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派胡言!”


    李善長大聲嗬斥,他的心都要跳出來了,他現在半點不敢責怪張希孟,甚至隻剩下感激。這個王家財勢熏天,是早有耳聞的,在杭州屬於最頂級的豪門,他們和元廷也多有聯係,更有龐大的海外貿易生意,是個地地道道的龐然大物。


    朱元璋早就盯上了王家,但是由於有更多的事情需要梳理,還來不及對他們下手,因此隻能引而不發。


    但是王家也不是尋常人物,他們或許早就感覺到了危機,這才想辦法收買朱家軍的高級官員,試圖保住家業。


    因此就走通了門路,把茶葉送到了李善長的手裏。


    這事肯定不像看起來這麽簡單,衙門裏還有多少替王家做事的,包括李善長身邊,那幫人到底可靠不可靠?


    是誰把茶葉塞進去的?


    他李相公身邊成了篩子,這還得了?


    也就是張希孟湊巧給撞破了,如果沒有他摻和,李善長捫心自問,未必能扛得住誘惑。


    可一旦被王家收買,跟他們攪在一起,自己的下場又會怎麽樣?


    李善長也不敢說,此時的他竟有種劫後餘生的感覺,張希孟這是救了他……再看王環,這個畜生拚命把他往溝裏帶,隻恨他不死。


    你等著,老夫回頭就狠狠辦了你們!


    王環顯然沒有料到事情的複雜性,在他看來,對付李善長這種老官僚,就隻能靠美色狠狠砸!


    如果他不上鉤,那隻代表你投入還不夠,或許他不相信你說的。


    “李相,小人身家性命都係於此事,斷然不敢欺瞞李相。別看吳王不許保留職田,但小人還有辦法啊!保證能讓李相輕易拿到幾十萬兩,如果少一兩銀子,李相隻管殺了小人九族就是!”王環急切說著。


    可聽在李善長的耳朵裏,不亞於催命符,你也別廢話了,老夫現在就滅了你的九族!


    李善長甩開王環,就打算離去,這時候那幾個女人也湊了過來,軟語哀求,哭哭啼啼,梨花帶雨。


    把一個半老不老的李善長弄得心煩意亂,他哪裏有心思想這些,隻能拚命看向張希孟。


    你瞧見了,不是我主動的,我什麽事都沒幹,咱們趕快走吧!


    但是任憑老李使眼色,張希孟卻是釘子一般,釘在地上,紋絲不動。


    他也十分好奇,首先說職田這事,幾天前就被老朱給否定了,以王家手眼通天的程度,不該不知道。


    至於最新提出的俸祿方案,由於是剛剛說出來,王家不知道,尚在情理之中。


    他們能信誓旦旦提出職田的問題,那就是說,還有巨大的漏洞沒有彌補。


    相比起幹掉某個人,張希孟更在乎如何拾遺補缺,解決漏洞,尤其是這種關係到財稅的事情,更是張希孟最在意的,他給李善長使了個眼色。


    老李也不是傻子,也猜透了張希孟的心思。


    隻可惜他沒有張希孟的心情,雖說老李執掌財稅,屬於朱元璋的大管家,對這種事情更加在意,但是現在是要命的時候,張夫子啊,你就收起好奇心行不?


    咱們把王家拿下,然後慢慢審問,還有什麽問不出來的?


    奈何這事情不是李善長做主,他隻能硬著頭皮道:“老夫清廉自守,從不貪贓枉法,似你這般,悖逆王法,早晚要遭天誅!”


    王環心驚肉跳,的確李善長不比以前他遇到的官,但既然李善長還願意聽他的,就代表有希望。


    這世上還有錢財收買不了的人嗎?


    “李相,此事並非李相公一人之事,實在是吳王定的規矩有漏洞,縱然李相公不貪不占,其他人也會下手的,既然人人如此,李相又何必與眾不同呢?”


    “你放屁!”李善長氣得罵人了,“你把吳王手下百官看成什麽了?老夫縱然不才,可還有張相公,還有其他眾人,他們也都是貪贓枉法的人嗎?”


    還不錯,到了這時候,李善長依舊記得拍張希孟的馬屁。


    可王環卻滿臉不屑,“張相公他也隻是書呆子罷了,文章寫得再好,卻是不通政務,比起朱熹強不了多少!”


    好,真是好大口氣!


    他說這話的時候,張希孟的眼光驟然嚴厲,隨即他默默無聲,隻是冷冷盯著王環的後腦勺。


    這麽長時間了,還沒見到這麽急著送死的人,讓我好好瞧瞧,你還能作到什麽地步?


    <a id="wzsy" href="http://www.siluke.com">siluke.com</a>


    李善長一怔錯愕,竟然也來了好奇的心,這回不光我了,連張希孟都被鄙視了,李善長的心情竟然還好了那麽一丟丟兒。


    “你到底是什麽意思?吳王麾下文武,在你的眼裏,都這麽不堪嗎?”


    王環向前跪爬了半步,他挺直脊背,竟然有了那麽幾分鄭重。


    “好叫李相得知……吳王雖然不許有職田職錢,但地方衙門尚且需要運轉,也需要日常開銷。且吳王廣開科舉,地方書吏差役,比起從前大大增加。這都需要數量驚人的錢糧財稅,方能供養。”


    “小人還得知,在淮西的時候,吳王是用糧長征集地方田賦,統一押解府庫。另外又設立軍屯,填補軍糧,如此則軍民兩便,錢糧充足,遇到戰事,兵卒奮勇爭先,民夫踴躍運糧,才有了今日吳王之盛!”


