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駕駕……”</p>
與此同時,遼東海州,一隊隊的建虜騎兵從洞開的城門蜂擁而出,向西麵的錦州進發。</p>
哪怕這些騎兵卷起了無數的灰塵,卻不妨礙那些建虜百姓在道路兩邊熱烈地歡送。</p>
他們一個個地都在揮手,同時狂熱地大喊著。</p>
“大清萬勝!”</p>
“殺光明狗!”</p>
“……”</p>
自從大清從錦州敗退回海州之後,海州這邊就成了前線;雖然明軍過來騷擾的比較少,可這依舊是大清以前沒有過的事情,讓這些建虜百姓感到非常憋屈。</p>
反正自從太祖起兵以來,一直是他們打明軍,並且從來沒有過失敗,把他們心中的傲氣給打出來了!</p>
結果沒想到,就前幾年的時候開始,大清軍隊竟然連吃兩個敗仗,幾乎都是全軍覆沒,以至於他們差不多是家家出喪。這種沉痛的打擊,讓他們有了深刻的切膚之疼!</p>
如今,大清皇帝親征,當然,他們其實都明白,歸根到底是攝政王親征,集結了大清所有的兵力不說,還有盟軍,遠比大清兵力要多的倭軍也要跟著一起打明國。</p>
這麽龐大的兵力,絕對是能贏的!</p>
如今,大軍開始出動,他們豈能不興奮,憋著得那口氣,無論如何都要發泄出來了!</p>
隻是恨自己年事已高,或者缺胳膊少腿的,沒法再上前線,要不然,一定要趁這個機會多殺幾個明狗才好!</p>
海州的建虜騎軍並沒有多少,也就五千左右,迅速出城之後,便是一隊隊的建虜步軍出城了。</p>
多爾袞身穿盔甲,就在城頭上注視著長龍遠去。</p>
雖然他看到底下的百姓在歡呼,連帶著出征的軍卒,同樣一個個士氣都很高,但是,他卻是沒什麽笑容。</p>
雖然看著大軍在出征,心中卻是在想著別的事情。</p>
福臨小皇帝雖然說是親征,但是,真去前線還是不妥的。他才十歲而已,隻是一個擺設,多爾袞把他留在了海州坐鎮。</p>
對此,他不擔心,他就是擔心福臨的那個親娘,太後布木布泰,就怕她搞事情!</p>
多爾袞已經不止一次嚐過這個女人的虧,就怕這個女人的腦子中,沒有以國家大義為重,不知道這是關係大清至關重要的一戰,脫離了自己的視線,就在背後搞鬼!</p>
本來,他想著福臨到海州,這個女人留在盛京,由代善看著,應該沒問題;但是,她卻借口要照顧福臨,非得親自跟著。</p>
嗬嗬,大清皇帝還要他娘照顧,那親征個屁啊!</p>
多爾袞想著這些,忍不住在心中爆了粗口。</p>
不過這女人也不要小瞧自己,借著大意的名份,把鼇拜等人給調了出來,調去前線打仗。</p>
嗬嗬,讓你們擁護……</p>
他正在想著這事時,忽然,就聽到洪承疇對他說道:“主子,前鋒都已出征,輪到中軍上路了!”</p>
聽到這話,多爾袞不由得眉頭又是微微一皺,心中略微有點不舒服:什麽上路?這是有歧義吧?你一個飽讀詩書的大儒,滿肚子學問的人,也能說出這話?這是故意的,還是無疑的?</p>
此時的他,看誰都有點不順眼,不過以他的城府,最終還是沒有表現出來,當即一揮手,轉身下了城頭,領著中軍也開始出發。</p>
城外歡送的百姓,看到攝政王出來,頓時歡呼聲就更高了。</p>
大清經曆了兩場大戰的慘敗,無法再入關劫掠補充物資人口,但是,攝政王卻讓大清依舊強大,讓他們吃飽了肚子不說,還有朝鮮人可以用,這讓他們心服口服。</p>
</p>
