自己還沒有準備好,而現在準備完畢了,也或許是遼人認為那時候咱們防備的很好,現在卻不如了那時了。”
“總之!真以為遼國此時這封書信,探病是假,試探咱們的反應,伺機要來攻打才是他們的真實目的。”
趙匡胤沉思片刻,點了點頭,對殿下眾大臣道,“眾卿都怎麽看,可以暢所欲言。”
地下眾大臣各抒己見,議論起來。
兵部尚書黃元義道,“陛下!臣以為,齊王所說都對,遼國就是老探咱們的虛實。此仗不能不打,不然我大宋國威何在?如果示弱,遼人以為咱們怕了他們,接下來必定會大舉進攻。”
戶部尚書馬植道,“陛下!臣以為,此仗不該打!別忘了立國之初,我們和遼國曾經見過一仗,雖然看似勝負不分,但其實我軍先手進攻,都沒有取得勝勢,說明對手太強。一旦再敗,情勢不堪設想。”
接著,兩朝元老,趙德昭的老嶽父王溥也發言不讚成此時開戰。
此時的齊王派都覺得,現在正是趙德昭得皇帝恩寵最隆的時候,加上占城稻種的加持,皇帝對趙德昭的重視已經超過了晉王趙光義。
如此下來不出一年,必可拿下儲君之位。那時候再有什麽戰事,就不怕了。
而如今如果與遼國開戰,離開京師,皇帝的恩寵就大打了折扣。要是戰敗,那就前功盡棄。
如果趙德昭留在京師,那麽開戰的話大宋自然要選一位新帥去征戰,選誰呢?隻怕趙光義是最合適的人選。
敗戰是所有人不願意看到的。對於大宋的打擊也將是巨大的。
要是取勝,趙德昭剛剛取得的儲君領先位置又將拱手相讓。
所以為今之計就是主張不打仗。
而晉王係則恰恰相反。
你不是正在受寵嘛,那就拉開空間,看你怎麽辦!
你離開,那就失了君恩君威,晉王近水樓台先得月;你留下,那這領軍的帥位,就歸到晉王身上,一旦打贏,成就可是遠勝北漢一戰。
“陛下!遼國欺人太甚,此時發國書問安我大宋國母,實在是有欺辱之意。臣以為,此仗不可不打!”
<a id="wzsy" href="http://www.xiaoshutingapp.com">xiaoshutingapp.com</a>
這次說話的是兵部侍郎袁令城,兵部已經發出接戰的最強音。
兩派除了首腦趙德昭和趙光義,其他人紛紛發表意見,但是意見完全相左。
趙匡胤聽得沒有頭緒,不斷看向趙德昭和趙光義。
趙光義依然不動聲色,始終含笑看著眾人發言,並沒有出聲的意思。
趙德昭卻忽然哈哈大笑。
趙匡胤道,“你這笑是幾個意思,打還是不打。”
趙德昭道,“我是笑這些大臣,為了一封遼國來信,居然紛爭至此。陛下!臣以為,這一仗必須打!沒什麽好爭論的。”
哦?
什麽?
嘶……
滿朝文武大臣全體懵圈了。
現在主張不打的是你齊王派啊!怎麽你這領袖人物自己先反盤了。
齊王派眾人個個瞠目結舌,而晉王派的人也都一個個摸不著頭腦。
他們知道齊王當然不會改入自己陣營,這指不定又憋著哪門子壞呢。
趙匡胤也有些詫異,這時候他還真舍不得放趙德昭出去領兵打仗,但是如果派晉王出馬,那全國的焦點也就在晉王一人身上了。
於趙德昭的儲君之位大為不利。
“陛下!臣以為,這仗打歸打,卻不是要打遼國,而是去打北漢!”
什麽?
這……
所有人再次懵逼!
要打仗!卻不是打挑釁的遼國,而是去打目前還算相安無事的北漢?
