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都出去,讓本王靜一靜!”</p>


    聽到代善的吩咐,他的親衛雖然很擔心,但是最終還是退出了大堂,讓他一個人安靜下了。</p>


    事實上,代善的親衛們也很沮喪,也有些絕望,誰也料不到,不知不覺間,明軍竟然變得那麽強大,彷佛不可戰勝了一樣!</p>


    此時的他們,很能理解和碩禮親王的心情。</p>


    過了一會之後,有親衛忽然發現大堂內的動靜似乎有點不對,便悄悄地找了門縫往裏一看,頓時嚇得魂飛魄散,連忙用力一推大門,闖了進去。</p>


    就見代善掛在橫梁上,上吊自盡了。</p>


    不過好在親衛發現得早,那身體都還在晃蕩的,顯然是剛上吊。</p>


    這不,救下之後,代善活過來了,沒死成!</p>


    所有親衛都是嚇到了,跪在那裏懇求代善不要尋死。</p>


    麵如死灰,依舊沒有什麽生氣的代善,看著他們歎了口氣,似乎是自言自語地說道:“我活這麽長幹什麽呢?早一點死了的話,也就不知道大清會落得如此地步了!”</p>


    “主子,事已至此,大清不能沒有主子啊!”</p>


    聽到親衛的說話,代善的眼睛定焦在自己的親衛身上,依舊沒有什麽生氣地說道:“如今大局已定,本王就是再做什麽,都是徒勞的了。有本王,沒本王,其實已經差別不大了。本王不想征戰一生之後,臨終還要被明軍羞辱……”</p>


    </p>


    說到這裏之後,他忽然“嗚嗚嗚”地哭了起來。</p>


    見到這一幕,他的親衛不由得都是傻眼了,一時之間,壓根不知道怎麽辦好了!</p>


    這可是堂堂大清和碩禮親王啊,跟隨先汗起兵,南征北戰,打下了大清江山的元勳,是大清國最有威望的人!</p>


    可如今,他竟然哭了起來?</p>


    這簡直是不可思議!</p>


    然而,等他們回過神來,忽然發現和碩禮親王哭了,也不是不能理解!</p>


    畢竟以前被大清壓著打的明軍,如今都能壓著大清打了,這麽稀罕,難以置信的事情都能發生,那和碩禮親王會哭的事情,又有什麽奇怪呢?</p>


    一生心血,看著大清要亡國滅種,和碩禮親王的心情不悲憤痛苦是不可能的!</p>


    但是,他們的職責是保護代善,因此,理解歸理解,讓代善自殺,那是萬萬不可能的!</p>


    於是,就有親衛向代善進言道:“主子,盛京危在旦夕,全城還有那麽多人,離不開主子的啊,還請主子帶著我們……活下來!”</p>


    代善是本來就沒幾年好活的人了,但是,這些親衛還年輕,盛京城裏也還有很多人,全都是不想死的。</p>


    代善聽到他這話,想起族群的延續,眼神中終於恢複了一點生氣,開始振作起來,吩咐親衛道:“去找剩下的貝子貝勒,一起過來商議,是走是守,要趕在明軍趕到盛京之前定下章程!”</p>


    聽到這話,他的親衛連忙答應一聲,便立刻去傳令了。</p>


    此時的代善,心中也已經決定了,想走的,就讓他們走,不想走的,那就犧牲自己堅守盛京,吸引明軍的注意,掩護想走的人,能走掉。</p>


    然而,讓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明軍顯然已經偵查到盛京的情況,加快了行軍速度。</p>


    在代善剛開始開會的時候,城外就出現了明軍前鋒。“劉”字大旗,是錦州守將劉文秀麾下的騎軍,雖然隻有四千騎軍,可明軍在盛京城外的出現,頓時就引發了建虜的恐慌。</p>


