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天氣,一如既往,所謂秋高氣爽,算是一個踏青的好天氣。</p>
然而,在不到杏山驛十裏的這個地方,卻雲集了建虜和倭寇大軍,從四麵出擊,堵住了沿著官道往錦州方向攻擊前進的明軍。</p>
側麵的椵木衝堡等地的倭國伏軍,也已經前出,試圖進攻明軍側翼。</p>
但是很明顯,在側翼雖然沒有見到屍體,但是能看到地上有很多血跡,顯然是企圖沒有得逞。</p>
此時,鼇拜所統領白甲兵並抽調各旗精銳,大約兩千餘人,就替代了側翼的倭軍,一個個都是表情嚴肅地整裝待發。</p>
這些建虜精銳,皆穿三層甲,一半手持刀盾、狼牙棒、大砍刀等武器,另外一邊,則全是弓箭在手。能看出來,他們手中拿得都是硬弓不說,箭壺都比普通弓箭手要多一壺,甚至更多。</p>
本來建虜軍中也是有火槍兵,也就是孔有德當初投靠建虜時候帶過去的火器兵,但是,這支軍隊在當年的寧遠之戰中全軍覆沒,因此,建虜這邊的火槍手已經不成建製,隻有朝鮮人那邊還有,並沒有調來這裏,隻是在負責圍困錦州城。</p>
之所以如此,倒也不是因為朝鮮兵會靠不住,而是朝鮮人用的火銃,明顯沒有明軍的精良,如果在進攻中用火槍對射,估計是會白白送人頭。要不然,多爾袞不可能不讓朝鮮火槍兵上陣的。</p>
在這些倭軍的身後,柳生十兵衛也抽調了倭軍中的精銳,就是那些武士旗本等等,都是倭國的精銳武士,分為兩部分。</p>
一部分是倭軍的鐵炮兵,聽著嚇人,其實就是鳥槍隊而已。另外一部分,則是武藝精湛的武士旗本等等,大都手握長長的雙手武士刀。相對而言,個體戰鬥力絕對是強悍的。</p>
至於普通的足輕,手握長槍的那些,都在更後麵,隻有前麵的大清巴圖魯和倭軍武士能撕開明軍的防線,這些足輕才會衝鋒,要不然,最多隻是消耗明軍的火藥,而不會有其他可能。</p>
明軍這邊,依舊是以車營為依托,防禦為主。</p>
多爾袞借助柳生十兵衛這邊給他用的望遠鏡能發現,明軍的偏廂車中,確實沒看到多少火炮。</p>
一般來說,按照明軍車營的慣例,一輛偏廂車中裝兩大兩小的火炮,這遠程火炮就會很猛了。但是相對來說,也會變得很重。這麽一來,偏廂車一般都是要靠力氣大的牛,或者多匹馬來拉動。</p>
但是,多爾袞發現,明軍陣營中壓根就沒有什麽牛馬之類的牲畜,從另外一個側麵也能證明,明軍的偏廂車中,絕對沒有重炮,因為那樣太重了。</p>
看到這個情況之後,他心中便多了一份底氣,臉色也不再那麽嚴峻了。</p>
要知道,大清從很早以前,就被明軍的火槍所困擾,最終想出了應對之法,並且在曆次戰事中慢慢加以完善,得到了最終的對付明軍火槍的武器,也就是車楯。</p>
從還是大金時候就開始,每牛錄(一牛錄為三百人)中每一百人就配備四輛楯車,由三十名軍卒操作,占比達三成,可見其地位。</p>
這個車楯,其實就是車上的盾牌,也就是在一輛雙輪車的最前麵,豎著一道能遮擋很大麵積的盾。不過這個盾是由厚木板包覆牛皮、鐵皮複合而成。這樣製成的楯車“小磚石擊之不動,大磚石擊之滾下,柴火擲之不焚”,具有較強的防禦力。對付火槍,也具備非常強的防禦力,基本上就打不穿。</p>
因此,車楯是火槍的克星,但是與此同時,也害怕中型以上火炮的轟擊。</p>
此時,多爾袞基本可以肯定,明軍急著救援錦州,並沒有攜帶多少重炮,這麽一來,就給了車楯用武之地了!</p>
