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出征前一日,惜月到東宮找燕旻道別。天寒地凍,卻見他居然隻穿了件單衣在院中舉石鎖。燕旻見她來了很是高興,一邊接過宮人遞來的帕子擦汗,一邊道:“你來了,如此正好,我本就打算午後過去找你的。”
兩人邊說邊往裏間走,惜月問道:“你怎麽舉起石鎖來了?”
燕旻嘿嘿一笑,剛出了身汗,原本青晦的臉色難得有些潮紅,“已練了有一段時日了,早午晚都舉一陣子,你瞧瞧,是不是強壯了些?”
他邊說邊挽起袖子,向她展示肌肉,她斜眼瞧去,他出生時不足月,體格一向孱弱,哪能靠舉幾天石鎖就練出好體魄來,可她不好打擊他,鼓勵道:“喲,瞧著還真和以前不同了。強健體魄是好事,卻要持之以恒,你既有這個心思,便好好堅持,別三天打漁兩天曬網。”
他臉上現出自豪之色,“那是自然,你道我是鬧著玩的?除了舉石鎖,我還天天紮馬練拳的,子爍說了,等我體魄好些,就教我練氣之法,等有了內力,再教我刀劍之術。”
她訝然道:“是子爍讓你練的?”
兩人已進了殿內,伺候的宮人不敢怠慢,替燕旻披上貂皮大氅,又呈上滾熱的薑湯讓他暖身。燕旻不耐地呷了兩口茶,一小內侍還欲呈上手爐,被他怒目一瞪,罵了聲“滾”,那小內侍嚇得縮著脖子退下了。
“子爍說得對,男子漢大丈夫若手無縛雞之力,別說別人,連自己都要瞧自己不起的。”
惜月嗤了一聲,“你是太子,天家之子,誰敢瞧不起你?他一介武夫,你何需將他的話當真?”
燕旻搖頭道:“話可不是那麽說,你還記得上次蕭山打獵嗎?若非子爍及時出手,我恐怕被那頭野豬的獠牙捅破肚子了。”
“我自然記得,他護衛不力,差點累你受傷,你倒大度,不但不責罰他,還繼續由著他張狂。”
燕旻笑笑,“這怎麽怪他?是我不知天高地厚才對。”當時他一意孤行要自己獵殺那頭野豬,別的護衛都反對,隻有子爍支持他,“他是好意,讓我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弱。以往打獵,都是侍衛們將獵物打個半死,再把獵物趕到我跟前,我卻以為自己有多了不起,其實……別說別人了,惜月,我連你也比不過的。隻因我是太子,別人不是沒有瞧不起我,他們隻是不敢瞧不起我罷了。”
他是太子,除了皇帝會罵他,人人對他陰奉陽違,盡說好話恭維話,但子爍和那些人不一樣,他告訴他,別人恭維他,是因為怕他,而他們怕他,不是因為他有多了不起,隻是因為他是太子。
惜月撇嘴,不以為然,“我可沒有瞧不起你。再說,你是太子這是事實,將來登基,生殺予奪全在你一念之間,別人怕你也是應該的。”
燕旻神色一暗,“可父皇就瞧不起我,覺得我是廢物。”
今上崇武,對這個天生孱弱的兒子總是不滿意,在他身上找不到絲何自己年輕時的影子,奈何又偏偏隻得這麽一個兒子。
“子爍說得對,男子漢大丈夫,不能光靠別人,我想獵野豬,就得自己有這個本事,不能光指望著別人在危機關頭幫我一把。父皇將龍椅交給我,將來的路得靠我自己走。”
惜月見他臉現難過,哎了一聲,“不是在說強身健魄的事嗎,怎扯到這上頭來了?我還是那句,子爍的話你聽聽就算了,他讓你舉石鎖練氣,於你身體有益,這都是好事,你照做也無妨,但再多的,你可得留神了。”
燕旻回過神來,笑道:“我曉得。對了,你明日就隨大軍出征了,我還真羨慕你,你回來要好好與我說說這行軍打仗的趣事。”
