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p>
大慶殿。</p>
當今大鬆天子四十來歲,相貌儒雅,擅花鳥工筆,性好修道。</p>
此時早朝已過,他特意留下了幾人,來到後殿議事。</p>
“北方胡人又犯邊境……”</p>
“中原大旱,賑災款項竟然被貪汙一空……”</p>
……</p>
議論到後來,官家臉上都不由泛起一絲疲倦之意。</p>
他如何看不出來朝廷江河日下,國勢傾頹?</p>
奈何……有心殺賊,無力回天啊!</p>
說實話,之前幾任宰相,也都是一時俊彥,提出過不少可行之策,奈何到了下麵,官員們有的是辦法曲解。</p>
這也是官僚集團應付上命的絕學,要麽拖延、無視……要麽就層層加碼……</p>
總而言之,基層執行力不行,再好的救國之策也沒用!</p>
因此曆朝曆代,都以整治吏治為官場第一要務。</p>
奈何封建王朝無論如何整頓,實際上還是人治,逃不過人亡政息的怪圈。</p>
縱然此時的官家都知曉,朝廷積重難返,宛若重病體虛之人,不能用猛藥,隻能徐徐圖之。</p>
這方麵早有教訓。</p>
前朝大朙,熹宗之時,雖然也有邊患,但朝廷修修補補,也能勉強過得下去。</p>
但思宗上位之後,迫不及待地除宦官,換宰相……最關鍵的是心太急,朝令夕改,宰相換得如同走馬觀花,結果就是國勢急轉直下,最終做了亡國之君!</p>
</p>
史書之中,那些平庸之主,反而能做守成之君,激進者小部分大勝大部分大敗,可謂諷刺。</p>
官家少年之時,也曾誌得意滿,想著登臨大位之後,便改革朝政,成為中興之君。</p>
但幾次打擊之後,人就頹廢下來,隻顧吃喝享樂,求仙問道了。</p>
此時又跟幾位青紫大員議論了一番,官家便擺擺手:“……聽聞京城之中,來了一位騎虎道人?”</p>
“啟稟官家,確有此事。”</p>
寶文閣學士賈嚴出列道:“傳聞其能降服猛虎,有交梨火棗,能治百病呢!其道號虛靈子,像是個有真修行的……”</p>
群臣心知肚明,實際上這虛靈子之事,擁有皇城司密探的官家如何不知曉?</p>
隻是之前反對聲太大,比如那位一身大紅官袍,戴著黑色長翅帽的樞密使童京!以及紫石真人等等……</p>
之前官家雖然對那虛靈子有些興趣,但對方不過展露出騎虎之能,也沒什麽大用,既然反對聲音大,那不見也可以。</p>
而此時暴露出交梨火棗之後,情況就大不一樣了。</p>
包治百病,延年益壽,又有哪個不想?</p>
賈嚴其實是代替官家在說話,這一開口群臣便知道,擋不住的!</p>
“官家請聽老臣一言!”</p>
童京此時卻出列,他皮膚黝黑如鐵,昂揚魁梧,不似宦官出身,此時大聲道:“和尚道士乃卑賤之人,不宜立於朝堂,這曆朝曆代都有先例,官家乃聖人,萬萬不可被蒙蔽啊……”</p>
雖然童京是個宦官,但實際上,他心慕名教,一直積極向文臣靠攏。</p>
奈何……人家看不上他。</p>
但此時,看到有人出頭,其它文臣還是跟上:“縱然陛下要問道家經義……宮中真人也足夠了,鄉野道慣會裝神弄鬼,蒙騙愚夫愚婦……”</p>
“你們……這是將朕比作鄉下農夫農婦了麽?”</p>
官家氣急,但也不好說什麽。</p>
文官如此早已是出了名的,並且有祖訓,不罪言官,以免堵塞言路。</p>
“臣等不敢。”</p>
一幹臣子脫帽請罪,但內心如何,實在難以預料。</p>
“官家,恰逢千秋之宴,不如傳召那道人來殿前,百官與各位崇明道真人也可看看,到時候是真是假,不一眼可知了麽?”</p>
這時候,還是奸臣賈嚴站了出來。</p>
為什麽奸臣好用,就在這裏了,可以無底線地迎合上意,哪個皇帝不喜歡?</p>
並且因為名聲太壞,有把柄,想收拾就是一句話的事。</p>
“如此甚好。”</p>
官家微微一笑,就此定下。</p>
……</p>
大金剛寺。</p>
“官家口諭,請虛靈子道長本月十五,赴千秋宴!”</p>
五明子心中糾結,臉上絲毫不露,將一份請帖交給亞倫,笑道:“最近幾日公務繁忙,怠慢了道友,道友莫怪!”</p>
