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已入冬,京城天氣微涼。
胡一飛剛剛結束與家裏通話,老媽見天氣轉涼,給他織了件毛衣要寄過來,他順口多要了一罐風魚。整天吃外賣,倒想念起家裏的魚幹來。老媽滿口答應,又囉裏囉嗦一大堆問候。
家人不會在乎你在外麵混的怎麽樣,他們隻關心你吃的好不好,睡的好不好,有沒有生病,天氣涼了,穿的暖不暖和衣服等等,絮絮叨叨,卻溫暖入心。
這就是家人。
然而這個初冬,亦有一首歌,也如同冬天裏的一把火將寒冷的空氣一卷而散。
2002年,大多數人還沒有如今這般對互聯網形成依賴,多數人還在網吧裏於各色論壇、博客和qq之間徘徊,此時一係列以sh動畫為載體的音樂作品盛行,胡一飛的《老鼠愛大米》《兩隻蝴蝶》正是其中翹楚。
“蝴蝶”才剛飛且不去說它,“老鼠”騰飛的勢頭,已經無可阻擋。
《老鼠愛大米》究竟有多火,你完全無法想象。這是中國進入網民時代以來的第一支“神曲”,影響之大,與後世從“自來紅”演變成“人造產品”的神曲完全不能比的。
說是空前絕後,也毫不為過。
“老鼠”之後的“蝴蝶”同樣以意想不到的速度迅速躥紅,雖不及前者,也實在是讓同行羨慕的流口水。
最直觀的表現就在彩鈴下載上。
彩鈴作為數字音樂作品普及的重要渠道,繼第一個月創造單曲月下載量400萬次的吉尼斯紀錄以來,第二個月愈演愈烈。僅僅十多天就已經超越了前紀錄,發歌剛滿五十天時間,網絡彩鈴下載次數已經狂飆突進,直破千萬次大關。
50天1000萬次下載,這個新的吉尼斯紀錄,怕是以後再難被超越。
《老鼠愛大米》的成功,原因是多方麵的。
在網絡平台出現之前,中國的流行音樂基本都靠唱片店、平麵媒體、電台電視台這幾個平台進行推廣,而它們最大的共通點,就是在歌曲和歌迷之間,都會擁有一個起到宣傳作用的中薦點,比如樂評人、比如dj、比如唱片行的老板等等。
而人為因素的幹預,也讓流行音樂的話語權,實際上都掌握在流行樂壇產業鏈的一些精英人士上。而歌迷雖然也有選歌的權利,實際上他們擁有的其實隻是樂評人和dj挑選之後形成的二選權利。
網絡平台的開放,則是歌曲和歌迷的交流關係變得更為直接,尤其是隨著帶寬的增加,網絡試聽和下載的普及,更讓歌迷欣賞作品,不再需要樂評人和dj這樣的媒婆,而隻需要輕輕點擊,就能隨意選擇任何歌曲。
沒有文字或介紹的幹預,音樂就這樣純粹依靠個人的耳朵來判斷好壞,不好聽的刪之,好聽的就保留,甚至同樣可以通過網絡傳播給自己的好友。
於是,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這個年代的自來水完全不參假。《老鼠愛大米》也正是在這樣的接力過程中,形成了其巨大的影響力。
滾滾而來的數字音樂改革大浪潮,也就在這一首歌的推動下,毫無征兆的開始了。
有人也許要問,一首歌而已,真有那麽大的力量嗎?
歌的確沒有,錢有!
目前剛剛發布的互聯網三大“圈錢”產業,分別是網絡廣告、網絡遊戲和無線增值服務,這三大金礦今年統計,至今已經分別創造了20億元、40億元和100億元的收入。不久前揭曉的2002年胡潤“百富榜”顯示,中國前10位最年輕富豪中,有6位來自以上產業。
特別是無線增值服務,未來仍是最有潛力的領域之一,無線音樂更是占據其中30%~40%的收入,徹底衝垮了曾經風光無限的傳統唱片業,更是創造了不少一夜暴富的神話。
以彩鈴單曲《老鼠愛大米》為例:第一個月下載次數達400萬次以上,第二個月至今半月就已經大破600萬次,總下載次數超過千萬次。
以平均每首2元計算,千萬次下載,單曲收入2000萬元(信息費),這相當於120萬張唱片的銷售額,與太合麥田唱片公司簽訂的合約,將獲取每首1元的收益,唱片公司總收益1000萬元,相當於銷售了320萬張唱片的收益。
320萬張唱片,那是多少張白金銷量,多少張鑽石銷量?