要知道北漢可不是南漢能比的。
北漢兵多將廣,文臣武將的本事都不遜於大宋,而且多年依附遼國,和遼國有著很深的淵源關係。
“現在遼國隻是試探,根據咱們的反應才會決定下一步,如果咱們示弱於遼,輕則遼國會來攻打,重則北漢及遼國雙管齊下,一東一西齊頭並進,則大宋難以阻擋矣。”
“所以不如先下手為強,直搗北漢腹地,快刀斬亂麻,拿下北漢,必能一舉震撼遼國。”
北漢配合遼國,半點都不是瞎想,趙德昭前世看過史書,知道北漢曾經數次偷襲大宋,幫遼國刺探大宋虛實的情況。
這一番分析合情合理,把北漢也納入了討論之中。
眾人禁不住紛紛點頭,就連黃元義也不禁挑起大拇指。
雖然陣營不同,但是趙德昭理性的分析,讓這兵部尚書也是心服口服。
趙匡胤皺眉道,“北漢可不比南漢,這塊骨頭,一個啃不好就要崩壞了自己的牙齒。那時候遼國要是看出破綻……”
作為立國太祖,趙匡胤的天下是一拳一腳,生生打出來的。不但武功出色,戰略級別的頭腦也是出類拔萃的。
趙德昭剛剛說的,他也都想得到。所以也就更頭大。
“德昭!你和二品以上大臣們留下,其他愛卿們先行下朝吧!”
片刻,看看剩下了十幾位大宋分量最重的實權人物,趙匡胤就起身,親自帶著他們來到了集英殿議事。
“王繼恩!你也下去歇著吧。”
然而此時已經過去半年,遼國的慰問信才剛剛到,其中自然還是有些耐人尋味的。
趙德昭看著王繼恩的一張蒼白醜臉,心中就是反胃。
他這態度更是讓人升起怒火。
你個老閹奴!早晚把你碎屍萬段拿去喂狗。
“陛下!皇後娘娘上次生病,已經是半年多前的事情了,這遼人的慰問信這時候才到,裏麵顯然是別有深意啊。”
趙匡胤嗯了一聲,“那你怎麽看的,細細說來。”
趙德昭道,“皇後那時病得不重,遼國這封慰問信,其實可有可無,既然要下書,當時就該來下,偏偏這時候才來,臣以為,其實隻是遼國想試探一下咱們的反應而已。”
趙匡胤道,“現在有什麽可試探的?要試探為什麽不半年前試探?”
“臣也不知!或許是半年前他們覺得自己還沒有準備好,而現在準備完畢了,也或許是遼人認為那時候咱們防備的很好,現在卻不如了那時了。”
“總之!真以為遼國此時這封書信,探病是假,試探咱們的反應,伺機要來攻打才是他們的真實目的。”
趙匡胤沉思片刻,點了點頭,對殿下眾大臣道,“眾卿都怎麽看,可以暢所欲言。”
地下眾大臣各抒己見,議論起來。
兵部尚書黃元義道,“陛下!臣以為,齊王所說都對,遼國就是老探咱們的虛實。此仗不能不打,不然我大宋國威何在?如果示弱,遼人以為咱們怕了他們,接下來必定會大舉進攻。”
戶部尚書馬植道,“陛下!臣以為,此仗不該打!別忘了立國之初,我們和遼國曾經見過一仗,雖然看似勝負不分,但其實我軍先手進攻,都沒有取得勝勢,說明對手太強。一旦再敗,情勢不堪設想。”
接著,兩朝元老,趙德昭的老嶽父王溥也發言不讚成此時開戰。
此時的齊王派都覺得,現在正是趙德昭得皇帝恩寵最隆的時候,加上占城稻種的加持,皇帝對趙德昭的重視已經超過了晉王趙光義。
如此下來不出一年,必可拿下儲君之位。那時候再有什麽戰事,就不怕了。
而如今如果與遼國開戰,離開京師,皇帝的恩寵就大打了折扣。要是戰敗,那就前功盡棄。
如果趙德昭留在京師,那麽開戰的話大宋自然要選一位新帥去征戰,選誰呢?隻怕趙光義是最合適的人選。
敗戰是所有人不願意看到的。對於大宋的打擊也將是巨大的。
要是取勝,趙德昭剛剛取得的儲君領先位置又將拱手相讓。
所以為今之計就是主張不打仗。
而晉王係則恰恰相反。
你不是正在受寵嘛,那就拉開空間,看你怎麽辦!