有攝政王親征,兵力還如此之多,這一仗,肯定是贏定了的!</p>
“攝政王殿下萬歲!”</p>
“攝政王殿下威武!”</p>
“旗開得勝,殺光明狗!”</p>
“……”</p>
看著這些百姓的熱情,聽著他們的歡呼跪拜,多爾袞的心情好了一些,一邊微笑著揮手示意,一邊在心中暗暗說道:“你們放心好了,這一次肯定大捷!”</p>
隻要打贏了這一次,百姓的眼睛都是雪亮的,知道這是自己的功勞,就算那女人會折騰,在絕對的實力麵前,也不會翻起什麽浪花!</p>
想著這個,多爾袞便轉頭對親衛吩咐道:“再去聯係下倭國大目付,明日他們務必出發!”</p>
“喳!”一個親衛立刻回應一聲,調轉馬頭往析木城而去。</p>
倭軍已經集結了三十萬的兵力,就在海州城不遠集結,這支力量,絕對讓明軍想不到,是給明軍的驚喜!</p>
真是沒想到,倭軍也終於會為打明國如此豁出去!</p>
將近五十萬的兵力,就隻是打遼西走廊的明軍而已,絕對實力的碾壓了!</p>
……………</p>
“報,建虜大軍往錦州而來了!”</p>
夜不收的稟告,讓錦州大堂內眾將都吃了一驚。</p>
一直以來,海州的建虜,都是以龜縮為主,這突然之間殺過來,肯定是有什麽底氣,才敢這麽做的吧?</p>
然而,還沒等他們反應過來呢,作為主將的閻應元,看了劉文秀一眼,卻都能看到彼此眼裏的一絲喜意。</p>
果然沒有料錯,建虜真來了!</p>
於是,就聽閻應元立刻發布軍令道:“鬆山等地將士,立刻撤入錦州城,另外,快馬通報寧遠!”</p>
聽到這話,有將領就迷湖了,連忙站出來提醒道:“大帥,孤城難守啊!”</p>
崇禎十四年開始的鬆錦之戰,建虜也是拔掉了錦州外圍的軍鎮之後,才完全圍死了錦州。鬆山等軍鎮的存在,就是為了拱衛錦州而存在的。</p>
但是,閻應元卻第一時間撤回那邊的守軍,這明顯有點湖塗了!</p>
可誰知,閻應元聽了提醒之後,卻是微微一笑道:“朝廷早就料到建虜會來攻,依軍令而行便是!”</p>
一聽這話,堂內便立刻有了底氣,紛紛答應著執行軍令去了。</p>
很快,建虜大軍如同排山倒海一般地,殺向錦州城,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到達了錦州城下。</p>
看著嚴陣以待的錦州城,多爾袞有些疑惑了。</p>
按理來說,明軍不可能放棄鬆山等地,節節抵抗,才能爭取求援的時間盡可能地多才對?</p>
難不成,明軍是有什麽陰謀詭計?</p>
在他的身邊,再一次抵達錦州這邊的洪承疇,心中實在有點感慨。</p>
之前的時候,他是明軍的主帥,統領十二萬朝廷精銳救援錦州。可如今,他卻是攻城的一方了。</p>
上一次,他是一敗塗地,全軍覆沒的下場!如今,是站在了上一次勝利的一方,進攻的一方,該是能贏了吧!</p>
心中如此想著,看到了多爾袞的臉色,洪承疇一下就猜出了他的想法,便微笑著說道:“主子,無需擔憂……”</p>
聽到他說話,多爾袞便轉頭看向他,眼神中帶著一絲疑惑,好像是在問,為什麽無須擔憂?</p>
隻聽洪承疇向他解釋道:“以前的時候,錦州守將乃是祖大壽,是為本地人,將門世家,又是帶兵多年,自然是個知兵的。但是……”</p>
說到這裏,他用手一指錦州城頭那迎風飄揚的“閻”字旗號,然後接著說道:“而如今的錦州守將,之前隻是江陰典史而已,抓抓毛賊還行,這領兵打仗,卻遠非抓毛賊可比!也不知道那明國皇帝為何會提拔這等小吏守這錦州重鎮?”</p>