何況在如今盜版猖獗的年代裏,歌手能賣到一個零頭,就已經謝天謝地了。
如此龐大的利潤,任何人看了,都會為之眼紅。
也難怪宋可現在每天都紅光滿麵,接受搜狐采訪時,更是大談未來,感歎道,“傳統音樂永遠都不再會是我們的生意機會了!”
造成這種情況的還有一個原因是中國的手機、寬帶上網和移動音樂播放機用戶迅猛增加。雖然一個用戶下載一首歌曲的費用隻有2元錢,但中國擁有2.77億手機用戶,過8000萬的網民數,這種龐大的用戶數帶來的收入是可觀的。
從消費習慣來看,國內的音樂消費者大多數是隻具有小額支付能力的青少年,這種小額度、多頻次的消費方式非常切合他們的需要。不必像以往那樣為整張唱片的十幾首歌付費。
對歌手來說,歌手也不必像以往那樣要積累到十幾首歌才能發行唱片,而是有一首新歌就可以馬上讓手機用戶試聽。而對唱片公司來說,以前唱片版權是利潤的主要來源,但現在,彩鈴等無線增值服務已經成為唱片公司重要的利潤來源。
豈能不眼紅!
……
人紅是非多,《老鼠愛大米》的流行,讓占有媒體話語權的專業音樂人和樂評人很不待見。哪怕以華納-麥田在業界的關係,依然罵聲一片。
胡一飛更是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庸俗的曲子,低俗的歌詞,卻鑄就了這樣畸形的火爆。這是整個社會的倒退,網絡則是毒瘤之源頭。”
一位某都市日報上一位德高望重的特約攢稿人,毫不留情的大肆批評,“這首歌毫無內涵可言,且內容粗俗不堪,將老一輩經典音樂的內涵和精神引導拋之殆盡。”
某晚報:“這隻是一個年輕人的胡作非為、毫無社會擔當的行為,還引起年輕人們爭相效仿。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強烈建議音樂協會應該好好審核某些歌曲,否則會造成極大的社會危害性,誤導年輕人們爭相效仿。”
“實在太可惡了,這幫樂評人怎麽能睜著眼睛說瞎話。就是見不得比人的好。不就唱一首歌嗎,還上綱上線了。”
新裝修接近尾聲的家族工作室內,韓密正怒氣勃發的數落。她已經完全以一種自己人的心態,在為胡一飛考慮了。
胡一飛反而表情淡然,津津有味的看著報紙報道。
一旁胖子劉彥也表情憤憤,“飛哥,你咋不怒呢,告他丫的。”寢室幾個現在有空就往這跑,儼然把自己當成員工了。
韓密焦躁不定,見胡一飛愛理不理,更是不忿。一把奪過他的報紙,“你還看得下去,都被別人黑成這樣了。”
胡一飛被幾人的反應弄得哭笑不得,“嘴長在別人身上,你還能禁止他不說?他們若真的不吵不鬧,我這歌還怎麽火。”
還是陳鵬比較淡定,“從法律意義上講,對方並沒有直接指名道姓。隻是用‘年輕人’這個的稱謂,哪怕是告對方誹謗也做不到。”
胡一飛嚇一跳,“陳大狀,你這麽霸道啊,動不動就告人玩,不要訴訟費呀。”
“行了,這事吵吵也就過了。你們有這閑工夫,還不如合計一下《浪漫滿屋》的事。”
世代交替,年輕人和老一輩之間總會出現代溝的,這是物質與精神之間的差異。
這種情況,和當年李穀一、鄧麗君出現時所迎來的責罵聲,又是何其相似。
這一代的歌迷由於從小生活在一個物質相對優越的環境裏,因此對於歌曲作品所涵蓋的精神方麵的內容,相對不那麽感興趣。而更喜歡一種直觀的方式,來把握一首歌曲的好壞,從單純的聽覺快感中,享受到音樂的快樂。
《老鼠愛大米》正是因為這樣的背景,成為許多年輕網民上網時的背景音樂,既能跟著唱又能不鬧心,一舉兩得。
實際上,就在許多專業音樂人大肆抨擊《老鼠愛大米》庸俗甚至低俗的品質時,卻不能忽略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老鼠愛大米》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種民歌風格的延續。