他說著叫人呈上一隻匣子,親自打開遞到她麵前,“雖有燕詡看顧著你,但你自己也要萬事小心,這是我親手改良的,送你防身。”
她詫異地接過,卻見是一隻做工精致的袖箭,箭杆輕短,長約七寸左右,可輕易藏於袖子內。燕旻示範給她看,“這是梅花箭,一次可發六箭,三十步內的敵人難以逃脫。”
惜月歡喜得不行,連聲稱讚,“太子真了不起,剛才還說沒本事呢,這不是本事是什麽?這可是我收過的最好的禮物。”
燕旻難得被讚,稚嫩的臉上竟有些赧然,“這可不是我想出來的主意,我原本還想著送你一把弓的,但子爍說你原來用的弓就挺好,且用順手慣了,貿然換新的弓反而不適應,還不如送一個可以防身的暗器。這梅花袖箭也是他挑選出來的,我不過改良了一下,好讓射程更遠一些。”
又是子爍……惜月原本滿心的歡喜頓時淡了不少,“讓你費心了,其實我跟著去,不過是伺候燕詡起居罷了,又不用衝峰陷陣,也不知用不用得上,還是你自己留著吧。”
燕旻不滿道:“這是我特意替你做的,你怎能不要?再說,就算不用衝峰陷陣,這一去路途遙遠,你留著防身也是好的。”
惜月不忍拂他好意,笑著將袖箭收了,忽然想起今日他提了子爍多次,卻不見子爍,不由問道:“今日怎麽不見子爍?”
燕旻神色有些不自然,垂眸道:“他出宮替我辦事去了。”
眀焰使本就是替帝王家的人做辛密事的,惜月也不以為意,見他不提也不再問,轉過話題道:“睿王的事你聽說了嗎?不知陛下可是有什麽想法?”
太後壽辰已過,燕詡明日也要出征了,原本睿王是打算待大軍出發後就啟程回朔安的,但昨日卻傳來消息,今上要將睿王留在翼城,對外的說法是太後甚是想念這個外放的兒子,要留他在翼城多住些時日陪陪自己。今上龍體違和,燕詡領軍出征,在此敏感時期將睿王留在翼城,顯然是不放心燕詡,要將睿王扣住作人質。
燕旻撓了撓頭,臉色有些訕訕的,“老頭子一向多疑,現在又病病歪歪的,誰知道他腦子裏想的什麽,他連我都防得緊呢,也不想想,他就我這麽一個兒子,到他兩腳一伸,這片江山還不是都得給我。”
他絮絮叨叨說了一通,惜月見問不出什麽來,略坐片刻後也告辭了。
魏地處於大晉南方,物資豐饒,夏長冬短,這也是燕詡不懼寒冬毅然出兵的原因,果然大軍開撥一路往南走了半月,氣溫漸漸回暖,士卒身上再不需穿著那厚重的禦寒衣物,輕裝減負後腳程又快了許多。
副將閻駱指著帳上掛著的輿圖向燕詡道:“按這速度,不出十日便能到望月關。”見燕詡冷峻的雙眸隻掃了掃輿圖並不發問,閻駱額上微微有些冒汗,這位年輕的主帥,心細縝密,一向寡言少語,但他不發問,並不代表他心裏沒有想法。
他略略思索,又道:“斥候回報,魏人上月已駐重兵在望月峽,約有五萬之眾,看樣子是打算硬碰了。”
五萬兵馬,幾乎是小小的魏國半數兵力,之前三個諸侯國同時作亂,晉軍攻哪一國,另兩國便出兵相助,著實讓晉軍頭痛,現在鄭、梁兩國已收複,隻剩了一個魏國。魏國在三國中雖是國力和地域最小的一個,但它卻得天獨厚,有一個天然的屏障,望月峽。
望月峽長約五裏,峽穀兩邊峭壁林立,地勢極之險要,雖不是晉國進入魏地的唯一通道,卻是最近的一條路,若是舍近取遠,經瓊州繞道,晉軍則要多走一陪的路,多花半個月的時間。而此次燕詡帶領的三萬精銳,正是直奔望月峽。
燕詡沉默片刻,終於開口道:“消息散布得如何?”
