韃靼騎兵肆意衝鋒,山坡和城池之間的距離隻有兩裏餘,數萬兵馬將這裏填塞的密密麻麻,根本毫無回旋餘地,隻能任由韃子騎兵衝鋒踐踏。
正常情形下的攻城是不可能這麽一窩蜂的衝下去的,而是應該保持隊形和進攻的梯次。隻可惜馬昂此次作戰的指導思想是偷襲,是要一鼓作氣趁敵不備攻入城池之中的。
在這種指導思想之下,自然是全軍突擊,不留餘地。當然也不會有什麽保持隊形之說。
事實上兵馬衝下山坡之後,便已經是隊形混亂,建製散開的局麵了。將領找不到士兵,士兵也找不到將領。實際上已經形成了各自為戰的局麵。
若是一直保持進攻態勢,這樣的影響還不算大,畢竟朝著城池不要命的衝鋒便是了。然而,當韃子騎兵突然冒出來,凶猛的衝入大明軍中的時候,沒有建製的混亂便立刻讓所有兵馬陷入無頭蒼蠅亂撞的局麵之中。
士兵們隻得憑借作戰經驗,臨時組成戰鬥隊伍,和韃子騎兵進行戰鬥。而得不到任何的有效的組織和命令。也不知道到底韃子來了多少兵馬,從哪個方向攻來,自己下一步又要做些什麽。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app,更多免費好書請下載塔讀小說app。
戰鬥持續了半個時辰的時間,韃子騎兵從西側衝入,貫穿明軍整個陣型,殺出了一條血路,從東側衝出。這短短一刻鍾的時間,大明兵馬遭受到了重創。這一次衝鋒,便讓大明兵馬死傷人數超過了三千人。m.23sk.
騎兵衝鋒過後的地麵上,到處是橫七豎八的屍體,到處是丟棄的兵器和盔甲。慘不忍睹。
韃子騎兵隊衝至東側之後,迅速分為兩路,撥轉馬頭再一次朝著明軍的陣型衝鋒而來。很明顯,他們是要造成更大的傷亡,取得更大的勝果。
明軍士兵雖然也開始反擊,韃子騎兵也有被弓箭射中,被步兵拚死拖下馬的。死傷也有上百人。但相較於明軍的損失,根本不算什麽。
馬昂站在南側的山坡上看著下方發生的一切,他終於不得不承認此戰已經沒有取勝的可能。他本該在敵軍騎兵出現的那一刻便下達撤兵的命令的。但是他終究還是不甘心,想要用優勢兵力去拚一拚。看看能否將對方騎兵拖住,圍而殲之。
但現在他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對方騎兵數目龐大,實際上白城子城池之中的敵人卻並不多。韃子並非要守城,他們隻是要趁著自己的兵馬攻城的機會,以騎兵突襲自己的兵馬。城裏的守軍隻是起著拖延和阻止的作用罷了。
韃子是知道他們的優勢所在的,他們明白,騎兵在野外戰場的衝鋒,才是他們的必殺手段。第二輪衝鋒,將會帶來更大的傷亡,眼下若是再頭鐵,怕是要全軍覆滅了。一旦軍心崩潰,便是不可收拾的局麵。
馬昂下達了撤兵的命令。他倒也並非沒有準備,這一片山坡便是最好的防禦地形,對韃子騎兵而言,這裏將是他們不可逾越的屏障。
撤退命令下達之後,大明士兵們立刻開始往山坡上撤離。山坡上,兩千名明軍弓箭手第一時間在山坡上組成了掩護兵馬撤退的火力陣型。這些都是馬昂之前做出的安排。
密密麻麻的明軍士兵們朝著東南兩側的山坡上狂奔而逃,兵器盔甲丟的滿地都是,但此刻卻也顧不得了。他們知道,隻有逃上山坡,才有活路。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app,更多免費好書請下載塔讀小說app。
