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軍,援軍來了……”


    劉良佐一聽,立刻抬頭看去。


    就見很遠的地方,在流賊的另外一邊,隱隱約約地,出現了一些騎軍,數量並不多,大概也就百多騎而已。並且因為距離太遠,看不真切。


    但是,那些騎軍的軍服,一看就知道,是朝廷官軍的。


    這顯然是為大軍前探的夜不收,他們出現在這裏,那就說明援軍確實不遠了。


    看清楚了這一點,劉良佐不由得興奮地說道:“老黃還真是夠義氣!”


    能這麽快過來增援的,除了黃得功所部之外,就沒別的朝廷官軍了。


    他以前曾在鳳陽府和黃得功並肩戰鬥過,也曾一起合作擊敗過張獻忠,因此,這稱呼上就顯得親近了一些。


    於是,劉良佐便立刻下令,全軍集結,拖住張獻忠所部。


    這軍功送到麵前的,定然不能讓張獻忠再跑了!


    對於他來說,軍功才是最重要的,整頓地方,那是文官的事情而已!


    “殺……”


    隨著震天的吼聲,劉良佐大營的營門打開,一隊隊的朝廷官軍衝了出來,就在營前列陣,擺出隨時進攻流賊的架勢。


    看到這一幕,流賊眼睛也不是瞎的,同樣看到了黃得功所部前鋒夜不收,就算不說,也知道朝廷官軍的援兵不遠了。


    一時之間,士氣一下便低落了。


    這個時候,流賊這邊至少還有一萬五千多的兵力,真要打的話,還是可以一打的。


    之前攻打劉良佐所部軍營的時候,那也真是拚了命的廝殺。因為他們知道,隻要打敗了劉良佐所部,突出了封鎖,他們的好日子就又會來到。


    再者說了,劉良佐也是他們的老對手,戰力怎麽樣,心中有數,也沒多少威懾力。


    可是,在打了一天多之後,流賊們都發現,劉良佐所部的兵力數量是減少了,但是實力卻提升了不少。按照他們的估計,這個時候的劉良佐所部,早該敗了的,卻還牢牢地擋在他們麵前。這就讓他們意識到,劉良佐所部的戰力,已經今非昔比了。


    如今,黃得功所部朝廷官軍的出現,就算沒有夾擊的預期,隻是黃得功所部官軍,就已經很是打擊這些流賊的士氣了。


    在以前的時候,他們也和黃得功所部交手過。打劉良佐,他們還勝過,但是打黃得功,就沒勝過。


    這還是以前,到後來,劉良佐所部都還打贏了建虜,據說滅了建虜十幾萬人馬,為此那個黃得功都封爵了。


    也就是說,黃得功所部的戰力,比起以前要更強了!那這仗還怎麽打?


    張獻忠這次帶出來的是他手下最精銳的軍隊,這些人,大都出自邊軍,並且也算是陳年老賊了。


    這些老賊,比起普通流賊,更懂軍事,懂得戰陣配合,懂得廝殺,還懂得怎麽生存!


    要不然,他們也不可能造反十幾年還能活下來。


    打順風仗,那自然不必說了,肯定能發揮出他們十二分的戰力;打下一般的硬仗,有比較大期待的那種,就比如說打垮劉良佐所部,他們就能突破封鎖這種,他們也敢死拚。


    可是,如果說是一場注定要戰敗的硬仗,這些老賊比起普通的軍卒,更能認清形勢,也就更不想打,逃跑是他們的第一選擇。


    <a id="wzsy" href="http://www.siluke.com">siluke.com</a>


    逃不掉,那就投降,反正,好死不如賴活著,拿命去打必敗的硬仗,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很顯然,張獻忠也了解他手下這些人是什麽德行,立刻卷起軍中攜帶的金銀財物,帶著家小,第一時間逃跑了。


    馬士英要是在這裏,估計會跌掉下巴。虧他擔心了半天,最後竟然是這種情況!


    南京勳貴要是看到了,估計也是差不多,真是白期待了!


    不要說他們了,就連劉良佐都看得有點傻眼,沒想到張獻忠跑起來,竟然比他想象中還要幹脆地多!


    騎兵跑在前頭,步卒跟在後麵狂奔,壓根不管身後有支軍隊。


    “追!”劉良佐回過神來,自然就立刻下令了。


    於是,奇怪的一幕發生了。


    之前還打生打死的兩支隊伍,就變成了一支隊伍在前逃,一支隊伍在後追,比跑步了。


    劉良佐的隊伍,很快就追散了,編製跑著跑著就沒了。


    有的人,去抓俘虜,有的人,去撿包裹,散落的財物等等,總之,跑的,和追的,都是一團亂。


    張獻忠看到這個情況,不由得很是遺憾。


    如果隻有劉良佐這麽一支隊伍的話,他殺一個回馬槍,說不定就能幹掉劉良佐了。


    在原本的曆史上,李自成對付孫傳庭的秦軍,就是用這一招的,反敗為勝,奠定了最後在和孫傳庭較量中勝出的基礎。孫傳庭當時大敗,幾乎全軍覆沒,逃回潼關的。


    不過此時,在張獻忠這邊,卻不止劉良佐一支隊伍,就算他翻身殺過去,能打敗劉良佐,當時,黃得功馬上就到了,甚至有更多的騎軍開始尾隨了,壓根沒法殺回馬槍的。


    亂,亂了啊!