他肯開口問,即是對之前的匯報沒有不滿,閻駱暗自鬆了口氣,聲音愈發恭謹,“一切已按雲帥的吩咐,據魏地的探子密報,魏軍果然以為我們的主力軍正是雲帥您親自率領的這一支。”
作為本次出征的主帥,晉帝親賜燕詡名號為雲帥,主帥旗幟上也繡有祥雲標誌。前往望月峽的精銳之師其實隻有三萬,但對外卻佯稱有五萬之眾。
燕詡起身,“既如此,明日起就有勞閻將軍了。”
閻駱忙躬身相送,“不敢,雲帥神機妙算,閻某在望月峽靜候雲帥佳音。”
燕詡回到自己的營帳,雲竹和雲山正守在帳外,見他回來,忙掀起簾子請他入內。帳內有炭火,一入內暖意便撲麵而來,他舒了口氣,伸手去解領上大氅的扣子。平時這個時候,惜月會飛快地從內帳飛奔出來,笑著替他脫去大氅和甲胄,一邊搓揉他的雙手問他冷不冷,再捧上熱帕子和熱湯,然而這次卻沒有,帳裏靜悄悄的,除了火盆裏依舊燃著炭,看不出還有人在。
他微微有些詫異,雲竹明明守在帳外,惜月應該在帳裏才對。他將大氅掛好,來不及脫不去厚重的甲胄便往裏間走去。撩起簾子,卻見那纖瘦的身子伏在矮幾上睡得正酣。矮幾上隻點了一根蠟,燭火微弱,她緊閉的眸子下,長睫輕顫,在燭光中投出優美的弧度,讓人不忍將她喚醒。
兩人邊說邊往裏間走,惜月問道:“你怎麽舉起石鎖來了?”
燕旻嘿嘿一笑,剛出了身汗,原本青晦的臉色難得有些潮紅,“已練了有一段時日了,早午晚都舉一陣子,你瞧瞧,是不是強壯了些?”
他邊說邊挽起袖子,向她展示肌肉,她斜眼瞧去,他出生時不足月,體格一向孱弱,哪能靠舉幾天石鎖就練出好體魄來,可她不好打擊他,鼓勵道:“喲,瞧著還真和以前不同了。強健體魄是好事,卻要持之以恒,你既有這個心思,便好好堅持,別三天打漁兩天曬網。”
他臉上現出自豪之色,“那是自然,你道我是鬧著玩的?除了舉石鎖,我還天天紮馬練拳的,子爍說了,等我體魄好些,就教我練氣之法,等有了內力,再教我刀劍之術。”
她訝然道:“是子爍讓你練的?”
兩人已進了殿內,伺候的宮人不敢怠慢,替燕旻披上貂皮大氅,又呈上滾熱的薑湯讓他暖身。燕旻不耐地呷了兩口茶,一小內侍還欲呈上手爐,被他怒目一瞪,罵了聲“滾”,那小內侍嚇得縮著脖子退下了。
“子爍說得對,男子漢大丈夫若手無縛雞之力,別說別人,連自己都要瞧自己不起的。”
惜月嗤了一聲,“你是太子,天家之子,誰敢瞧不起你?他一介武夫,你何需將他的話當真?”