你離開,那就失了君恩君威,晉王近水樓台先得月;你留下,那這領軍的帥位,就歸到晉王身上,一旦打贏,成就可是遠勝北漢一戰。
“陛下!遼國欺人太甚,此時發國書問安我大宋國母,實在是有欺辱之意。臣以為,此仗不可不打!”
<a id="wzsy" href="http://www.xiaoshutingapp.com">xiaoshutingapp.com</a>
這次說話的是兵部侍郎袁令城,兵部已經發出接戰的最強音。
兩派除了首腦趙德昭和趙光義,其他人紛紛發表意見,但是意見完全相左。
趙匡胤聽得沒有頭緒,不斷看向趙德昭和趙光義。
趙光義依然不動聲色,始終含笑看著眾人發言,並沒有出聲的意思。
趙德昭卻忽然哈哈大笑。
趙匡胤道,“你這笑是幾個意思,打還是不打。”
趙德昭道,“我是笑這些大臣,為了一封遼國來信,居然紛爭至此。陛下!臣以為,這一仗必須打!沒什麽好爭論的。”
哦?
什麽?
嘶……
滿朝文武大臣全體懵圈了。
現在主張不打的是你齊王派啊!怎麽你這領袖人物自己先反盤了。
齊王派眾人個個瞠目結舌,而晉王派的人也都一個個摸不著頭腦。
他們知道齊王當然不會改入自己陣營,這指不定又憋著哪門子壞呢。
趙匡胤也有些詫異,這時候他還真舍不得放趙德昭出去領兵打仗,但是如果派晉王出馬,那全國的焦點也就在晉王一人身上了。
於趙德昭的儲君之位大為不利。
“陛下!臣以為,這仗打歸打,卻不是要打遼國,而是去打北漢!”
什麽?
這……
所有人再次懵逼!
要打仗!卻不是打挑釁的遼國,而是去打目前還算相安無事的北漢?
要知道北漢可不是南漢能比的。
北漢兵多將廣,文臣武將的本事都不遜於大宋,而且多年依附遼國,和遼國有著很深的淵源關係。
“現在遼國隻是試探,根據咱們的反應才會決定下一步,如果咱們示弱於遼,輕則遼國會來攻打,重則北漢及遼國雙管齊下,一東一西齊頭並進,則大宋難以阻擋矣。”
“所以不如先下手為強,直搗北漢腹地,快刀斬亂麻,拿下北漢,必能一舉震撼遼國。”
北漢配合遼國,半點都不是瞎想,趙德昭前世看過史書,知道北漢曾經數次偷襲大宋,幫遼國刺探大宋虛實的情況。
這一番分析合情合理,把北漢也納入了討論之中。
眾人禁不住紛紛點頭,就連黃元義也不禁挑起大拇指。
雖然陣營不同,但是趙德昭理性的分析,讓這兵部尚書也是心服口服。
趙匡胤皺眉道,“北漢可不比南漢,這塊骨頭,一個啃不好就要崩壞了自己的牙齒。那時候遼國要是看出破綻……”
作為立國太祖,趙匡胤的天下是一拳一腳,生生打出來的。不但武功出色,戰略級別的頭腦也是出類拔萃的。
趙德昭剛剛說的,他也都想得到。所以也就更頭大。
“德昭!你和二品以上大臣們留下,其他愛卿們先行下朝吧!”
片刻,看看剩下了十幾位大宋分量最重的實權人物,趙匡胤就起身,親自帶著他們來到了集英殿議事。
“王繼恩!你也下去歇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