事實上,他心中很清楚,答桉是那明國皇帝昏庸,這一點,他是最清楚不過了!</p>
不過多爾袞聽了他的話之後,卻還是皺著眉頭,疑惑地說道:“或許也是個有本事的吧,至少之前派兵騷擾海州,孤聽了,也是有章法的!”</p>
聽到這話,洪承疇再次用手一指城頭上另外一麵迎風飄揚的“劉”字旗號,然後又給多爾袞解釋道:“主子,奴才以為,這得歸功於錦州另外一個守將劉文秀了,此人以前是流賊出身,對於騎軍運用,還是有點能耐的。隻是流賊出身的人,都沒有守城的經曆;打不過往往便是跑的,和那閻應元相比,至少守城這一塊,怕是好不到哪裏去!都覺得錦州城兵多一些,便覺得會安全一些吧!”</p>
聽到這個解釋,多爾袞想想,覺得很有道理。便欣慰地對洪承疇說道:“明國的事情,終歸還是洪卿更熟悉啊!之後,但有想法,無須顧慮,盡可道來!”</p>
“奴才遵旨!”洪承疇聽了,連忙回應一聲,然後看向錦州城頭,心中想著:這一戰後,自己的事情傳回京師,皇帝該是後悔對自己喊打喊殺了吧?</p>
想想那皇帝,也是可憐,手中沒有可用之人,連阿貓阿狗都拍出來獨當一麵了!</p>
說真的,洪承疇還真瞧不起閻應元、劉文秀這類出身的人。就以前的時候,落在他手中的流賊,都不知道被他殺了多少!</p>
如今的關內,老虎不在山,猢猻稱大王了!</p>
這麽大的戰事,再怎麽的,也該派那孫傳庭過來吧?</p>
多爾袞那邊,倒是不知道洪承疇重回錦州,內心活動會那麽豐富,他隻是很快下令,大軍圍住錦州之後,挖壕溝,封死錦州。</p>
與此同時,派人給柳生十兵衛報信,讓倭軍開始執行下一步計劃。</p>
與此同時,遼東海州,一隊隊的建虜騎兵從洞開的城門蜂擁而出,向西麵的錦州進發。</p>
哪怕這些騎兵卷起了無數的灰塵,卻不妨礙那些建虜百姓在道路兩邊熱烈地歡送。</p>
他們一個個地都在揮手,同時狂熱地大喊著。</p>
“大清萬勝!”</p>
“殺光明狗!”</p>
“……”</p>
自從大清從錦州敗退回海州之後,海州這邊就成了前線;雖然明軍過來騷擾的比較少,可這依舊是大清以前沒有過的事情,讓這些建虜百姓感到非常憋屈。</p>
反正自從太祖起兵以來,一直是他們打明軍,並且從來沒有過失敗,把他們心中的傲氣給打出來了!</p>
結果沒想到,就前幾年的時候開始,大清軍隊竟然連吃兩個敗仗,幾乎都是全軍覆沒,以至於他們差不多是家家出喪。這種沉痛的打擊,讓他們有了深刻的切膚之疼!</p>
如今,大清皇帝親征,當然,他們其實都明白,歸根到底是攝政王親征,集結了大清所有的兵力不說,還有盟軍,遠比大清兵力要多的倭軍也要跟著一起打明國。</p>
這麽龐大的兵力,絕對是能贏的!</p>
如今,大軍開始出動,他們豈能不興奮,憋著得那口氣,無論如何都要發泄出來了!</p>
隻是恨自己年事已高,或者缺胳膊少腿的,沒法再上前線,要不然,一定要趁這個機會多殺幾個明狗才好!</p>
海州的建虜騎軍並沒有多少,也就五千左右,迅速出城之後,便是一隊隊的建虜步軍出城了。</p>
多爾袞身穿盔甲,就在城頭上注視著長龍遠去。</p>
雖然他看到底下的百姓在歡呼,連帶著出征的軍卒,同樣一個個士氣都很高,但是,他卻是沒什麽笑容。</p>
雖然看著大軍在出征,心中卻是在想著別的事情。</p>