燕旻搖頭道:“話可不是那麽說,你還記得上次蕭山打獵嗎?若非子爍及時出手,我恐怕被那頭野豬的獠牙捅破肚子了。”
“我自然記得,他護衛不力,差點累你受傷,你倒大度,不但不責罰他,還繼續由著他張狂。”
燕旻笑笑,“這怎麽怪他?是我不知天高地厚才對。”當時他一意孤行要自己獵殺那頭野豬,別的護衛都反對,隻有子爍支持他,“他是好意,讓我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弱。以往打獵,都是侍衛們將獵物打個半死,再把獵物趕到我跟前,我卻以為自己有多了不起,其實……別說別人了,惜月,我連你也比不過的。隻因我是太子,別人不是沒有瞧不起我,他們隻是不敢瞧不起我罷了。”
他是太子,除了皇帝會罵他,人人對他陰奉陽違,盡說好話恭維話,但子爍和那些人不一樣,他告訴他,別人恭維他,是因為怕他,而他們怕他,不是因為他有多了不起,隻是因為他是太子。
惜月撇嘴,不以為然,“我可沒有瞧不起你。再說,你是太子這是事實,將來登基,生殺予奪全在你一念之間,別人怕你也是應該的。”
燕旻神色一暗,“可父皇就瞧不起我,覺得我是廢物。”
今上崇武,對這個天生孱弱的兒子總是不滿意,在他身上找不到絲何自己年輕時的影子,奈何又偏偏隻得這麽一個兒子。
“子爍說得對,男子漢大丈夫,不能光靠別人,我想獵野豬,就得自己有這個本事,不能光指望著別人在危機關頭幫我一把。父皇將龍椅交給我,將來的路得靠我自己走。”
惜月見他臉現難過,哎了一聲,“不是在說強身健魄的事嗎,怎扯到這上頭來了?我還是那句,子爍的話你聽聽就算了,他讓你舉石鎖練氣,於你身體有益,這都是好事,你照做也無妨,但再多的,你可得留神了。”
燕旻回過神來,笑道:“我曉得。對了,你明日就隨大軍出征了,我還真羨慕你,你回來要好好與我說說這行軍打仗的趣事。”
他說著叫人呈上一隻匣子,親自打開遞到她麵前,“雖有燕詡看顧著你,但你自己也要萬事小心,這是我親手改良的,送你防身。”
她詫異地接過,卻見是一隻做工精致的袖箭,箭杆輕短,長約七寸左右,可輕易藏於袖子內。燕旻示範給她看,“這是梅花箭,一次可發六箭,三十步內的敵人難以逃脫。”
惜月歡喜得不行,連聲稱讚,“太子真了不起,剛才還說沒本事呢,這不是本事是什麽?這可是我收過的最好的禮物。”
燕旻難得被讚,稚嫩的臉上竟有些赧然,“這可不是我想出來的主意,我原本還想著送你一把弓的,但子爍說你原來用的弓就挺好,且用順手慣了,貿然換新的弓反而不適應,還不如送一個可以防身的暗器。這梅花袖箭也是他挑選出來的,我不過改良了一下,好讓射程更遠一些。”
又是子爍……惜月原本滿心的歡喜頓時淡了不少,“讓你費心了,其實我跟著去,不過是伺候燕詡起居罷了,又不用衝峰陷陣,也不知用不用得上,還是你自己留著吧。”
燕旻不滿道:“這是我特意替你做的,你怎能不要?再說,就算不用衝峰陷陣,這一去路途遙遠,你留著防身也是好的。”
惜月不忍拂他好意,笑著將袖箭收了,忽然想起今日他提了子爍多次,卻不見子爍,不由問道:“今日怎麽不見子爍?”
燕旻神色有些不自然,垂眸道:“他出宮替我辦事去了。”
眀焰使本就是替帝王家的人做辛密事的,惜月也不以為意,見他不提也不再問,轉過話題道:“睿王的事你聽說了嗎?不知陛下可是有什麽想法?”