這一戰,能打,能贏!</p>
為了牽製明軍,給主攻軍隊製造機會,多爾袞和柳生十兵衛商量之後,就由柳生十兵衛這邊負責派兵羊攻牽製。</p>
太陽還沒發出秋老虎的威力,震天的戰鼓便在這遼西走廊響了起來。</p>
“冬冬冬……”</p>
攔路的倭軍最先發起進攻,不過卻是畏畏縮縮的,明顯害怕明軍的火槍威力。走了半天,都沒走出幾丈的那種。</p>
多爾袞一見,頓時就有點火了。這種進攻,能牽製個鬼了!</p>
於是,他便嚴肅地對柳生十兵衛說道:“此戰,你我皆派出了最精銳的手下側擊明軍,你這牽製明軍的力道要是弱了,難不成就是想死那些精銳麽?”</p>
柳生十兵衛聽了,自己看著那些倭人進攻的畏縮有點難堪,便用倭語嘰裏呱啦地發飆了一通。</p>
隨後,就看到有一支倭軍上前,開始督戰:後退者殺,作戰不力者殺!</p>
軍法處置了一些人之後,這些負責牽製的倭軍便沒有辦法了,隻能哭喪著臉,嗷嗷叫地開始向明軍發起進攻。</p>
戰事到了這個時候,才算有點像大戰的樣子。</p>
“呯呯呯……”</p>
明軍陣營這邊,火槍的聲音,連綿不斷地響起,開始收割那些衝得近的倭軍軍卒。</p>
</p>
在明軍後方位置,也同樣有倭軍衝出,牽製明軍的後軍。</p>
一時之間,喊殺聲,槍聲等等,響成了一片。</p>
多爾袞這邊,還在觀察,還想再等等。</p>
因為他看到,牽製明軍的倭軍,在這個時候並沒有牽製多少明軍的注意力,以他戰場多年的經驗發現,明軍還是能從容應對。</p>
然而,柳生十兵衛看著他的手下一批又一批地倒在衝向明軍陣營的途中,這讓他很是不爽,便開始催多爾袞了:“就這會的功夫,已經死了上千人了,已經可以了吧?”</p>
“還不下令?總不能讓我倭軍都死光吧?”</p>
“看看,又至少死了五百了,還不攻,那你們大清兵來牽製好了!”</p>
“你該不會是讓我倭人的性命去耗光明軍的火藥,這樣才算牽製吧?”</p>
“……”</p>
多爾袞擋不住柳生十兵衛的抱怨,最終還是下達了鼇拜那邊進攻的軍令。</p>
鼇拜收到軍令,倒也沒有猶豫,也並不在意倭軍牽製明軍的力度可能還不夠的問題,立刻下令進攻。</p>
一輛輛地楯車被推了出去,大約有三十多輛,組成了並不齊整的盾牆,一道又一道,猶如波浪一般,由力大的幾個建虜推著,盡可能快地掩護車楯後麵的建虜白甲兵開始進攻。</p>
躲在最前麵的楯車後麵的建虜,都是那些選出來的弓箭手精銳。他們手握硬弓,調整射箭角度,斜向上拋射箭支,掩護楯車的前進。</p>
“梆梆梆……”</p>
“嗖嗖嗖……”</p>
“呯呯呯……”</p>
明軍顯然也注意到了這支建虜,用楯車的建虜,必然重點被照顧,火槍跟著射擊。</p>
還真別說,建虜躲在車楯後麵,明軍的火槍並沒有給他們多少殺傷。</p>
鼇拜身為滿清第一巴圖魯,雖然已經貴為護軍統領,皇帝身邊最親信的人之一,但是他也在衝鋒的隊伍裏麵。</p>
這支隊伍,都是精銳,自然懂得彼此配合,基本都不用鼇拜指揮,借助楯車的指揮,快速向明軍陣營靠了過去。</p>
遠處,洪承疇看到這個情況,不由得讚歎道:“大清精銳,天下無敵!”</p>
多爾袞聽了,臉上閃過一絲得色,那可不,這是從八旗中抽調出來的白甲兵,能不精銳麽?</p>
