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果然所有媒體娛樂版麵都被《十麵埋伏》刷版,大部分都是壞評,偶有好評的,也多是針對影片的畫麵、風景、服裝等。


    譬如搜狐娛樂報道:《十麵埋伏》很好的展現了張一謀電影的一貫風格:選景精致。片中的牡丹坊是一個唐代的高級娛樂場所,整個360度的圓形大廳,大氣華麗,所有雕梁畫棟全部以各式牡丹造型精雕細琢。片中無論竹海還是烏克蘭風景,都在為電影服務,顯出電影濃鬱的東方韻味。


    服裝也突破了以往武俠電影裏用得爛俗的造型,從布料到造型都表現了獨特之處,比如劉德嘩和胡一飛的捕快服與帽子。在牡丹坊那場戲中,胡一飛的緞麵褲子和有精細刺繡的長靴,章紫怡的長裙、三米長的水袖和綴飾都道出了那個時代的萬種風情。


    攝影趙小丁也得到了許多好評:“整部影片的外景多在林中拍攝,由於要拍攝大量的動作場麵,不可能選擇密度很大的樹林或者竹林。因此,一方麵趙小丁要用合適的光學透鏡來表現樹林的密度,一方麵用長焦距鏡頭跟拍人物,把空間極大壓縮,因此呈現在銀幕上的就是觀眾看到的速度感極強的畫麵,這也成為本片的亮點之一。”


    據說在國外的電影評論網站metacritic上,根據發表的37個評論,它收獲了平均89分的高分。在爛番茄上,160個評論中有88%的評論給予了積極正麵的評價;metacritic把它列為2004年度好評排行第六的電影。


    但不管如何掩飾,也蓋不了那漏洞百出的劇本。


    如果飛刀門苦心經營計中計隻不過是為了引出總州府的官兵與之決一死戰,那麽下一紙戰書,寫明時間地點人物就可以大功告成。可如此一來,小妹就無緣得見胡捕頭,於是整個故事也隨之煙消雲散。這部電影的故事居然是從這麽經不起推敲的前提下展開,隻能用匪夷所思來形容。


    影片的結尾是全片的最大敗筆。小妹被劉捕頭一刀命中心脈,倒下去後竟然反複四次“死去活來”,情節之虛假拖遝讓觀眾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前兩次的悠然轉醒還能勉強讓觀眾接受,可當劉捕頭和胡捕頭為此打得兩敗俱傷之時,雪地中小妹的“屍體”睡了半天居然又重新站了起來,而且行走和說話都很正常,一點也不像將死之人。


    小妹為救胡捕頭拔出胸口的飛刀,霎時鮮血狂噴,哪知道過了半晌,小妹又在胡捕頭的懷裏頑強地睜開了雙眼。小妹這口氣還真是“難以下咽”。


    備受關注的武打場麵也失真了,精彩程度與觀眾預期相去甚遠。即便與張一謀的《英雄》相比,也明顯不在一個檔次。


    人物感情單薄,連劉德嘩都被罵了,表演不是大飛躍而是大退步,尤其是表現人物矛盾的內心世界時,顯得過於表麵化。片中劉德嘩僵硬的麵目表情配上蹩腳的台詞“兄弟,傷得不重吧!”,再加上誇張的手勢語言,讓很多觀眾捧腹大笑。


    倒是胡一飛的表演得到不少掌聲,不少媒體誇讚他“演技不造作,自然隨性,還真像一陣風。也許電影裏所有人都在裝,就他一個是真。”


    《十麵埋伏》在國內上映後遭到媒體和觀眾的批評之猛烈,簡直超出二張的預料。


    這是《十麵埋伏》拍攝之初就已經種下的惡果,除去藝術本身的原因之外,《十麵埋伏》是在錯誤的時間拍攝的一部錯誤的電影。從某種程度上說,《十麵埋伏》給電影界的一個教訓就是:趁熱打鐵未必成功。事實上,張一謀不能短期內大幅提升自己的電影水準,在《十麵埋伏》中為維係《英雄》中的畫麵感不惜泛用色彩和四季環境,在改變故事性、人物性差的批評上更加刻意和缺乏常理,導致了整部電影在情感**戲總是笑場的尷尬。


