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 被人當槍使
大唐:我爹也是穿越者 作者:吃貨胖子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謝叔方見端木天不解,便開口解釋了一番,這才讓他恍然大悟,也解開了心頭的一個疑惑。
一直以來,端木天都有一個疑問,那就是五姓七望憑什麽可以讓李二以及其後世子孫帝王為之忌憚。
他在史書中的記錄裏,很少見到五姓七望的族人占據初唐朝堂高位,盛唐時為宰相者也難尋身影。直到中唐,滎陽鄭氏連續出現了十多位宰相和重臣有“鄭半朝”之說。
又如清河崔氏,在安史之亂前,出任宰相的僅有兩人,而安史之亂後倒是連續有八人為相。
總之,在初唐盛唐之時,五姓七望在朝堂之上並無優勢可言。
既然如此,李二為何還會忌憚他們?
難道僅僅因為世家在地方上的影響力?
倒是謝叔方的話,解開了他的疑惑。
原來五姓七望這些世家門閥,雖然如今並未占據高位,但其勢力範圍,卻是遍布朝堂六部二十四司,形成了盤根錯節的關係網。
再加上五姓七望互相聯姻,連氣同聲,所以即便是李二以及朝堂諸公,都奈何他們不得。
比如這衛尉寺,其實寺卿這個職位,已然空置許久。因為無論李淵認命何人出任寺卿,都會被滎陽鄭氏給架空,完全就是一個擺設。
長此以往,朝中非世家出身的官員,根本不願接手這種爛攤子。
而李淵即奈何不得滎陽鄭氏,又不願名正言順的把衛尉寺交予滎陽鄭氏之手,於是幹脆空置了寺卿一職,甚至連少卿都不願意授予滎陽鄭氏。
但即便如此,哪怕鄭良策隻是衛尉寺的寺丞,官品不顯,職位不高,卻依舊代表著滎陽鄭氏牢牢把控著衛尉寺上下一切事務。
薛萬徹與謝叔方被丟到衛尉寺中任職,卻也沒逃過被鄭良策給架空的下場。
薛萬徹這少卿說的話,衛尉寺中的衙役書吏都當其是空氣,置若罔聞。
他們兩人本就鬱悶沒了軍中職務,如今又被當成了泥菩薩,更是憋屈。
所以薛萬徹才會徹夜飲酒,借酒消愁,一大早便喝得醉醺醺。
鄭良策自然不會去管他,甚至樂見於此。
端木天弄明白這其中的彎彎繞繞後,頓時在心中開始對李二口吐蓮花。
不用說,李二對這些事肯定門清。
難怪他來赴任之前,李二還特意把他招進了宮,說什麽火藥事關重大,讓他無需著急,會給他足夠的時間,待他厘清衛尉寺中的事務後,再選可靠人手與安全的地點,進行火藥試製。
端木天當時還未多想,隻當是李二重視火藥,比較謹慎而已。
現在看來,這純屬是被人當槍使了。
所謂試製火藥,恐怕就是一個借口。把他丟來衛尉寺,恐怕就是為了讓他與滎陽鄭氏過過招吧?
要是他能扳倒鄭良策,收攏衛尉寺的人心,李二肯定樂見其成。若是他端木某人鬥不過五姓七望這些世家,那也不打緊,李二另外秘密安排衙門試製火藥就是了。
總之,李二反正不吃虧。
甚至這事連他家老爺子說不定也摻了一腳。
老爺子即便原先不知衛尉寺被滎陽鄭氏把持,但他如今可是尚書省的左射撲,要是連這些事都不知道,豈不是這個宰相當得太失敗了?
合著這二位完全是把他當傻小子玩啊?
端木天越琢磨越憋氣,卻又無可奈何。
李二和他家老爺子,哪個他能招惹得起?
被這二位聯手給坑了,他能說啥?
默默承受唄。
雖然端木天也想不明白,他家老爺子為何要參合到李二與世家的爭鬥之中去,但既然讓他來衛尉寺是老爺子的意思,那他怎麽也得把這事給辦得漂漂亮亮才行。
何況今日甫一見麵,鄭良策那個矮冬瓜就讓很是不爽,說話的口氣就讓人想揍他一頓。
總之,與公與私,端木天都打算與鄭良策那貨好好玩上一玩。
隻是這事得怎麽做,就得好好琢磨琢磨了。
但不管怎麽說,他要想在衛尉寺與鄭良策扳手腕,就離不開薛萬徹與謝叔方兩人的協助,一個好漢三個幫嘛。
<a id="wzsy" href="http://www.baimengshu.com">baimengshu.com</a>
端木天抬眼看向兩人:“萬徹兄,叔方兄,不知你們二位,敢不敢得罪滎陽鄭氏?”