太後壽辰已過,燕詡明日也要出征了,原本睿王是打算待大軍出發後就啟程回朔安的,但昨日卻傳來消息,今上要將睿王留在翼城,對外的說法是太後甚是想念這個外放的兒子,要留他在翼城多住些時日陪陪自己。今上龍體違和,燕詡領軍出征,在此敏感時期將睿王留在翼城,顯然是不放心燕詡,要將睿王扣住作人質。
燕旻撓了撓頭,臉色有些訕訕的,“老頭子一向多疑,現在又病病歪歪的,誰知道他腦子裏想的什麽,他連我都防得緊呢,也不想想,他就我這麽一個兒子,到他兩腳一伸,這片江山還不是都得給我。”
他絮絮叨叨說了一通,惜月見問不出什麽來,略坐片刻後也告辭了。
魏地處於大晉南方,物資豐饒,夏長冬短,這也是燕詡不懼寒冬毅然出兵的原因,果然大軍開撥一路往南走了半月,氣溫漸漸回暖,士卒身上再不需穿著那厚重的禦寒衣物,輕裝減負後腳程又快了許多。
副將閻駱指著帳上掛著的輿圖向燕詡道:“按這速度,不出十日便能到望月關。”見燕詡冷峻的雙眸隻掃了掃輿圖並不發問,閻駱額上微微有些冒汗,這位年輕的主帥,心細縝密,一向寡言少語,但他不發問,並不代表他心裏沒有想法。
他略略思索,又道:“斥候回報,魏人上月已駐重兵在望月峽,約有五萬之眾,看樣子是打算硬碰了。”
五萬兵馬,幾乎是小小的魏國半數兵力,之前三個諸侯國同時作亂,晉軍攻哪一國,另兩國便出兵相助,著實讓晉軍頭痛,現在鄭、梁兩國已收複,隻剩了一個魏國。魏國在三國中雖是國力和地域最小的一個,但它卻得天獨厚,有一個天然的屏障,望月峽。
望月峽長約五裏,峽穀兩邊峭壁林立,地勢極之險要,雖不是晉國進入魏地的唯一通道,卻是最近的一條路,若是舍近取遠,經瓊州繞道,晉軍則要多走一陪的路,多花半個月的時間。而此次燕詡帶領的三萬精銳,正是直奔望月峽。
燕詡沉默片刻,終於開口道:“消息散布得如何?”
他肯開口問,即是對之前的匯報沒有不滿,閻駱暗自鬆了口氣,聲音愈發恭謹,“一切已按雲帥的吩咐,據魏地的探子密報,魏軍果然以為我們的主力軍正是雲帥您親自率領的這一支。”
作為本次出征的主帥,晉帝親賜燕詡名號為雲帥,主帥旗幟上也繡有祥雲標誌。前往望月峽的精銳之師其實隻有三萬,但對外卻佯稱有五萬之眾。
燕詡起身,“既如此,明日起就有勞閻將軍了。”
閻駱忙躬身相送,“不敢,雲帥神機妙算,閻某在望月峽靜候雲帥佳音。”
燕詡回到自己的營帳,雲竹和雲山正守在帳外,見他回來,忙掀起簾子請他入內。帳內有炭火,一入內暖意便撲麵而來,他舒了口氣,伸手去解領上大氅的扣子。平時這個時候,惜月會飛快地從內帳飛奔出來,笑著替他脫去大氅和甲胄,一邊搓揉他的雙手問他冷不冷,再捧上熱帕子和熱湯,然而這次卻沒有,帳裏靜悄悄的,除了火盆裏依舊燃著炭,看不出還有人在。
他微微有些詫異,雲竹明明守在帳外,惜月應該在帳裏才對。他將大氅掛好,來不及脫不去厚重的甲胄便往裏間走去。撩起簾子,卻見那纖瘦的身子伏在矮幾上睡得正酣。矮幾上隻點了一根蠟,燭火微弱,她緊閉的眸子下,長睫輕顫,在燭光中投出優美的弧度,讓人不忍將她喚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