福臨小皇帝雖然說是親征,但是,真去前線還是不妥的。他才十歲而已,隻是一個擺設,多爾袞把他留在了海州坐鎮。</p>
對此,他不擔心,他就是擔心福臨的那個親娘,太後布木布泰,就怕她搞事情!</p>
多爾袞已經不止一次嚐過這個女人的虧,就怕這個女人的腦子中,沒有以國家大義為重,不知道這是關係大清至關重要的一戰,脫離了自己的視線,就在背後搞鬼!</p>
本來,他想著福臨到海州,這個女人留在盛京,由代善看著,應該沒問題;但是,她卻借口要照顧福臨,非得親自跟著。</p>
嗬嗬,大清皇帝還要他娘照顧,那親征個屁啊!</p>
多爾袞想著這些,忍不住在心中爆了粗口。</p>
不過這女人也不要小瞧自己,借著大意的名份,把鼇拜等人給調了出來,調去前線打仗。</p>
嗬嗬,讓你們擁護……</p>
他正在想著這事時,忽然,就聽到洪承疇對他說道:“主子,前鋒都已出征,輪到中軍上路了!”</p>
聽到這話,多爾袞不由得眉頭又是微微一皺,心中略微有點不舒服:什麽上路?這是有歧義吧?你一個飽讀詩書的大儒,滿肚子學問的人,也能說出這話?這是故意的,還是無疑的?</p>
此時的他,看誰都有點不順眼,不過以他的城府,最終還是沒有表現出來,當即一揮手,轉身下了城頭,領著中軍也開始出發。</p>
城外歡送的百姓,看到攝政王出來,頓時歡呼聲就更高了。</p>
大清經曆了兩場大戰的慘敗,無法再入關劫掠補充物資人口,但是,攝政王卻讓大清依舊強大,讓他們吃飽了肚子不說,還有朝鮮人可以用,這讓他們心服口服。</p>
</p>
有攝政王親征,兵力還如此之多,這一仗,肯定是贏定了的!</p>
“攝政王殿下萬歲!”</p>
“攝政王殿下威武!”</p>
“旗開得勝,殺光明狗!”</p>
“……”</p>
看著這些百姓的熱情,聽著他們的歡呼跪拜,多爾袞的心情好了一些,一邊微笑著揮手示意,一邊在心中暗暗說道:“你們放心好了,這一次肯定大捷!”</p>
隻要打贏了這一次,百姓的眼睛都是雪亮的,知道這是自己的功勞,就算那女人會折騰,在絕對的實力麵前,也不會翻起什麽浪花!</p>
想著這個,多爾袞便轉頭對親衛吩咐道:“再去聯係下倭國大目付,明日他們務必出發!”</p>
“喳!”一個親衛立刻回應一聲,調轉馬頭往析木城而去。</p>
倭軍已經集結了三十萬的兵力,就在海州城不遠集結,這支力量,絕對讓明軍想不到,是給明軍的驚喜!</p>
真是沒想到,倭軍也終於會為打明國如此豁出去!</p>
將近五十萬的兵力,就隻是打遼西走廊的明軍而已,絕對實力的碾壓了!</p>
……………</p>
“報,建虜大軍往錦州而來了!”</p>
夜不收的稟告,讓錦州大堂內眾將都吃了一驚。</p>
一直以來,海州的建虜,都是以龜縮為主,這突然之間殺過來,肯定是有什麽底氣,才敢這麽做的吧?</p>
然而,還沒等他們反應過來呢,作為主將的閻應元,看了劉文秀一眼,卻都能看到彼此眼裏的一絲喜意。</p>
果然沒有料錯,建虜真來了!</p>
於是,就聽閻應元立刻發布軍令道:“鬆山等地將士,立刻撤入錦州城,另外,快馬通報寧遠!”</p>
聽到這話,有將領就迷湖了,連忙站出來提醒道:“大帥,孤城難守啊!”</p>
崇禎十四年開始的鬆錦之戰,建虜也是拔掉了錦州外圍的軍鎮之後,才完全圍死了錦州。鬆山等軍鎮的存在,就是為了拱衛錦州而存在的。</p>