他這話倒是薛萬徹與謝叔方又沉默了。
之前他們雖然話說得漂亮,什麽“但有差遣,敢不從命”之類,但若真要他們去得罪五姓七望,就不免有些遲疑了。
就為了端木天這少年郎的一句承諾,值得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端木天對於他們的沉默,也早有準備。
要是他一開口,這二位就嗷嗷叫的拍胸脯保證沒問題,那才肯定有問題。
端木天也不逼他們,隻是開口問道:“萬徹兄、叔方兄,六月初四長安城中那場變故,你們應該都知道吧?”
他指的就是玄武門之變。
雖然與曆史上不同,雙方的戰鬥幾乎沒有波及到太極宮外,且來得突然,去得也很快。但那些衝入各個裏坊大肆拿人的金吾衛,卻不可能瞞得過朝中百官。
薛萬徹與謝叔方點點頭。
“二位兄長可曾想過,長安城那場變故後,如今朝中局勢有何變化?二位兄長不為將來前程考慮考慮嗎?這錦上添花,可遠遠比不了雪中送炭啊。”
薛萬徹不解其意,謝叔方卻立即懂了。
端木天這是在暗示,收拾衛尉寺的滎陽鄭氏,是太子的意思。
隻要他們肯為此出力,日後待太子登基,豈會沒有他們的好處?
這一個多月來的朝中局勢,明眼人都清楚代表著什麽。
太子接管軍中大權,原秦王府的嫡係官員全部平步青雲,進入了朝堂各個要害職位。
種種跡象都已表明,李二這位皇太子,即將登基為帝。
若真是李二的意思,那倒是值得他們二人為此搏上一博了,得罪滎陽鄭氏也在所不惜。
“萬年侯,這是殿下的諭令?”謝叔方很是謹慎的問道。
端木天嘿嘿一笑,即不點頭承認,也不否認,隻是說道:“叔方兄,你覺得殿下為何要任命我為衛尉寺寺卿?有何用意?”
諭令什麽的,是不存在的,他也不會在這種事情上撒謊,最多隻是言語誤導罷了。
至於謝叔方與薛萬徹如何想,那是他們的事。
顯然謝叔方這聰明人自行腦補出了答案。
他略一沉吟,便立刻躬身說道:“萬年侯,下官之前已然說過,但有驅使,敢不從命!”
謝叔方豁出去了。
隻要能在李二麵前立下功勞,待日後新皇登基,還怕沒有前途可言嗎?
眼前的萬年侯端木天以及他爹就是最好的例子。
這二位半年之前還是隱居鄉野之間的鄉紳而已,隻是投靠了當時還是秦王的李二,短短半年時間,便扶搖直上九萬裏,如今卻是位極人臣,貴不可言。
他與薛萬徹兩人,何不也拚一把,博個封妻蔭子的前程出來?
一直以來,端木天都有一個疑問,那就是五姓七望憑什麽可以讓李二以及其後世子孫帝王為之忌憚。
他在史書中的記錄裏,很少見到五姓七望的族人占據初唐朝堂高位,盛唐時為宰相者也難尋身影。直到中唐,滎陽鄭氏連續出現了十多位宰相和重臣有“鄭半朝”之說。
又如清河崔氏,在安史之亂前,出任宰相的僅有兩人,而安史之亂後倒是連續有八人為相。
總之,在初唐盛唐之時,五姓七望在朝堂之上並無優勢可言。
既然如此,李二為何還會忌憚他們?
難道僅僅因為世家在地方上的影響力?
倒是謝叔方的話,解開了他的疑惑。
原來五姓七望這些世家門閥,雖然如今並未占據高位,但其勢力範圍,卻是遍布朝堂六部二十四司,形成了盤根錯節的關係網。
再加上五姓七望互相聯姻,連氣同聲,所以即便是李二以及朝堂諸公,都奈何他們不得。
比如這衛尉寺,其實寺卿這個職位,已然空置許久。因為無論李淵認命何人出任寺卿,都會被滎陽鄭氏給架空,完全就是一個擺設。
長此以往,朝中非世家出身的官員,根本不願接手這種爛攤子。
而李淵即奈何不得滎陽鄭氏,又不願名正言順的把衛尉寺交予滎陽鄭氏之手,於是幹脆空置了寺卿一職,甚至連少卿都不願意授予滎陽鄭氏。
但即便如此,哪怕鄭良策隻是衛尉寺的寺丞,官品不顯,職位不高,卻依舊代表著滎陽鄭氏牢牢把控著衛尉寺上下一切事務。
薛萬徹與謝叔方被丟到衛尉寺中任職,卻也沒逃過被鄭良策給架空的下場。
薛萬徹這少卿說的話,衛尉寺中的衙役書吏都當其是空氣,置若罔聞。
他們兩人本就鬱悶沒了軍中職務,如今又被當成了泥菩薩,更是憋屈。
所以薛萬徹才會徹夜飲酒,借酒消愁,一大早便喝得醉醺醺。
鄭良策自然不會去管他,甚至樂見於此。
端木天弄明白這其中的彎彎繞繞後,頓時在心中開始對李二口吐蓮花。
不用說,李二對這些事肯定門清。
難怪他來赴任之前,李二還特意把他招進了宮,說什麽火藥事關重大,讓他無需著急,會給他足夠的時間,待他厘清衛尉寺中的事務後,再選可靠人手與安全的地點,進行火藥試製。
端木天當時還未多想,隻當是李二重視火藥,比較謹慎而已。
現在看來,這純屬是被人當槍使了。
所謂試製火藥,恐怕就是一個借口。把他丟來衛尉寺,恐怕就是為了讓他與滎陽鄭氏過過招吧?