不過這一絲得色很快就沒了,因為他知道,明軍多少肯定是帶了火炮的,並且明軍也知道,對付車楯最好的,就是火炮的轟擊。因此,隨著車楯的推進,明軍的火炮肯定會開炮,大清精銳也必然會有損失。</p>
不過隻要能給大清精銳衝進明軍陣營,那損失一些白甲兵也是值得的。</p>
他在這麽想著的時候,就看到大清精銳後麵的倭軍精銳,也已經跟上,黑壓壓的一片,以最前麵的楯車為掩護,衝向明軍陣營。</p>
“殺……”</p>
距離就隻有二三十丈了,多爾袞看得汗都下來了,同時也有一絲疑惑:明軍為什麽還不開炮?這要是再不開炮,都來不及了吧?</p>
他們的偏廂車上,並沒有任何明軍軍卒去操作,難道他們連一門炮都沒有?</p>
就這距離,就算明軍開炮,楯車被擊毀,那也損失不了多少,大清勇士肯定能殺進明軍陣營了吧?</p>
一時之間,多爾袞有點想不明白了。</p>
身在局中的鼇拜,卻沒他想那麽多,眼看著離明軍陣營越來越近,不由得開始欣喜起來。</p>
不過正在這個時候,終於聽到了他想了好久的聲音。</p>
“轟轟轟……”</p>
硝煙冒出,不過不是從偏廂車上,而是在偏廂車裏麵冒起。</p>
多爾袞看到這一幕,頓時就更驚訝了,明軍的火炮在搞什麽鬼?往天上放炮,掉下來還能砸死幾個人?鐵彈的威力,那全靠直射的彈跳啊!</p>
更讓他驚訝的是,他能看到明軍的鐵彈,不對,是能看清明軍的鐵彈,拋射到空中,然後落往地上的痕跡。</p>
“……”這一刻,他是有點無語了,就這速度,能砸中人就有鬼了!</p>
明軍的火炮,是咋回事?</p>
鼇拜同樣看到了明軍的鐵彈落下,輕飄飄的那種,當然,這是相對鐵彈來說的。見此情況,他當即一聲冷笑,當即一刀就往他身邊落去的那個“鐵彈”砍去。</p>
我,鼇拜,大清第一巴圖魯,刀砍炮彈!</p>
然而,在不到杏山驛十裏的這個地方,卻雲集了建虜和倭寇大軍,從四麵出擊,堵住了沿著官道往錦州方向攻擊前進的明軍。</p>
側麵的椵木衝堡等地的倭國伏軍,也已經前出,試圖進攻明軍側翼。</p>
但是很明顯,在側翼雖然沒有見到屍體,但是能看到地上有很多血跡,顯然是企圖沒有得逞。</p>
此時,鼇拜所統領白甲兵並抽調各旗精銳,大約兩千餘人,就替代了側翼的倭軍,一個個都是表情嚴肅地整裝待發。</p>
這些建虜精銳,皆穿三層甲,一半手持刀盾、狼牙棒、大砍刀等武器,另外一邊,則全是弓箭在手。能看出來,他們手中拿得都是硬弓不說,箭壺都比普通弓箭手要多一壺,甚至更多。</p>
本來建虜軍中也是有火槍兵,也就是孔有德當初投靠建虜時候帶過去的火器兵,但是,這支軍隊在當年的寧遠之戰中全軍覆沒,因此,建虜這邊的火槍手已經不成建製,隻有朝鮮人那邊還有,並沒有調來這裏,隻是在負責圍困錦州城。</p>
之所以如此,倒也不是因為朝鮮兵會靠不住,而是朝鮮人用的火銃,明顯沒有明軍的精良,如果在進攻中用火槍對射,估計是會白白送人頭。要不然,多爾袞不可能不讓朝鮮火槍兵上陣的。</p>
在這些倭軍的身後,柳生十兵衛也抽調了倭軍中的精銳,就是那些武士旗本等等,都是倭國的精銳武士,分為兩部分。</p>
一部分是倭軍的鐵炮兵,聽著嚇人,其實就是鳥槍隊而已。另外一部分,則是武藝精湛的武士旗本等等,大都手握長長的雙手武士刀。相對而言,個體戰鬥力絕對是強悍的。</p>
至於普通的足輕,手握長槍的那些,都在更後麵,隻有前麵的大清巴圖魯和倭軍武士能撕開明軍的防線,這些足輕才會衝鋒,要不然,最多隻是消耗明軍的火藥,而不會有其他可能。</p>