韃子騎兵展開了肆意的殺戮,明軍對己方已經毫無威脅,他們隻需策馬衝殺,見人就砍就行了。韃子騎兵訓練有素,在這種情況下,自動分成數十支騎兵隊伍,以便於更好的自由追殺明軍士兵。
明軍士兵死傷慘重,完全是單方麵被屠戮的狀態。雖然隻有短短兩裏的距離,但這短短的距離,對許多人而言便是一條不歸路。數以千計的士兵倒在了冰冷的地麵上,他們的身體迅速冷卻僵硬,撒下的熱血很快凍結成冰。
從下達撤退命令,到所有的士兵退回山坡,隻有短短的一刻鍾時間。但這一刻鍾時間,卻仿佛如一輩子一般的漫長。終於,在付出了巨大的傷亡之後,明軍士兵完成了撤離。
兩隊韃子騎兵顯然是殺紅了眼,腦子發熱。他們殺的起勁,居然策馬追到了山坡下。很快,居高臨下激射而至的密集弓箭將他們射成了馬蜂窩。山坡上的明軍弓箭手用凶猛的火力給他們上了人生中的最後一課。
近四百多名韃子騎兵因為自己的貪心和不理智而被全部射殺。這也是韃子在此戰中戰死的士兵數目的一半還多。是他們唯一的敗筆。
騎兵最大的缺陷莫過於地形對他們的限製。盡管那不過是一些並不高大的小土丘而已,同樣不是他們能夠放肆的地方。
但即便如此,到此刻為止,韃子已然取得了輝煌的大勝。山坡和城池之間砂礫地麵上無數的屍體和遍地的盔甲兵刃便是證明。在短短的一個多時辰的戰鬥之中,四萬明軍邊軍死傷超過六千之巨,而韃子的傷亡不超過千人。
這場戰鬥雖然短促,但卻是邊軍經曆過的少有的慘烈激戰。逃上山坡的明軍士兵們驚魂未定,看著下方地麵上黑壓壓的韃子騎兵,以及遍地的屍體和刺鼻的血腥味。他們心情沮喪之極,同時也慶幸自己逃過一劫。
夜風勁吹,寒冷再一次籠罩了所有人。身上的熱汗和身體裏的熱血迅速冷卻之後,帶來的是身體上和心理上的雙重冰冷。
馬昂陰沉著臉,看著山坡下的一片狼藉的戰場,長歎一聲,下達了命令。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pp——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弓箭手斷後阻敵,其餘兵馬交替掩護後撤回營。傳令營中兵馬前來接應。騎兵出動,拚死保護大軍回撤。”
大營之中還有一萬兵馬。其中包括三千騎兵和一千火銃手。其餘的都是後勤保障兵力。這種黑暗中的偷襲,馬昂沒有帶上騎兵和火銃手,因為他們在這種戰鬥中派不上太大的用場。但現在,需要他們前來接應。三千騎兵起碼可以防止韃子騎兵的隨後的繼續追擊,火銃手也可作為打擊敵人的衝鋒的手段,盡管他們的用處不大。但此刻隻能全部拿來派上用場了。
大明敗兵開始撤離,韃子騎兵確實做出了繞行尾隨攻擊的姿態,但明軍沒有給他們機會。他們交替後退,組成弓箭防禦陣型,韃子騎兵沒有敢正麵衝鋒。隻在兩側奔襲射箭,進行擾擾。
後退到三裏之外的時候,大營中的騎兵趕來接應,韃子兵馬即刻撤離,迅速消失在黑夜之中。
這一戰,馬昂偷雞不成蝕把米,大敗而歸。死傷兵馬六千多人,本來高漲的士氣一下子跌到穀底。
大明收複河套的第一戰,便以這般草率的失敗而告終。馬昂軍士氣低迷,再也不敢做任何冒險的動作,隻能保持高度警惕的就地加固營地,等待正在東進的楊一清大軍的抵達。
四天後,楊一清率領的五萬兵馬抵達。他看到的是滿臉苦相的馬昂和他滿營的士氣低迷,凍傷和戰鬥受傷達兩千多人的兵馬。
馬昂哭喪著臉稟報了數日前的作戰經過,楊一清聞言,怒不可遏,當場便要將馬昂斬首。軍中諸將齊齊求饒,楊一清才勉強饒了馬昂的死罪,打了二十軍棍才肯罷休。