“哪裏哪裏,還要多謝道友,否則這事情便辦不成呢。”</p>
亞倫笑吟吟收了請帖,又行了一道禮,似乎對發生的事情一無所知。</p>
五明子又跟他閑聊幾句,才跟親隨告辭離去。</p>
亞倫望著跟在五明子身後的老道,忽然冷笑一聲。</p>
……</p>
五明子與老道又走出一段,就上了一輛馬車。</p>
馬車之中,火雲子竟然已經早早等候著了,此時滿臉羞愧:“真人……我知錯了。”</p>
“你錯在何處?”</p>
滿臉滄桑的老道士盤膝而坐,身上似有一股清氣徘回,冷聲問道。</p>
“我不該小視天下人,更不該妄想獨占潛龍氣數……”</p>
火雲子低垂腦袋,誠懇認錯。</p>
“你為本門翹楚……若是早早提醒,難道下一個晉升真人就不是你?”</p>
老道士痛心疾首。</p>
出了這次這事,這火雲子日後的道途,可就要生出許多波折了。</p>
崇明道中,有一位大宗師,五位真人,自然也有派係。</p>
若不是火雲子是他這一派的,他也不會急吼吼前來擦屁股。</p>
“那虛靈子……”</p>
火雲子認錯之後,有些不甘地問道。</p>
“官家親自點的人,前往千秋宴,已成事實……至於道法?”</p>
老道士說到這裏,神情中同樣帶著迷惑:“看不透,實在看不透啊……”</p>
他觀那虛靈子,原本是反王之相,下場不得好死。</p>
但細細察之,又似乎有所改易,生機勃發,命中的死劫已經沒有了。</p>
更關鍵的是,竟然還修了道法!</p>
這怎麽可能?</p>
……</p>
與此同時,大金剛寺的密室內。</p>
悟山也在向白眉方丈稟告:“住持……那火棗,果然其效若神!我等該如何做?”</p>
“阿彌陀佛……道法顯世,崇明道又該如何自處?既然那位虛靈子說緣法已經了結,便如此吧。”方丈低聲道。</p>
悟山略微頷首,知道大金剛寺還是之前看法,放任虛靈子與崇明道相鬥!</p>
隻是這位年輕的佛子心中,卻生出迷惘。</p>
既然道法可以在京城現世,那梵法呢?</p>
大慶殿。</p>
當今大鬆天子四十來歲,相貌儒雅,擅花鳥工筆,性好修道。</p>
此時早朝已過,他特意留下了幾人,來到後殿議事。</p>
“北方胡人又犯邊境……”</p>
“中原大旱,賑災款項竟然被貪汙一空……”</p>
……</p>
議論到後來,官家臉上都不由泛起一絲疲倦之意。</p>
他如何看不出來朝廷江河日下,國勢傾頹?</p>
奈何……有心殺賊,無力回天啊!</p>
說實話,之前幾任宰相,也都是一時俊彥,提出過不少可行之策,奈何到了下麵,官員們有的是辦法曲解。</p>
這也是官僚集團應付上命的絕學,要麽拖延、無視……要麽就層層加碼……</p>
總而言之,基層執行力不行,再好的救國之策也沒用!</p>
因此曆朝曆代,都以整治吏治為官場第一要務。</p>
奈何封建王朝無論如何整頓,實際上還是人治,逃不過人亡政息的怪圈。</p>
縱然此時的官家都知曉,朝廷積重難返,宛若重病體虛之人,不能用猛藥,隻能徐徐圖之。</p>
這方麵早有教訓。</p>
前朝大朙,熹宗之時,雖然也有邊患,但朝廷修修補補,也能勉強過得下去。</p>
但思宗上位之後,迫不及待地除宦官,換宰相……最關鍵的是心太急,朝令夕改,宰相換得如同走馬觀花,結果就是國勢急轉直下,最終做了亡國之君!</p>
</p>
史書之中,那些平庸之主,反而能做守成之君,激進者小部分大勝大部分大敗,可謂諷刺。</p>
官家少年之時,也曾誌得意滿,想著登臨大位之後,便改革朝政,成為中興之君。</p>
但幾次打擊之後,人就頹廢下來,隻顧吃喝享樂,求仙問道了。</p>
此時又跟幾位青紫大員議論了一番,官家便擺擺手:“……聽聞京城之中,來了一位騎虎道人?”</p>
“啟稟官家,確有此事。”</p>
寶文閣學士賈嚴出列道:“傳聞其能降服猛虎,有交梨火棗,能治百病呢!其道號虛靈子,像是個有真修行的……”</p>
群臣心知肚明,實際上這虛靈子之事,擁有皇城司密探的官家如何不知曉?</p>