要是他能扳倒鄭良策,收攏衛尉寺的人心,李二肯定樂見其成。若是他端木某人鬥不過五姓七望這些世家,那也不打緊,李二另外秘密安排衙門試製火藥就是了。
總之,李二反正不吃虧。
甚至這事連他家老爺子說不定也摻了一腳。
老爺子即便原先不知衛尉寺被滎陽鄭氏把持,但他如今可是尚書省的左射撲,要是連這些事都不知道,豈不是這個宰相當得太失敗了?
合著這二位完全是把他當傻小子玩啊?
端木天越琢磨越憋氣,卻又無可奈何。
李二和他家老爺子,哪個他能招惹得起?
被這二位聯手給坑了,他能說啥?
默默承受唄。
雖然端木天也想不明白,他家老爺子為何要參合到李二與世家的爭鬥之中去,但既然讓他來衛尉寺是老爺子的意思,那他怎麽也得把這事給辦得漂漂亮亮才行。
何況今日甫一見麵,鄭良策那個矮冬瓜就讓很是不爽,說話的口氣就讓人想揍他一頓。
總之,與公與私,端木天都打算與鄭良策那貨好好玩上一玩。
隻是這事得怎麽做,就得好好琢磨琢磨了。
但不管怎麽說,他要想在衛尉寺與鄭良策扳手腕,就離不開薛萬徹與謝叔方兩人的協助,一個好漢三個幫嘛。
<a id="wzsy" href="http://www.baimengshu.com">baimengshu.com</a>
端木天抬眼看向兩人:“萬徹兄,叔方兄,不知你們二位,敢不敢得罪滎陽鄭氏?”
他這話倒是薛萬徹與謝叔方又沉默了。
之前他們雖然話說得漂亮,什麽“但有差遣,敢不從命”之類,但若真要他們去得罪五姓七望,就不免有些遲疑了。
就為了端木天這少年郎的一句承諾,值得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端木天對於他們的沉默,也早有準備。
要是他一開口,這二位就嗷嗷叫的拍胸脯保證沒問題,那才肯定有問題。
端木天也不逼他們,隻是開口問道:“萬徹兄、叔方兄,六月初四長安城中那場變故,你們應該都知道吧?”
他指的就是玄武門之變。
雖然與曆史上不同,雙方的戰鬥幾乎沒有波及到太極宮外,且來得突然,去得也很快。但那些衝入各個裏坊大肆拿人的金吾衛,卻不可能瞞得過朝中百官。
薛萬徹與謝叔方點點頭。
“二位兄長可曾想過,長安城那場變故後,如今朝中局勢有何變化?二位兄長不為將來前程考慮考慮嗎?這錦上添花,可遠遠比不了雪中送炭啊。”
薛萬徹不解其意,謝叔方卻立即懂了。
端木天這是在暗示,收拾衛尉寺的滎陽鄭氏,是太子的意思。
隻要他們肯為此出力,日後待太子登基,豈會沒有他們的好處?
這一個多月來的朝中局勢,明眼人都清楚代表著什麽。
太子接管軍中大權,原秦王府的嫡係官員全部平步青雲,進入了朝堂各個要害職位。
種種跡象都已表明,李二這位皇太子,即將登基為帝。
若真是李二的意思,那倒是值得他們二人為此搏上一博了,得罪滎陽鄭氏也在所不惜。
“萬年侯,這是殿下的諭令?”謝叔方很是謹慎的問道。
端木天嘿嘿一笑,即不點頭承認,也不否認,隻是說道:“叔方兄,你覺得殿下為何要任命我為衛尉寺寺卿?有何用意?”
諭令什麽的,是不存在的,他也不會在這種事情上撒謊,最多隻是言語誤導罷了。
至於謝叔方與薛萬徹如何想,那是他們的事。
顯然謝叔方這聰明人自行腦補出了答案。
他略一沉吟,便立刻躬身說道:“萬年侯,下官之前已然說過,但有驅使,敢不從命!”
謝叔方豁出去了。
隻要能在李二麵前立下功勞,待日後新皇登基,還怕沒有前途可言嗎?
眼前的萬年侯端木天以及他爹就是最好的例子。
這二位半年之前還是隱居鄉野之間的鄉紳而已,隻是投靠了當時還是秦王的李二,短短半年時間,便扶搖直上九萬裏,如今卻是位極人臣,貴不可言。
他與薛萬徹兩人,何不也拚一把,博個封妻蔭子的前程出來?