正常情形下的攻城是不可能這麽一窩蜂的衝下去的,而是應該保持隊形和進攻的梯次。隻可惜馬昂此次作戰的指導思想是偷襲,是要一鼓作氣趁敵不備攻入城池之中的。
在這種指導思想之下,自然是全軍突擊,不留餘地。當然也不會有什麽保持隊形之說。
事實上兵馬衝下山坡之後,便已經是隊形混亂,建製散開的局麵了。將領找不到士兵,士兵也找不到將領。實際上已經形成了各自為戰的局麵。
若是一直保持進攻態勢,這樣的影響還不算大,畢竟朝著城池不要命的衝鋒便是了。然而,當韃子騎兵突然冒出來,凶猛的衝入大明軍中的時候,沒有建製的混亂便立刻讓所有兵馬陷入無頭蒼蠅亂撞的局麵之中。
士兵們隻得憑借作戰經驗,臨時組成戰鬥隊伍,和韃子騎兵進行戰鬥。而得不到任何的有效的組織和命令。也不知道到底韃子來了多少兵馬,從哪個方向攻來,自己下一步又要做些什麽。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app,更多免費好書請下載塔讀小說app。
戰鬥持續了半個時辰的時間,韃子騎兵從西側衝入,貫穿明軍整個陣型,殺出了一條血路,從東側衝出。這短短一刻鍾的時間,大明兵馬遭受到了重創。這一次衝鋒,便讓大明兵馬死傷人數超過了三千人。m.23sk.
騎兵衝鋒過後的地麵上,到處是橫七豎八的屍體,到處是丟棄的兵器和盔甲。慘不忍睹。
韃子騎兵隊衝至東側之後,迅速分為兩路,撥轉馬頭再一次朝著明軍的陣型衝鋒而來。很明顯,他們是要造成更大的傷亡,取得更大的勝果。
明軍士兵雖然也開始反擊,韃子騎兵也有被弓箭射中,被步兵拚死拖下馬的。死傷也有上百人。但相較於明軍的損失,根本不算什麽。
馬昂站在南側的山坡上看著下方發生的一切,他終於不得不承認此戰已經沒有取勝的可能。他本該在敵軍騎兵出現的那一刻便下達撤兵的命令的。但是他終究還是不甘心,想要用優勢兵力去拚一拚。看看能否將對方騎兵拖住,圍而殲之。
但現在他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對方騎兵數目龐大,實際上白城子城池之中的敵人卻並不多。韃子並非要守城,他們隻是要趁著自己的兵馬攻城的機會,以騎兵突襲自己的兵馬。城裏的守軍隻是起著拖延和阻止的作用罷了。
韃子是知道他們的優勢所在的,他們明白,騎兵在野外戰場的衝鋒,才是他們的必殺手段。第二輪衝鋒,將會帶來更大的傷亡,眼下若是再頭鐵,怕是要全軍覆滅了。一旦軍心崩潰,便是不可收拾的局麵。
馬昂下達了撤兵的命令。他倒也並非沒有準備,這一片山坡便是最好的防禦地形,對韃子騎兵而言,這裏將是他們不可逾越的屏障。
撤退命令下達之後,大明士兵們立刻開始往山坡上撤離。山坡上,兩千名明軍弓箭手第一時間在山坡上組成了掩護兵馬撤退的火力陣型。這些都是馬昂之前做出的安排。
密密麻麻的明軍士兵們朝著東南兩側的山坡上狂奔而逃,兵器盔甲丟的滿地都是,但此刻卻也顧不得了。他們知道,隻有逃上山坡,才有活路。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app,更多免費好書請下載塔讀小說app。
韃子騎兵展開了肆意的殺戮,明軍對己方已經毫無威脅,他們隻需策馬衝殺,見人就砍就行了。韃子騎兵訓練有素,在這種情況下,自動分成數十支騎兵隊伍,以便於更好的自由追殺明軍士兵。