如果張愛玲曾以飯米粒、蚊子血這樣尋常到令人發指的事物形容愛情婚姻,那麽“老鼠愛大米”這樣的方式來比喻戀人之間的關係,也應該被通融。
胡一飛剛剛結束與家裏通話,老媽見天氣轉涼,給他織了件毛衣要寄過來,他順口多要了一罐風魚。整天吃外賣,倒想念起家裏的魚幹來。老媽滿口答應,又囉裏囉嗦一大堆問候。
家人不會在乎你在外麵混的怎麽樣,他們隻關心你吃的好不好,睡的好不好,有沒有生病,天氣涼了,穿的暖不暖和衣服等等,絮絮叨叨,卻溫暖入心。
這就是家人。
然而這個初冬,亦有一首歌,也如同冬天裏的一把火將寒冷的空氣一卷而散。
2002年,大多數人還沒有如今這般對互聯網形成依賴,多數人還在網吧裏於各色論壇、博客和qq之間徘徊,此時一係列以sh動畫為載體的音樂作品盛行,胡一飛的《老鼠愛大米》《兩隻蝴蝶》正是其中翹楚。
“蝴蝶”才剛飛且不去說它,“老鼠”騰飛的勢頭,已經無可阻擋。
《老鼠愛大米》究竟有多火,你完全無法想象。這是中國進入網民時代以來的第一支“神曲”,影響之大,與後世從“自來紅”演變成“人造產品”的神曲完全不能比的。
說是空前絕後,也毫不為過。
“老鼠”之後的“蝴蝶”同樣以意想不到的速度迅速躥紅,雖不及前者,也實在是讓同行羨慕的流口水。
最直觀的表現就在彩鈴下載上。
彩鈴作為數字音樂作品普及的重要渠道,繼第一個月創造單曲月下載量400萬次的吉尼斯紀錄以來,第二個月愈演愈烈。僅僅十多天就已經超越了前紀錄,發歌剛滿五十天時間,網絡彩鈴下載次數已經狂飆突進,直破千萬次大關。
50天1000萬次下載,這個新的吉尼斯紀錄,怕是以後再難被超越。
《老鼠愛大米》的成功,原因是多方麵的。
在網絡平台出現之前,中國的流行音樂基本都靠唱片店、平麵媒體、電台電視台這幾個平台進行推廣,而它們最大的共通點,就是在歌曲和歌迷之間,都會擁有一個起到宣傳作用的中薦點,比如樂評人、比如dj、比如唱片行的老板等等。
而人為因素的幹預,也讓流行音樂的話語權,實際上都掌握在流行樂壇產業鏈的一些精英人士上。而歌迷雖然也有選歌的權利,實際上他們擁有的其實隻是樂評人和dj挑選之後形成的二選權利。
網絡平台的開放,則是歌曲和歌迷的交流關係變得更為直接,尤其是隨著帶寬的增加,網絡試聽和下載的普及,更讓歌迷欣賞作品,不再需要樂評人和dj這樣的媒婆,而隻需要輕輕點擊,就能隨意選擇任何歌曲。
沒有文字或介紹的幹預,音樂就這樣純粹依靠個人的耳朵來判斷好壞,不好聽的刪之,好聽的就保留,甚至同樣可以通過網絡傳播給自己的好友。
於是,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這個年代的自來水完全不參假。《老鼠愛大米》也正是在這樣的接力過程中,形成了其巨大的影響力。
滾滾而來的數字音樂改革大浪潮,也就在這一首歌的推動下,毫無征兆的開始了。
有人也許要問,一首歌而已,真有那麽大的力量嗎?
歌的確沒有,錢有!
目前剛剛發布的互聯網三大“圈錢”產業,分別是網絡廣告、網絡遊戲和無線增值服務,這三大金礦今年統計,至今已經分別創造了20億元、40億元和100億元的收入。不久前揭曉的2002年胡潤“百富榜”顯示,中國前10位最年輕富豪中,有6位來自以上產業。
特別是無線增值服務,未來仍是最有潛力的領域之一,無線音樂更是占據其中30%~40%的收入,徹底衝垮了曾經風光無限的傳統唱片業,更是創造了不少一夜暴富的神話。
以彩鈴單曲《老鼠愛大米》為例:第一個月下載次數達400萬次以上,第二個月至今半月就已經大破600萬次,總下載次數超過千萬次。
以平均每首2元計算,千萬次下載,單曲收入2000萬元(信息費),這相當於120萬張唱片的銷售額,與太合麥田唱片公司簽訂的合約,將獲取每首1元的收益,唱片公司總收益1000萬元,相當於銷售了320萬張唱片的收益。
320萬張唱片,那是多少張白金銷量,多少張鑽石銷量?