    落在隊伍後麵的步卒,已經有在跪地投降了。


    張獻忠看到這一幕,心中也是隱隱作疼。


    照這個損失,還有黃得功夾擊過來之後的情況估計,最後能留下多少兵力都很難預估了。


    如果能逃出去的,怕也要蟄伏不知道多少時間了。什麽大西國,都要是陳年往事了。


    不過好在張獻忠已經練就一個大心髒了,抗壓能力非常強。蟄伏就蟄伏了,他日東山再起便是!


    隻要留得江山在,就不怕沒柴燒!


    相對於他來說,他的軍師徐以顯的臉色,明顯就更難看了一點。


    這次的孤注一擲,最終結果是失敗的。如果不是破釜沉舟的話,逃回去之後,還能收攏一部分軍隊的。


    可是,為了掩護這一次的突圍,之前的時候,就是他建議張獻忠下令那些非精銳君都向各地發起進攻。


    那隻會是自殺式的攻擊,打不過,按照一貫的作風,就是作鳥獸散了。


    如果這邊得勝而歸的那種,把旗幟亮出來,還能把那些人都給聚攏起來的。然而,這次就算能逃回去,就這種慘敗,誰還會湊過來?


    很快,徐以顯又想到一事,就感覺自己之前的判斷,或許就是錯的了。


    如果是以往的那些歲月,他是真得不看好朝廷,朱明王朝,也是到了改朝換代的時候了。


    種種跡象,他都是相信自己的判斷沒錯!


    可是,徐以顯萬萬沒有想到,就這兩年,局勢的變化竟然會這麽快。更讓他沒想到的是,朝廷竟然都幹起了流賊的事情:打土豪鄉紳,搶他們的田地。


    打土豪鄉紳,那皇帝是抄家了一個又一個,什麽首輔,兵部尚書,甚至成國公啊,晉商啊,鹽商啊之類的,都被抄家了。這抄家得來的財物,頓時讓皇帝一下就富足了起來。


    而重新丈量土地,這更是長治久安之策。民生問題,便能得到極大的緩解。


    如果說,朝廷之前在鳳陽府之類的地方做這個事情,他還有點不以為然的話,如今看到,朝廷竟然還要在應天府地區這麽搞,這可是勳貴雲集的地方,地方豪族更是不知道多少!


    這個事兒,真要讓那崇禎皇帝做成了的話,其他地方,絕對不敢和朝廷對著幹的,這就等於在全國範圍內,都能進行一波整頓的地方。如此一來,朱明王朝不說千秋萬世,至少這一代肯定是沒問題了。而當今皇帝,才三十來歲而已!


    這種情況下,張獻忠如何與朝廷去爭?又怎麽可能還是天命所歸之人?


    如果說,那皇帝的想法是好的,在南京卻實施不下去,反而會碰壁的話,那也沒什麽!


    可是,從那些勳貴的活動,還離間黃得功,試圖扳倒馬士英,結果黃得功似乎一點都沒受離間影響,這麽快速地趕來增援,遠超這邊的預計。


    這說明什麽?


    說明馬士英手下的將領,都是支持馬士英,也就是聽皇帝的話的。


    作為流賊軍中軍師的徐以顯,遠比其他人都要清楚,手中有聽話的軍隊,這震懾力又豈是銀槍蠟燭頭的勳貴,或者隻會嘴炮的文官能比!


    想著這些,他的思想就有點動搖了。


    正在這個時候,卻見張可望驅馬到了他們這邊,對張獻忠說道:“義父,孩兒有一計,可破當下困局。”


    正在策馬逃跑中的張獻忠一聽,立刻轉頭看向他,當即問道:“當真?這種情況下還有轉危為安之策?”


    張可望的能力,絕對是有的,要不然,他的排名也不會在四大義子之首。


    就連徐以顯聽到了,都是振奮了起來,連忙驅馬靠過去了一點,試圖聽聽是什麽計策。


    結果,就見張可望一邊驅馬接近張獻忠,一邊壓低了一點聲音道:“是的,義父,不過此策須得保密,方能奏效!孩兒隻能稟告義父一人知道!”


    言外之意,就是要說悄悄話了。


    張獻忠聽了,盯了張可望一眼,然後也不停下來,畢竟身後有追兵,隻是湊過去說道:“那你說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和崇禎成了合夥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叫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叫天並收藏我和崇禎成了合夥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