    真不愧是豪門大族,這個王環竟然把朱家軍的財稅奧妙,三言兩語就說清楚了。不過想想,也用不著太驚訝。


    以王家的實力,必定幫著元廷征收賦稅,不管是田賦,漕糧,還是商稅,他們都接觸過。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元廷縱容商賈豪強,這幫人說穿了都是官商,懂得官府運轉,也沒有什麽稀奇的。


    “李相公,有句話叫君以此興必以此亡。用糧長征糧,以民夫運糧,的確省去了許多麻煩,也少了很多官吏。看起來一時得利,吳王必定不會輕易廢掉。但是糧長必定不是官員,沒法一層一層,把財稅解送朝廷。”


    “以現在而論,小人就知道,有不少滁州,和州等地的糧長,隻需要把稅糧送去揚州就好,並不經過戶部。而且這些稅糧,也有一部分要留存本地使用,隨著吳王疆域越發遼闊,人丁田畝越來越多,留存轉運的稅糧也會越來越多……睿智如李相公,不會不明白,這裏麵有多少可以動手腳的缺漏。”


    王環仿佛還嫌不夠,又繼續道:“吳王出身貧苦,何曾見過多少錢?張相年紀輕輕,更不知道柴米油鹽,他鼓搗的均田,倒是有些高明之處,可均田之後,不還是要征收田賦嗎?既然要征收田賦,就要有人去做,就要涉及這些田賦怎麽分派……”


    王環侃侃而談,既挖坑李善長之後,又鄙夷張希孟,現在還瞧不起朱元璋……順利完成三殺,正在作死的路上,坐著火箭,瘋狂突進。


    他還自鳴得意,竟然拿出了具體辦法。


    “李相隻要劃出一部分土地,算作地方衙門開支。命令糧長專供杭州府衙,和周邊的兵馬官吏之用,這樣一來,朝廷戶部就管不到這些田畝了。吳王那裏,隻要保證解送太倉的糧食充足,他就無瑕顧及別的事情。而這些土地,該怎麽處置,又怎麽讓錢生錢,還不是要看小人的手段!到時候隻要多種桑樹,多建茶園,再靠著海外貿易,從蠻夷手裏賺來的銀錢,又何止幾十萬!”


    ……


    “不要說了!”


    李善長突然怒喝一聲,打斷了王環的話,他的身體已經在顫抖了。


    王環還當他是被說動了,控製不住,需要靜一靜,因此乖乖閉上了嘴巴,等待著老李屈服他的金銀攻勢。


    別看我現在跪著,你站著。


    隻要你拿了我的錢,替我做事,那時候就是你李丞相跪下了!


    這麽多年,我們王家擺平的官吏還少嗎?


    就沒有人能扛得住這一套。


    李善長的確被嚇到了,隻不過和王環理解得正好相反。


    朱家軍發展到今天,財稅體係急需升級。


    過去一段時間,張希孟沒有過問這一塊兒,他李善長就是小車不倒往前推,並沒有主動彌補漏洞。


    結果冒出來個王家,還拿出了如何聚斂財富的手段,


    對於老李來說,這幾乎是說不清楚的事情。


    是不是你老李故意的?


    你到底貪了多少?


    你還幹了那些壞事?


    李善長腦袋嗡嗡的,這要是傳到了朱元璋耳朵裏,還不把自己碎屍萬段了?


    “狂妄!”


    老李隻說了這兩個字,拔腿就走,王環大驚失色,他不明白,自己開出了這麽高價,李善長為什麽還不上鉤?


    難道自己猜錯了?


    “李相公,我們王家的生死都在您的身上,還望李相公一定不能棄小人而去。小人,小人在廟中還有數尊金佛,最大的足有萬兩黃金!另外小人在寺廟田產之下,還有五萬畝桑田,也可以一並獻給李相公!總而言之,隻要李相……”


    “滾開!”


    李善長根本不想聽了,催命符已經夠多了,他現在隻想趕快處置了王家。


    見無論如何,也收買不了李善長,王環咬了咬牙,他竟然從地上站起來,惡狠狠看著李善長,冷冷笑道:“李丞相,您是不是覺得王家就是一條狗,你殺了我們,這些財產也都是你的?”


    李善長隻是冷哼,懶得言語,你還想威脅老夫嗎?


    不自量力!


    王環咬了咬牙,惡狠狠道:“李相,隻要你答應放我們一條生路,大家都可以相安無事,這樣最好!你要是不願意,現在這個園子周圍,就有我們家的人,小人別的本事沒有,挾持你李相公,前往蘇州,還是能辦到的!”


    這是要撕破臉皮了嗎?


    李善長看了看一直沒說話的張希孟,他緩緩道:“張相,你聽了這麽長時間了,來的時候,讓你準備人手,免得把咱們兩個都給抓了,你安排沒有?”


    張相!


    王環驚呆了,他這才注意到,那個小廝打扮的年輕人,竟然是張希孟?那自己剛剛說的話,他都聽到了?


    張希孟淡淡一笑,“李兄,我也不知道讓誰保護咱們倆合適,我就讓朱英給主公送了個口信,想來主公會有動作的。”


    什麽?


    朱元璋知道了?


    這下子不隻是王環,就連李善長都覺得五雷轟頂……張希孟,你不講武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第一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史盡成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史盡成灰並收藏大明第一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