    在越來越火的豆瓣網上,評分隻有5.5分,下麵吐槽的評論簡直慘不忍睹。


    “看不下去了,簡直毀了胡一飛,等了一年就這效果,失望!《源代碼》快點上映吧。”


    “同求《源代碼》這次一定破億,秒了張一謀,教他怎麽拍電影。”


    “為了飛哥的大胸,我咬著牙去看了第二遍,便宜了章紫怡。”


    “咦,樓上我們一樣誒。飛哥的身材怎麽這麽棒,我是c,你比我都大,怎麽練出來的。”


    “哈哈,圍觀飛哥大胸。”


    胡一飛的臉書簡直成了粉絲們的吐槽集中地,連範彬彬都開始吐槽了,“床-戲好長哦!”這種曖昧的話,立刻讓無數粉絲圍觀,紛紛發言調侃“正房緋聞女友吃醋了,老爺快來安慰正房。”


    林芝鈴也來湊熱鬧,為範彬彬的這句話點讚,發了一張捂嘴偷笑的照片。


    但影片在這種爛口碑爆炸的氛圍下,也的的確確影響到了電影的票房。


    在6月份上映的香港影片《大事件》中,一群聰明的香港警察利用傳媒很好地在香港市民麵前做了回秀,挽回了其在警界幾近崩潰的聲譽。傳媒的作用讓人不敢小覷,影片中,原本想利用傳媒的警察最終被傳媒所累,身不由己。沒想到一個多月後,圍繞著《十麵埋伏》,內地傳媒也實實在在地“秀”了一把。


    這次太狠了,全國諸多媒體幾乎心照不宣的狂轟爛炸,讓所有人都領教到了媒體的厲害。


    首映當天上午,《十麵埋伏》的票房走勢很好,等到了原本應該有更好表現的下午時,票房卻意外走低。不少專業人士現身說法的分析,“應該是下午兩點之後,各種報紙相繼上市和發生傳播作用,許多媒體就跟發通稿一樣,幾乎使用了同一標題,如千萬不要中‘十麵埋伏’啦,如此態度明確地集體針對一部影片,這還是比較少見的。”


    談起此次媒體的集體行動,新畫麵有關人員也是百思不得其解,該人士告訴記者,有些媒體的標題都讓人看不下去了,諸如“《十麵埋伏》騙人,不要上當啊”之類的引導性很強的話都會出現在報紙的頭版頭條。


    而對於媒體的這些反應,張衛平那火爆脾氣幾乎是想也不想就開噴。


    然後越噴越多對手,他畢竟隻有一張口,如何幹的過全國媒體。一開始似乎還很憤怒,到最後,他也隻能表達他很羨慕韓國人之類的無奈之詞了。


    事出有因,這個鍋最後還是繞回給了張衛平。


    有人特地去采訪記者,驚訝地發現他們似乎更多想針對的不是《十麵埋伏》本身,而是在宣泄一種情緒,“我們需要一種被平等對待的權利,製片方人為地對我們媒體分出等級,使我們大多數媒體根本沒有報道第一手資料的可能,在市場競爭麵前,媒體也要生存,我們這些娛記也要生存,我們其實就是想告訴他們,別不把我們當回事兒。”


    “為什麽我們沒有像韓國媒體一樣愛護本國電影”,這也需要製片方去反思——究竟該用怎樣的方式對待傳媒,讓他們心甘情願地為電影服務。


    但無論如何,隨著十天上映結束,《十麵埋伏》正式破億,卻是不爭的事實,它再次書寫了國產影片的一個票房神話。


    而苦熬了十多天的觀眾們、媒體們在7月18日這一天再次沸騰了,全部聚焦電影院,要來一起檢驗胡一飛的貨色。


    媒體們高聲呼喊,“胡一飛,這次要來檢驗你的貨啦!”他們剛剛大勝一籌,有資格說這種話。(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掌華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驢東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驢東來並收藏我掌華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