隻是之前反對聲太大,比如那位一身大紅官袍,戴著黑色長翅帽的樞密使童京!以及紫石真人等等……</p>
之前官家雖然對那虛靈子有些興趣,但對方不過展露出騎虎之能,也沒什麽大用,既然反對聲音大,那不見也可以。</p>
而此時暴露出交梨火棗之後,情況就大不一樣了。</p>
包治百病,延年益壽,又有哪個不想?</p>
賈嚴其實是代替官家在說話,這一開口群臣便知道,擋不住的!</p>
“官家請聽老臣一言!”</p>
童京此時卻出列,他皮膚黝黑如鐵,昂揚魁梧,不似宦官出身,此時大聲道:“和尚道士乃卑賤之人,不宜立於朝堂,這曆朝曆代都有先例,官家乃聖人,萬萬不可被蒙蔽啊……”</p>
雖然童京是個宦官,但實際上,他心慕名教,一直積極向文臣靠攏。</p>
奈何……人家看不上他。</p>
但此時,看到有人出頭,其它文臣還是跟上:“縱然陛下要問道家經義……宮中真人也足夠了,鄉野道慣會裝神弄鬼,蒙騙愚夫愚婦……”</p>
“你們……這是將朕比作鄉下農夫農婦了麽?”</p>
官家氣急,但也不好說什麽。</p>
文官如此早已是出了名的,並且有祖訓,不罪言官,以免堵塞言路。</p>
“臣等不敢。”</p>
一幹臣子脫帽請罪,但內心如何,實在難以預料。</p>
“官家,恰逢千秋之宴,不如傳召那道人來殿前,百官與各位崇明道真人也可看看,到時候是真是假,不一眼可知了麽?”</p>
這時候,還是奸臣賈嚴站了出來。</p>
為什麽奸臣好用,就在這裏了,可以無底線地迎合上意,哪個皇帝不喜歡?</p>
並且因為名聲太壞,有把柄,想收拾就是一句話的事。</p>
“如此甚好。”</p>
官家微微一笑,就此定下。</p>
……</p>
大金剛寺。</p>
“官家口諭,請虛靈子道長本月十五,赴千秋宴!”</p>
五明子心中糾結,臉上絲毫不露,將一份請帖交給亞倫,笑道:“最近幾日公務繁忙,怠慢了道友,道友莫怪!”</p>
“哪裏哪裏,還要多謝道友,否則這事情便辦不成呢。”</p>
亞倫笑吟吟收了請帖,又行了一道禮,似乎對發生的事情一無所知。</p>
五明子又跟他閑聊幾句,才跟親隨告辭離去。</p>
亞倫望著跟在五明子身後的老道,忽然冷笑一聲。</p>
……</p>
五明子與老道又走出一段,就上了一輛馬車。</p>
馬車之中,火雲子竟然已經早早等候著了,此時滿臉羞愧:“真人……我知錯了。”</p>
“你錯在何處?”</p>
滿臉滄桑的老道士盤膝而坐,身上似有一股清氣徘回,冷聲問道。</p>
“我不該小視天下人,更不該妄想獨占潛龍氣數……”</p>
火雲子低垂腦袋,誠懇認錯。</p>
“你為本門翹楚……若是早早提醒,難道下一個晉升真人就不是你?”</p>
老道士痛心疾首。</p>
出了這次這事,這火雲子日後的道途,可就要生出許多波折了。</p>
崇明道中,有一位大宗師,五位真人,自然也有派係。</p>
若不是火雲子是他這一派的,他也不會急吼吼前來擦屁股。</p>
“那虛靈子……”</p>
火雲子認錯之後,有些不甘地問道。</p>
“官家親自點的人,前往千秋宴,已成事實……至於道法?”</p>
老道士說到這裏,神情中同樣帶著迷惑:“看不透,實在看不透啊……”</p>
他觀那虛靈子,原本是反王之相,下場不得好死。</p>
但細細察之,又似乎有所改易,生機勃發,命中的死劫已經沒有了。</p>
更關鍵的是,竟然還修了道法!</p>
這怎麽可能?</p>
……</p>
與此同時,大金剛寺的密室內。</p>
悟山也在向白眉方丈稟告:“住持……那火棗,果然其效若神!我等該如何做?”</p>
“阿彌陀佛……道法顯世,崇明道又該如何自處?既然那位虛靈子說緣法已經了結,便如此吧。”方丈低聲道。</p>
悟山略微頷首,知道大金剛寺還是之前看法,放任虛靈子與崇明道相鬥!</p>
隻是這位年輕的佛子心中,卻生出迷惘。</p>
既然道法可以在京城現世,那梵法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