但是,閻應元卻第一時間撤回那邊的守軍,這明顯有點湖塗了!</p>
可誰知,閻應元聽了提醒之後,卻是微微一笑道:“朝廷早就料到建虜會來攻,依軍令而行便是!”</p>
一聽這話,堂內便立刻有了底氣,紛紛答應著執行軍令去了。</p>
很快,建虜大軍如同排山倒海一般地,殺向錦州城,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到達了錦州城下。</p>
看著嚴陣以待的錦州城,多爾袞有些疑惑了。</p>
按理來說,明軍不可能放棄鬆山等地,節節抵抗,才能爭取求援的時間盡可能地多才對?</p>
難不成,明軍是有什麽陰謀詭計?</p>
在他的身邊,再一次抵達錦州這邊的洪承疇,心中實在有點感慨。</p>
之前的時候,他是明軍的主帥,統領十二萬朝廷精銳救援錦州。可如今,他卻是攻城的一方了。</p>
上一次,他是一敗塗地,全軍覆沒的下場!如今,是站在了上一次勝利的一方,進攻的一方,該是能贏了吧!</p>
心中如此想著,看到了多爾袞的臉色,洪承疇一下就猜出了他的想法,便微笑著說道:“主子,無需擔憂……”</p>
聽到他說話,多爾袞便轉頭看向他,眼神中帶著一絲疑惑,好像是在問,為什麽無須擔憂?</p>
隻聽洪承疇向他解釋道:“以前的時候,錦州守將乃是祖大壽,是為本地人,將門世家,又是帶兵多年,自然是個知兵的。但是……”</p>
說到這裏,他用手一指錦州城頭那迎風飄揚的“閻”字旗號,然後接著說道:“而如今的錦州守將,之前隻是江陰典史而已,抓抓毛賊還行,這領兵打仗,卻遠非抓毛賊可比!也不知道那明國皇帝為何會提拔這等小吏守這錦州重鎮?”</p>
事實上,他心中很清楚,答桉是那明國皇帝昏庸,這一點,他是最清楚不過了!</p>
不過多爾袞聽了他的話之後,卻還是皺著眉頭,疑惑地說道:“或許也是個有本事的吧,至少之前派兵騷擾海州,孤聽了,也是有章法的!”</p>
聽到這話,洪承疇再次用手一指城頭上另外一麵迎風飄揚的“劉”字旗號,然後又給多爾袞解釋道:“主子,奴才以為,這得歸功於錦州另外一個守將劉文秀了,此人以前是流賊出身,對於騎軍運用,還是有點能耐的。隻是流賊出身的人,都沒有守城的經曆;打不過往往便是跑的,和那閻應元相比,至少守城這一塊,怕是好不到哪裏去!都覺得錦州城兵多一些,便覺得會安全一些吧!”</p>
聽到這個解釋,多爾袞想想,覺得很有道理。便欣慰地對洪承疇說道:“明國的事情,終歸還是洪卿更熟悉啊!之後,但有想法,無須顧慮,盡可道來!”</p>
“奴才遵旨!”洪承疇聽了,連忙回應一聲,然後看向錦州城頭,心中想著:這一戰後,自己的事情傳回京師,皇帝該是後悔對自己喊打喊殺了吧?</p>
想想那皇帝,也是可憐,手中沒有可用之人,連阿貓阿狗都拍出來獨當一麵了!</p>
說真的,洪承疇還真瞧不起閻應元、劉文秀這類出身的人。就以前的時候,落在他手中的流賊,都不知道被他殺了多少!</p>
如今的關內,老虎不在山,猢猻稱大王了!</p>
這麽大的戰事,再怎麽的,也該派那孫傳庭過來吧?</p>
多爾袞那邊,倒是不知道洪承疇重回錦州,內心活動會那麽豐富,他隻是很快下令,大軍圍住錦州之後,挖壕溝,封死錦州。</p>
與此同時,派人給柳生十兵衛報信,讓倭軍開始執行下一步計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