明軍士兵死傷慘重,完全是單方麵被屠戮的狀態。雖然隻有短短兩裏的距離,但這短短的距離,對許多人而言便是一條不歸路。數以千計的士兵倒在了冰冷的地麵上,他們的身體迅速冷卻僵硬,撒下的熱血很快凍結成冰。
從下達撤退命令,到所有的士兵退回山坡,隻有短短的一刻鍾時間。但這一刻鍾時間,卻仿佛如一輩子一般的漫長。終於,在付出了巨大的傷亡之後,明軍士兵完成了撤離。
兩隊韃子騎兵顯然是殺紅了眼,腦子發熱。他們殺的起勁,居然策馬追到了山坡下。很快,居高臨下激射而至的密集弓箭將他們射成了馬蜂窩。山坡上的明軍弓箭手用凶猛的火力給他們上了人生中的最後一課。
近四百多名韃子騎兵因為自己的貪心和不理智而被全部射殺。這也是韃子在此戰中戰死的士兵數目的一半還多。是他們唯一的敗筆。
騎兵最大的缺陷莫過於地形對他們的限製。盡管那不過是一些並不高大的小土丘而已,同樣不是他們能夠放肆的地方。
但即便如此,到此刻為止,韃子已然取得了輝煌的大勝。山坡和城池之間砂礫地麵上無數的屍體和遍地的盔甲兵刃便是證明。在短短的一個多時辰的戰鬥之中,四萬明軍邊軍死傷超過六千之巨,而韃子的傷亡不超過千人。
這場戰鬥雖然短促,但卻是邊軍經曆過的少有的慘烈激戰。逃上山坡的明軍士兵們驚魂未定,看著下方地麵上黑壓壓的韃子騎兵,以及遍地的屍體和刺鼻的血腥味。他們心情沮喪之極,同時也慶幸自己逃過一劫。
夜風勁吹,寒冷再一次籠罩了所有人。身上的熱汗和身體裏的熱血迅速冷卻之後,帶來的是身體上和心理上的雙重冰冷。
馬昂陰沉著臉,看著山坡下的一片狼藉的戰場,長歎一聲,下達了命令。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pp——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弓箭手斷後阻敵,其餘兵馬交替掩護後撤回營。傳令營中兵馬前來接應。騎兵出動,拚死保護大軍回撤。”
大營之中還有一萬兵馬。其中包括三千騎兵和一千火銃手。其餘的都是後勤保障兵力。這種黑暗中的偷襲,馬昂沒有帶上騎兵和火銃手,因為他們在這種戰鬥中派不上太大的用場。但現在,需要他們前來接應。三千騎兵起碼可以防止韃子騎兵的隨後的繼續追擊,火銃手也可作為打擊敵人的衝鋒的手段,盡管他們的用處不大。但此刻隻能全部拿來派上用場了。
大明敗兵開始撤離,韃子騎兵確實做出了繞行尾隨攻擊的姿態,但明軍沒有給他們機會。他們交替後退,組成弓箭防禦陣型,韃子騎兵沒有敢正麵衝鋒。隻在兩側奔襲射箭,進行擾擾。
後退到三裏之外的時候,大營中的騎兵趕來接應,韃子兵馬即刻撤離,迅速消失在黑夜之中。
這一戰,馬昂偷雞不成蝕把米,大敗而歸。死傷兵馬六千多人,本來高漲的士氣一下子跌到穀底。
大明收複河套的第一戰,便以這般草率的失敗而告終。馬昂軍士氣低迷,再也不敢做任何冒險的動作,隻能保持高度警惕的就地加固營地,等待正在東進的楊一清大軍的抵達。
四天後,楊一清率領的五萬兵馬抵達。他看到的是滿臉苦相的馬昂和他滿營的士氣低迷,凍傷和戰鬥受傷達兩千多人的兵馬。
馬昂哭喪著臉稟報了數日前的作戰經過,楊一清聞言,怒不可遏,當場便要將馬昂斬首。軍中諸將齊齊求饒,楊一清才勉強饒了馬昂的死罪,打了二十軍棍才肯罷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