    自從沉陽改為盛京,並被大清定為都城之後,那是從來沒有見過明軍的。因此,明軍的出現,對於建虜的衝擊,絕對是非常震驚的那種。</p>


    並且,明軍的出現,也讓普通的建虜全都知道,遼陽怕是失陷了。</p>


    不止如此,大明草原騎軍,李來亨領著五千多騎軍,也趕到了盛京城外,和寧錦一線過來的明軍,就在沉陽城外會師了。</p>


    “大明萬勝!”</p>


    “大明萬勝!”</p>


    “……”</p>


    明軍將士們這個震耳欲聾的喊聲,一聽就能聽出那口號裏麵喊出的高興,讓建虜更是絕望!</p>


    這邊,劉文秀還沒來得及高興呢,就從擒獲的建虜口中得知,建虜皇帝、太後這類的,已經不在沉陽,離開兩天了。</p>


    聽到這個稟告,他立刻親自審問了建虜,然後向李來亨說道:“我們是騎軍,速度快,現在趕緊追,說不定還能追上!”</p>


    李來亨一聽,有點為難地說道:“我接到的軍令,是趕來沉陽騷擾圍困!”</p>


    話是這麽說,不過看他的表情,他其實是很有興趣的。</p>


    劉文秀聽了,馬上便說道:“步軍已經到虎皮驛,離此隻有一天路程,我們留一千騎軍在這裏看著,另外把消息傳回去,步軍自然會加快行軍速度,誤不了事情。”</p>


    說完之後,他頓了頓又補充說道:“我的軍職比你高,臨陣之際,聽我的,執行軍令!”</p>


    他自己手下隻有四千騎軍,還要留一千看住沉陽的建虜,去追擊建虜的皇帝,三千兵力肯定是太少,因此就看上了李來亨的五千騎軍。</p>


    李來亨聽到劉文秀這話,便再無異議,立刻便同意了。</p>


    於是,劉文秀稍微做出了這邊的部署之後,便領著八千騎軍,立刻沿著管道向北追擊。</p>


    一路上,到處可見建虜大規模遷移留下的痕跡。為了保證追擊的方向正確,劉文秀一邊急追,一邊通過這些痕跡以及抓獲的掉隊建虜核實。</p>


    趕到撫順的時候,已經馬上要天黑了。</p>


    城裏的建虜人心惶惶,如果劉文秀要打的話,未必打不下來。當時,劉文秀棄之不顧,繞城而過,摸黑趕路,一直到夜深才傳令休整。</p>


    就不管是劉文秀的部下,還是李來亨的這支騎軍,都已經連續作戰了好多天了。這種高強度的趕路,要是換成了一般的軍隊,估計是會出問題的。</p>


    這不隻是願不願意的問題,還有高強度行軍,需要保持編製,保持戰鬥力,這些都是有講究的。</p>


    但是,不管是劉文秀的手下,還是李來亨的軍隊,其骨幹都是當初被朝廷招安的流賊;而流賊最擅長的,便是機動作戰。</p>


    類似這種連續行軍趕路的事情,對於流賊出身的他們來說,那是司空見慣,早已習慣了的,根本就不是問題。</p>


    並且,因為所有將士都知道,他們是去追擊建虜的皇帝,士氣更是高昂,就期待立下大功,累一點又算什麽!</p>


    照顧完了戰馬之後,將士們也不用劉文秀一一交代,就知道怎麽休息,怎麽保存體力;隊伍中沒有經曆過這些的同袍,自然有老兵照顧指點,基本上,一切都是井然有序。</p>


    等到第二天的天才蒙蒙亮,軍令就又傳下,騎軍將士們也都習慣了,在馬背上邊吃邊趕路。</p>


    或者是天意,又或者是劉文秀的果斷,功夫不負有心人,劉文秀所部騎軍,就在第三天早上就追上了逃跑建虜的大部隊。而追上的這個地點,也是一個很有名的地方:薩爾滸!</p>


    事實上,建虜的遷都,速度就不可能快。不但大包小包地行李,隨軍的還有大量的宮女內侍,老弱婦孺等等,根本不是純軍隊行軍,一天走個三十裏路就差不多了。</p>


    劉文秀在發現建虜大部隊之後,便立刻下令李來亨攻擊前進,繞道前方,堵住了建虜的去路。</p>


    建虜太後布木布泰和小皇帝福臨全都在這大部隊中,突然見到大明騎軍追上來,頓時就全都慌了。</p>


    他們這支大部隊中,護衛的軍隊是肯定有的。但是,多爾袞發起錦州戰事的時候,把精銳的護軍,包括他們統領鼇拜一起都給抽調去前線了。</p>


    如今的護衛軍隊,更多的其實隻能維持趕路的秩序而已。大部分軍卒,不是年紀過大,就是各勳貴中的少年,大都沒有參與過戰事的。</p>


    布木布泰逃得急,連個可以商量依靠的人都沒有,無奈之下,她隻有去找病得快死的多鐸了。至少多鐸以前領兵打仗,又是和碩親王,算是一個可以做主的人。</p>


    然而,當布木布泰見到多鐸的時候,發現多鐸因為趕路顛簸的原因,已經是奄奄一息,就隻有一口氣吊著了。</p>


    要說以前,作為多爾袞同父同母,是多爾袞堅定支持者的多鐸,布木布泰是恨不得多鐸早點死。</p>


    可此時,看到多鐸要死的樣子,她就急了,不顧太後的禮儀,直接上了多鐸的車,搖醒了多鐸,急忙求問對策。</p>


    多鐸先噴了一口血,精神才算是清醒了一點,問清楚情況之後,便有氣無力地說到:“突……突圍,不用管……管其他人!”</p>


    如果在發現大明騎軍剛上來的時候,布木布泰第一時間便和小皇帝騎馬狂奔逃走,說不定還有可能。</p>


    但是他隻是擅長勾心鬥角,遇到這種軍國大事,那還有主意,如今已經被李來亨繞道堵住了去路,除非有能打之軍,要不然根本不可能再突圍出去。</p>


    多鐸聽了布木布泰的訴說之後,盯著布木布泰,費力地說道:“大清的太後……皇帝,不能落…落入明軍手中,自……自殺吧!”</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和崇禎成了合夥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叫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叫天並收藏我和崇禎成了合夥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