何況在如今盜版猖獗的年代裏,歌手能賣到一個零頭,就已經謝天謝地了。
如此龐大的利潤,任何人看了,都會為之眼紅。
也難怪宋可現在每天都紅光滿麵,接受搜狐采訪時,更是大談未來,感歎道,“傳統音樂永遠都不再會是我們的生意機會了!”
造成這種情況的還有一個原因是中國的手機、寬帶上網和移動音樂播放機用戶迅猛增加。雖然一個用戶下載一首歌曲的費用隻有2元錢,但中國擁有2.77億手機用戶,過8000萬的網民數,這種龐大的用戶數帶來的收入是可觀的。
從消費習慣來看,國內的音樂消費者大多數是隻具有小額支付能力的青少年,這種小額度、多頻次的消費方式非常切合他們的需要。不必像以往那樣為整張唱片的十幾首歌付費。
對歌手來說,歌手也不必像以往那樣要積累到十幾首歌才能發行唱片,而是有一首新歌就可以馬上讓手機用戶試聽。而對唱片公司來說,以前唱片版權是利潤的主要來源,但現在,彩鈴等無線增值服務已經成為唱片公司重要的利潤來源。
豈能不眼紅!
……
人紅是非多,《老鼠愛大米》的流行,讓占有媒體話語權的專業音樂人和樂評人很不待見。哪怕以華納-麥田在業界的關係,依然罵聲一片。
胡一飛更是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庸俗的曲子,低俗的歌詞,卻鑄就了這樣畸形的火爆。這是整個社會的倒退,網絡則是毒瘤之源頭。”
一位某都市日報上一位德高望重的特約攢稿人,毫不留情的大肆批評,“這首歌毫無內涵可言,且內容粗俗不堪,將老一輩經典音樂的內涵和精神引導拋之殆盡。”
某晚報:“這隻是一個年輕人的胡作非為、毫無社會擔當的行為,還引起年輕人們爭相效仿。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強烈建議音樂協會應該好好審核某些歌曲,否則會造成極大的社會危害性,誤導年輕人們爭相效仿。”
“實在太可惡了,這幫樂評人怎麽能睜著眼睛說瞎話。就是見不得比人的好。不就唱一首歌嗎,還上綱上線了。”
新裝修接近尾聲的家族工作室內,韓密正怒氣勃發的數落。她已經完全以一種自己人的心態,在為胡一飛考慮了。
胡一飛反而表情淡然,津津有味的看著報紙報道。
一旁胖子劉彥也表情憤憤,“飛哥,你咋不怒呢,告他丫的。”寢室幾個現在有空就往這跑,儼然把自己當成員工了。
韓密焦躁不定,見胡一飛愛理不理,更是不忿。一把奪過他的報紙,“你還看得下去,都被別人黑成這樣了。”
胡一飛被幾人的反應弄得哭笑不得,“嘴長在別人身上,你還能禁止他不說?他們若真的不吵不鬧,我這歌還怎麽火。”
還是陳鵬比較淡定,“從法律意義上講,對方並沒有直接指名道姓。隻是用‘年輕人’這個的稱謂,哪怕是告對方誹謗也做不到。”
胡一飛嚇一跳,“陳大狀,你這麽霸道啊,動不動就告人玩,不要訴訟費呀。”
“行了,這事吵吵也就過了。你們有這閑工夫,還不如合計一下《浪漫滿屋》的事。”
世代交替,年輕人和老一輩之間總會出現代溝的,這是物質與精神之間的差異。
這種情況,和當年李穀一、鄧麗君出現時所迎來的責罵聲,又是何其相似。
這一代的歌迷由於從小生活在一個物質相對優越的環境裏,因此對於歌曲作品所涵蓋的精神方麵的內容,相對不那麽感興趣。而更喜歡一種直觀的方式,來把握一首歌曲的好壞,從單純的聽覺快感中,享受到音樂的快樂。
《老鼠愛大米》正是因為這樣的背景,成為許多年輕網民上網時的背景音樂,既能跟著唱又能不鬧心,一舉兩得。
實際上,就在許多專業音樂人大肆抨擊《老鼠愛大米》庸俗甚至低俗的品質時,卻不能忽略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老鼠愛大米》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種民歌風格的延續。
如果張愛玲曾以飯米粒、蚊子血這樣尋常到令人發指的事物形容愛情婚姻,那麽“老鼠愛大米”這樣的方式來比喻戀人之間的關係,也應該被通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