明軍這邊,依舊是以車營為依托,防禦為主。</p>
多爾袞借助柳生十兵衛這邊給他用的望遠鏡能發現,明軍的偏廂車中,確實沒看到多少火炮。</p>
一般來說,按照明軍車營的慣例,一輛偏廂車中裝兩大兩小的火炮,這遠程火炮就會很猛了。但是相對來說,也會變得很重。這麽一來,偏廂車一般都是要靠力氣大的牛,或者多匹馬來拉動。</p>
但是,多爾袞發現,明軍陣營中壓根就沒有什麽牛馬之類的牲畜,從另外一個側麵也能證明,明軍的偏廂車中,絕對沒有重炮,因為那樣太重了。</p>
看到這個情況之後,他心中便多了一份底氣,臉色也不再那麽嚴峻了。</p>
要知道,大清從很早以前,就被明軍的火槍所困擾,最終想出了應對之法,並且在曆次戰事中慢慢加以完善,得到了最終的對付明軍火槍的武器,也就是車楯。</p>
從還是大金時候就開始,每牛錄(一牛錄為三百人)中每一百人就配備四輛楯車,由三十名軍卒操作,占比達三成,可見其地位。</p>
這個車楯,其實就是車上的盾牌,也就是在一輛雙輪車的最前麵,豎著一道能遮擋很大麵積的盾。不過這個盾是由厚木板包覆牛皮、鐵皮複合而成。這樣製成的楯車“小磚石擊之不動,大磚石擊之滾下,柴火擲之不焚”,具有較強的防禦力。對付火槍,也具備非常強的防禦力,基本上就打不穿。</p>
因此,車楯是火槍的克星,但是與此同時,也害怕中型以上火炮的轟擊。</p>
此時,多爾袞基本可以肯定,明軍急著救援錦州,並沒有攜帶多少重炮,這麽一來,就給了車楯用武之地了!</p>
這一戰,能打,能贏!</p>
為了牽製明軍,給主攻軍隊製造機會,多爾袞和柳生十兵衛商量之後,就由柳生十兵衛這邊負責派兵羊攻牽製。</p>
太陽還沒發出秋老虎的威力,震天的戰鼓便在這遼西走廊響了起來。</p>
“冬冬冬……”</p>
攔路的倭軍最先發起進攻,不過卻是畏畏縮縮的,明顯害怕明軍的火槍威力。走了半天,都沒走出幾丈的那種。</p>
多爾袞一見,頓時就有點火了。這種進攻,能牽製個鬼了!</p>
於是,他便嚴肅地對柳生十兵衛說道:“此戰,你我皆派出了最精銳的手下側擊明軍,你這牽製明軍的力道要是弱了,難不成就是想死那些精銳麽?”</p>
柳生十兵衛聽了,自己看著那些倭人進攻的畏縮有點難堪,便用倭語嘰裏呱啦地發飆了一通。</p>
隨後,就看到有一支倭軍上前,開始督戰:後退者殺,作戰不力者殺!</p>
軍法處置了一些人之後,這些負責牽製的倭軍便沒有辦法了,隻能哭喪著臉,嗷嗷叫地開始向明軍發起進攻。</p>
戰事到了這個時候,才算有點像大戰的樣子。</p>
“呯呯呯……”</p>
明軍陣營這邊,火槍的聲音,連綿不斷地響起,開始收割那些衝得近的倭軍軍卒。</p>
</p>
在明軍後方位置,也同樣有倭軍衝出,牽製明軍的後軍。</p>
一時之間,喊殺聲,槍聲等等,響成了一片。</p>
多爾袞這邊,還在觀察,還想再等等。</p>
因為他看到,牽製明軍的倭軍,在這個時候並沒有牽製多少明軍的注意力,以他戰場多年的經驗發現,明軍還是能從容應對。</p>
然而,柳生十兵衛看著他的手下一批又一批地倒在衝向明軍陣營的途中,這讓他很是不爽,便開始催多爾袞了:“就這會的功夫,已經死了上千人了,已經可以了吧?”</p>
“還不下令?總不能讓我倭軍都死光吧?”</p>
