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城郡原名遼西郡,雄踞燕山北道之險,是河北之地與北地草原過渡的要地。戰國時期,燕國開塞上五郡,遼西郡和遼東郡便一直作為中原王朝抗擊東北遊牧民族南下的橋頭堡。


    隋文帝時期,遼東郡陷於高句麗,便以遼西郡為營州,置總管府,掌握東北軍政大權。


    <a id="wzsy" href="https://www.ranwen.la">ranwen.la</a>


    隋煬帝即位之後,改州為郡,以營州為柳城郡。同時,靺鞨首領突地稽率部落萬餘人來內附,朝廷將其安置於柳城郡東北的長城近邊,置遼西郡,以突地稽為遼西郡郡守。


    遼西郡與柳城郡並存。


    不過,遼西郡的設置,名頭大於實際意義,郡下並未管轄實質性的縣城。


    柳城郡郡治位於白狼水中遊,依山傍水,是燕山東北第一險要的所在,也是僅次於遼東城的東北第二大城。


    城池布局,南北窄,東西寬。


    郡守府!


    楊義臣抵達柳城郡之後,便住在郡守府中。


    遼西太守突地稽、遼東太守宇文宴都已經秘密來到柳城。


    賀若懷心也被楊義臣留在身邊作為衛士聽用。


    粗壯的紅燭將整個議事堂照耀的異常明亮,楊義臣坐在主座上,盯著眼前的一副東北邊境的輿圖,微微出神。


    鄧暠則瞥了一眼站在楊義臣身旁的賀若懷心,心中有些生氣。他本來負有監視這些流兵的職責。他原本還想借著奚人和契丹人之手除掉賀若懷心,可是照現在的情形,賀若懷心有了楊義臣做靠山,再下手就難了。


    “說說吧,高句麗那邊的情況!”楊義臣坐直身子,看著台下三人。


    三人中,鄧暠老成,突地稽最熟悉高句麗的軍情,宇文宴則是靠著家族門蔭,方求的一郡之守的職位,明眼人一看,便是來鍍金的。


    三人麵麵相覷,不知道該怎麽說。


    帝國第一次征遼失敗,三十餘萬忠魂或死或俘,可以說是慘敗而歸了。唯一的一點拿得出手的成績也就是攻占了遼水西岸的通定鎮,將高句麗的勢力完全驅逐出遼水西岸。


    朝廷也就順勢以通定鎮之地設遼東郡。


    作為和高句麗隔江對峙的橋頭堡。


    “上大將軍,自王師退後,高句麗人獲得了喘息之機,據探子密報,鎮守遼東城的駙馬都尉乙支文信不僅加強遼東城的守備,而且修繕新城、建安城、安市城、蓋牟城、白岩城、卑奢城等各處城池,嚴加守備,目前我們也就隻能探得這些消息。”


    鄧暠作為東北邊境僅次於楊義臣和李景的主將,先開口將收集到的情報說了出來。


    高句麗山城堅固,乙支文信又是當世名將,看來這第二次征討困難也不小。


    楊義臣聽到這些消息,心中自然不快,他沉吟片刻,道:“遼東城是高句麗西部要塞,是西部邊境的核心,乙支文信不死,我們要想拿下遼東城,不容易啊。”


    可問題在於乙支文信正值壯年,要他死,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上大將軍,屬下以為當前實在不是再征高句麗的時機。”鄧暠悄悄地看了一眼楊義臣,試探的說道。


    “為何?”楊義臣微微一愣,問道。


    “屬下認為其一時機不對。自從上次征伐高句麗兵敗之後,高句麗又往遼東城調重兵兩萬餘人,遼東城的守禦兵馬已經達到近六萬人,占其總兵馬的五分之一強,我軍遠征,敵軍以逸待勞,形勢對我們不利。”


    “其二,遼東之地,山城艱險,非平原之所。我軍數量雖多,施展不開,也是枉然。再加上,遼東多雨,一到雨季,道路泥濘不堪,我軍失其地利,取敗之道也。”


    說完之後,鄧暠靜靜的站著,等候楊義臣的回複。


    楊義臣則目光灼灼的看了鄧暠一會兒,才歎息一口氣,道:“你所言很有道理,可是你忘了,陛下意誌堅決,這是不能改變的事。”


    聽到楊義臣並沒有打算勸諫皇帝停止征遼的意思,鄧暠眼中閃過一絲失落。


    他作為邊郡太守,深知相比戰爭,和平對於雙方的利好更多。


    楊義臣沒有看他,繼續開口問道。


    “對了,契丹和突厥有什麽動靜沒有?”楊義臣不想在征與不征上多費思量,畢竟,征討高句麗符合帝國的利益。


    第一次失敗,更多的隻是因為征討的方式和過程有問題罷了。


    比起高句麗的依險據守,楊義臣更擔心,高句麗秘密和突厥、契丹結盟。


    當年皇帝陛下下定決心征討高句麗,一來是想收複遼東故地,二來也是因為高句麗秘密聯絡突厥,給帝國北部邊境造成極大的壓力和威脅。


    高句麗,不得不討。


    第一次征討高句麗,突厥作壁上觀。契丹攝於帝國強大的軍力,派遣少量的仆從軍隨軍參戰,但是帝國兵敗的事實卻也在告訴一些野心家,帝國並非不可戰勝。


    這些細微的變化,楊義臣不得不考慮周到。


    這次楊義臣北上,奚人越境,便是最好的例證。


    這場仗已經到了不得不繼續打下去的危險境地。


    全天下都看著,若是龐大的隋帝國連一個小小的高句麗都奈何不得,那對帝國的威望和發展是致命的。


    皇帝陛下也是看到了這一層,才對征討高句麗之事有著近乎瘋狂的執著。


    突地稽看了一眼鄧暠,開口道:“上大將軍,據我們的情報,突厥並未有所行動。不過契丹八部與高句麗使者過往甚密,恐怕有私謀也說不定。”


    契丹人降服不定,一向與隋帝國不睦。


    “這是一條很重要的線索,加強對契丹八部監視,八部雖然首尾兩端,時常侵略邊境,但在我們實力不損的情況下,他們暫時不會為害的。不過也要防止他們瘋狗咬人。”楊義臣冷哼了一句。


    契丹八部雖然強大,但是在帝國麵前,他還是得老實三分。隻是,若帝國在戰場上一敗再敗就說不定了。


    受傷的老虎,終究也難敵饑餓的狼群。


    三人忙諾然答應。


    楊義臣並沒有說太久,等三人離開之後,楊義臣留下親信杜續。


    賀若懷心也留在堂上。


    “這個鄧暠很有問題!”眾人離開後,杜續開口說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隋末我為王之白甲起遼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粒銅豌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粒銅豌豆並收藏隋末我為王之白甲起遼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