“看看,又至少死了五百了,還不攻,那你們大清兵來牽製好了!”</p>
“你該不會是讓我倭人的性命去耗光明軍的火藥,這樣才算牽製吧?”</p>
“……”</p>
多爾袞擋不住柳生十兵衛的抱怨,最終還是下達了鼇拜那邊進攻的軍令。</p>
鼇拜收到軍令,倒也沒有猶豫,也並不在意倭軍牽製明軍的力度可能還不夠的問題,立刻下令進攻。</p>
一輛輛地楯車被推了出去,大約有三十多輛,組成了並不齊整的盾牆,一道又一道,猶如波浪一般,由力大的幾個建虜推著,盡可能快地掩護車楯後麵的建虜白甲兵開始進攻。</p>
躲在最前麵的楯車後麵的建虜,都是那些選出來的弓箭手精銳。他們手握硬弓,調整射箭角度,斜向上拋射箭支,掩護楯車的前進。</p>
“梆梆梆……”</p>
“嗖嗖嗖……”</p>
“呯呯呯……”</p>
明軍顯然也注意到了這支建虜,用楯車的建虜,必然重點被照顧,火槍跟著射擊。</p>
還真別說,建虜躲在車楯後麵,明軍的火槍並沒有給他們多少殺傷。</p>
鼇拜身為滿清第一巴圖魯,雖然已經貴為護軍統領,皇帝身邊最親信的人之一,但是他也在衝鋒的隊伍裏麵。</p>
這支隊伍,都是精銳,自然懂得彼此配合,基本都不用鼇拜指揮,借助楯車的指揮,快速向明軍陣營靠了過去。</p>
遠處,洪承疇看到這個情況,不由得讚歎道:“大清精銳,天下無敵!”</p>
多爾袞聽了,臉上閃過一絲得色,那可不,這是從八旗中抽調出來的白甲兵,能不精銳麽?</p>
不過這一絲得色很快就沒了,因為他知道,明軍多少肯定是帶了火炮的,並且明軍也知道,對付車楯最好的,就是火炮的轟擊。因此,隨著車楯的推進,明軍的火炮肯定會開炮,大清精銳也必然會有損失。</p>
不過隻要能給大清精銳衝進明軍陣營,那損失一些白甲兵也是值得的。</p>
他在這麽想著的時候,就看到大清精銳後麵的倭軍精銳,也已經跟上,黑壓壓的一片,以最前麵的楯車為掩護,衝向明軍陣營。</p>
“殺……”</p>
距離就隻有二三十丈了,多爾袞看得汗都下來了,同時也有一絲疑惑:明軍為什麽還不開炮?這要是再不開炮,都來不及了吧?</p>
他們的偏廂車上,並沒有任何明軍軍卒去操作,難道他們連一門炮都沒有?</p>
就這距離,就算明軍開炮,楯車被擊毀,那也損失不了多少,大清勇士肯定能殺進明軍陣營了吧?</p>
一時之間,多爾袞有點想不明白了。</p>
身在局中的鼇拜,卻沒他想那麽多,眼看著離明軍陣營越來越近,不由得開始欣喜起來。</p>
不過正在這個時候,終於聽到了他想了好久的聲音。</p>
“轟轟轟……”</p>
硝煙冒出,不過不是從偏廂車上,而是在偏廂車裏麵冒起。</p>
多爾袞看到這一幕,頓時就更驚訝了,明軍的火炮在搞什麽鬼?往天上放炮,掉下來還能砸死幾個人?鐵彈的威力,那全靠直射的彈跳啊!</p>
更讓他驚訝的是,他能看到明軍的鐵彈,不對,是能看清明軍的鐵彈,拋射到空中,然後落往地上的痕跡。</p>
“……”這一刻,他是有點無語了,就這速度,能砸中人就有鬼了!</p>
明軍的火炮,是咋回事?</p>
鼇拜同樣看到了明軍的鐵彈落下,輕飄飄的那種,當然,這是相對鐵彈來說的。見此情況,他當即一聲冷笑,當即一刀就往他身邊落去的那個“鐵彈”砍去。</p>
我,鼇拜,大清第一巴圖魯,刀砍炮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